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疫苗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猪口蹄疫疫苗的注射注意事项
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补救措施少,又被称为畜牧业的头号杀手,虽然口蹄疫疫苗能对疫病的起到有效地控制,但是疫苗需要经常注射才能达到效果,而且注射时候还需注意关键才能有效地发挥疫苗的效用。
下面介绍一下注射疫苗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症状:
1、急发型注射疫苗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颤抖,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眼结膜发绀,四肢腋下皮肤发紫,部分猪腹下出现荨麻疹样疙瘩,抽搐,经1小时左右死亡。
2、迟发型注射疫苗后4至6小时不爱运动,不吃饲料,身上出现疙瘩,发痒,见墙就蹭,有时持续1至2天自然好转,严重的经治疗,4至7天恢复正常,部分(8头)死亡。
措施:
1、注射疫苗时保定方法要科学,分散猪的注意力,如喂料、饮水、挠痒等。
2、注射后要观察30分钟后没有出现反应症状时离开。
3、反应初期要及时注射地塞米松,按10千克体重1毫克的剂量,每日1次,连续注射2次。
4、用0.1%肾上腺素按大猪每头5~10毫克,小猪1~2毫克肌肉注射。
5、在注射上述药物的同时要大量供应葡萄糖、电解多维饮水,
促进解毒和排泄。
6、饲料中添加5%维生素C粉,以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
注意事项:
1、在注射前要搞好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防止人为的外界干扰。
2、注射前对猪进行检查,患病、瘦弱或临产母猪不予注射。
3、注射后须做好记录,注明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包装规格、注射剂量,以备查看。
口蹄疫疫苗的生产流程英文回答:Production Process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accine.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is a highly contagious viral disease that affects cloven-hoofed animals, caus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in the livestock industry. Vaccination is a crucial measure to control and prevent FMD outbreaks. Here's a step-by-step overview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FMD vaccines:1. Virus Isolation and Attenuation: The FMD virus is isolated from infected animals and attenuated or weakenedin the laboratory using techniques such as serial passaging or genetic engineering. Attenuated viruses can induce an immune response without causing severe disease.2. Cell Culture and Virus Propagation: The attenuated virus is grown in cell cultures, typically using babyhamster kidney (BHK-21) cells or porcine stable kidney (PS) cells. The virus is allowed to multiply and reach high titers in these cells.3. Harvesting and Inactivation: The virus-containing cell culture fluid is harvested and subjected to inactivation. Various methods are used for inactivation, including heat treatment, chemical inactivation (e.g., binary ethyleneimine, binary ethylenimine and propyleneimine), or irradiation. Inactivation ensures that the vaccine virus is no longer infectious but retains its immunogenicity.4. Adjuvant Addition: Adjuvants are substances that enhance the immune response to the vaccine. They are added to the inactivated virus solution to stimulate the immune system and improve antibody production. Examples of commonly used adjuvants include aluminum hydroxide and saponin.5. Formulation and Packaging: The vaccine components are mixed together, formulated into a stable suspension oremulsion, and packaged into vials or bottles. The vaccine is formulated to maintain its stability and potency dur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6. Quality Control and Release: Before distribution, the vaccine undergoes rigorous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to ensure its safety, potency, and purity. Tests include sterility, potency assays, and safety evaluations in animals. The vaccine is released only after meeting established quality standards.中文回答:口蹄疫疫苗的生产流程。
疫苗是一种特殊的兽用生物制品,从制造商到使用者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免疫接种效果,甚至免疫失败,延误疫病防控,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口蹄疫灭活疫苗冷链运输以及正确的免疫接种是保证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严格把控运输、保存及使用中的每一环节,确保其发挥预期效果。
一、口蹄疫灭活疫苗运输、保存中应注意的事项1、口蹄疫灭活疫苗储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口蹄疫灭活疫苗对酸、碱、热、紫外线敏感,偏酸、偏碱、过热、冻融和曝晒,均可使疫苗的有效抗原成分降解,从而使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甚至丧失,其必须置于2~8℃的环境下保存,还要避光防潮、分类存放。
2、口蹄疫灭活疫苗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运输过程中,要设置全方位的温度、湿度监控,全程记录温度、湿度数据,确保其在要求条件下运输,进而保证疫苗效力。
(2)冷链运输不仅要求低温,还要确保疫苗处于适宜、恒定的环境中。
在寒冷的冬季,根据室外温度,要对疫苗进行保温包装,防止冻坏。
疫苗运输过程中适宜恒定的温度能够确保疫苗效力。
(3)若在运输过程中,冷链设备发生故障,则必须详细记录其发生时间以及所采取的措施,以便及时评估、追踪。
(4)确保交给用户的疫苗质量符合规定,这是成功免疫的第一步。
二、口蹄疫灭活疫苗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检查疫苗外观质量,不得使用疫苗瓶有裂纹、封口不严、无标签,疫苗中有异物、分层、变质、过期,和未按照储运条件存放的疫苗。
为有效减少冷刺激,保证剂量均匀、方便使用,要将疫苗回温到20~25℃后,再进行免疫接种。
2、使用时,仔细阅读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
3、因品种、个体差异,少数动物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急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鼻腔流血、口角泛白沫等,甚至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少数妊娠母畜可能出现流产。
对严重副反应动物,建议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以减少损失。
三、小结本文对口蹄疫疫苗运输、保存及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汇总,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口蹄疫疫苗免疫操作规范和细节注意目前天气逐渐趋于寒冷,也已进入口蹄疫高发期。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数据,全球A型口蹄疫的流行范围和暴发频率呈现扩大和上升的趋势。
而O型口蹄疫的感染率正逐年下降。
不少专家认为,这与全球O型口蹄疫疫苗的普免有一定关系,但A型口蹄疫缺乏免疫,感染率开始上升。
不过,针对国内猪场A型口蹄疫零星暴发的情况,有专家认为不必恐慌,只需要做好O型的免疫则可。
口蹄疫病毒到目前已确定了7个血清型:O、A、C、SAT1、SAT2、SAT3和AsiaI型。
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特点为该病的防疫工作带来了困难。
根据农业部的消息,我国暴发的口蹄疫主要以O型为主,目前国内普免的疫苗也以O型为主。
而自从2013年我国广东茂名暴发A型口蹄疫案例以来,A型口蹄疫逐步成为养猪人士担心的又一疫病。
根据OIE 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A型口蹄疫异常活跃,A型口蹄疫流行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为2013年流行的主导血清型。
虽然目前不少养殖户都会普免口蹄疫疫苗,但免疫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防控口蹄疫,不要总拿疫苗无用、病毒变异说事。
目前的口蹄疫疫苗是有效的,猪场口蹄疫是可以预防控制的。
之所以会出现出栏时疾病易发情况,是因为养户免疫程序出现了问题,或是猪群免疫密度没有达到80%以上,或是没有注意观察免疫前后猪群的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不好的猪群,不仅严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而且有可能导致亚临床感染猪群因注射疫苗应激而暴发疾病。
”防控口蹄疫除免疫程序外,免疫操作一定要规范。
首先免疫前将疫苗恢复到室温,一是避免低温进入猪体引起急性应激,二是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影响疫苗效果,在疫苗使用前,要等疫苗恢复到室温之后再使用,以减少应激反应;其次,疫苗要充分摇匀,每次抽吸疫苗前都要轻摇均匀,在疫苗使用中,要避免高温和日照,疫苗打开后要在当天用完;同时做到一猪一针,疫苗要一猪一吸,尽量不要使用简易的连续注射器**后要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严格按要求的免疫方法、部位、剂量等进行免疫。
口蹄疫疫苗什么牌子效果**好?口蹄疫疫苗用法与用量?口蹄疫疫苗什么牌子效果**好?口蹄疫疫苗用法与用量?猪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易感的是牛类,猪也易感,羊、山羊、骆驼、象等均有发病报告,目前**有效地预防手段就是接种疫苗,那么口蹄疫疫苗什么牌子效果**好?口蹄疫疫苗用法与用量?口蹄疫疫苗什么牌子效果**好?口蹄疫疫苗厂家比较多呀!!像中牧兰州、内蒙古金宇保灵、新疆天康、中农威特、必威安泰、上海申联都很不错的。
口蹄疫疫苗用法与用量?1、口蹄疫疫苗的特性:疫苗应为乳状液,允许有少量油相析出或乳状液柱分层,若遇此可轻轻振摇,使乳状液恢复均匀后使用。
若遇破乳或超过规定的分层(水相泌出按规程规定不能超过1/10)则不能使用。
疫苗应在2~8℃下避光保存,严防冻结。
2、口蹄疫疫苗的使用方法:口蹄疫苗宜耳后肌肉注射,2-4周龄猪应使用2.5厘米长的16号针头,4周龄以上猪使用4厘米长的18号针头。
3、口蹄疫疫苗的用量:猪使用“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时,其用量为体重50公斤以上猪只每头耳后肌肉注射3毫升,体重25-50公斤猪只每头肌肉注射2毫升,体重10-25公斤猪只每头肌肉注射1毫升。
4、口蹄疫疫苗使用注意事项:(1)注射器和针头应洁净,并用湿热方法高压灭菌或用洁净水加热煮沸消毒法消毒至少15分钟,不可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接种时针头逐头更换,要一畜一个针头。
更不得一只注射器供两种疫苗混用。
(2)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低温并避免日光直射;注射部位剪毛后用70%-75%酒精棉或碘酊擦净消毒,再用挤干的酒精棉擦干消毒部位;疫苗必须注入肌肉内,不要过浅;切不可注入脂肪或皮下。
若注射剂量大,**好分点注射。
(3)严格按照疫苗要求的操作规程进行,对瘦弱,有病,临产(10~15天)或吃奶的,不足月龄的牲畜不予注射,待病畜康复,母猪产后或乳猪断奶后再按规程补注。
接种动物应处于休息、安静条件下并保持清洁干净。
口蹄疫疫苗的使用方法及贮存---天行健动物药业技术部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它能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哺乳家畜,亦能感染野牛、鹿、羚羊、骆驼等野生动物,还能传染给人,是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传染的人畜共患病。
目前对患病牲畜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使用口蹄疫疫苗接种动物进行积极防制。
现将口蹄疫疫苗的贮存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㈠口蹄疫疫苗的特性疫苗应为乳状液,允许有少量油相析出或乳状液柱分层,若遇此可轻轻振摇使乳状液恢复均匀后使用。
若遇破乳或超过规定的分层(水相泌出按规程规定不能超过1/10)则不能使用。
疫苗应在2-8℃下避光保存,严防冻结。
㈡口蹄疫疫苗的使用方法口蹄疫苗宜肌肉注射,2-4周龄猪应使用2.5厘米长的16号针头,4周龄以上猪使用4厘米长的18号针头。
牛使用4厘米长的20号针头,绵羊、山羊使用4厘米长的18号针头。
㈢口蹄疫疫苗的用量猪使用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时,其用量为体重50公斤以上猪只每头肌肉注射3毫升,体重25-50公斤猪只每头肌肉注射2毫升,体重10-25公斤猪只每头肌肉注射1毫升;猪使用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疫苗时,其用量为体重80公斤以上猪只每头肌肉注射3毫升,体重30-80公斤猪每头肌肉注射2毫升,体重10-30公斤猪只每头肌肉注射2毫升。
牛和羊分别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和羊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均为深层肌肉注射。
其用量是:犊牛每头2毫升,成年牛每头3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成年羊每头2毫升。
㈣使用疫苗时的注意事项1、注射器和针头应洁净,并用湿热方法高压灭菌或用洁净水加热煮沸消毒法消毒至少15分钟,不可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接种时针头逐头更换,更不得一只注射器供两种疫苗混用。
2、免疫接种前应了解动物品种、健康状况、病史及免疫史,凡有病、瘦弱、临产母畜(10-15天)不应接种,待病畜康复、母畜产后再按规定补注。
接种动物应处于休息、安静条件下并保持清洁干净。
非疫区的牲畜,于注射后28天方可运输。
牛羊口蹄疫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养殖户定期做好疫苗免疫接种是降低发病率的重要举措。
对接种口蹄疫疫苗后出现的应激反应,养殖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常见口蹄疫疫苗应激反应接种口蹄疫疫苗能有效降低牛羊口蹄疫的发生几率。
但部分牛羊在接种后,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1)牛羊食欲明显减少,严重的食欲废绝,精神状态不佳,体力下降,不愿站立走动。
(2)牛羊会出现明显的高烧现象,一般为40.5℃左右,胃蠕动明显减弱。
(3)牛羊在出现特别严重的应激反应情况下,会口吐白沫,全身明显肿胀,四肢翘起,最终导致死亡。
2预防牛羊口蹄疫疫苗应激反应的对策现阶段,我国对口蹄疫的预防,主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强化卫生防疫、免疫接种以及检疫消毒等对策。
其中,认真做好免疫接种能有效降低口蹄疫的发生几率。
但免疫质量直接影响免疫效果。
当前部分疫苗生产企业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生产了一些质量不达标的疫苗,不仅所使用的疫苗原料无法达到生物安全级别要求,而且部分疫苗生产企业,不重视生产消毒工作,导致疫苗受到污染。
一旦注射这些劣质疫苗,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基于此,要想控制疫苗免疫接种效果,必须选择质量安全可靠的疫苗,选择信誉高、价格合理并且防疫部门推荐的疫苗,确保达到最佳的免疫接种效果,降低牛羊口蹄疫发病率,避免产生应激反应。
制定健全完善的免疫计划和免疫流程,有效提升疫苗免疫水平。
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口蹄疫流行状况、气候以及饲养管理状况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接种计划,并确保免疫接种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尤其在免疫接种之前,要做好对牛羊的一般性疫苗检测工作,结合其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接种。
但要注意的是,未断奶幼龄牛羊、患病牛羊、妊娠期牛羊,禁止接种免疫疫苗。
如果暴发口蹄疫疫情,应按照安全区-威胁区-疫区的顺利进行接种,同时要认真做好分工,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免疫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具备较高专业水平、较高责任心并且具备丰富经验的免疫人员,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展开免疫工作,合理控制免疫剂量,避免了疫苗毒力过强或残留毒力造成的应激反应。
申联口蹄说明书首先,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性非常强:1、传播途径多,可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的远距离传播;2、排毒量大,猪是口蹄疫病毒气溶胶的最大制造者,每天排出108感染单位,可使1000万头牛发病。
因此,并不是生物安全做好了,疫苗就可以不打了,特别是对于没有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的猪场来说,疫苗免疫依旧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其次,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多达7种,目前国内流行的是O型和A型。
O型和A型又分出很多亚型,所以免疫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楚国内猪群的流行毒株,及时更换。
第3个特点是病毒免疫原性弱。
免疫保护力取决于合理的抗原含量和匹配的毒株,并不是抗原含量越高保护力就越高。
国际上一般将口蹄疫疫苗中的抗原含量定为1-10μg/剂量,低于1.5μg/剂量不能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高于9.2μg/剂量时中和抗体滴度并不因抗原量的增加而提高。
第4个特点是敏感,导致口蹄疫疫苗稳定性差。
疫苗中抗原含量的稳定性非常关键,在灭活疫苗中,完整FMDV粒子(146S粒子)是至关重要的免疫抗原,它的数量和稳定性决定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FMDV粒子一旦裂解,疫苗的免疫效果将大幅降低。
研究发现,灭活的口蹄疫病毒146S在4℃时相对稳定,但在37℃及以上的温度下稳定性较差,即使在几个小时内,146S损失也会很大;当pH值低于6.8时,146S很容易裂解,最稳定的pH值范围为7.5-8.0。
为了解决口蹄疫疫苗稳定性的问题,一般选择添加抗原保护剂。
传统的抗原保护剂有氨基酸类、蛋白质类、多羟基类等,不同的配比组合形成抗原保护剂,各有优缺点。
王江辉介绍,申联生物目前创新运用独创的分子书钉i-MolSta--双向抗原保护技术,可有效解决疫苗降解难题。
防控需要做好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口蹄疫的有效防控离不开生物安全和疫苗免疫。
王江辉表示,生物安全不需要多复杂,关键是要执行到位。
而疫苗免疫方面,必须坚持打苗,选对血清型,选对种毒,并且选择含量稳定的疫苗才能起到保护效果。
牛口蹄疫防治方法
1. 疫苗接种:牛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牛口蹄疫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现有两种类型的疫苗: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
通过打疫苗可以提高牛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 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牧场和牛舍,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减少病毒的传播。
防止野生动物进入牧场,防止家畜相互感染。
3. 隔离患病牛只:对于出现疑似牛口蹄疫的患牛,应该及时隔离和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4. 加强饲养管理:给牛只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并保持环境温度恒定,提高牛只的免疫力。
5. 加强监测:及时监测和报告疫情,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
同时,还要进行疫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养殖户和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
口蹄疫疫苗
1.什么是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畜牧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造成家畜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受阻的重要疾病。
2.怎样预防口蹄疫
(1)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
(2)免疫接种不等于免疫保护,疫苗接种的保护率也不是百分之百,尤其是口蹄疫病毒存在多种亚型,疫苗免疫保护率就更差,所以在口蹄疫流行地区,要选择安全、广谱、高效且对口蹄疫病毒杀灭效果好的消毒药/如安多福万金水进行定期消毒。
3.口蹄疫疫苗的种类
口蹄疫疫苗包括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
传统口蹄疫疫苗包括活疫苗或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新型口蹄疫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合成肽疫苗、可饲疫苗和多表位疫苗等。
(1)活疫苗或弱毒疫苗活疫苗是指经充分致弱,尚能在动物体内增殖,接种后能够引起动物发生无症状的感染,从而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生物制剂,又称为弱毒疫苗。
(2)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口蹄疫病毒丧失感染力而保留抗原性,再添加佐剂后制成的疫苗制剂。
4.口蹄疫疫苗存在的问题
(1)传统灭活疫苗仍然在口蹄疫防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存在接种剂量大、免疫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病毒灭活不彻底等不利因素,因此有必要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口蹄疫疫苗。
(2)活疫苗或弱毒疫苗具有价廉、成本低及抗原谱对号、抗体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但其引起免疫动物病毒血症、长期带毒、排毒及病毒返强等缺点却一直无法克服,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禁止使用此种疫苗,取而代之的是采用灭活疫苗。
(3)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许多新型口蹄疫疫苗的研究和探索早已全
面展开。
新型疫苗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目前大部分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要使其规模化生产,应用于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型疫苗必将大量投入使用,人类也可以对口蹄疫进行有效地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