玉米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271.76 KB
- 文档页数:1
第16卷第4期 南方农业2022年2月Vol.16 No.4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Feb. 2022204程雪青,孙贝贝,巴馨瑶.阜阳市夏玉米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J].南方农业,2022,16(4):204-207.阜阳市夏玉米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程雪青,孙贝贝,巴馨瑶(阜阳市气象局,安徽阜阳 236000)摘 要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产物,其种植情况与当地农业及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但在实际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生长受天气影响较大,常会遇到各种气象灾害,不仅影响玉米的健康生长,还会降低其产量,给农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分析夏玉米的生育期、主要农事活动、气象灾害指标及夏玉米病虫害指标,并提出具体的防御措施,如选择抗旱方式播种、及时排水减少作物受淹时间、及时扶正并进行浅培土、调节播期、合理密植、及时灌溉、加强田间管理等,从而规避风险,提高玉米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 气象灾害;防御;夏玉米;气象条件指标;安徽省阜阳市中图分类号:S513;S42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ki.1673-890x.2022.04.067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但由于阜阳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又具气候多变、灾害频发的特点,干旱、洪涝、低温及连阴雨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1]。
夏玉米生育期内,常发生伏旱、秋旱、涝灾等气象灾害,给夏玉米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很大影响[2]。
因此,深入了解适宜夏玉米生长的天气条件,利用好气候因素和玉米生长习性,做出合理适当的播种、施肥、防病害等判断,才能保证夏玉米健康生长。
1 夏玉米生育期皖西北地区夏玉米常在6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收获,全生育期100~120 d 。
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2)出苗期:60%以上的幼苗第1真叶展开的日期。
玉米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技术夏玉米发生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包括蛴螬、二点委夜蛾、地老虎等)、蓟马、粘虫、棉铃虫、玉米螟、蚜虫等。
一、危害特征:1、地下害虫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常造成缺苗断垅,特殊是蛴螬和二点委夜蛾等。
2、玉米蓟马的危害:蓟马危害一般在玉米出苗后1~2片叶即开头叮咬。
由于蓟马很小,只有针头大小,群众不便于发觉,至3~4片叶或4~5片叶时,危害症状表现较明显时,才急于防治。
成虫和幼虫多在玉米幼嫩部位危害,心叶处危害更为严峻。
玉米被害后,轻者叶片扭曲、破裂,重者造成玉米苗顶部分叉,后期不能结穗。
3、玉米螟、粘虫、棉铃虫危害。
主要是危害叶片。
轻者叶片被吃成缺刻,重者整株被食,苗期造成缺苗断垄,危害极大。
二、防治方法: 1、地下害虫:(1)清除玉米苗根基四周的掩盖物。
准时清除玉米苗四周的麦秸和麦糠,削减二点委夜蛾适生环境,消退对其发生的有利条件。
一旦发生幼虫危害,准时清除田间囤聚在玉米苗基部的麦秸,后用药围棵保苗,可以大幅度提高防治效果。
(2)在玉米6叶期前,防治二点委夜蛾幼虫,将喷头拧下,顺垄喷撒药液,或用喷头直接喷施根茎部,直接毒杀大龄幼虫。
(3)毒饵诱杀。
用地茂或辛硫磷+菊酯类0.5公斤,拌棉仁饼粉或麦稃50公斤,对水到可握成团制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放置撒于经过清垄的玉米根部四周,不要撒到玉米上。
(4)撒毒土。
亩用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0~25公斤细沙土制成毒土匀称撒于经过清垄的玉米根部四周,但要与玉米苗保持肯定距离。
2、蓟马、粘虫、棉铃虫等虫害:可用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亩50毫升加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或2.5%氟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加40%毒死蜱乳油30毫升对水30公斤进行喷雾。
3、玉米螟:当心叶期或抽雄前后花叶率达10%时,可用1.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0.5kg拌细沙5~6kg制成毒土,每亩施4~5kg。
玉米上的八大“肉虫”,哪个也不容忽视!肉虫,顾名思义就是肉肉的虫子,是鳞翅目的幼虫。
针对现阶段高发的虫害,特地给大家汇总了9种肉虫,(草地贪夜蛾、粘虫、二点委夜蛾、地老虎、斜纹夜蛾、玉米螟、烟青虫、菜粉蝶、小菜蛾)。
这几种肉虫,全部是现阶段已经爆发或者将要大发生的虫子,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危害很多种作物,大田、蔬菜区域都有涉及……】草地贪夜蛾VS粘虫草地贪夜蛾和粘虫都是目前爆发比较厉害的虫子,一夜之间,都可以把玉米吃光光!它们看着很相似,但又不一样,具体特征如下:(1)形态对比:草地贪夜蛾有“头称八万,尾叫四筒”的俗称,是因为它的头部有个Y型纹,尾部有四个大黑点,很像麻将中的“八万和四筒”。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到我国的一种“妖蛾子”,因为它飞得快、繁殖快、而且食量大,对作物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草地贪夜蛾危害主要是幼虫危害,会吃食玉米、水稻、甘蔗、花生等多种作物,尤其喜欢啃食玉米叶片,受害的玉米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绝收。
据全国农技中心统计,截至5月28日,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17个省份的720个县发生268万亩,累计防治387万亩次。
5月以来草地贪夜蛾在江南、江淮发生县数和面积增加明显,湖南、江西、浙江、湖北、重庆、安徽、江苏、上海新增68个县见虫,占总增加总县数的81.0%,特别是湖北、安徽、江苏等省成虫诱捕县数增加明显,表明害虫陆续北扩危害。
预计6月随气流迁入长江中下游、黄淮等地的可能性较大。
粘虫粘虫身上有五条背线,所以又叫五色虫,具体形态如下:粘虫也是以幼虫食叶为主,主要危害玉米、棉花、大豆、水稻、蔬菜等104种以上作物。
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看完这个,是不是觉得很可怕!而草地贪夜蛾和粘虫危害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中,一定要密切关注田间变化!药剂防治:对于草地贪夜蛾和粘虫,建议大家使用化学药剂加生物类药剂进行防治,例如:利用甲维盐的速效性,白僵菌的长效性,虱螨脲的杀卵功能,来进行紧急防控。
长垣县2011年玉米二点委夜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冯艳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1(010)022
【摘要】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发生井被中国动物研究所鉴定的玉米新害虫.近年来,二点委夜蛾在长垣县夏玉米田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为此,长垣县植保站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调查,逐步掌握了二点委夜蛾的生活习性、危害规律和相对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在此整理成文,与大家商榷交流.
【总页数】1页(P74)
【作者】冯艳
【作者单位】长垣县农业局植保站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玉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J], 魏淑梅
2.玉米螟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J], 王雪艳;刘晓玲
3.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J], 杨淑梅
4.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J], 杨淑梅;
5.黑龙江省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J], 陈常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引言草地贪夜蛾是最近几年才进入到我国的一种新型病虫害,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强预防干预力度,可以避免虫害大面积蔓延,有效降低虫害所带来的危害。
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草地贪夜蛾防治的重要性,遵守早发现、早防控原则,加大治理力度,将此类病虫害扼杀在摇篮当中。
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草地贪夜蛾对玉米植株的危害和防控措施,内容如下。
1.草地贪夜蛾简介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非常的能吃,喜欢食用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包括花生和甘蔗等一系列农作物。
此虫具备特别强的迁飞能力,适生范围比较广,而且繁殖倍数特别高,暴食危害较为严重,防控难度特别大,若防控不到位,会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2.案例概况杨柳乡在2020年4月,在干田、马湾、马田等村庄冬玉米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程度比较轻,5月初在全乡热区、次热区范围内,呈现出普扁发生趋势,危害程度轻重不同,5月底至6月初发生面积快速扩大,结合定点检测田块受害株率为30%到50%左右,100株虫量30头到40头左右。
2020年冬春玉米种植面积72977亩,截至目前草地贪夜蛾受灾面积大约为12000亩。
3.对玉米的危害与防控措施3.1危害分析当前阶段,杨柳乡8个村均发生一种叫草地贪夜蛾的害虫危害玉米,它的头部具有黄白色倒“Y”型斑,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
草地贪夜蛾为多食性害虫,为害80多种植物,对玉米、水稻、小麦、大麦、甘蔗等最容易造成较大的为害。
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特征:叶片叶肉被取食后剩下叶表皮而形成半透明薄膜状“窗孔”,或叶片呈大小不等的孔洞,剥开玉米卷曲心叶可见大量害虫粪便和藏身在其中的幼虫,心叶被咬食呈破烂状。
杨柳乡草地贪夜蛾玉米植株啃食情况见图一。
图一 杨柳乡草地贪夜蛾玉米植株啃食情况此类虫害的寄主特别广泛,是一种杂食性害虫,根据现阶段我国专家学者的跟踪和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此种虫害对玉米植株的危害是最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