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62.28 KB
- 文档页数:2
生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治
奚德如(江苏省东台市畜牧兽医站224200)
摘要:近年来。生猪高热病流行广泛、
危害很大.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健康
发展的主要猪病。为了探讨本病的防
治。本文简述了本病流行特点,提出
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生猪高热病;综合防治;措
施方法
“生猪高热病”是一种传播迅速、
以高热稽留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本
病的发生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
混合感染、交叉感染或继发感染,给
养猪场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2006
年5月份开始一直到目前,我国从南
到北的一些猪场相继暴发一种以高热、
传染快、死亡率高的怪病。经过现场
诊断和分析,专家组认为是以蓝耳病
(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瘟、
猪流感、猪圆环病毒为主,多种细菌、
支原体和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的混合
感染。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
对该病的发病特点、症状及预防治疗
措施进行简要的阐述,为养殖户提供
一点防治方法。 1发病特点
从流行情况来看,此次高热猪病
热病”是一种传播迅速、以高热稽留
为主要病状的难治猪病。引起高热的
原因,有病毒性、细菌性、支原体等
的感染,是由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
是引发猪只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也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
(2)散养农户圈舍结构不合理, 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饲养密度大的
区域和管理水平差的中小规模场和散
养户,病情发生早,发病率高(个别
区域达到60~70%),病死率高(个别
饲养场达到20—30%);二是发病猪群
在发病初期均有移动(购买、转群) 猪群造成应激反应,诱发疾病同一个
因素;三是在发病率较高的区域仍有
一部分中小规模饲养场和散养户的猪
群没有发病或发病轻微,没有死亡病
例。这些场户的特点:首先是防疫程
序科学合理,猪蓝耳、猪瘟、细小病
毒、伪狂犬等重大疫病均免疫较好, 从检测情况来看,免疫抗体水平也较
高;其次是管理水平较高,场内干净
卫生,均坚持自繁自养,拒绝从外界
引猪;另外,这些饲养场、户定期投 喂预防性药物.有固定的技术咨询场
所和人员,技术指导水平较高;管理
水平较好的大中规模饲养场也基本没
有发病,猪群生产稳定。
2搞好免疫预防,提高猪群的特
异性免疫力
2.1制定免疫程序.不盲目接种
疫苗
要根据监测情况、疾病流行的规
通风条件不好.不利防暑降温,再者
由于气候炎热,潮湿、蚊蝇较多,环
境卫生差;人员随意来往,用具随意
借用,特别是发病后,互相帮忙宰杀、
运输病畜和掩埋死猪。或把病猪弃于
草坡、沟坡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引发
病毒传播扩散:
(3)建议:坚持以自繁自养为主, 律.结合当地动物疫情和疫苗的性质
与作用,制定科学的符合本猪场实际 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实施免疫接种。
不要盲目使用疫苗,不要把疫苗看成
是万能的。疫苗接种的种类过多、次 数频繁、超大剂量地长期使用,都有
可能造成猪体产生免疫麻痹或免疫不
全、疫苗之间相互干扰,而导致免疫 失败。
2.2接种疫苗的种类
(1)种猪:猪瘟弱毒疫苗或ST传
代细胞苗、猪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
疫苗、猪0型口蹄疫高效灭活疫苗或
0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猪细小病毒 弱毒活疫苗和乙型脑炎活疫苗等。
(2)仔猪:猪瘟、伪狂犬病、口 蹄疫3种病毒病疫苗,加上副猪嗜血
杆菌病多价血清灭活菌苗、链球菌病 双价血清灭活菌苗和喘气病弱毒活菌
苗3种细菌病疫苗即可。其他疫苗尽
可能不用或少用。免疫的重点是猪瘟、
伪狂犬病、口蹄疫3种病毒病疫苗,
特别是猪瘟疫苗接种是关键。实践证
明,凡是猪瘟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猪群, 发病较多.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2.3配合使用免疫增强荆.提高疫
最好不要从外地引进猪只。在曾发病
的乡镇要加强猪瘟、伪狂犬病、细小
病毒、乙型脑炎等疫苗的免疫注射。
切实加强防疫免疫的同时。做好环境
卫生消毒、搞好灭蚊灭鼠、要定期驱
虫等T作,才能避免猪无名高热病的
发生
2011.9口叵目围田 1 1:
苗的保护力
接种疫苗时.配合使用大连 仪 集团研发的细胞因子产品一猪用转移
因子或倍康肽(猪用白细胞介素一4).
仔猪每次每头0.25毫升、中猪每头0.5
毫升、大猪每头1毫升,用生理盐水
或灭菌注射用水或疫苗稀释液稀释后,
与弱毒活疫苗可混合肌注,与灭活疫
苗则分开肌注,能有效提高疫苗的免
疫效果,使抗体生成快、均匀度好、 持续时间长;同时还可以降低免疫抑
制。减少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的发生:
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因子,降低应激反
应.增强机体的抗病力。
3病猪的药物治疗
由于猪高热综合症是由多种病原
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而且存在
免疫抑制性疾病.治疗是非常困难的.
单靠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因此.在
l临床上对发病猪要早发现、早诊断、 早用药、早治疗。采取细胞因子疗法
(应用重组细胞因子作为药物用于疾病 治疗的一种方法)、抗病毒疗法、抗细
菌疗法与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进行治疗.方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1)对猪瘟病毒伴发蓝耳病毒、 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链球菌、巴
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
弓形体引起的高热症的治疗采取紧急
免疫。对猪瘟疫苗免疫不确实或没有 做免疫的猪场,要在严格消毒防范的
情况下倍量紧急免疫猪瘟兔化弱毒疫
苗。料中拌药,100 kg饲料中拌蓝圆
热毒清200g、葡萄糖2-5kg,让猪自
由采食3~5d。给不吃食的猪打针。用
血虫克(主要成分:磺胺间甲氧等)
按0.2ml/kg体重的量肌肉注射,连续
注射2~3 d.圆蓝五肽首次按0.4ml/kg
体重,以后0.2mllkg体重肌肉注射,
体温高时每天肌注2次,降低后每天
肌注1次,连续注射5d。
(2)对猪瘟伴发子猪副伤寒引起
的拉稀、高热不退,除倍量紧急免疫
1 14口叵团匝圃 2011.9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外,分别肌肉注射
圆蓝五肽(剂量同前)、金氟奇安(主要
成分:氟苯尼考),猪O.2 ml/kg体重,
1次,d,连续注射3d;同时大群猪配合
用蓝厕热毒清(剂量同前)、氟苯尼考
50g拌料lOOkg,让猪自由采食5d。
(3)对症治疗:若伴有后肢瘫痪
的用头孢克林(主要成分:林可霉素)
按猪0.2ml/kg体重、圆蓝五肽按猪
0.2ml/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维丁
胶性钙(成年猪)5ml,肌肉注射,1
次/d,连续注射5d;若伴有呼吸道症
状.用长效米先(主要成分:土霉素
等)按猪O.2 ml/kg体重、圆蓝五肽按
猪0.4ml/kg体重,每天肌肉注射1次,
连续注射2~3d;若伴有神经症状时,
除肌肉注射血虫克、网蓝五肽外,还
要应用清开灵或安溴注射液配合治疗。
治疗期间还应注意配合口服或静脉补 液,以提高治疗效果。
4坚持药物保健。构筑猪体免疫
屏障
保健用药要选择对猪体没有毒副
作用,无药残,不m现耐药性,并具有
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能有效提高
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尽可能少用抗生
素.特别是不要滥用抗生素药物。
当前临床上预防与治疗使用较多、
效果较好的保健药物主要有三大类:
一类是细胞因子制剂.如干扰素、免 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
I4、溶菌酶、抗菌肽、细菌素、高免
球蛋白等;二类是中药制剂,如黄芪
多糖、人参多糖、灵芝多糖、香菇多
糖、红芪多糖、茯苓多糖、猪苓多糖、
清开灵、板蓝根、柴胡、大青叶、穿
心莲、鱼腥草、双黄连、金银花、甘
草、连翘等; 类是抗生素,如头孢
类药物(如施美芬)、泰托菌素、氟苯
尼考、泰乐菌素、多西环素、强力霉
素、支原净、林可霉素、替米考星、
阿莫西林与血虫净等。临床实践证明,
在药物预防与药物治疗猪病中,采用 细胞因子制剂与中药制剂联合用药,
同时配合某些优质效果好的抗生素组
方,不但能加强药物相互之间的协同
作用与促进作用,而且能明显增强药
物临床效果,充分发挥出综合用药的
优势。这里列举一些笔者在实践中应
用的药物保健方案供参考。
(1)保育仔猪的药物保健。干扰
肽(干扰素)800克、转移肽(转移因
子)600克、黄芪多糖粉10oo克、板
蓝根粉l000克、甘草粉200克、溶菌
酶300克.拌人1吨料中,连续饲喂
7~12天。
(2)肥育猪与后备母猪的药物保
健。喘束治(泰乐菌素、多西环素、
干扰素)600克、大青叶粉1500克、
板蓝根粉1500克、甘草粉300克、溶
菌酶400克.拌人1吨料中,连续饲
喂7—12天。肥育猪转群与肥育中期、 后备母猪购人时与第一次发情配种前
15天用上述方案进行药物保健,可有
效预防肥育猪与后备母猪的高热综合
症和呼吸道病综合症的发生。
(3)生产母猪的药物保健。清开 灵粉2000克、5%爱乐新800克、抗菌
肽220克、排疫肽400克,拌人1吨 料中,连续饲喂7~12天。可用于母猪
妊娠中期与母猪产前、产后各7天进 行药物保健,能有效预防高热综合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呼吸道病综合
症与产期疾病(子宫内膜炎、乳房炎、
阴道炎等)的发生,使母猪产仔顺利。
目前.引起猪高热症的原因已很
明确,只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
到消毒制度化、免疫接种程序化、正
确的药物防治,落实“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早隔离、早灭源”的“五
早”措施.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
合、依据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
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高热症并不
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