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与传统音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细跳月”的文化特征浅析

摘要:“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支系阿细和撒尼人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流传较广的一种舞蹈。“阿细跳月”的起源众说纷纭,种类繁多,并在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产生了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继承性、群众性、通俗性和地方性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云南彝族;阿细跳月;民间舞蹈;起源;内涵;外延;文化特征

“阿细跳月”的起源与发展

彝族有古老的文化传统,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彝族民间舞蹈的种类繁多,“阿细跳月是流行于云南弥勒县西山、东山和石林县圭山一带彝族支系阿细、撒尼群众中的传统喜庆舞蹈。因这种舞蹈多在皓月当空的草坪欢跳,故称之为“阿细跳月”或“撒尼跳月”。

“阿细跳月”的来源,众说纷纭。据石林奎山彝族群众介绍,古时其祖先以狩猎和刀耕火种为生,当先辈们砍倒树林,放火烧荒进行耕种时,为了抢时间、赶节令,往往不等树木烧成的炭灰完全冷却就进行耕种。因而经常有人脚底被烫,便急忙抬起脚来,一边跳一边抖动,把粘在脚上的炭灰抖下来,嘴里还发出“阿喷喷”的声音,后来就逐渐演变为“阿细跳月”的舞蹈动作,直到现在跳舞时嘴里仍喊着”阿喷喷”。另据弥勒西山的彝族老人讲,早在清末宣统年间,就有人跳“阿细跳月”,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同时,也有人说,“阿细跳月”是彝族为祭祀祖先“阿娥”和“阿者”,表达敬仰及怀念之情而自发地创造出来的。对于“阿细跳月”的起源尽管说法较多,但从“阿细跳月”的舞蹈形式和动作看,其起源必定与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阿细跳月”产生于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之中,是彝族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反映。

“阿细跳月”又称“跳乐”、“大三弦舞”、“跳月”等,这种传统的彝族舞蹈曾经历过几个发展过程。据有关资料记载,早些时候的三弦很小,曲调比较幽雅,舞蹈动作也小,且多为三人对跳,更多的还是一种男女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娱乐活动,一般只能在公房或树林里躲着跳而不让长辈看见。到清末民初时,发展为男女老幼均可同场共舞,以小三弦伴奏、指挥,但舞步较为简单,一步一拍掌,阿细人称“阿索比”,意即“拍掌跳”。民国以后,“阿细跳月”的伴奏乐器,由原来的葫芦小三弦演变为木质小三弦,舞步也发展成“弹跳步”。1921年,弥勒县凤凰村的阿细青年段显王,制造出第一代大三弦,用于“跳乐”伴奏。据说,在

一段时间里,三弦竟大到背不动的程度,而只能放在地上弹。1930年,弥勒县西山烂泥箐村的张崇仁制造出第二代大三弦,在“跳乐”比赛中,张崇仁率领的舞队,24名小伙子全背上统一的大三弦,气势磅礴,取得全胜,从此大三弦传遍了阿细人的村村寨寨。以后弦线也由原来用的丝线,改进为牛筋和钢丝以加大音量,舞蹈动作也更加舒展欢快。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阿细跳月”发展过程中的1946年夏,西南联合大学部分师生来到石林,组织“奎山彝族舞蹈队”到昆明演出。“阿细跳月”首次进入城市就轰动了春城,闻一多、费孝通、楚图南等文艺界著名人士予以高度赞扬。其中,闻一多先生说道:“彝族歌舞是有血、有肉、有骨头的真正的艺术,从这些艺术形象中看到了这-1'-民族的无限丰富的生命力。”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彝族人民不断对“阿细跳月”的动律、程式、节奏、气氛进行改进,自娱功能和审美价值不断提升,使之向着更高更深境界发展。历年来,“阿细跳月”不仅到北京拍摄了纪录片《月亮出来了》,而且在波兰华沙举行的国际青年联欢节上演出。之后,又应缅甸国家领导人的邀请赴仰光演出,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美国、法国一些较大的歌舞厅,也经常奏起“阿细跳月”的乐曲。1986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阿细跳月”以其独特的风格被评为全国优秀表演项目。

总之,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阿细跳月”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精微的演变过程。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并带着独特的民族风格走向世界。

“阿细跳月”的种类及特点

对“阿细跳月”,阿细语称“戛斯比”,意为“跳欢乐”;撒尼语则称“三弦比”,即“跳三弦”。舞蹈时,一般是男女配对,男的肩挎大三弦,边弹奏边起舞,有的吹笛子,女的则相向拍掌而舞,人数不限,少则十余人,多则成百上千。

大体说来,“阿细跳月”可分为青年舞、老人舞和娃娃舞三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青年舞,系由悠腿跳步为主的“老人舞”演变而来,青年舞用大三弦和竹笛伴奏,曲调高亢嘹亮,粗犷奔放,热烈明快,气势雄壮,节奏欢快有力,舞姿优美大方,充满青春活力。最基本的舞步是跳步和三步乐。三步乐舞步为五拍组成,丑,PPJf谓“三步两抬脚”或“两步三抬脚”,动作反复进行,可进可退,也可转身。图形可为一排、两排、四排、大圆圈等,被称之为“快三步乐”。

老人舞则并非专指老年人跳的舞蹈,而更多的是喻其舞姿有如老人在山路上蹒跚迈步的样子。使用的乐器有中小三弦、三胡(一种三根弦的胡琴)、竹笛、四弦等,曲调简朴活跃、节

奏温和平稳,舞姿诙谐风趣,韵律优美。动作在三步乐的基础上可自由发挥,不受限制,有时可抬脚在空中边跳边转,连续跳十拍(转数圈),这是“阿细跳月”舞蹈中最富技巧性的动作,也称之为“慢三步乐”。

娃娃舞是一种类似游戏的舞蹈,基本跳法与三步乐相同,有时把登脚改为点步,或是把脚抬起相互搭在一起,边跳边唱。

“阿细跳月”是集吹、弹(拉)、唱、跳为一体的舞蹈,具有五个较显著的特点:

一是跳。“阿细跳月”的基本步法为三步两抬脚,五拍一轮回。前三拍进退、转身、跳跃,后两拍原地拍掌对脚。女子上身动作是前三拍双手叉腰或自然摆动,后两拍双手在胸前拍掌两次。男子则斜挎大三弦弹奏或吹笛子,不拍掌,舞步有大八字步左右摆动、弓箭步左右移动、弓腿跳步、单腿跳转及跪蹲步等。表演中,队形忽而形成两大横排,进退欢舞,有如潮水涌来,忽而又变为“二龙吐须”,双双对舞后,依次散开,有如退潮而去,显示出彝族青年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

二是弹。在“阿细跳月”的表演过程中,男子弹拔木制大三弦、小三弦和四弦。大三弦(彝语称“达达”)琴身长约135厘米,琴简直径约27厘米,长约33厘米,羊皮蒙面,牛筋做弦。弦码处置有铁皮扣片,弹拔时“嚓嚓”作响,不仅节奏感强烈,富于弹性,而且其低音效果给别具风味的清脆笛音以极好的铺垫和烘托,昕起来十分悦耳。小三弦状似大三弦而较小,四弦形如月琴,二者可以随舞和歌,变奏乐章。

三是吹。“阿细跳月”时男子几乎没有人赤手空拳,不挎三弦,就吹笛子。竹笛和大三弦是主要乐器,笛子(彝语称“木独”或“批鲁”)配高低音各一支,高音笛奏主旋律,低音笛奏和声部,边吹边跳,起伴奏和领舞的作用。

四是唱。“阿细跳月”至高潮时,男女边唱边跳,唱词一般较简朴,多为“唱起来哟,跳起来哟,尽情地唱哟,尽情地跳哟”等欢呼性词句,或是“桃花开放啦,李花开放啦,桃子成熟啦,李子成熟啦”等叙述性词句。在句末的两个空拍上,不时加“呕呕”的吼叫和口哨声。

五是盛装彩饰。舞蹈时除了盛装之外,还有若干美丽装饰。男子多背有蓝色图案的白麻布包和雪白的麦秸草帽,穿元袖密纽小短褂。在大三弦顶端嵌上小圆镜和五色绒球,乐器上坠各色镜带、纸花。女子则打扮得花团锦簇,身挎绣花垂穗的织包和一把套子绣得瑰丽缤纷的雨伞,头插鲜花,手戴银镯响铃,跳起来丁当作响,更衬托出人们狂歌劲舞的炽烈气氛。

“阿细跳月”的文化特征

“阿细跳月”是彝族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源于彝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并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