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23.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1、课名:《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人教版教材高中必修①的一堂历史课;

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

3、《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章的开篇,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从未间断,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对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历史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夏商时期的世袭制;

(2)知道夏商时期基本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3)理解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

(4)知道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其历史作用;

(5)知道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商、西周世系表图片、历史地图和图表分析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形成阅读历史图表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互为表里的关系,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阶级社会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作为世界著名文明古国的历史成就;

(2)领悟古代先民的政治智慧,认识到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夏商西周的历史。对历史史实有大概的了解;

(2)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更加关注对历史现象的深层分析。学生的形而上学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还需要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

(3)学生阅读历史图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还比较弱,还没有养成阅读历史图片的自觉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重点解决方案: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本课教学重点。通过解析历史文献,演示形象直观的动画课件,使学生理解二者相互对应与转化的关系,从而深刻理解它们对于西周疆域的巩固和扩大,保持统治集团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以及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难点解决方案:宗法制是本课教学难点。初中时期没有学习这个内容,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点。通过学生讨论和图示教学,使学生理解宗法制的特征和实质。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①教材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任务驱动

教师活动:展示大禹、商汤和周武王的图片,请学生介绍图片中的历史人物,然后说出他们的相同之处。

大禹商汤周武王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三位历史人物。

[以上三位历史人物分别是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开国君主,他们为中华文明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往我们只是知道一些夏商周的历史故事,还没有专门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对这三个奴隶制王朝进行研究,还不知道他们的探索对此后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些谜团一一解开吧!]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初中学习的相关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衔接,为本课教学创设学习情境,做好任务铺垫。

(二)讲授新课,合作探究

1、夏商的政治制度(板书或投影)

环节一:史实梳理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大禹、启、商汤、夏朝世系表和商朝世系表、司母戊大方鼎等图片,请同学们从这些图片中找出历史信息。

大禹启商汤

夏朝世系表

商朝世系表

司母戊大方鼎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提炼信息、发现问题,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内容。结合课本,说出自己发现的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历史图片,发掘其中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环节二:阅读与分析

教师活动:展示文字材料:

孔子:“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用具体史实说明和理解孔子的话?

学生活动:阅读、理解、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具有历史延续性,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2、西周分封制(板书或投影)

环节一:史实梳理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周朝的分封制》,结合动画《西周分封示意图》讲解分封制。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观察动画。结合视频和示意图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动画,使学生了解西周分封的基本史实。

环节二:阅读思考

教师活动:周王和诸侯以什么为纽带建立起联系?

举例:西周初年,分封在今天的北京和山东北部是谁?

展示材料:

《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燕召公世家》:“燕召(shào)公奭(shì)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shào)公于北燕。”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有什么权力和义务关系?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讨论、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分析历史文献,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3、西周宗法制(板书或投影)

环节一:材料解析,发现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商朝世系表》

材料:

1、商代从汤至纣,共历十七代三十一王。汤制定了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制度,即兄死由弟继承,直到同辈诸弟全不在世,再由长兄之子继承。──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通过上图和材料一,通过这种继承制度,会出现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材料、提炼信息、发现问题,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找出问题,提高学生发现历史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史料证明

教师活动:材料:《史记·殷本纪》说,中丁以后,废嫡而立诸弟子,诸弟子或争相代立,殷有九世之乱。中丁到武乙凡九世,九世之乱就是长兄的儿子和弟的儿子争位之乱。自武乙至纣凡四世,废除了兄终弟继制,确定传子制。周代传子制度,应是承袭商制而更加严格。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的问题,找出商周王位继承制度变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历史文献,使学生了解兄终弟继制影响商朝统治的史实,从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