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兴企的几点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农业生产方式逐步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在“科技兴农”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本报告旨在总结科技兴农取得的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二、科技兴农取得的成果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研投入逐年增加。
在生物育种、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兴农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高效、绿色生产。
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品种不断涌现,农产品市场供应更加丰富。
3.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拓展,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4. 农业信息化步伐加快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我国农业信息化步伐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科技兴农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加快。
三、存在的问题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
2.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化、低效化问题。
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3. 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4. 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1.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科研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对科技馆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科技馆事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载体,不仅可以展示科技的发展成果,还可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馆事业的发展,我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 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科技馆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如科学讲座、实验演示、科技展览等,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
同时,可以与学校、社区等合作,开展科技进校园、科技下乡等活动,将科普知识送到更多的人群中。
2.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科技馆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科普活动。
通过与专业人士的合作,提高科技馆的科普水平和展示效果,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科学知识服务。
3. 创新展览形式和内容。
科技馆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科技体验,吸引更多的观众。
同时,展览内容要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关注热点问题,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4. 加强科技馆的数字化建设。
科技馆可以建设科技馆网站和手机应用,提供在线预约、导览、互动等服务,方便观众的参观和了解。
同时,可以将科技馆的展品和展览内容进行数字化,实现虚拟展览,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科技馆的展览和科学知识。
5. 加强科技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科技馆可以与国内外的科技馆、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展览互借、人员交流等活动,扩大科技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同时,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展览理念和展示技术,提高科技馆的展示水平。
6. 加强科技馆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科技馆可以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科技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可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通过广告宣传、社交媒体等渠道,吸引更多的观众参观科技馆,提高科普教育的影响力。
7. 关注特殊人群的科普需求。
科技馆可以针对视障人士、听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开展定制化的科普活动和展览,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科技馆带来的乐趣和知识。
8. 提升科技馆的服务水平。
科技馆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浅析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作者:陈雪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分析目前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新服务的过程。
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原动力,是强国兴企之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本,也是企业健康发展之本。
科技创新是国家的战略要求,对国家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体现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技术基础。
1.科技创新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活力,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质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从而立足市场,赢得市场。
2.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具有的不易被竞争对手轻易模仿的能力,对企业来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核心技术体系,才能形成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运用这些核心技术,才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长远发展。
3. 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仅要考虑眼前,还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证其效益的持续性,依靠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和企业逐步认识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谁拥有核心竞争力,谁就将拥有市场及未来。
对科技兴企的几点建议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而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除了要调整产品结构外,把科技兴企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支撑和必要引擎,为此,特就科技兴企,党委、政府怎么办,提几点意见。
一是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主导产业,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引进高层次、高质量、高精尖的人才,结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集中力量,全力攻关。
在此过程中,企业为技术人员提供工资和研发场地、设备,政府提供柔性编制,为人才的配偶、子女提供诸如就业、升学等方面的服务。
技术研发费用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政企双方协商解决。
这样做的好处是,解决了一些企业在引进行业技术领军人才方面存在的政策保障不足,各企业之间重复引进,恶性竞争等问题,有利于攥指成拳集中力量,集约办事,避
免了同行之间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二是政府应建立科技兴企扶持奖励资金。
对企业进行节能改造,设施设备技术升级改造,新产品研发等,只要竣工并投入生产,则按其投入及上缴利税的多少,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性扶持。
三是政府应成立科技兴企融资担保中心。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或正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在进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流动性不足、项目难以为继的问题,因此,应由政府出面,在对项目进行科学严谨细致的评估后,向金融部门进行担保,以助企业一臂之力,使其在转型跨越的路上阔步前进。
四是应加大对企业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等的奖励力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科技型企业的创建,科技兴企目标的实现,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所以,应由政府出面,对企业的“五小”活动予以大力表彰奖励,不应单由工会组织此类活动。
此外,对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和为科技型企业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应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
以此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尊重科技、运用科技、靠科技创新创业的氛围。
二0一八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