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飞行员余旭牺牲心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5
女飞行员余旭事迹观后感与学习准则和条例发言稿:从严治党,法规先行合集学习准则和条例发言稿:从严治党,法规先行“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制。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要想把这一伟大的任务完成好,中国共产党就必须把自身建设好,将立法立规摆在前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创新。
党的规章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旧的党规党纪从理论到实践都似乎有些跟不上套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的建设。
为了把党建设好,我们必须依法治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创新,提高管党、治党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我们从严治党的一次重要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破旧是前提。
新修订的《准则》、《条例》在破除旧规方面做得干净彻底,以前我们的党规党纪与国法混同、纪法不分,把党员的标准等同于公民的底线,造成部分党员不能高标准要求自己,失去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为了一己私利,贪污腐败,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危害。
而新修订的《准则》、《条例》对于那些模糊不清,规定的不细、不具体的地方进行了彻底的修正,使党规党纪对党员形成全覆盖,让我们的党员在党规党纪的监督下活动,保证党的建设安定有序。
制度创新,立新是关键。
破旧立新,新的党规党纪必须要完善已有党规党纪的不足,而新修订的《准则》、《条例》在立新方面可谓面面俱到。
标本兼治,是我们党长期形成并始终坚持的方针。
新修订的《准则》、《条例》在治标方面突出惩的作用,对于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论涉及到谁都绝不姑息。
对腐败分子进行严惩,让他们牢记腐败的后果,形成震慑力。
而在治本的方面,新修订的《准则》、《条例》突出制度建设,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对腐败分子进行重重围堵,从根源上铲除腐败的毒瘤。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歼-10女飞行员余旭的光辉事迹余旭,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在飞行表演时,出现意外,壮烈牺牲,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歼-10女飞行员余旭的光辉事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歼-10女飞行员余旭的光辉事迹一有很多人见过她。
在采访中,在电视里,在网站上……她总在笑。
她身后的歼-10表演机色彩绚丽,她与队友飞出的轨迹五彩斑斓。
但今天,当你在百度输入她的名字时,她的页面变成了灰色。
那个会飞的女孩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碎了,我倏然想起那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干这行,最怕的就是来不及说再见……”今夜,看着一张张熟悉的照片,被网友的一句话戳中了泪点。
飞行,世界上最高难度也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许多年前,当余旭在学校墙上的一张普通纸片上看到了空军招飞信息时,连与她朝夕相伴的高中同学都没想到,这个在西南小城崇州长大的普通女孩,后来竟然成为了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
这些年,我们不时看到她的名字。
她在长空漫步,随战鹰翩然落地,摘下墨镜,总会留下一个甜美的微笑。
每一次,当她和她的同伴讲述起飞行的苦辣酸甜,我们总是期待,下一次再见,她们会非得更高。
几天前刚刚结束的珠海航展,人们又见到她。
许多人找她签名合影,许多人与她相约再见。
没有人觉得,她会缺席下一次飞行,没有人相信,她会突然间告别天空。
从事故消息传出到官方确认的漫长一天,于许多人而言,仿佛只是个噩梦。
“在珠海航展看到你,说声再见,没想到就是再也不见。
”是啊,还有很多人,在等那声再见……歼-10女飞行员余旭的光辉事迹二你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会发光。
那束光从他的心一直穿透过人群,直直照亮了你的世界。
当然,那束光也许微小,也许只有你自己能够看到。
但是,你竭力让那束光变得更大更亮,照亮你身边的人,乃至整个世界。
烈士心得体会范文十篇烈士范文篇1高中时在历史书就看过毛主席一句话“枪杆里出政权”,毛主席虽是一介书生,但由他领导的无产阶级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给人民带来无限希望。
抱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我非常渴望能够亲身感受一下烈士曾经奋斗的地方,在那里吸收养料。
走进烈士陵园的大门,放眼望去,耸立在眼前的就是一把用石砌成的枪,雄伟壮观,震撼人心!我们被这把枪吸引住了,满怀激情地来到它的周围,那时我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想当年就是凭着革命烈士拿着土抢和尖枪利炮拼搏的精神,就是凭着一股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就是凭着为人民舍我其谁的的精神,才开辟了今天的前景。
看着形象逼真的石雕,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革命烈士奋血一战的情景,枪筒子打红了、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烂砖砸;刺刀拼弯了、枪托打断了,就用拳头揍;受伤倒下了,就扭住敌人用牙齿咬。
一幕又一幕奋血一战的英勇拼搏让我为之激动!接着我们来到了广州公社烈士墓,是烈士陵园的最高点。
直径43米的圆丘形坟冢上,绿草茵茵。
36面花岗石壁的墓墙上,40只石狮子静静地为5700多名广州起义烈士护灵。
阳光甚好,陵墓曙光笼罩,流光溢彩中,令人无限追怀……为了领略伟人的风采,睹物思人,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参观。
里面的展览非常丰富。
打到大炮,小到印章,伟人慷慨激昂的字迹,烈士视死如归的照片,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
走到叶挺和张太雷的照片前我停了下来,想起了有关历史事件。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30分,广州城还陷在浓重的夜色中。
四标营教导团1000多名官兵,刚刚听取了张太雷、叶挺作的动员讲话和战斗部署。
官兵群情激昂、集合誓师,以“暴动”和“夺取政权”为口令,枪毙了15名教导团中的反动军官。
“砰、砰、砰……”枪声划破沉静的夜空,宣告广州工农兵起义了!1927年12月12日早晨6时,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现址广州起义纪念馆),叶挺为工农红军总司令,张太雷为人民海陆军委员。
在抗战时,叶挺同志在开指挥部会议是分析形势时,看到形势不好,认为不能再在广州坚持,主张向海陆丰撤退。
女飞行员李敏悼念余旭 [余旭飞行员事迹心得体会]在迎来人民空军67岁生日的第二天,11月12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2021年9月入伍,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空军上尉,二级飞行员。
2021年10月1日,她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阅兵,担任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
2021年7月29日,余旭驾驭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
死亡是第一次降临到军人身上吗?不是。
事实上,死亡,从来都和军人不分家。
军人,从来都以身死沙场为荣。
更准确的说:选择了军装,就选择了与死亡共舞。
在死亡名单上,有许多如同活在昨天的名字:黄超、申亮亮、杨树鹏、李磊。
群众可以选择哀思,选择悲痛,选择任由情绪宣泄,军人群体不可以。
我们肩头上的责任和义务告诉我们,唯有“继续从严从难训练,忠实履行使命责任”,才能对得起亡故的战友。
余旭在日记中说:“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
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做书签,收藏在我生命的每一页中。
”把飞行当做生命中的音符,这是一位手持利剑当空舞的舞者自白。
与死亡共舞至今,舞者余旭的舞剑人生戛然而止,像所有在战场戛然而止的橄榄绿一样,为舞剑生涯画上了光荣的句号。
有光亮的地方,就有阴影。
军人,就是阻挡在阴影边缘与死亡共舞的一群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军人无意把负重示人,选择即无悔。
我相信我的战友余旭十一年如一日选择飞行事业,一步一步成长成为祖国王牌飞行员的时候,她早已经做出了军人的选择:时刻准备牺牲。
让我们深深缅怀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让我们牢牢接住她手里遗留的接力棒;让我们继续跳好,与死亡相伴的一支舞。
如有来世,愿你每一次起落都顺利平安!余旭2021年入伍;2021年成为空军飞行员,参与国庆60周年阅兵;2021年成为歼-10首位女飞行员,再到2021年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余旭身上有太多闪耀经历。
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因飞行事故牺牲“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
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的每一页中。
”——余旭日记11月12日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发布消息称,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当天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昨日上午,有消息爆出,驻扎在天津武清杨村机场的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一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严重事故,坠落到河北省玉田县陈家铺大杨铺村西南。
飞行员为一男一女,男飞行员跳伞成功,但身体受伤,女飞行员跳伞在事故中牺牲。
据多个微博描述及图片显示,事发现场十分惨烈,从一段网友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飞行员的降落伞以及座椅的疑似物挂在路边的一根电线杆上,降落伞随风摇摆。
多个信息源显示,牺牲的女飞行员是我国四名能飞三代战机的女飞行员之一余旭。
事发不久,功勋国际试飞员徐勇凌、军事专家宋忠平等人均通过社交媒体对余旭的牺牲表示哀悼。
昨晚,@空军发布证实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表示,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确保飞行安全,是世界各国空军的共同追求和良好愿望。
空军女飞行员余旭同志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我们失去了一名好战友。
空军官兵对余旭同志的不幸牺牲,深表痛惜,深表哀悼。
空军要继续坚持从难从严训练,忠实履行使命责任,不负祖国和人民对空军的期望。
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空军上尉,二级飞行员,为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
她不仅是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也是中国第一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
母亲回忆:女儿从小个性独立坚韧2015年8月31日,余旭的母亲曾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的采访,回忆起女儿只身一人前往东北参军的画面。
余妈妈说,女儿个性开朗有爱心,生活中会因为感人的事感性落泪。
但她从小个性独立坚韧,遇到困难挑战从不轻易低头,比较要强。
考上飞行院校入学报到是她第一次离开四川出远门。
2023电影《中国机长》心得感悟_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观后感(精选16篇)2023电影《中国机长》心得感悟_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观后感篇1机长是一架飞机的灵魂,机长队伍是中国民航生产力的主力军之一。
通过观看《中国机长》,我明白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机长,肩上佩戴四条杠不是那么简单,需要素质、本领、使命浑然一体,视旅客生命安全为职责。
作为南航的飞行学员,我们是幸福的,公司为培养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2023电影《中国机长》心得感悟_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观后感篇2从记事起,无数个晚上的梦总是自己自由地翱翔在天际,早晨起来会兴奋的告诉父母自己又“飞”了起来。
经历了四年多的航校学习,毕业后终于如愿进入了南航。
这一切看似幸运,却也伴随着自己的付出与努力。
观看完《中国机长》,我更加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现在所付出的不及中国机长的百分之一。
纪录片在很多方面都让我受到教育,最多的是人的品格,如何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以及成功来自勤奋。
我们今后不仅仅要提高自己的飞行技能,更要培养自己坚强不息的品格。
2023电影《中国机长》心得感悟_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观后感篇3《中国机长》诠释了责任二字,讲述了机长是协同机组完成任务的过程,每一次的安全着陆,来自于严格按照程序去完成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崇高的责任心。
在成为职业飞行员的道路上,专业,知识,技术,责任,缺一不可。
今后,我们唯有把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要求自我,提高技能水平,学习前辈的宝贵经验,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让人民放心的新时代飞行员。
2023电影《中国机长》心得感悟_飞行员观看《中国机长》观后感篇4正如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确如此,在我们每一名飞行学员的心中其实一直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当上机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中国机长》这部片中,我深刻明白了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够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机长。
始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地为建设民航强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如何把两个责任”融合在学校管理中与学习女飞行员余旭心得体会合集学习女飞行员余旭心得体会余旭,美丽的四川姑娘。
20XX年,她曾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我心飞翔》。
“请祖国检阅、请人民放心!”在20XX年央视春晚上,以国庆60周年首都大阅兵为背景的小品《我心飞翔》,艺术地反映了人民空军崇尚荣誉、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16名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以飒爽英姿、铿锵誓言,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新一代空军官兵的蓝天情怀。
《我心飞翔》讲述了一个关于“备份”女飞行员的故事。
在参加国庆60周年首都大阅兵前夕,为确保阅兵任务万无一失,必须要在参加阅兵的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中,确定一名素质全面,飞行技术过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替补到所需机位的"备份"飞行员。
为此,飞行大队长(闫妮饰)前往动员,01号飞行员(殷桃饰)主动帮助做其他队员的思想工作,其间发 生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最后,随着舞台升降 机缓缓升起, 16名歼击机女飞行员列阵舞台展现在亿 万观众面前,此时大屏幕上再现阅兵时人民空军战机 飞过天安门上空的宏伟画面,为作品画上了震撼人心 的感叹号。
“我们都没想到,亮相春晚就 1 分钟,会引起全 国那么多人对我们的关注! ”当时,回到成都休假的余 旭谈及这次上春晚, 高兴地说:“真的, 我为我们空军 感到骄傲,我为四川四个女飞行员感到骄傲。
余旭说, 20XX 年 4月 2日,16 位女飞行员从全 国 25 万报名者中挑选出来, 誉为“空中宝贝”,“我和 陶佳莉、钟芹、何晓莉等四川女孩, 都是 1986 年生的, 我们 4 个人都属虎,一起参军,一起上 阅兵,这次一起上春晚。
自从入伍后, 我们亲如姐妹,互相学习,表现都很好。
”我们作为年轻的飞行员, 有很多需要做好的事情, 在工作学习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思想稳定工作,加强飞 行员的职业道德,崇尚敬 学, 起参加 业精 神,提高综合素质,严谨飞行作风,刻苦钻研飞行技术,尊章守纪,做一名手册飞行员,确保飞行安全,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青年人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航空事业的壮丽起航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一文库()〔致敬女飞行员余旭:最美的青春在蓝天绽放〕导语:中国女飞行员们以忠诚使命的责任与担当,践行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立下的誓言。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11月12日,空军67岁生日的第二天,一个噩耗传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歼—10首批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余旭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她的朋友圈永远停在了11月11日,“人民空军!67岁生日快乐”这是她更新的最后一条信息。
“如有来世,愿你每一次起落都顺利平安!”“永远的‘金孔雀’一路走好!”“若你换羽归来,定如初见般爱你”“愿你在另一片星河里飞翔”……震惊、哀恸、惋惜,弥漫在微信朋友圈里。
一个个关于这个美丽的“金孔雀”的时光片段重回人们的思绪。
透过对余旭的追怀,她所在的中国女飞行员群体在长空万里展现的使命担当让人感动。
青春乐章的华丽音符“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
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中的每一页。
”这是余旭曾写下的一段话。
她的生命乐章虽然不长,却跳跃着震撼人心的节拍。
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空军上尉,二级飞行员。
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余旭担任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
在这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她以娴熟的技术翱翔天空,接受庄严检阅。
2012年7月29日,余旭驾驶歼—10战斗机轰然飞起、翩然落地,成为中国歼—10首批女飞行员,这也是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驭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
目前我国能驾驶三代作战机的女飞行员仅有4名,余旭便是其中之一。
2014年珠海航展,6架红、蓝、白三色涂装的歼—10表演机分别以单机、双机、三机编队依次拔地而起,直入云霄。
6机超密集三角队形迎着朝阳,如一支利箭从天空划过。
余旭母亲写给女儿的思念信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读〈余旭母亲写给女儿的思念信〉有感》当我第一次读到余旭母亲写给女儿的思念信时,我的心就像被重重地撞了一下。
那一行行字,就像是从一位母亲心底最深处流淌出来的泪水,每一滴都饱含着无尽的思念和爱。
余旭,那个勇敢的女飞行员,她就像一只翱翔在天空中的凤凰。
她的生命充满了光辉,她的梦想是那么的伟大。
而她的母亲,就像大地上一棵默默守护的大树,一直守望着自己的孩子。
在信里,余旭的母亲回忆着女儿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我仿佛能看到那个小小的余旭,她可能就像我们每个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她或许会拉着妈妈的手,眼睛亮晶晶地问:“妈妈,天上的云为什么会动呀?”她妈妈就会笑着回答:“因为风在吹呀,就像妈妈在轻轻推着你走一样。
”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
我想,余旭小时候肯定是个调皮又可爱的孩子,她可能会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不小心摔了一跤,然后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她妈妈就会赶紧跑过去把她抱起来,哄着她说:“宝贝,不哭不哭,摔一跤就像小树苗被风吹了一下,会长得更结实的呢。
”可是,这个曾经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小女孩,长大了却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和危险的路。
当她决定成为一名飞行员的时候,她妈妈心里肯定是又骄傲又担心的。
就像我妈妈,当我参加学校的长跑比赛时,她一方面觉得我很勇敢,一方面又担心我会摔倒受伤。
余旭的妈妈肯定也是这样想的,她可能会对余旭说:“女儿啊,妈妈知道你有自己的梦想,可是飞行是那么危险的事,妈妈真的很担心你。
”余旭呢,我想她一定会抱着妈妈说:“妈妈,你不要担心,我就像一只小鸟,天空才是我该去的地方。
我会小心的,而且我要让你为我骄傲。
”我读到信里那些思念的话语时,我就在想,余旭的妈妈该有多痛苦啊。
她的女儿就像一颗流星,在天空中划过一道无比耀眼的光芒后就消失了。
她妈妈肯定每天都会看着女儿的照片,摸着照片上她的脸,轻声地说:“我的女儿啊,你怎么就走了呢?妈妈还想再抱抱你呢。
”这就好比我心爱的小宠物突然不见了,我会到处找它,心里一直念着它,会非常非常难过。
女飞行员余旭个人故事
在迎来人民空军67岁生日的第二天,11月12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我国首位歼-10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整理的女飞行员余旭个人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11月13日,距离余旭牺牲24小时之后,作为空军24师原宣传科科长朱长义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依然难忍内心的巨痛。
朱长义给余旭等几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拍过很多照片,自称“天上女汉子,地下女孩子”的余旭在所在部队办过一张内部报纸,担任主编之一,还曾和朱长义约过稿。
而如今,佳人却魂归长空。
牺牲前一天她最后一次坐车在看微信
11月12日,在天津的朱长义去了军队理发店理发。
他听到战斗机训练飞行的声音,知道又一次训练开始了。
可是临近中午的时候,
却传来飞机失事,一位女飞行员牺牲的消息。
“我第一个反应就是,难道是余旭。
”朱长义说,他知道余旭每次有训练任务的时候经常都是第一个飞,训练量也比其他女飞行员要大一些。
消息传出,他的心咯噔一下,一种难以描述的悲痛席卷了他,含泪写下《云中,有一朵永恒的玫瑰》。
朱长义还遇见了部队的一位司机。
这名司机告诉他,就在11月11日,他还碰到过余旭,余旭坐上了这位司机的车,赶去训练基地。
司机问余旭,怎么周末不休息,余旭告诉他,第二天有训练任务。
上车后,余旭低头看着手机,还看了一下微信。
没想到,这却是这位年轻的女飞行员最后一次坐车了。
1。
《金孔雀请你归航》读后感书页如蝴蝶般飞舞,发出窸窣响声,带来一种平静。
在这平静中,我翻到了不平凡的那一页。
“金孔雀”,请你归航!平白无实的一句话中,蕴含了多少辛酸,多少责任!无畏的责任感,就是对绽放的生命最好的诠释。
“金孔雀”是余旭的代号,更是对她的一种敬畏。
余旭是我国培养的少数的女飞行员之一,也是仅有的能驾驶三代战机的4位女飞行员之一。
然而,2016年11月12日,她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是的,飞行员是一种危险的职业,而能驾驶歼—10的飞行员更加危险,她却作为一名女性,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人生自古谁无死,唯死最难,赴死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中华有多少飞行员不畏这难!余旭是其中一位,王伟也是其中一位。
王伟是一名飞行员,在高中毕业后自愿入伍,勤奋刻苦,细心谨慎,多次执行重大任务。
2001年4月1日,他同往常一样与妻子告别,再一次执行任务——对非法进入我国领空的美军用侦察机跟踪监视任务。
谁知美机无视我国的警告,在空中大转向,撞向了王伟的飞机。
然而,王伟的第一反应不是自救或跳伞,而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救护战机。
在那种险情下,即使他弃机逃走也不会有人指责他,他却努力救护战机!最终,他被迫跳伞坠入大海,壮烈牺牲。
死,在王伟眼中,与责任相比,有多少分量?抗日战争时期,有1700位飞行员牺牲。
他们口含金钥匙,有的出身名门望族,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刚考上清华,一个个英武潇洒,前途无量!他们中,有林徽因的三弟林恒,有中国“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还有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幼子……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本拥有无数人艳羡的一切,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却自愿成为了人肉炮弹——他们是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在中国飞行员眼中,死有何难?他们每天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新中国成立后有上千飞行员牺牲。
他们为何不惧死亡?因为他们是中国飞行员,是中华儿女的精英!他们肩负使命,任重道远,万吨重的责任压在他们头上,他们就用血肉之躯、钢铁意志与责任感来回击。
第 1 页 共 5 页
女飞行员余旭牺牲心得体会
女飞行员余旭牺牲心得体会1
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牺牲——永远的“金孔雀”一路
走好。
在11月12日的飞行训练中,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
员、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不幸牺牲。
今年30岁的余旭是大家熟悉、喜爱的飞行员。曾参加天安门
阅兵飞行表演,担任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在今年11月初的
第11届中国(珠海)航展和上届珠海航展上,她都给人留下深刻难
忘的印象。在本届航展开幕当天,余旭驾驶2号机升空参加飞行
表演,“我是最先起飞的一架,在空中23分钟,表演了全部动
作。第一次在那么多观众面前表演,我感到既新奇,又激动。”
在上届珠海航展上,余旭在回答军报微博微信记者提问时说,和
战友平时也上网,看看微博微信,但是时间很有限,因为飞行训
练任务重!
会跳孔雀舞的余旭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金孔雀”。她爱美,
爱发言,爱表现,总是充满自信。成为飞行学员前的她,孔雀舞
跳遍了东北三省,被称为“黑土地上的金孔雀”。
这只美丽的“金孔雀”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20xx年9月
考入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成为第8批女飞行学员。
第 2 页 共 5 页
20xx年7月29日,余旭驾驶歼10战斗机轰然飞起、翩然落
地,成为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这也是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
驭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
“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女军
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
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中
的每一页。”余旭生前如是说,今天听来让人更感哀婉、痛惜。
在战友心目中,余旭热爱空军飞行事业,善于钻研学习,勇
于挑战自我。说到飞行训练,余旭生前在接受军报军网等媒体平
台记者采访时曾说:“要‘各种使劲’把操纵杆拉到极限,空中
从头到尾保持最紧张状态,不能有一刻松懈。”
在迎来人民空军67岁生日的第二天,余旭即投入训练,却不
幸牺牲,魂断蓝天!长空喋血,孔雀折翅!
我们勇敢美丽的女飞余旭,永远的“金孔雀”!一路走好……
女飞行员余旭牺牲心得体会2
余旭20xx年入伍;20xx年成为空军飞行员,参与国庆60周年
阅兵;20xx年成为歼-10首位女飞行员,再到20xx年参加抗战胜
利70周年阅兵,余旭身上有太多闪耀经历。
但在大学同窗王琦(化名)的印象里,余旭始终是印象里那个
“活泼可爱”、“爱说爱笑”的川妹子。
第 3 页 共 5 页
王琦清楚地记得,20xx年前,空军航空大学的中秋晚会上,
余旭的一支孔雀舞惊艳全场。从那时起,余旭开始被人们称为
“金孔雀”。今年是“金孔雀”飞行生涯的第8年。
余旭成为飞行员曾经是一个偶然,她不经意间看到一张贴在
布告栏上的“招飞”公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考试。
但对成为飞行员本身,余旭没有后悔过。
12日深夜11点半,空军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余旭的视频纪念
她,并在配文中写下八个字:“深表痛惜!深表哀悼!”
这段只有3分钟的视频中,余旭说,她曾经也会羡慕身边的
同龄人,当她们在辛苦地进行飞行训练的时候,同龄人可以在享
受自己的生活。余旭说,她选择了飞行事业,没有感到后悔,因
为与普通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所以追求的东西也不同。
余旭难忘第一次海外飞行表演,难忘国外同行给予她的喝
彩,她认为自己的青春是无悔的。
余旭的一位大学好友告诉北青报记者,得知余旭牺牲的消息
后,同学们全都很“震惊”,“我在微信里给她发语音,和她说
话,希望这一切不是真的”。
余旭曾在日记里写到:“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
人的旋律和音符。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
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
书签,收藏在我生命的每一页中。”
第 4 页 共 5 页
余旭是为了祖国的飞行事业牺牲的英烈英,她既是一座精神
丰碑,更是我们前进的路标。她时刻提醒我们,未来的考验还很
多,要走的路还很长。但不管有多少未知,有多少风险,我们都
将朝着既定目标勇敢前行!
女飞行员余旭牺牲心得体会3
在迎来人民空军67岁生日的第二天,11月12日,空军八一
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
不幸牺牲。
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20xx年9月入伍,空军八一飞
行表演队中队长,空军上尉,二级飞行员。20xx年10月1日,她
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阅兵,担任教-8梯队三中队右
二僚机。20xx年7月29日,余旭驾驭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
首次单飞。
死亡是第一次降临到军人身上吗?不是。
事实上,死亡,从来都和军人不分家。军人,从来都以身死
沙场为荣。更准确的说:选择了军装,就选择了与死亡共舞。
在死亡名单上,有许多如同活在昨天的名字:黄超、申亮
亮、杨树鹏、李磊。群众可以选择哀思,选择悲痛,选择任由情
绪宣泄,军人群体不可以。我们肩头上的责任和义务告诉我们,
唯有“继续从严从难训练,忠实履行使命责任”,才能对得起亡
故的战友。
第 5 页 共 5 页
余旭在日记中说:“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
旋律和音符。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
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做书
签,收藏在我生命的每一页中。”
把飞行当做生命中的音符,这是一位手持利剑当空舞的舞者
自白。与死亡共舞至今,舞者余旭的舞剑人生戛然而止,像所有
在战场戛然而止的橄榄绿一样,为舞剑生涯画上了光荣的句号。
有光亮的地方,就有阴影。军人,就是阻挡在阴影边缘与死
亡共舞的一群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
行”,军人无意把负重示人,选择即无悔。
我相信我的战友余旭十一年如一日选择飞行事业,一步一步
成长成为祖国王牌飞行员的时候,她早已经做出了军人的选择:
时刻准备牺牲。
让我们深深缅怀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让我们牢牢接住她手
里遗留的接力棒;让我们继续跳好,与死亡相伴的一支舞。
如有来世,愿你每一次起落都顺利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