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感想——教学随笔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感想

——教学随笔

高洁贞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发展尚不完备。具体来说:一是说话的完整性不够。二是说话的准确性不够。三是说话的简洁性不够。而且,学生习惯于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情形,我们认为,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未尝不可,但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所以,作为一个低年级的数学教师,我们努力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实现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过渡,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我们的语言要规范,做出榜样,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给其模仿的机会。因此在备课时,我总注意备教师的数学语言,做到准确、精炼,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所提的每个问题必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来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有图画的应用题时,我会先出示情景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请用你的话说出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像这类应用题我都是先请学生审题,用自己的话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目的是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思考解题方法。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说时语言不完整,这时我就引导他们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让他们自己试着动手摆学具计算,然后交流各自的做法。这样引导,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

在做计算题或应用题时,许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但一问为什么就说不清道理。如计算“13-6=?”时,有不少学生算出得数是7,但要他说出算理时,却说不出来。我便引导学生按课本所提示的三种思路去想:①因为6+7=13,所以13-6=7。并按照这个思路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②从10中去掉6,还剩4,4再加3便是7。③把6分成3和3,13-3=10,10-3=7。经过这样多次练习,学生会用语言口述思维过程,说清算理。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口述解题方法,这

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清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原来有面包13个,吃了8个,还剩多少个?训练学生用语言有序地说出分析推理过程:(1)先说题意:“已知原来有面包13个,吃了8个”,问题是“还剩多少个?”(2)分析题意:要求还剩多少个,就是从13里去掉4,用减法计算,列式是:13-4=()。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了计算方法,通过口述解题思路,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审题合理解题意的程度。便于我们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其实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过程,也正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因此在数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规范化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我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当学生做“34-8”这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式题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34根小棒,问:“怎样去掉8根?”有的学生边摆边说:“我从34里拿出14,14减8得6,20再加6得26。”有的同学则说:“我从34里拿出10,10

减8得2,24再加2得26。”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形成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解答正确。

我知道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的提高还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向上,思维活跃,使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