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测向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电测向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无线电侧向;评价体系;分阶段递进教学

0 引言

无线电测向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完善其教学内容、拓展其素质教育的功能,使其在内容、形式上更富有时代的气息和多样性,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在本门课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无线电基础知识,掌握测向的基本技能,还要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要使这门校本课程能在校园中全面、分层、递进地开展,最终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需要探索和总结一套较为可行的、完善的目标、指标、活动和评价体系以及分阶段递进教学的方案,是本课程设置的意义之所在。

1 实验过程

1.1 实施前的情况调查

首先和教学处共同就校本课程总体建设和无线电测向特色课程发展的目标作一个探讨,以达成共识;然后对学校无线电测向特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一个全面的调查,为教材编制的梯度设置确立依据;最后对学区内各校,以及各区县开展此项活动的大体情况作一个调研,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便于调整目标,进一步综合利用好校内外的资源。

1.2 选定无线电测向课程教材并制定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定教材,同时添加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

电子和无线电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由浅到深、由宽泛到专项的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梯度,形成初、中、高三级教程,以适用于不同层次对象的教学。

基于三个阶段教学目标的不同,初级教程面对的是全校学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初步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原理,是一个普及型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应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为主。

中级教程是面对部分希望通过参与学习,尝试发掘自身在无线电测向方面的潜能,培养兴趣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便是从不强制学生去获得什么特定的学习结果,而只希望帮助学生确立起各自的思想框架,创造出理解现实的独特的方法,以及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而教师的任务是从中进行辅导和点拨,仅此而已。

高级教程是针对一些已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他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和实战经验,显现无线电测向方面的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的潜力,创造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实验分析

2.1 教材内容分析

1)全体性:无线电测向的初级教程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普及电子和无线电的基础知识,体现科技教育要以普及教育为主导的理念,并为进一步的特色教育奠定广泛的学生基础。

2)德育性:立人是教育之本,德育应渗透在任何教育活动之中,

科技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无线电测向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顽强、诚实的意志品质和沉着、独立的心理品质。

3)实践性:教学内容强调体验和实践,实验操作、户外活动为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简易电路制作、测向机检修、测向训练和竞赛等。

4)先进性:教学的编制注重与现代科技信息的结合,例如:无线电技术与移动通讯,无线电遥控技术,无线电技术与卫星测控等。

2.2 教学过程分析

分阶段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实行分阶段教学,体现以人为本、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理念。建立金字塔型学生梯队,以普及性教育为金字塔的基座,以选修型校本课程为金字塔的中间层,以校无线电测向队为金字塔的顶端,形成稳定而坚实的学生结构。

2.3 教学评价分析

过程性:教学评价强调学习的过程,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参与度、自主性、协作能力、探索精神有明确的要求和系统的评价。

2.4 教学模式分析

1)多样性:教学模式包括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社会教学模式和个性教学模式。

2)针对性:在阶段性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3)有机性:在教学中能将各种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益。

本文设计中重视无线电测向教学中电子知识和测向技能的结合,让学生了解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原理,掌握一定的电子制作和测向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希望达到这些目的:一方面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更为广泛的无线电信息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各种获取信息的手段,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寻求适应学校环境的教学形式,让更多学生接受并喜爱,在继承和发展中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便是本课程研究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利军.浅论无线电侧向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7).

[责任编辑:陈双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