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导游词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6
北京大学导游词3篇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额。
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
下面是北京大学的导游词,欢迎欣赏。
北京大学导游词一:北大燕园其实是原来燕京大学的校址,但是很多北大学生对此段历史知之甚少,然而最近有很多团体来北大参观,最让人神往的莫过于未名博雅的秀丽景色,如不能让参观者知道关于这个园子的真实历史,实在让人惭愧,谨以此文分享给愿意做导游的学生,希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为这个校园增添光彩!西校门西校门是北京大学原来的正门。
因为是校友1926年捐资所建,故也称作校友门。
1920年3月15日,燕大正式挂匾,同时举办男女两校合并的联欢会,合并仪式由蔡元培主持,校门上燕京大学的牌匾为他所题。
西门华表这两座华表是圆明园安佑宫中的遗物之一,当年被安放在安佑宫琉璃坊前。
在清末民初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记载曰: "鸿慈永祜,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民国十四年犹及见之。
闻人言:今已为燕京大学所取。
" 根据这段记载,这两座华表至迟当建于乾隆七年(1742)。
至于如何从圆明园移到燕园,当年的《燕京大学校刊》曾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称移此华表时,曾"商诸圆明园之主管者,拟将此石柱移归本校保存,并经地方当事人之认可,遂鸠工起运,陆续移来三座","国立北平图书馆落成,商准北平市政府,将存放天安门前之石柱移归该馆,同时函商本校,请将所存之三柱移赠其一,当即准如所请,函报市政府备案,并声明尚存二柱,仍由本校保存,旋得市政府认可,於是本校行政执行委员会乃决议将此二柱竖立於贝公楼前,以资瞻仰。
此项竖立费及配制柱顶之镇物费,为数约一千数百元。
" 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这对华表,会发现一粗一细,并非一对。
“清华第一导游”带你走入清华秘境作者:杨国华来源:《大学生》2020年第01期有人问我:清华园哪里最美?这个问题有点难。
每天在园子里行走,每天在朋友圈晒图,连续五个学期开设通识课“清华学”,甚至被同学们戏称“清华园第一导游”,我觉得清华园处处有美,各有千秋,很难排出顺序。
于是我闭上眼睛,看看哪些景观浮现在脑海,结果想出了“十二景”。
当然,“十二”并非确切数字,可大可小,只是“清华学”班级一般是十二个本科生,课程也是十二周,巧合而已。
这“十二景”有高山仰止——王国维纪念碑,壮志凌云——西南联大纪念碑,万壑千岩——地质之角,浑然天成——景观石,巧夺天工——雕塑,争奇斗艳——植物,曲径通幽——园林,鸿图华构——建筑,桃李不言——老校门,群贤毕至——故居,庭院深深——胜因院和生生不息——校河。
其中有些已为大家熟知,我不多说了,我重点介绍几处“秘境”。
清华园博大精深,“地质之角”别有洞天。
在学堂路西侧,第四教学楼后面,在绿树掩映之间,有288块岩石,特征不同,形态各异。
这里是水利系的实验基地,也是清华师生长知识的地质公园。
据创建之初的学校官网介绍,这里是“我国第一个在自然尺度下集中、全面、系统、便捷地展示典型地壳岩石和典型地质现象的校园实践教育基地”,“从全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大型工程现场采集三大类近百种典型的岩石标本、十多种典型的地质构造标本,36种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典型的地层标本”。
这个地质公园的“园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系张建民教授,“地质之角”是他一手筹建的。
他不仅选定了每一块石头(兼具地质特征和观赏价值),而且亲自布置和设计,“天南地北”,中心突出,“一亭”和跌水,树木种植,甚至爱因斯坦手书的镌刻,都有所用心,令人走进这里就感到眼界大开、心旷神怡。
他喜欢在这里漫步,慈爱的眼光扫过大大小小的石头,仿佛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
这是他的园子,甚至他的办公室就在這里的一幢二层小楼上。
清华园里出奇人。
张建民老师就是一位奇人,以一己之力为清华园营造了一块风水宝地。
大学校园导游词介绍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大学校园导游词介绍(1)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校园导游* *。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伟人的故乡,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湘潭大学美丽的校园风景。
湘潭大学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办,亲笔题写校名,并亲切嘱托一定要办好的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毛泽东铜像广场这里是毛泽东铜像广场。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题写校名并指示“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暨建校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敬立起这座毛泽东主席铜像。
这是对主席的一种很好的纪念方式,是促使我们时刻牢记伟人嘱托、办好湘潭大学的精神载体。
也是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心愿。
铜像总体高度为8.3米,其中像身高5.2米,基座高3.1米,树立在学校三道拱门前58米、新建南校门后91米处。
而离三道拱门58和铜像高8.3米是有特殊含义的,是为了让所有湘大人记住:湘潭大学诞生于1958年,毛主席享年83岁。
出版社它于2007年3月28日正式成立,是近20年来湖南省被新批准成立的唯一一家出版社。
可以说成立湘潭大学出版社,是全体湘大师生员工20多年来的一个梦想;建设湘潭大学出版社,更是全体湘大人的一个理想。
它对调整优化湖南出版产业的结构和布局,促进湖湘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促进湖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它主要出版高校教材,资料书和工具书。
我们要把出版社作为宣传思想文化的一个阵地;作为湘大走向社会、展示对外形象的一个窗口;作为展示学校学科资源、学术资源的一个平台;作为培养精英、学术人才、文化人才的重要摇篮共同建设好湘大出版社。
湘大校门湘大校门是湘大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现在它已被湘潭市文物保护单位列为一级保护文物。
为什么三道拱门偏偏是三道,而不是一道,两道,或四道呢?这是因为拱门代表湘大建校之初的文理工三大门类,说明湘大是综合性的大学。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拱门上端是没有闭合的,上下通达,象征着湘大学子追求知识,永无止境的精神。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历史与社会学系10级社会工作工作(1)班XX(xxxxx2101)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一,历史介绍清华大学(英文名:Tsinghua University),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几处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清华大学占地面积6000余亩,位于皇家园林清华园,清朝康熙年间称熙春园。
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清华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2010年《福布斯》评出14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清华是亚洲惟一上榜的大学。
清华大学校本部——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区。
明朝时仅仅只是一处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咸丰年间改为清华园。
其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林立,其园内苍松翠柏、水清木华,清澈的万泉河从腹地蜿蜒而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小溪,同时也滋养着清华学子特有的志趣和气质。
清华园内不仅有图书馆、科学馆、大礼堂、体育馆、工字厅等“有历史”的建筑,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六教、符合国际标准的游泳馆、设施先进的综合体育中心等“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更有国内较大的万人饮食广尝紫荆园、桃李园餐厅,北方地区最好的紫荆学生公寓区、畅通快速的校园网等全面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
二,景点介绍一,清华大学主校门,清华主校门口前的石刻,四个字是从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下的六幅题字中挑选出来的。
“清华大学”四个大字刚劲有力。
二,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
介绍学校导游词精选5篇介绍学校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程思颖,大家可以叫我程导。
我现在带你们去唐家小学参观,祝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接下来,我先向各位介绍一下校园的概况。
唐家小学位于珠海市唐家镇。
最特别的要数我们学校的塑胶跑道,相传塑胶跑道是由唐绍仪的孙女唐荣捐了几百万而建的。
教学班一共有24个,大约有一千两百人。
还有2栋教学楼和1栋办公楼呢!大家跟着我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当然是操场了!跑道共长200米,跑道内绿草如茵。
大家再跟着我继续往前走,现在你们看到的地方叫做植物园,这里草翠花开、鸟语花香。
一下课,这里就会有非常多的小学生,他们有的在树荫下乘凉,有的在追逐打闹,还有的在看书呢!大树笔直笔直的,花朵有黄的、有粉的、有红的、有白的……真是五彩缤纷啊!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各色的花,真是美极了!好了,大家现在可以自由参观了,大家半个小时后在校门口集合,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不要乱扔垃圾;2、不要乱涂乱画;3、不要大声喧哗。
介绍学校导游词2大家好!我是三小的一名小小导游员,我叫庞小喆。
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我们的学校——调兵山市第三小学。
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轻松和快乐。
我们学校位于调兵山市中央大街中段。
占地面积2万多平米。
2幢色彩明快的教学楼南北并立,有学生一千三百多人,九十八名教师,三十三个教学班,他们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集体。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南楼,南楼分四个楼层,一层是我们学校的幼儿园,二、三四层分别是一年、三年、四年三个年部,我们学校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瞧,走廊版画就是我校学生的美术作品,看出我们学生的美术功底,南楼还有三个光盘播放室,一个卫星接收室,看,平时我们学生就要到这里上课,老师利用课程资源向大家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容,同学们非常喜欢这样。
介绍清华园的作文:清华园导游词
:作者化身为一名导游讲解了清华园的景色,一个简单的小区在你笔中变的风景优美,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清华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小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是快乐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美。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清华园。
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清华园,希望我的讲解能让你们更多的了解清华园。
好了,清华园到了,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车。
进入清华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花坛,这座小花坛可供游人欣赏,四周还可以让人休息。
再往里走这有一个小花园,通往小花园的路,是用假木桩铺成的,是不是很亲近大自然呢?这个小花园有一个月牙形的人工池塘。
夏天,鱼儿在这里嬉戏;冬天,有许多小朋友在池塘上滑冰。
春天和秋天这个小花园就变成了孩子们的天堂,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这里还有一个沙坑,孩子们经常在这里堆沙堡。
好了,大家跟紧我。
下面我们来到了一个健身园,白天,老年人在这里锻炼身体;晚上,老人们在这里聊天打牌。
久而久之这里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好啦,现在大家可以随便参观了,两个小时后在这里集合。
清华园是小朋友们的游乐场,是老年人的娱乐场。
你今天玩的开心吗?希望通过我详细的介绍,让你对清华园有更多的了解!欢迎你下次再来!。
北大导游词(精选13篇)北大篇1北大湖滑雪场位于吉林市区西南,距市区仅53公里,是集竞赛、训练、旅游、健身康复于一体的体育和旅游中心。
北大湖滑雪场现有雪道总长度约30公里。
其中国际标准高山雪道13条,总长度约20公里;雪场还拥有冬季现代两项靶场1座,国际标准单板U型槽及单板公园1座,滑雪跳台2座,自由式空中技巧滑雪台1座,旱地雪橇滑道1座,各类滑雪用具20xx付。
雪场场地日接待能力达到6000余人。
北大湖雪道最大高度差达870米,具备承办任何级别国际赛事的自然条件。
北大湖滑雪场有高山滑雪索道4条、托牵1 条,魔毯2条总长度约10360米。
有美国产造雪机37台,造雪管线全长10公里,雪道造雪面积可达50公顷,并建有库容为70万立方米水库1座,确保生活、造雪用水。
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都是来北大湖滑雪场滑雪的最佳时间。
北大湖是中国滑雪期最长的雪场,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初为降雪期,有效滑雪期自11月中旬开始长达约140天。
北大导游词篇2所谓101大楼,就是有101层高的大楼。
从导游口中得知,101大楼可是台北第一高楼,很多建筑数据都成为世界第四。
我见过最高的大楼有81层高,101层是什么样的啊?我怀着好奇的心跟随导游前往101大楼。
跟着导游走了好几个红绿灯,正跟爸爸讨论着大楼快要出现在眼前会是什么样的。
“快看,在你们身边的就是。
”我一下子呆住了,“哇,好高啊!”不知道是周边建筑太低显得它无比的高,还是我离它太近,我抬头想看大楼的顶,我的后脑勺都要碰到我的背了,却怎么也望不到,我赶紧退后几步,再抬头,还是不行。
我跟爸爸过到马路对面,总算看清了全貌。
整个大楼就跟导游介绍的一样,造型就像竹子节节高升,每八层楼为一个单元,层层相叠。
整个玻璃墙都采用无反射光害的隔热高度透明玻璃。
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登顶去看天看地了。
我们乘坐世界最高速度的电梯从5楼直达89楼室内观景台,只用了37秒。
耳朵就像在坐飞机时一样,一下子会听不见。
【三年级作文】暑假北京行之参观清华大学_800字暑假到了,我终于有机会去北京旅行了。
在北京旅行中,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参观清华大学了。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东方的哈佛”,素有“清华之美,胜过江南”之说。
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清华大学有着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水平,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们争相进入这所学府求学,而且清华大学的校园景色也非常优美,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次的参观之旅。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清华大学。
一下车,我就被清华大学的美丽风景深深吸引了。
翠绿的树木、碧蓝的湖水、宁静的荷塘、古典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让人流连忘返。
清华大学的校园是如此的宁静与美丽,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接着进入了清华大学的博物馆。
博物馆里展出了很多很多有关清华大学历史和文化的展品,有些是关于学校发展历程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有些是学校著名的先贤名人的实物展示,有些是学校的建筑模型,有些是有关学校校训和校歌的展示。
通过这些展品,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更加了解了清华大学的文化特色和学术精神。
接着,我们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校园内。
清华大学的校园非常宽敞,树木葱茏,碧水环绕,学生与老师在这里散步谈心,让人感到很是自由和愉悦。
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那座千篇一律的古典建筑,那就是著名的五四纪念塔,它见证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印记。
我们接着参观了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高等院校图书馆之一,馆内著名藏书系统万方数据,给国内外学者提供了广泛的图书信息资源,让人感到很是震撼。
清华大学的参观之行结束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拍了很多照片。
我感触良多,清华大学的校园景色优美、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学术资源,让我十分震撼和感慨。
清华大学,真的是一座让人向往的学府,我更加梦想着将来有机会也能进入这所学府求学,成为清华的儿女。
大学校园的导游词关于大学校园的导游词(通用6篇)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大学校园的导游词(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校园的导游词1大家好!很高兴我能带领大家游览美丽的南开大学。
今天我们从东门往西门介绍美景,希望南开大学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请大家和我在一起往前走,大家看着是一个湖,这里面有荷花。
如果您夏天来的话,,就会看见一朵朵荷花争奇斗艳,好像在争论谁是最漂亮的。
往左拐,就来到了南开大学接待中心,这里有:嘉园、颐园、明珠园、静园、专家楼和爱大会馆。
我已在颐园为大家订好了房间,请大家稍事休息,然后到这里集合。
现在我们往前走700米左右,就来到了南开大学游泳馆(里面还可以健身)如果您没事的话,建议您晚上来这里锻炼身体。
然后我们需从五虎路往大中路方向去(因路上有一大钟,因此而得名),往前看,右面是南开大学第二主教学楼,左面是第一主教学楼。
若果您想进去的话脚步轻一点,不要惊动了上自习的学生们。
再往前,大部分都是学生宿舍了。
在此我给大家推荐一些服务中心,如:学生便利超市,90咖啡。
这些地方买的东西物美价廉,学生都喜欢来这买东西。
而且比其他超市要便宜多啦!南开大学还有一些美景,说也说不完,希望您有机会细细游赏。
大学校园的导游词2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4月26日,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国学门)。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发散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卢沟桥导游词篇一:卢沟桥导游词卢沟桥导游词·北京圆明园导游词·北京故宫导游词参考·北京明十三陵导游词·北京八达岭长城导游词卢沟桥建于1892年(金代),桥长266.5米,桥栏杆上有501只石狮子(也有人说502只),桥下11孔。
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七百多年前,“卢沟晓月”就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桥上有清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亭。
到1985年,卢沟桥还是北京西南一条重要的交通通道,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
1985年后在旁边建了两座新桥后,旧桥才停止使用。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发动进攻,既卢沟桥事变。
据当地的老人介绍,20世纪80年代(可能是1988年)在一个大晴天,一个劈雷将桥北侧中间部分的一个桥柱劈开,现已修复好.篇二:清华大学导游词清华大学导游词。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北大导游词北京大学脚本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XXX,今天很高兴能为各位同学做一个北大一日游的讲解在出发游览之前,请各位同学牢记千万要紧跟我的思路和脚步,不然你会错过很多的哦首先我跟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北大一日游的主要井底那:是北大西门进入,经朗润园沿未名北路,右转往南沿湖东岸,过博雅塔;右转到未名湖南岸,一路西去,看钟亭、临湖轩;转弯向南进入教学区,参观图书馆;然后参观大讲堂、三角地,再穿过宿舍区,沿五四大道出北大南门好了,明确了今天我们的前进方向,我们就开始北大的一日游之旅了首先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北京大学的历史概况: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抗战后南迁,1937年9月,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在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西南联大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学1951年6月,马寅初教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沙滩迁到现校址,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理科综合大学清华导游词北大清华校园参观——内容及线路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图书馆、振兴中华碑、博雅塔、未名湖、斯诺墓、钟亭、翻尾石鱼、蔡元培先生像、李大钊先生像、北大六院、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塞万提斯像、西南联大纪念碑、原燕京大学建筑群、北京大学校友门;清华大学:理科楼、图书馆、大礼堂、同方部、清华学堂、水利实验馆、土木工程馆、世纪鼎、日晷、二校门、闻一多像、清华池、水木清华、工字厅、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园遗址公园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华”四字,在清华大学二校门北面的大草坪东边,矗立着一座式样别致的二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抗战后南迁,1937年9月,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在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西南联大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学1951年6月,马寅初教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沙滩迁到现校址,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理科综合大学北京大学的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这座校门是由燕京大学校友捐资修建,故而又称之为校友门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历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北大有着深远的影响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的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北京大学书写的校名,他所书“北京大学”四个字苍劲有力,气势雄浑今天这座北大西校门仍然是北大师生进出北大的重要通道之一,已经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朗润园建筑群,该建筑群自成一体,是典型的皇家四合院风格这里现在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教学办公地,是经济学家云集的地方所以这里经常举办一些政治经济领域的高级讲座,皇家四合院也经常迎接像美国前总统卡特、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这样的贵客好,我们接着往前走,眼前我们看到的这个塔叫博雅塔,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在博雅塔的旁边,可以看到一个大湖,同学们,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湖吗?是的,它就是著名的未名湖,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未名湖很静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清华大学讲解词大家好,欢迎来到清华大学我姓*是清华大学**系**届的学生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校园讲解带领大家参观游览,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由于校园并不是作为景点开放,在参观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强调几条纪律: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沿着道路右侧走,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我们今天采取集中讲解,集中解散的方式,主要参观近春园和清华园风景区我们游览的时间大约是50分钟首先我给大家回顾一下清华大学的建校历史清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明朝时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把熙春园分为两个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近春园,东边的还是叫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把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这就是我们今天清华园的由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遭到惨败,于1901年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偿白银亿两,分39年还清当时一个美国政府就得到了3200万两,美国政府觉得赔款较多,决定拿出一半赔款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1908年,中美两国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没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院和外交部的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那桐批准,于1909年开始兴建校舍,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取名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知道1925年清华学校才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当时设立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院研究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型大学过度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才算正式成立,1931年到1937奶奶是清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民主治校,而且还建立了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抗战胜利以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号召,调出农、文、理、法等学科纷纷组建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八大院校,如北航、北医、地大、北科、农大、矿大等把工科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只保留文科与理科,成为一所侧重基础学科的文理科综合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1966年-1977年,文革十年校园遭到很大破坏,许多知识分子遭到迫害1978年以后清华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渐恢复了许多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2000年兼并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目前清华有十大学科,只缺农学,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清华已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的多学科新型综合型大学2005年,成立了清华航天航空学院目前清华有13个学院,54个系到2011年百年校庆的时候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北京大学讲解词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年学府北京大学我姓*是北京大学**系**届的学生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校园讲解带领大家参观游览,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由于校园并不是作为景点开放,在参观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强调几条纪律: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沿着道路右侧走,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首先我给大家回顾一下北大历史北大创办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慈禧发动政变,把所有的变法都废除了,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从此延续至今1912年易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北大首任校长,积极开设外语学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课程1918年红楼竣工,校本部设在故宫后的沙滩1917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长,胡适、钱玄同为文科教授,李四光为理科教授,马寅初为教务长,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也应聘在北大教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经过李大钊的介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在当时认识他的第一夫人杨开慧,北大教授杨昌济的女儿那时北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云集1919年,北大师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李大钊、胡适等人领导了文化革命的新启蒙运动,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10月北大迁回北平沙滩复校,胡适扩建北大,设有六个学院,33个系新中国建立以后,1951年,政务院任命马寅初为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52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并,从沙滩迁到西郊海淀的燕园院系调整,北大响应国家基础学科的号召,调出农学、工学、医学、地学、法学等学科纷纷组建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八大院校,如北航、北医、地大、北科、农大、矿大等把工科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只保留文科与理科,成为一所侧重基础学科的文理科综合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清华大学讲解词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清华大学我姓*是清华大学**系**届的学生,家乡是***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校园讲解带领大家参观游览,这次接待活动是由清华大学学生会对外接待处安排的这也是我的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清华大学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由于校园并不是作为景点开放,在参观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强调几条纪律: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2、校园景色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紧跟着我,沿着道路右侧走,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4.作为著名大学每天有很多人来参观自然而然出现了很多小商贩向大家兜售乱七八糟的仿冒伪劣纪念品提醒大家小心如果您真的想带些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学校的纪念品最后我会向大家推荐我们今天采取集中讲解方式我们游览的时间大约是50分钟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清华大学的建校历史清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明朝时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道光年间,把熙春园分为两个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近春园,东边的还是叫熙春园后来咸丰皇帝即位,把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这就是我们今天清华园的由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遭到惨败,于1901年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偿白银亿两,分39年还清当时一个美国政府就得到了3200万两,美国政府觉得赔款较多,决定拿出一半赔款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1908年,中美两国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没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院和外交部的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那桐批准,于1909年开始兴建校舍,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取名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知道1925年清华学校才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当时设立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院研究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型大学过度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才算正式成立,1931年到1937是清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民主治校,而且还建立了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正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抗战胜利以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号召,调出农、文、理、法等学科纷纷组建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八大院校,如北航、北医、地大、北科、农大、矿大等把工科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只保留文科与理科,成为一所侧重基础学科的文理科综合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1966年-1977年,文革十年校园遭到很大破坏,许多知识分子遭到迫害1978年以后清华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渐恢复了许多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2000年兼并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目我们景点就介绍到此,现在是*点*分,给大家*钟的时间自由活动和照相请大家*点*分按时在此集合别话:希望大家回去好好学习,考取理想的大学,再见!-北京大学讲解词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大学我姓*是北京大学**系**届的学生,家乡是***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校园讲解带领大家参观游览,这次接待活动是由北京大学学生会对外接待处安排的这也是我的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京大学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由于校园并不是作为景点开放,在参观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强调几条纪律: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2、校园景色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紧跟着我,沿着道路右侧走,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4.作为著名大学每天有很多人来参观自然而然出现了很多小商贩向大家兜售乱七八糟的仿冒伪劣纪念品提醒大家小心如果您真的想带些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学校的纪念品最后我会向大家推荐我们今天采取集中讲解方式我们游览的时间大约是50分钟首先我给大家回顾一下北大历史北大创办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慈禧发动政变,把所有的变法都废除了,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从此延续至今1912年易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北大首任校长,积极开设外语学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课程1918年红楼竣工,校本部设在故宫后的沙滩1917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长,胡适、钱玄同为文科教授,李四光为理科教授,马寅初为教务长,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也应聘在北大教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经过李大钊的介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在当时认识他的第一夫人杨开慧,北大教授杨昌济的女儿那时北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云集1919年,北大师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李大钊、胡适等人领导了文化革命的新启蒙运动,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正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10月北大迁回北平沙滩复校,胡适扩建北大,设有六个学院,33个系新中国建立以后,1951年,政务院任命马寅初为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52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并,从沙滩迁到西郊海淀的燕园院系调整,北大响应国家基础学科的号召,调出农学、工学、医学、地学、法学等学科纷纷组建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八大院校,如北航、北医、地大、北科、农大、矿大等把工科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只保留文科与理科,成为一所侧重基础学科的文理科综合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清朝: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光绪皇帝继成立北洋大学堂后再次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和沙滩红楼等处许景澄任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西学总教习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190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04年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由于清廷的腐败,政府并没有对大学堂给予。
游清华大学作文介绍游清华大学作文介绍篇一在北京旅游期间,我还参观了我国的最高学府之一---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下了车后我们边走边看,不一会儿便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前。
校门其实有三个门洞,中间的最大,左右各有一个小门洞。
在大门洞上面写着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清华园。
进了校门,只见路旁绿草茵茵,树木葱茏,让人一看便心旷神怡。
你看,那一棵棵爬满绿叶的银杏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那一丛丛翠绿的小草好象在对我们微笑。
校园内湖光山色,景色优雅,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创造了适宜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清华园大礼堂的草坪前,日晷在风雨中挺立数十载,上面刻着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
“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
我们在校园内又走了一会儿,导游请了一位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欧阳哥哥和我们面对面地交流。
欧阳哥哥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
接着欧阳哥哥应大家的要求讲了许多他自己的学习事例,告诉了我们许多学习的方法:预习、学习、复习三者的重要性;和面对困难的正确心态:自信、自觉、努力,同时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心中理想的学府。
听完欧阳哥哥的话,我暗暗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考上清华大学。
两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很快就过了,我恋恋不舍的再次回头看这座美丽的园林学府,把她的美好深深的记在脑海里,同时鞭策自己要从现在开始,更加努力朝着目标进发。
游清华大学作文介绍篇二这个暑假,我到首都北京旅行,清华大学当然是必游景点。
我们住在奥体中心附近,乘车到清华大约八公里。
一路上我看见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介绍北京大学的导游词篇一:北大导游词北京大学脚本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XXX,今天很高兴能为各位同学做一个北大一日游的讲解。
在出发游览之前,请各位同学牢记千万要紧跟我的思路和脚步,不然你会错过很多的哦。
首先我跟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北大一日游的主要井底那:是北大西门进入,经朗润园沿未名北路,右转往南沿湖东岸,过博雅塔;右转到未名湖南岸,一路西去,看钟亭、临湖轩;转弯向南进入教学区,参观图书馆;然后参观大讲堂、三角地,再穿过宿舍区,沿五四大道出北大南门。
好了,明确了今天我们的前进方向,我们就开始北大的一日游之旅了。
首先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北京大学的历史概况: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
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
抗战后南迁,1937年9月,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在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5月西南联大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学。
1951年6月,马寅初教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任校长。
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沙滩迁到现校址,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理科综合大学。
现在大家穿过的门正是北京大学的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
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
这座校门是由燕京大学校友捐资修建,故而又称之为校友门。
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
百年校庆校园讲解队英文讲解词目录一、著名景点部分 (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Zhi Zhe Le Shui, Ren Zhe Le Shan (1)荷塘月色(荒岛)Jinchun Garden (1)主楼Main Building (1)西区体育馆West Gymnasium (2)综合体育馆Sports Center (2)游泳馆Natatorium (3)气象台Observatory (3)二校门The Second Gate (3)自清亭Ziqing Pavilion (4)图书馆Tsinghua Library (4)科学馆Science Building (5)清华学堂Tsinghua Xuetang (5)同方部Tongfang Building (6)日晷Sundial (7)西校门West Gate (7)近春园Jin Chun Yuan Park (7)大礼堂Auditorium (8)工字厅Gong Zi Ting (9)水木清华Shuimu Tsinghua (9)二、院(系)馆部分 (9)机械工程系Department of Mechanics (9)热能工程系Therm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0)明理楼(法学院楼) The law Building (11)新土木馆+旧土木馆The new and old Civil Engineering Buildings (11)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Zhongyi Environmental Energy-saving Building (11)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 (11)文科楼Liberal Arts Building (12)材料系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2)美术学院Academy of Arts & Design (12)工物馆Engineering Physics Building (13)水利系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14)电子系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14)计算机系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15)建筑馆Building of th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15)经管伟伦楼Weilun Building for SEM (16)化学馆与何添楼Building of Chemistry and Hetian Buiding (17)核研院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INET) (17)生物馆Biology Hall (Department Building of Biology) (18)生命科学与工程馆Life Science Building (19)9003大楼9003 Building (19)三、人物部分 (20)四大国学导师"Four Tutors" in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Classics (20)梅贻琦Mei Yiqi (22)蒋南翔Jiang Nanxiang (22)钱钟书Qian Zhongshu (23)张光斗Zhang Guangdou (23)林家翘Chia-Chiao Lin (23)马约翰Ma Yuehan (24)闻一多Wen Yiduo (24)吴宓Wu Mi (25)14位两弹一星功臣14 heroes of atomic and hydrogen bombs and man- made satellites. (26)一、著名景点部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Zhi Zhe Le Shui, Ren Zhe Le ShanThe statue of “Zhi Zhe Le Shui, Ren Zhe Le Shan” was built in 2002 to commemo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The statue was donated by alumni graduated in 1965,including our President Hu Jintao and former Minister of Water Resources Wang Shucheng.The sentence is from Confucian Analects.The left part of the statue represents hard mountain rocks, and the right part represents flowing water. It means wise are sharp-minded, just like changeable flowing waters; the benevolent are kindhearted and tolerant, just like staunch mountains. That is how the statue comes into being.荷塘月色(荒岛)Jinchun GardenHistorians believe that Jinchun Garden was the residence of emperor Xian Feng before he succeeded his father. After he took power, he changed th e name “Xichun garden” into “Tsinghua garden” and extended the whole garden. The plague with Xianfeng’s own handwriting can still be seen today. And it is believed to be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well known essay "The View of the Lotus Pond in the Moonlight," written by Zhu Ziqing.In its early days, the Jinchun Garden was the center of the earliest imperial garden, Xichun Yuan,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emperor Kang Xi. Later, at the start if the reign of emperor Dao Guang, Xichun Yuan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the buildings in Jinchun Garden were renovated and given new names.In 1860, the allied forces of Britain and France invaded Beijing and set fire to Yuan Ming Yuan, another famous royal garden. Buildings in the nearby Jinchun Garden were heavily damaged, and Jinchun Garden was left to ruin for nearly 100 years.In the summer of 1927, during one sleepless night, the well-known Professor Zhu Ziqing of Tsinghua, went for a stroll around the lake area to contemplate the tremendous changes occurring in Chinese society. When the lovely landscape caught his attention, he was moved to write the now-classic essay "The View of the Lotus Pond in the Moonlight."主楼Main BuildingThe Main Building, located in the eastern area of campus, built in May, 1966, is composed of three sections covering a total area of 76,871 square meters. It was jointly designed by the Tsinghua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is Republic with inspiration deriv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oscow’s Main Building. T he Building consists of three connected parts—Western, Eastern, and Central sections.For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it was set up, the Main Building held many departments, including those of Architecture, Automation,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s, making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both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Today, the central and east sections are the home of the departments of Automatio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he west section mainly houses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Electrical Technology. Besides, many world leaders and academic masters have delivered speeches here, such as former US President Bill Clinton, George W. Bush, former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Kofi Annan, Microsoft founder Bill Gates and some Nobel Prize winners.西区体育馆West Gymnasium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campus and as well as western side of the West Playground, the West Gymnasium is Tsinghua’s first gymnasium and is among one of the four grand early buildings (The four grand early buildings are the Auditorium, Library, Science Building and West Gymnasium). The gymnasium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ront part was built during 1916 to 1919 with a western classical architectural style. The back part was built in 1931 and 1932 and is well-integrated with the first part.The front part of the West Gymnasium was once the most advanced and well-equipped fitness center. There used to be an indoor swimming pool filled with ozone disinfected water. During the early 50’s, Chairman Mao often spent most of his time swimming in the West Gymnasium.Physical training has always been highly promoted in Tsinghua University. Students cannot graduate if they fail the P.E. courses. Back in Tsinghua’s early days, there was even a rule that students were not allowed to study abroad until they learned how to swim. Surprisingly, Wen Yiduo and Liang Shiqiu, recognized as Chinese early famous writers, both had problems with this.During the Student Movement in time of Chinese Civil War, the West Gymnasium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Tsinghua students. On Feb 29th, 1936, thousands of Kuomintang agents besieged Tsinghua to arrest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progressive idea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ll students hid in the gymnasium, stuck together and fought against Kuomintang resourcefully and courageously.综合体育馆Sports CenterThis is one of the most amazing architectures in Tsinghua University. As you can see, This modern sports center looks just like a rugby high in the air and well embodies and integrates the architectural beauty and the sports spirit. It was designed by Professor Zhuang Weiming, 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his team. It was first built for the 21st Universiade in 2001.The central competition hall consists of several world standard competition courts of allkinds of ball games and gymnastics. The lighting facilities also meet the needs and criteria of world game and live broadcasting. The Sports Center is facilitated with Referees’ Office, Call Room, Athletes' Lounge and Doping Control Room, etc. During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and Paralympics, the Sports Center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erved as the basketball training venue.The Sports Center is also a place where many big ceremonies and activities are held, includ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December 9th Chorus Competition, New Year eve movie festival, and all kinds of other galas and speeches.游泳馆NatatoriumThe Natatorium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s located on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northeast building complex. It was built in April, 2001, designed by Professor Zhuang Weiming, 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his team.The Natatorium is with a novel shape, smooth curve and rich in dynamic.The Natatorium covers an area of 9700 square meters, and it boasts swimming pools, a diving pool, a three-meter springboard, a ten -meter springboard and 1208 spectator seats, all of which meet the world standards of an international game venue.The building was designed as a “green architecture”, in which all the furnishing material used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the swimming pool water is drinkable. During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and Paralympics, the Natatorium was used as the training venue for swimming, diving and water ball.气象台ObservatoryThe Observator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was initially built in the summer of 1931, which is for the Earth Science Department students to study meteorology. It is in the shape of an octagon and is divided into 5 floors with about 27 meters high.. Observatory is equipped with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and equatorial telescope.Since completed, Observatory had accumulated a large number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data,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period. In 1952 after the restructu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Observatory had been abandoned for long-term with the moving out of the School of Science. Now Observatory has become to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cultural relics on the campus.二校门The Second GateAs the most famous landmark of Tsinghua University, the Second Gate has significant historic meanings. It was constructed in 1909 and was the first school gate of Tsinghua. In the early years, Tsinghua has very strict discipline and rules,for example,junior students could not go outside of the gate unless approved and outsiders were not allowed in without special permission. Yanxishan was a military lord resented by people。
可编辑
--------------------------------------------------------------
清华大学导游词
清华大学占地384.2公顷,我们现在所在的本校区为306.1公顷。在
校本科生约1.4万人,硕士生约0.7万人,博士生约5000人,教职工
近11000人,清华总人数有4万人左右。学院14,系56,本科专业 62。
中国科学院院士36,中国工程院院士32。
【西门】现存最老的一个门。1933年以前,清华扩建西院住宅,也就是
路北边这一片宿舍时新建这个校门。
【三峡石】来自于沉睡于江底亿万年的长江三峡江底石林,1974届校友
捐建。
【西院】老西院建于1923至1924年,1933年时学校又在旧西院的南面
添建了四合院。王国维、陈寅恪、朱自清、闻一多、吴晗、熊庆来、杨
武之、郑之蕃、陈省生翁婿、邓以蛰、邓稼先、吴有训、顾毓琇等都曾
经在这里居住。
【万泉河】万泉河发源于海淀东南、昆明湖西南的万泉庄直至清河,全
长10.5千米,清华大学内的万泉河大约占全长的 1/10。乾隆年间,
万泉河水被引到现二校门以南,于是在清华园内形成两条分支。
【西湖游泳池】原来是和近春园湖连在一起,而且湖面最大的部分。我
们现在看到这个西湖游泳池初建于1958年7月1日。
【零零阁】建于1996年,由零零届(1965-1970)1600余名校友捐资
兴建。
【晗亭】建于1984年10月,是为了纪念吴晗先生建造的。吴晗先生曾
经任清华历史系主任,北京市副市长,因其《海瑞罢官》在文化大革命
可编辑
--------------------------------------------------------------
中遭到迫害。“晗亭”二字乃邓小平同志题写。
可编辑
--------------------------------------------------------------
【莲桥】略。
【近春园荒岛】故事过多,从略,关于《古今图书集成》以及1874年
近春园的事情,请听志愿者详解。
【孔子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吴晗像】略。
【紫荆花】清华大学的校花是紫荆花和丁香花,但通常也仅指紫荆花,
这是由于紫荆花与校旗、校色的颜色一致(丁香有紫色白色两种),其
次是由于紫荆花在校庆日前后盛开。
【小石桥】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荷塘月色》就是在1927年7
月,朱自清先生由西院走出到这一片地方写出来的。(此说亦不准确)
【生物馆】这是由中国建筑师杨廷宝设计的清华生物学馆,1930年夏建
成。1999年在这座老馆的北面,落成了新建的系馆。
【天文/气象台】前身是建成于1931年夏的国立清华大学气象台。
【古月堂】古月堂建于清乾隆年间,初建时是御园的书房。梁启超、朱
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1928年学校开始招收女生,到1932年静斋建
成之前,这里被作为女生宿舍使用。
【工字厅】“清华园”三字乃咸丰皇帝于1852年手书,同时北大春和
园始改称朗润园。经考证来自于唐太宗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松
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1949年至今,工
字后厅长期为校长、副校长个人办公室;工字前厅之东厅为学校校级领
可编辑
--------------------------------------------------------------
导部门各种重要会议之场所,西厅为国内外贵宾接待室。1966年后前厅
门额悬挂毛泽东体《为人民服务》匾。
可编辑
--------------------------------------------------------------
【水木清华】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三日康熙皇帝来赴60寿筵,康熙御
笔题《熙春》园匾。道光二年至道光十八年,此园名“涵德园”。
【自清亭】朱自清,1925年秋到清华学校大学部任教授。1932年9月
起,长期担任中文系主任。1948年6月,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
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朱自清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粉”的
声明上签名。8月,先生逝世。“自清亭”由允祉建于1707年,为1912
年原工字厅东土山上的“迆东亭”。1917年因建科学馆该亭移至荷花池
东侧。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教授改名为“自清亭”。
【闻一多像与闻亭】1932年秋,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46
年7月15日在昆明他义无反顾地参加公朴先生的追悼活动,在回家途
中,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
【大礼堂】作为四大古建筑之一,大礼堂由美国茂旦洋行建筑师
H.K.Murphy设计,仿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礼堂,建成于1920年3
月。
【清华烈士纪念碑】
【三一八纪念碑】
【西体育馆】从略。
【图书馆】旧馆1919年建成,扩建部为1931年建成,工程由杨廷宝主
持。1991年建设完工的新馆由建筑学院关肇邺院士设计,为90年代北
京十大建筑之一。
可编辑
--------------------------------------------------------------
【新水和雕塑】雕塑为水利水电工程系65届校友捐赠: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1955年,新水利馆落成。
【科学馆】始建于1917年4月,于1919年九月竣工,从这里走出了一
大批物理学家和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如:王淦昌、王竹溪、彭桓武、
钱三强、何泽慧、林家翘等。
【同方部】建校初期作礼堂用,1914年,梁启超先生作题为《君子》的
演讲。从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校训、成为一种清华精神的
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
【清华学堂】大楼西部建于1909~1911年,被称为“一院”或“一院
大楼”。1911年3月30日,清华学堂首次开学。1925年,清华增设新
制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先后聘请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等著名学者担任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
【“悟”】【清华世纪鼎】从略。
【日晷】日晷是1920(庚申)级同学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纪念物,“行胜
于言”为清华校风。
【王国维纪念碑】王国维先生1927年自沉昆明湖。1929年6月3日,
即静安先生逝世两周年忌日,清华立下了此《王国维先生纪念碑》。此
碑为梁思成先生设计,碑文系陈寅恪先生撰写。
【二校门】清华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原为清华正门。1966年被红卫
兵推倒。1991年在清华校友捐助下,二校门得以原址重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