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仿生在农业机械减阻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284.84 KB
- 文档页数:2
仿生学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仿生学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仿生学指的是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来开发新的工程产品或设计新的工程系统的一种跨学科综合科技。
而仿生学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性能、耐久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和保护环境。
一、仿生学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在机械工程设计中,仿生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和制造高性能的机器人、遥控系统和航空航天设备等产品。
比如,受到鸟类的启发,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可以像鸟儿一样翱翔天空的飞行器,可以更加灵活、精准地进行空中机动,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仿生学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例如,仿照蜻蜓的翅膀结构设计出的医用支架,具有高强度、超轻量和生物相容性的特点,可以用于血管内部支架等医疗器械的制造。
二、仿生学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除了机械工程设计,仿生学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建筑设计中通常涉及的主要内容是结构的设计和建材的选择。
受到植物的启发,仿生学家们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轻质材料——竹子纳米纤维板。
这种材料比传统的木板、石板轻、硬度大、均匀度高,同时也具备生物降解性和再生性的特点,很适合用于建筑设计中。
另外,在建筑设计中,仿生学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降温、通风、隔音等方面。
例如,受到横琴岛的海胆外壳结构启发,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隔音板,有更好的隔音效果和通风性能。
三、仿生学技术在环境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环境工程设计中,仿生学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仿照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和绿色植物的保水性能,可以设计出更加高效的反渗透膜、废水处理装置和绿色植物墙等环保设施。
另外,仿生学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污染物检测和监测,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仿照蝎子的感应器官,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气体检测器,可以更加精确地检测到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
四、仿生学技术在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在交通工程设计中,仿生学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设计和制造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的车辆和交通设施。
仿生机器的应用价值一、医疗领域仿生机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巨大。
首先,仿生机器可以用于研发和制造仿生假肢,帮助丧失肢体功能的人重新获得行动能力。
仿生假肢通过模拟人体肌肉和神经系统的运动原理,能够实现更加自然、精准的运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仿生机器还可以用于研发智能医疗设备,如智能手术机器人和虚拟护士等,可以提高手术精确度和护理质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此外,仿生机器还可以用于制造仿生心脏和仿生器官等医用器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农业领域仿生机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仿生机器可以用于精准农业管理。
通过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仿生机器可以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帮助农民合理施肥、浇水和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仿生机器还可以用于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制造,如仿生拖拉机和农业机器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此外,仿生机器还可以用于农产品的采摘和包装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采摘效率和质量。
三、教育领域仿生机器在教育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仿生机器可以用于开展科学实验和教学演示。
通过仿生机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和运动原理,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其次,仿生机器还可以用于开展创意设计和工程制作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仿生机器还可以用于开展科技竞赛和机器人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四、工业领域仿生机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首先,仿生机器可以用于生产线的自动化。
通过仿生机器人的高精准度和高灵活性,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仿生机器还可以用于工业设计和产品研发。
通过仿生机器的形态和运动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功能需求的产品。
此外,仿生机器还可以用于危险环境下的作业和维修,提高工作安全性和效率。
仿生机器在医疗、农业、教育和工业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仿生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也越发深入。
仿生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系统及其构造和功能的科学,正逐渐成为工程设计领域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和模仿自然界的智慧,人们可将仿生学应用于工程设计中,从而创造出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仿生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仿生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航空航天领域对于工程设计的要求极高,而仿生学正能够为该领域提供许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巨翅鸟翼的独特设计可以为飞机的机翼设计提供灵感,提高飞行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仿生学还能借鉴昆虫翅膀的机构,改进飞行器的操纵性能和机动性。
此外,仿生学在材料方面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如研究莲花叶表面的纳米结构,可以为航空器表面设计防污、防冰涂层提供新思路。
二、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建筑设计往往侧重于人类的需求,而忽略了环境的影响。
而仿生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建筑设计师更好地利用自然方式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例如,通过模仿蜂巢的结构设计建筑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使用的材料数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仿生学还可以通过模仿树木的生长方式,设计建筑物的立面和结构,提高空气流通和采光效果,减少机械通风和照明的需求,进而减少能源消耗。
三、仿生学在智能机器人设计中的应用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智能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中,仿生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仿生学的研究,设计师可以学习和模仿动物的感知、运动和思维方式,从而打造具备更强适应性和智能性的机器人。
例如,通过模仿昆虫的触角结构,设计更加灵敏的传感器;通过学习鸟类的飞行方式,改进机器人的运动系统。
仿生学的应用可以使智能机器人具备更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帮助。
四、仿生学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交通运输领域是一个对于环境和能源消耗有巨大影响的领域,而仿生学的应用可以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生物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改善粮食产量、提高农作物质量、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农作物改良、病虫害防治、养殖业发展等方面介绍生物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农作物改良 农作物改良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生物工程在改良农作物方面的应用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育种方法中,繁重的人工选择和交配工作需要长时间和大量资源,而生物工程技术使得农作物品种的改良更加快捷。例如,转基因技术被广泛用于农作物的基因改造,使其获得抗虫、抗病等性状,提高了作物的耐逆性和产量。此外,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广泛应用,为农作物的精准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有望推动粮食生产的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病虫害防治 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导致产量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工程技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能够提供更有效的防治手段。一方面,通过转基因技术,农作物可以表达抗虫、抗病相关的外源蛋白,提高自身的抗性。例如,转基因棉花产出了抗虫蛋白BT毒素,大幅减少了对棉铃虫等害虫的侵害;转基因水稻则产出了抗病毒蛋白,提高了水稻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研发出新型的农药,如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用于替代传统的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三、养殖业发展 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除了应用于农作物改良外,还能够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并解决相关问题。例如,通过基因改良的方式,科学家们研发出了抗疾病的家禽和畜牧动物,提高了其健康水平和免疫力。此外,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肉类需求。同时,生物工程技术也为养殖业提供了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如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饲料,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压力。
展望未来,生物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继续发展壮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将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同时,生物工程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例如,转基因技术引起的安全性和风险评估问题,以及可能对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因此,在推广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时,需要严格监管和科学评估,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食品的安全。
机械工程中的仿生学原理与应用研究在机械工程领域,仿生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并将其应用于机械设计和工程中的学科。
通过借鉴自然界创新和优化的原理,机械工程师能够设计出更高效、更灵活的机器和装置。
本文将探讨仿生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原理和应用。
1. 结构优化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如鸟类、昆虫和海洋生物等,都具有独特的结构,能够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高效运动。
机械工程师通过仿生学原理,研究这些生物体的结构特征,并将其应用于机械设计中。
例如,研究鸟类的翅膀结构可以帮助改善飞机的气动性能;研究昆虫的像素化眼睛结构可以用于改进光学传感器的设计。
2. 运动机制生物体的运动机制是机械工程师另一个关注的重点。
通过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机械工程师能够设计出更灵活、更高效的机械系统。
例如,研究蛇类的爬行方式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研究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可以帮助改进假肢设计。
3. 智能控制仿生学还涉及到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生物体在复杂环境中能够通过感知、决策和执行的过程做出适应性反应。
机械工程师可以借鉴生物体的感知和反应机制,设计出能够适应变化环境的自适应控制系统。
例如,研究蜜蜂的舞蹈语言可以应用于无人机的集群控制;研究蜘蛛的布线行为可以用于改进智能建筑的自动控制。
4. 材料和涂层生物体的材料特性和涂层结构也是机械工程师关注的研究方向。
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往往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抗损耗能力,这主要归功于它们特殊的材料和涂层。
机械工程师可以通过仿生学原理,研究生物体的材料特性,设计出具有类似性能的材料和涂层。
例如,研究蜻蜓翅膀的超疏水结构可以应用于开发具有自洁能力的涂层;研究海胆的骨骼结构可以用于改进轻量化材料的设计。
5. 创新设计思维仿生学的应用也促进了机械工程师的创新设计思维。
通过学习自然界中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机械工程师能够启发新的设计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仿生学激发了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如,借鉴植物的生长机制可以启发未来的智能建筑设计;借鉴鱼类的游泳机制可以改进潜水器的设计。
论新农村建设中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机电一体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机械工程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本文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机电一体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1.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智能化播种机、喷洒机等设备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自动调整播种深度和施肥喷洒量,提高种植效率的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
2.生产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通过将传感器、执行器等智能设备与农业机械设备无缝集成,可以实现种植、收获、加工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自动化收割机械能够根据作物的成熟度和产量自主调整收割速度和方式,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作物的采收效率。
3.绿色节能的新型农业机械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节能的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污染。通过对农用柴油机的电喷技术改造,可以实现燃烧更加充分,从而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二、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渗透,农业机械设备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未来的农业机械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气候变化等实时数据进行智能预测和自动调整,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2.绿色节能技术持续创新 绿色节能的要求将推动农业机械设备在能源利用效率、环保排放等方面持续创新。未来的农业机械设备将更加注重能源的节约利用,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采用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推动绿色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鲨鱼装与机器鱼──浅谈仿生减阻与仿生推进92/05/12 作者:陈政宏成功大学造船及船舶机械工程学系德瑞普(Draper)公司研发的机器鱼。
仿生流体工程学传统的生物学主流不论是研究生物的组织、结构、形态、类别及生态,或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的分子生物学,怎样也轮不到生物力学,特别是其中看似没有明显用途的流体力学,除了人工心脏与血管相关的问题外,大概没人会注意这方面的研究。
但是这些年来,一些生物物理学家与流体力学工程师们,已经默默地将生物物理学与流体工程结合在一起,为人类科技的进展提供一条新的路线。
在内流场方面,人工心脏及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研究成为追求长寿者的希望所在;在外流场方面,各式交通工具必备的推进系统也有诸多模仿生物的发展,以寻求更有效率、节省能源的推进方式。
在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有时会将「鱼类尾鳍重新吸收流场中的动能以增加推进效率」这一类生物运动的原理应用到工程机械上,我们称这种模仿生物的工程应用为「仿生工程学」。
仿生工程在机械、化工等各方面都有发展,在此我们以流体力学方面的例子说明科学家与工程师是如何发展仿生工程的。
对流体力学家或工程师而言,诸如船与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阻力与推进是密不可分的问题,运动性能与操控也是如此,这两者都是他们最关切的问题。
因此,当人类想要在流体中有更好的交通工具或机械时,不免会见贤思齐来模仿生物一番,看看动物有何妙招可以减少阻力、提高推进效率、或增加运动操控性能。
虽然「仿生」一词是近年来的产物,其实这种想法早就存于我们远祖的脑中。
游泳正是最好的例子:蝶式的下半身摆动是学鱼类的摆尾;近年来仰式很流行的出发及转身时的潜泳也是学鱼类的摆尾,如果练习得当,此方式既有效率又快速,所以已经被国际泳协明文规范限制以此方式游行的距离。
否则,一来大家要比谁憋气较久,二来仰式可能要变「潜式」了。
过去就有选手曾经在国际大赛中,出发后以此摆尾潜泳方式游了近40公尺才冒出水面换气的例子。
一般而言,提升或改良某种事情不外乎开源与节流两种方法,最好能双管齐下,提高推进效率也是如此,以下我们分减阻与推进两方面来看。
仿生学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引言:仿生学技术(bionics)指的是通过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设计理念,将其应用于工程设计的技术领域。
这种技术的出现,为工程设计师们带来了全新的创新方式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探讨仿生学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工程设计领域的影响。
一、材料创新仿生学技术在材料创新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动植物的组织结构和材料特性,工程设计师们可以创建出新型材料,具有更强的韧性和更轻的重量。
比如,借鉴鲨鱼皮肤的纳米结构,研制出了一种高效减阻的材料,可以用于飞行器表面的涂层,减少飞行阻力,提高燃油利用率。
二、结构设计仿生学技术为结构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体的结构往往是经过长时间进化适应环境的产物,具有优异的性能。
工程设计师可以借鉴这些优势,创造出更加高效和坚固的结构。
例如,模仿蜂巢的结构设计,可以将其应用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中,使建筑物具备更好的抗震性能。
三、传感器技术仿生学技术的应用还扩展到了传感器技术领域。
生物体的感知能力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通过研究生物体的感知机制,工程设计师可以设计出更加灵敏和智能的传感器。
比如,借鉴果蝇眼睛的结构,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微型相机模组,可以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实现更加精准的视觉感知。
四、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仿生学技术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工程设计师们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此外,借鉴鸟类的飞行方式,科学家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模拟鸟类在飞行中的扇动翼,实现更加高效的能量转换。
五、医疗器械与生物仿真仿生学技术在医疗器械与生物仿真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人体的生理结构和运动机制,工程设计师们可以设计出更加适合人体的假肢、人工器官等医疗器械,并模拟人体运动,使其更加贴合实际需求。
例如,仿照蜘蛛的蛛丝结构与自由伸缩特性,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人工血管支架,可以在植入体内后自行生长,减少植入手术的创伤。
我国机械工程研究进展与展望机械工程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和工程技术,设计、制造和维护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工程学科。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工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设备维护等方面。
我国机械工程领域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进行探讨。
一、进展1.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先进加工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近年来,我国在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使得机械设备的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2. 学科交叉融合机械工程领域与材料科学、电子信息、控制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密切。
这种跨学科合作不仅推动了机械工程技术的创新,也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结合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可以研发新型材料,提高机械设备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3.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涉及到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我国已具备了研发和制造大型飞机的能力,这对机械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机械工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展望1.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机械工程领域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继续推动科技创新。
这涉及到基础研究的加强以及应用技术的转化,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
2. 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我国机械工程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依赖问题,需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减少对进口技术和设备的依赖。
这对于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3. 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我国应继续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实现机械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加强人才培养机械工程领域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他们将成为推动机械工程领域发展的中坚力量。
仿生学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关键信息项:1、仿生学技术应用的具体领域2、应用所带来的效益和优势3、技术实施的成本和预算4、维护和更新的责任与流程5、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6、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7、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8、协议的有效期和终止条件1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仿生学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111 仿生学在智能农业中的定义仿生学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是指借鉴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机制和行为等,开发和应用创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
112 应用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仿生学为智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模拟生物的感知、适应和优化能力,智能农业可以实现更精准的种植、养殖和管理。
21 仿生学技术应用的具体领域211 智能感知与监测利用仿生学原理开发传感器,如模仿昆虫的触角感知环境参数,实现对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养分含量等的实时监测。
212 精准灌溉与施肥借鉴植物根系的水分和养分吸收机制,实现精准的灌溉和施肥系统,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13 生物防治与病虫害管理研究生物的防御机制,开发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14 农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模仿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设计农业机器人,实现种植、采摘、除草等作业的自动化。
31 应用所带来的效益和优势31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精准的监测和管理,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12 节约资源精准灌溉和施肥减少了水、肥料等资源的消耗。
313 环境保护生物防治方法降低了化学农药对土壤、水和空气的污染。
314 增强农业可持续性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保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的长期发展。
41 技术实施的成本和预算411 硬件设备采购成本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等设备的采购费用。
412 软件开发和维护成本开发和优化相关的监测、控制软件所需的费用。
仿生学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仿生机器人技术正是其中之一。
仿生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结构、功能及其行为方式的跨学科科学,它主要是通过模仿生物结构和功能,将其应用到机器制造领域中。
在机械制造中,仿生学的应用可以使机器的设计更加符合人类的使用习惯,并且可以提高机器的智能化、精确度和适应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仿生学应用,以及如何将仿生学引入机械制造领域中。
一、仿生学在机器人制造中的应用在机器人领域中,仿生学主要是通过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和运动方式,来改进机器人的构造和运动方式。
比如,现在的一些机器人,它们的手臂系统就是经仿生学设计的。
在设计手臂系统的时候,仿生学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人类的手臂骨骼结构来设计机器人的手臂骨架结构,然后再通过仿生感知系统来实现机器人的手臂动作。
这种仿生学应用让机器人在各种领域的应用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另外,仿生学在机器人应用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是仿生蜜蜂机器人。
仿生蜜蜂机器人通常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的,它们通过仿生学设计来模拟蜜蜂的特性和动作方式,以此增加机器人执行任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仿生蜜蜂机器人可以在农田中飞行并收集有用信息,进行精细的灌溉、喷雾和采摘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二、仿生学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除了机器人制造领域外,仿生学在制造领域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飞机设计领域中,仿生学应用可以让飞机的设计更加符合自然飞行特性,使得航空领域的制造更高效、更节能。
另外,仿生学还可以帮助设计更加适合人体和动物形态的假肢和矫形辅具,让残疾人更加轻松、自然地进行活动。
仿生学在制造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应用之一就是摩擦学。
仿生学将动物的自然摩擦方式应用于机械制造中,从而设计出更高效、更节能的模型。
例如,仿生蝉翼结构,使得机器的运行效率更高。
因此,通过仿生学,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节能、环保、高效的机械制造方法。
三、仿生学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仿生学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仿生表面减阻技术仿生表面减阻技术:从自然界中找到灵感运动中的阻力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仿生表面减阻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显著地降低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能耗,提高运动的效率。
仿生表面减阻技术的本质是将自然界中的物种特征转化为人工材料的表面纹理,以达到减小阻力,提高运动速度和效率的目的。
本文将从亚音速空气动力学角度、褶皱表面技术和鲨鱼皮纹理技术三个方面来介绍仿生表面减阻技术。
一、亚音速空气动力学角度——鸟羽仿生表面减阻技术亚音速速度范围内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表面摩擦和压缩波,而仿生表面技术可以通过改变表面结构从而减轻垂直方向上的摩擦,减缓压缩波在平流层表面的形成,降低空气阻力。
鸟羽的表面具有高效的减阻能力,因为它们的表面特征有着复杂的形态结构,包括绒毛、平滑区、刚刚脱落的羽毛等。
这些表面特征可以形成复杂的微观结构,减小飞行时的阻力。
通过仿真实验和观察鸟羽表面结构,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制造出了复杂的仿鸟羽表面材料,减小运动中的阻力。
二、褶皱表面技术——蝴蝶仿生表面减阻技术许多昆虫的翅膀表面具有复杂的结构。
例如,蝴蝶的翅膀表面上有许多皱折,且翅膀边缘上还有小锯齿。
这些细节结构可以减小阻力,控制蝴蝶的运动轨迹。
科学家利用褶皱表面技术制造出的材料,可以在轻微的气流情况下减小50%的阻力和提高25%的升力。
同时,这种技术可以使表面具有快速响应性,从而控制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表面设计,也可以应用于医疗器械表面的改善。
三、鲨鱼皮纹理技术——水下仿生表面减阻技术鲨鱼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物,它们的皮肤上具有一种独特的减阻纹理,这种皮肤特征可以减少在水下游动时的阻力,使它们大幅度地降低游泳的能耗。
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从鲨鱼的皮肤纹理中提取出仿生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制造出表面减阻材料,可以帮助水下运动员更加轻松地游泳,减少因水阻力导致的能耗,提高游泳的效率。
仿生材料的应用与前景展望第一章前言仿生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从中获得人工制造更优秀、更像自然的机器人、材料等的科学。
而仿生材料则是以仿生学为基础,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材料的组成、结构、功能等,制造出具有相似特性的人造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仿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仿生材料的应用与前景展望两个方面,来深入探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仿生材料的应用1.仿生毛发仿生毛发是一种仿生材料,其结构和功能均与动物的毛发相似。
在受到外部力矩的作用下,仿生毛发具有与动物毛发相似的“抖动”效应,提供更大的表面积。
其应用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人工毛皮和柔软机器人。
人工毛皮是仿生毛发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它可以用于模拟各种动物的毛发,为时尚界和玩具制造业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同时,仿生毛发还可以用于制作柔软机器人。
在柔软机器人中,仿生毛发可以用来提供与环境的沟通和交互能力,使机器人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
2.仿生蜗牛黏附剂仿生蜗牛黏附剂是目前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仿生黏附剂的研究可以为现有材料的设计和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仿生蜗牛黏附剂是一种强力粘附剂,其结构仿照蜗牛肚子上的黏液。
通过研究仿生蜗牛黏附剂,可以为现有的黏附剂提供更高效的替代方案。
同时,也可以制造出更符合环保要求的黏附材料。
3.仿生防水材料仿生防水材料是仿生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这种材料可以模仿鲨鱼皮肤上的鳞片结构,突出了鱼类躲避水流的能力和快速游动的速度。
仿生防水材料具有出色的防水和防污能力,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不透水图案、抗水透饰带等。
而且,与传统的防水材料相比,仿生防水材料不仅环保,而且还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第三章仿生材料的前景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生材料将有更多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1.仿生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仿生材料的研究也将会对人工智能发展产生巨大的帮助。
仿生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借鉴自然界中的设计理念,其中仿生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仿生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学中的设计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工程设计中的学科。
在工程设计中,仿生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工程的效率、可靠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性能。
本文将从机械工程、建筑工程和航空航天工程三个领域来探讨仿生学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仿生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1.1 节能环保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生物,如海豚和鲸鱼在游泳时的顺畅性,将其应用在船舶的流体力学优化设计中,可以减少船舶的阻力,提高燃油利用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1.2 结构优化仿生学还可以应用于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中。
例如,研究蚂蚁的力学结构和载荷分配方式,可以帮助优化机械装置的骨架结构,提高机械装置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1.3 运动控制仿生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另一个应用是运动控制。
生物在运动过程中,通常具有精准的运动控制能力。
通过研究鸟类的飞行和昆虫的行走方式,可以优化机械装置的运动控制系统,提高机械装置的运动精度和灵活性。
二、仿生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2.1 节能设计仿生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常见于节能设计。
借鉴树木的树冠结构,可以设计出更好的遮阳装置,使建筑物在夏季减少阳光直射进入室内,降低空调负荷;同时在冬季,阳光可以照射到室内,提高室内温度,减少供暖负荷。
2.2 结构优化仿生学还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结构优化中。
例如,借鉴骨骼结构的原理,设计出更加坚固的建筑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2.3 自净清洁有些植物叶片具有自净清洁的能力,即使在雨水稀少的地区也能保持叶片的干净。
借鉴这种原理,可以设计出自净清洁的建筑外墙材料,减少清洁和维护的工作量。
三、仿生学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3.1 气动设计仿生学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气动设计。
借鉴鸟类和昆虫的飞行原理,设计出具有更好空气动力学性能的飞行器。
例如,研究鸟类的翅膀结构和羽毛形状,可以优化飞机的机翼和其他气动传动部件,提高飞机的升力和降阻性能。
工程仿生学的新发展和应用工程仿生学是一门集生物学、机械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
它通过借鉴生物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运用工程科技手段,在人造系统中实现优化、高效、智能的设计与制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工程仿生学的新发展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新发展1. 结构、材料仿生结构、材料仿生应用最为广泛,如蓝色生物“翼型”研究的应用,小巨人机器人的本领、蝙蝠翅膀的飞行形态和生境仿生等。
如蜻蜓穿过平行棍时切割棍状物的现象,是生物界材料优异性能的体现,该材料仿生技术已应用到肯德基的纸袋。
2. 机械仿生机械仿生是工程仿生学的核心部分,它将生物体内部分改造到人造机器中,使其具有类似自然界生物的优异性能。
例如,无人机的灵活性和积木式可拼装系统等。
3. 控制仿生控制仿生则重点考虑的是如何使得机器的控制系统类似生物的控制系统,并且可以模仿生物的行为。
二、应用1. 仿生装备仿生装备是仿生学的应用领域之一,如仿生机器人、仿生无人驾驶汽车、仿生潜水艇和仿生飞机等。
仿生机器人研究一直是工程仿生学的热点领域,他们模拟自然界的昆虫、动物和人类,结合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多种功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军事领域、医疗服务和救援现场等。
2. 建筑仿生在建筑交通领域,以仿生学为基础可以优化新型建筑材料、结构和建筑模型设计,并通过运用类蜘蛛、蝴蝶、乌贼的结构和运动模式实现绿色建筑、低碳环保、节能节材效益。
3. 医疗仿生医疗仿生正纳入日常医疗服务范围,医疗器械仿生技术已被广泛研究,无论是在医药、医疗器械、也在生物工程领域等都有了广泛的应用。
4. 垃圾分类工艺仿生仿生学还从生物界借鉴垃圾分类过程内在规律和原理,优化售货机垃圾桶设计、推动改善城市垃圾处理,减弱城市生态问题。
在以上领域中,工程仿生学的广泛应用相当明显,显示出其在大力拥抱生物技术革命的初期,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功。
结论工程仿生学已取得了极为显著的进展,但它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工程仿生在农业机械减阻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发表时间:
2018-01-25T13:25:09.2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 作者: 朱媛媛
[导读]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历史悠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历史悠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许多新型农业技术已经逐步完
善并运用到市级农业种植过程中。以农业仿生科技为例,已经逐步运用到包括农业领域在内的多种领域中,在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过程中,
在增加工作效率提升作业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满足是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虽为
农业大国,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资金、技术、历史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机械化作业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推广
与进步。而将仿生学用于农业领域的机械化作业,则可有效缓解上述因素对机械化农业的不利影响,在提高生生产效率的同时,使我国农
业逐步向现代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过度。
关键词
:仿生技术;机械化;阻碍;农业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各行业领域的飞速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从而带动了我国人口数量的
剧增,致使我国对于粮食需求量逐年增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将机械化作业应用到日常农业生产中势在必行。而农
业机械化再其推广过程中却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与科学技术的限制。基于这种情况,完善合理的推广仿生工程并将其运用到农业机械
生产中,能够有效减少农业机械生产中的阻滞,在增加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
一、仿生学的含义与意义
仿生学是将工程学与生物学二者之间有机结合而衍生出的新型技术,仿生学是人类根据自然世界中动物的生理功能进行模仿、再创造
的产物。其具体的核心内容是将对自然界生物的自身功能原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并将其移植到工程技术领域。一直以来,我国作为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消耗,生产生活对于能
源的需求日益加剧。同时,由于煤炭、石油在工业、农业生产中的频繁使用,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性气体,在造成大气污染的同时,加剧了
气候变暖的问题。在我国的能源消耗占比重中,农业器械作业耗能占据了主体,根据我国
2015年国家能源机构统计,我国农业机械领域的
柴油消耗数量占全国柴油消耗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如下图所示:
并且,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原因,机械化农业发展程度与其他发国家地区仍有一定的差距,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时期较短。而随着我国
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逐步推广,大量的农用机械设备的使用,以柴油为主的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甚巨。基于这种现状,在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过
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势在必行。
二、在农业机械减阻技术上应用工程仿生的原因
在日常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是农作物耕种与农业病虫害的治理。常规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
中,其机械部件会于耕地土壤相接触,由于土壤自身的粘性,致使耕地土壤逐渐附着在机械设备上,极易导致机械设备解除土壤的部件生
锈腐蚀,同时还会增加机械运转的阻力,降低机械生产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土壤的松软性、不平整性会致使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消耗
更多的能源。基于这样的现状,生物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更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根据自然生物的特有生理构造运用于机械设备制造中,
在减少机械设备与土壤摩擦力的同时,降低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除此以外,仿生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环节。传统农业的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是以人工喷洒农药为主,但喷洒农药
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造成了地下土壤的污染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农药残留部分会随着土壤中的水分流入地下,造成地下水质的污染。这
时如果可以仿生自然界中蝗虫的机械化滑移
捕集功能则能很好地克服上面这种情况的发生。该仿生技术 是通过模仿蝗虫的生物功能制造出
具有良好滑移功能的捕集
滑板,以此来实现对蝗虫或其他类别昆虫的捕集。这样的操作 不仅能实现有效地虫害防治,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
染。所以不
管从哪方面出发考虑,仿生技术的应用对农业机械化生产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仿生技术的发展概况
由于仿生学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以模仿生物结构、功能方 面的基本原理来制作新的或者改进旧的机构、仪器、建筑等, 所以相对来说
是处于在生物学与技术科学间发展起来的边缘
类学科。仿生学研究、学习各类生物的多样化能力,研究作用 机制,并把这作为开展技术
设计的路径。仿生学的出现使生物
学、生理学、神经学及计算机、通讯等多种工程技术科学得以 紧密联系起来,所以仿生技术就是根据
生物结构性质、能量转
换、信息传递过程而对现有机械、仪器、工艺过程进行改进或 创造新的机械、仪器和工艺过程的技术。
四、工程仿生在农业机械减阻技术方面的应用和展望
自仿生学诞生以来,仿生技术就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 应用,尤其是近些年,很多国家都在加大在生物、物理、化学、 工程技术等
领域的仿生学研究,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获得
了惊人的进展。仿生学的很多研究成果经实践证明也确实对 解决农作物耕种过程中存
在的土壤阻力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有很明显的效果。 在自然界中,动物(包括昆虫)在数亿万年的竞争进化后, 逐渐形成了自身独具特
色却又高度适应环境的生理特性
(如 几何体形结构、表面非光滑织结构等),并在运动平稳性、灵活 性和对能量的高效利用方面表现出
远优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特
性。例如,在土壤中生存的动物体,体表普遍都会表现出几何 非光滑特征,即以一定几何形状的结构单元随机
或规律地分
布于体表的某些部位(结构单元 有 鳞片 形、凸 包 形、凹 坑形、 波纹形等),当这些非光滑体表在与土壤进行接触时会相
互作
用产生微振效应或水膜不连续效应或界面空气膜效应等,这 些效应会使粘附面产生一定频率振幅的微动,从而实现减少 与土壤的接
触面积和时间,从而能减小土壤与动物非光滑体
表的粘附力和摩擦力。所以通过仿生技术的研究把这一反应 应用到农业机械上,能很好
地实现农业机械作业时遇到的土
壤阻力问题,在实现有效作业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因此,在农业机械上应用工程仿生就是从仿
生学研究的
视角出发,在对动植物的生理结构、功能特性及其所包含的物 质、能量、信息等方面分析、探索的基础上,研究出如何把生
物
功能有效嫁接到农业机械的制造、设计过程中,实现农业机械 的减阻、脱附、耐磨。
五、结语
把工程仿生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能有效解决当前农 业机械存在的作业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的问题,而且通过农业 机械的改进及
应用又能最大限度地实践工程仿生技术的有效
性,所以也会不可避免地推动工程仿生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季祥. 工程仿生在农业机械减阻技术的应用[J]. 吉林农业, 2016(12):46-46.
[2]
董铭强. 仿生学在农机减阻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2):30-32.
[3]
吴娜, 马云海. 仿生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汽车零部件, 2016(1):77-82.
[4]
任露泉. 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研究现状与展望[J]. 第九届全国地面机器系统学会学术年会, 2007.
[5]
吴娜, 张伏, 佟金. 臭蜣螂唇基切土减阻的力学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40(10):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