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潜台词

潜台词

潜台词
潜台词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

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 3 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

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作者自

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

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

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

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

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

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

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作品。

曹禺,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于1996年12月逝世。本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是中国现代剧作家

以及戏剧教育家。

曹禺这个笔名是取自他本姓繁体“万”字,拆为“草字头”和“禺”,草字头换

为曹,“万”就成了“曹禺”。

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

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

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战期

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人们经常用“潜台词”表达自己内心的不便明说的想法(多含

讽刺意味),而人们虽然听到了这个意思,却有苦难言。千万别小看了潜台词的

作用,演员不仅在影视剧中充分地利用它来使台词表达更加丰富,而且在很多地

方都使你受益匪浅·

30年前,周家少爷周朴园同侍女侍萍私下相爱了,他们生下了两个儿子,但是

周家反对他们的结合,为了给周朴园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硬是把侍萍逼走了。侍萍怀着满腔的悲愤,抛下大儿子周萍,抱着小儿子投河自尽。被搭救之后,

她嫁给了鲁贵,并生了一个女儿四凤。

30年后,靠着盘剥工人,周朴园已经成为一个煤矿公司的董事长。他又有了一

个年轻的妻子繁漪,并且有了一个儿子周冲。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命运的捉弄,

鲁贵和四凤先后来到周公馆做了佣人,鲁大海(侍萍抱走的那个小儿子)也到周家煤矿上当了工人,并作为罢工代表反抗着周朴园的剥削和压迫。周朴园是个“社会上的好人物”,但在家里,却是一个专制的家长。在这样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中,罪恶在悄悄上演:周萍和自己的继母繁漪私通,后来为了摆脱繁漪的纠缠,也为了悔改自己“以往的罪恶”,他到四凤那里寻找寄托,并让四凤有了身孕。侍萍来到周家,与周朴园相认,虽然周朴园一直思念着侍萍,但当她真的出现在面前,他又觉得她是来算旧账的,试图用钱替自己赎罪,遭到了侍萍的拒绝。

终于,在一个雷雨的夜晚,所有的矛盾冲突有了一个总爆发。得知自己和周萍的血缘关系,不堪忍受打击的四凤冲入雨中,不幸触电身亡。一直暗恋着四凤的周冲追了出去,也为救四凤而触电。在一片混乱中,周萍开枪自杀。最后,只剩下憔悴的周朴园,陪伴着痴呆的侍萍和疯了的繁漪。

剧作家曹禺于1933年创作的《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剧作之一,它能够深深地吸引读者和观众的就是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里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从中可以窥见《雷雨》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赏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不看人物话有没有说,而看人物心里有没有想。

有时剧中的人物并没有说什么话,但透过简短的语言,可以探知人物的内心活动。例如第二幕从开头到“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部分内容,周朴园一共说了六个“哦”字。要是在平常,对这种应答词我们就可能忽略过去,但通过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当然也包括对舞台说明的解读,我们可以挖掘到人物的未说之意、心中所想:①是资本家对下人漫不经心的口吻;②是勾起周朴园的回忆;③是一般应答词;④是表示惊奇;⑤是谎言被当面揭穿时,不由自主发出的;⑥是受人指控般、作贼心虚的窘态。一个简短的“哦”的潜台词就有如此丰富的意蕴,就能揭示出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变化过程。

二、不看人物话是不是这样说,而看人物心中是不是那样想。

有时在某些情形之下当事人对有些事不便说明,这时一句话的潜台词与台词的表面字义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如第二幕中鲁侍萍的两段台词,她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一实一虚,很有意味:

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鲁侍萍:亲戚?②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③周朴园:怎么?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另一个角色的意思其实是在说: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而下面的鲁侍萍的两句话更能反映出她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周萍:你是谁?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此时,鲁侍萍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只能欲说还休,作者巧妙地利用同音词

语的转折来表达了鲁侍萍的愤恨,痛苦,失望,悲哀……什么都有,真是百感交集。

三、不看人物话有没有说到,而想人物心中意有没有说尽。

潜台词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不分析其“话外之意”,是难以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作品的人物形象的。如第二幕中写侍萍被赶出周家这一件事情,周朴园说:“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而鲁侍萍却说:“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两人都用了“忽然”一词,而且话都说了一半,但心中所想却是截然不同的。周朴园是在推卸责任,而鲁侍萍则是在揭发周朴园的罪行:不是我无缘无故投河自尽,而是你周朴园为了娶富家小姐而丧尽天良地赶我出门,全然不顾我生孩子才三天,这是何其狠毒!这里鲁侍萍用周朴园的原词来嘲讽周朴园的虚伪,使戏剧语言精炼而有味,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突出。

总之,学会赏析品味《雷雨》中弦外有音、意蕴丰富的潜台词,对于了解戏剧人物语言,把握戏剧人物形象,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大二下,现代文学(一))

语言的大师 ——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摘要:老舍先生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特色,决定了他的文学风格。独特的语言艺术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其娴熟的语言技法有着独特的构成和形成方式。运用语言要素和语用角度等诸多手法,使文章语言拥有多种特色:幽默风趣、俗白精致、富含的潜台词,浓郁的“京味”,等等。让人不禁感叹语言大师的深厚功底。 关键词:老舍、语言大师、语言特色、“京味”、幽默 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他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地幼年和少年时代。他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戏曲和民间说唱艺术,这种阅历有利于他日后创作的平民化与“京味”风格的形成。1 研究和回顾20 世纪的文学创作与语言发展, 老舍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靠而且充满生命激情的语言范式。无论从其口语艺术、遣词造句特色, 还是从意韵俱全的描写, 多姿多彩的修辞, 或者从其作品所展现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心理, 都足以让后来者欣喜惊叹。其实, 老舍的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一个由实录到提炼, 由铺张到凝重的艺术化过程。1922 年, 老舍的短篇小说《小铃儿》发表, 便可以看出其试验的影子; 到1925 年《老张的哲学》, 老舍的语言风格就初见端倪了。此后的一大批中短篇小说面世, 到六十年代《正红旗下》,老舍文学语言已炉火纯青。这个过程体现了老舍对白话文的探索过程。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如果一个作家的语言不好,也许他写的事情很重要,但是因为语言不好,没有风格,大家不喜欢看;或者当时大家看他的东西,而不久 便被忘掉。不能为文学事业积累财富。传之久远的作品,一方面是因为它有好的思想内容,一方面也因为它有好的风格和语言”。老舍先生被称为语言大师,很大程度上与他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力是分不开的。除了一般文学语言所具有的特点,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还具有他自己独特的特点。2 一、幽默风趣 张清常先生曾认为老舍作品的语言是“提炼过的, 艺术性的, 有丰富表现力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2《论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范成祥,东京文学,2009年第6期,第32页。 1

《茶馆》潜台词研究

《茶馆》潜台词研究 《茶馆》是老舍戏剧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代表了老舍先生在后期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主要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推导角色对话中“不合作”的潜台词,准确理解潜台词的含义,接着分析剧中人物对潜台词含义的体现方式和实效性,以此来重读老舍先生《茶馆》中通过对话的表象所体现出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老舍《茶馆》潜台词含义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 语言哲学大师格赖斯(Grice)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成为了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导在语境下剖析说话人的真正含义,理解其“弦外之音”。会话含义理论需要会话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其达到交流的实际意图,其中的合作原则有四条准则:(1)量准则:要求交流双方所提供的信息量要平衡。(2)质准则:要求双方所提供的信息准确真实。(3)关联准则:要求双方提供的信息贴切,没有偏离主题的信息。(4)方式准则:要求双方所表达的信息清晰简洁,以免产生歧义。 量准则下《茶馆》潜台词的含义与“不合作”现象 在《茶馆》的语言对白中,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对话造成了量的不平衡,产生出超越对话表面意思的潜台词含义,让对方通过对潜台词的含义进行推导来达到目的。 1.没有提供应该提供的信息量 例如: 茶客1:谭嗣同是谁?

茶客2:好像听说过!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 这是在第一幕秦仲义与庞太监在茶馆中的对话,两个茶客听说谭嗣同要问斩,其中一个茶客提出了疑问,但另一个茶客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反而回应了大家都明了的问题。其表达的潜台词含义就是:皇上都下令问斩了,犯的罪一定不小。这同时反映了茶客们对市井的漠然态度,他甚至不知道谭嗣同是谁,也不想去知道他是谁,更没有对谭嗣同问斩有何评价,对皇上问斩已然习惯了,不管斩谁都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老舍在这里通过两个茶客两句简单的对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老百姓都处于麻木的状态。 2.说话人提供的信息量大于应该提供的量 通过维新派的秦仲义和守旧派的庞太监的一段问候式的对话来分析: 庞:哟!秦二爷! 秦: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庞:那还用问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修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秦:我早就知道! 秦仲义是新派资本家,而庞太监是皇室守旧派,两个人见了面礼貌性的问候之后,秦仲义多说了一句话:“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这是秦仲义在问候之后多出的一句话,通过这句话反映了维新派的不满:问斩了谭嗣同,你们心里高兴了吧。秦仲义利用反讽刺的语气表达了他对晚清政府废除戊戌变法、杀害六君子的不满。庞太监通过“天下太平了”表达了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谁敢修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以一个胜利者的

浅析戏剧《雷雨》的语言魅力

浅析戏剧《雷雨》的语言魅力 【摘要】《雷雨》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巨著,作品中人物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深刻的动作性语言以及耐人寻味的潜台词等铸就了《雷雨》永不磨灭的艺术光辉,展现了其非凡的语言艺术魅力。 【关键词】戏剧语言;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 曹禺先生的优秀剧作《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雷雨》突出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独特的结构特色,也在于其非凡的语言魅力。曹禺正是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运用了具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语言来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把语言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出了一个优秀剧作家的非凡能力,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雷雨》的语言特点。 1 鲜明的个性化语言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雷雨》中的许多台词准确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个性化非常突出。例如侍萍和周朴园见面的情形: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无情又无义,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便化为语言,他认为金钱是万能的;钱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他的语言体现了资本家的灵魂本质。人物语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老舍《茶馆》潜台词

老舍《茶馆》潜台词 ? ?体名】老舍《茶馆》潜台词的关联分析 ?【作者】岳军 ?【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刊名】《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5期73-75页共3页 ?【关键词】茶馆潜台词关联理论 ?【文摘】《茶馆》是老舍后期的代表作,又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巅峰。作品中的亮点是潜台词含义丰富而且深刻,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茶馆》潜台词含义的表现以及《茶馆》潜台词的特点,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为话剧潜台词的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同时也会帮助读者或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 【摘要】《茶馆》是老舍戏剧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代表了老舍先生在后期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主要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推导角色对话中“不合作”的潜台词,准确理解潜台词的含义,接着分析剧中人物对潜台词含义的体现方式和实效性,以此来重读老舍先生《茶馆》中通过对话的表象所体现出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老舍《茶馆》潜台词含义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 语言哲学大师格赖斯(Grice)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成为了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导在语境下剖析说话人的真正含义,理解其“弦外之音”。会话含义理论需要会话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其达到交流的实际意图,其中的合作原则有四条准则:(1)量准则:要求交流双方所提供的信息量要平衡。(2)质准则:要求双方所提供的信息准确真实。(3)关联准则:要求双方提供的信息贴切,没有偏离主题的信息。(4)方式准则:要求双方所表达的信息清晰简洁,以免产生歧义。 量准则下《茶馆》潜台词的含义与“不合作”现象 在《茶馆》的语言对白中,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对话造成了量的不平衡,产生出超越对话表面意思的潜台词含义,让对方通过对潜台词的含义进行推导来达到目的。 1.没有提供应该提供的信息量

学习心得 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潜台词

本周我们在CCtalk 中共同学习的是:吴洪健老师的《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的讲座,其中对学生行为多视角解读这一观点的阐述,使我想起前一段时间景瑞晓老师给我们讲的正面管教的讲座。 孩子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种是寻求过度关注的行为,时刻找你,如果要东西你必须给,他的行为动机是试试你到底在不在乎我,他的人行为常常使你感觉到很烦;第二种是寻求权利的行为,总是和你对着干,心里想凭什么听你的,也让我做主,让我说了算,他的行为常常使你生气;第三种是报复行为,你让我不好受,我也让你不好受,他的行为常常让你伤心;第四种是自暴自弃的行为,总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他的行为常常让你感觉很无奈。 景老师对于每一种行为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一种寻求过度关注的行为,是给孩子特别时光,这一时间什么都不做,只是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第二种寻求权利的行为,是在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在孩子要求不过份时你可以说:“好!这次听你的”;第三种是报复行为,是在适当时候,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不是这么想的”;第四种自暴自弃行为,是细小步骤,把事情分解到没有一点难度先,首先示范,然后陪他一起做,接下来鼓励他自己试一试,最后放心交给孩子,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在一点点的积攒,孩子的自信心一点点的长起来。 想一想,自己平时对于孩子们行为,往往是依据我们自己的思维习惯,贴上“我以为、我以为”的标签,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要以问题为焦点、要以解决问题为焦点,事情往往不止一面,给我们带来的心理感受也不同。作为孩子们的老师,要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利用好目标与评量引导孩子树立自信、慢慢进步。 四(4)班李欣桐

浅谈某某演员创造角色时的心理行动

摘要 判断演员的演技高超与否,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其能否将自己完全的融入角色当中去,而事实上演员与角色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他们既是统一又是对立的关系。对于这样复杂而又对立的矛盾,我们体验角色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将自己转换成相应的角色。而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演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调节和心理适应的能力,将角色的性格和演员的性格融为一体。希望通过四年的实践经验的积累,本文对演员创造角色的心理行动的探讨,使广大表演专业的学生重视表演心理研究,从而指导他们的表演理论学习并进一步提高表演实践能力,让他们加深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力。 关键词:心理角色性格化想象力理解力

一.演员与角色的关系 1.演员是角色的主导者 演员对于角色的成功塑造,应该是表演和技巧的完美结合。“对于演员来说,要把人物演得逼真,演技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认真地去锻炼自己的技艺。只是有了生活,有一定的文艺修养,而没有演技,依然演不好戏的。”由此,演员的演技在创作当中的作用可见一斑。表演创作技巧可以说是演员们的必修课,也是基本功。只有具备了这种扎实的基本功,演员们才能完成对角色的塑造。关于演员表演创作技巧,通常人们习惯分做内部创作技巧与外部创作技巧。斯坦尼斯拉夫将其称为内部心理和外部体现技术。为了强调演员表演创作技巧的重要,有人又把其分为语言技巧、形体技巧和心理技巧,对演员进行训练。 2.演员是以角色为基础的二次创作 众所周知,剧作家以文字和语言创造出生动而丰富的文学形象,然而演员正是在这个文学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造。文学形象有自身的客观标准,这会对演员的创造产生一些限制。就好比林黛玉的扮演者,无论其自身条件和修养如何,对角色的创作都要满足一定的客观要求,即以文学作品本身或改编剧本中的形象为蓝本展开创作。从这个角度理解,演员的创作实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完成的,更多的是以角色为基础所进行的二次创作。 3.演员和角色是相互影响的 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在任何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他们两者之间经常是相互影响,相互感染。有时由于演员不易找到恰当的外在体现形式,从而导致很难理解和体验到了角色的情感。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体验及体现。在演员的表演艺术创作中显得尤为关键。演员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所塑造角色内心生活和情感状态的体验。演员的体现是在对角色体验的基础上表现角色内心生活和思想情感,虽然从属于体验,但它又起着揭示体验内容的关键性的作用,即动人的外部体现要以深刻的内部体验为基础。内心体验的深化和提高,是外部体现达到精确与动人的前提和根据,而内部的体验愈细致、丰富和深入,就愈要求外部体现的准确、多彩和鲜明。 演员与角色的差异和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演员在创造角色的过程,也是彼此之间互相制约的过程,必然要遇到和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

戏剧语言的品味

以《雷雨》为例浅谈品味戏剧语言 郭艳君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 艺术的总称。而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 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体现。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 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和情 节。而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 所以鉴赏戏剧语言关键人物语言、舞台说明、潜台词一个都不能少。 一品味关键性的人物对白 老舍说:“对话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说明书。”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 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而个性化、动作化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特征,让 读者闻其声而知其人。《雷雨》中周朴园是虚伪的、狡诈的、阴险狠毒的,鲁侍 萍是勤苦的、善良的、愤恨不平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经由个性化、动作 化的语言而栩栩如生。 (一)通过一种句式品味人物个性语言。 《雷雨》中,从“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好,你先 下去吧”,这部分中周朴园的语言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疑问句特别多, 并且这些疑问句都非常地短小。如: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怎么?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惊愕)什么? 针对这几个句子小组讨论5分钟并推荐发言人,第一小组发言较好:“简短 的疑问词充分给人一种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写出了周朴园得知鲁侍 萍还活着时的惊愕和不安,周朴园的“惊愕”表现他极度的恐惧和不安,说明他 思念鲁侍萍时虚假的。”又有一小组联系“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这里三 个疑问句分析了短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从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 再拓展开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惶恐 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的真实心态。 (二)通过外在动作添加品味人物内心语言。 戏剧的媒介是演员,或者说是演员的身体和语言。正如黑格尔在《美学》 中所指出:“戏剧表现所用的材料就是活的人。”因此,戏剧语言具有动作性的特 点。所以课堂教学中不妨让学生为戏剧语言添加动作,来细细品味语言背后的人 物情感。 如《雷雨》中当周萍打鲁大海时,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 盗!(走至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让学生揣摩 诵读“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诵读时根据自己理解添加鲁侍萍的动作表情,同学 们有双手捂脸痛苦的“哦”的,有颤抖的怒指“真是......一群强盗。”无论怎么添加都品读出鲁侍萍的愤怒,痛苦,至此她彻底认清了周朴园狠毒、贪婪、残 忍、狡猾、虚伪的丑恶面目。也推动者情节的发展,她将离开这个肮脏的所在, 离开这帮凶狠的强盗!不能再吃了强盗的亏了。

雷雨中的潜台词解读

中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odern chinese 2008.04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部杰作。作品描写了周鲁两家人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作者以性爱与血缘的伦常纠葛来展开戏剧情节,明显受到古希腊悲剧和易卜生戏剧的影响。不过曹禺曾为《雷雨》写过一篇序言,认为“《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雷雨》所展示的正是身处各种复杂关系中的凡俗的人的苦难和挣扎。 戏剧的对白贵在包含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就是深藏在台词之中的真正含意,也就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嘴上未说,但心中已想;或嘴上这样说,而心中却那样想;或嘴上已说完,而心中意未尽。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它常常借助舞台提示并通过演员的表演而让观众体味、咀嚼不尽。例如对白表面上说的是爱,实际的含义可能是“恨”、“爱恨交加”,或者是表达蔑视、冷漠等等。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者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者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表面的争执、外部的冲突都包蕴了剧中人的内心交战。一切外在的冲突、争辩与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为了酝酿、激发与表现内心冲突。 第一幕周朴园大施一家之主淫威,逼迫蘩漪喝药之后,有这样几句对白: 周朴园 (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周 冲 (抬头,慢慢地)什么? 周朴园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份?——嗯,是怎么样? 周 冲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周朴园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周 冲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周朴园 冲儿,上那儿去?周 冲 到楼上去看看妈。周朴园 就这么跑了么? 周 冲 (抑制着自己,走回去)是,爸,我要走了,您有事吩咐么? 周朴园 去吧。 周冲沉浸在父亲对母亲滥施淫威的震惊和屈辱之中,一时回不过神来,当周朴园问他此前提出来的学费问题时,他已经意识到母亲的话是对的,“你忘了你父亲是什么样一个 人啦!”周朴园专横而伪善,他不允许任何人违抗他的意志,处处用封建伦理来维护自己的家长地位。周冲刚刚亲眼目睹和印证了父亲的刚愎、霸道和专制,自己心目中的慈父展露出真面目,所以他低声回应:“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这句话里的潜台词很丰富,既有对父亲的失望,也有自己理想破灭的苦涩。他已然明白,即使把学费的事对父亲说出来,父亲也决不会同意,很可能还会招来他的一顿训斥。周冲把自己的学费分一半出来供自己心仪的四凤读书的美好愿望落空了,他的美与爱的幻想世界一下子崩塌了。 在周朴园的眼里,十七岁的周冲还是一个不通世事的顽皮孩子,会经常玩一些“新鲜的”花样,所以他会问周冲:“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当儿子不愿作解释且带着哭声离开时,他当然莫名其妙,无法理解:“就这么跑了么?”周朴园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儿子不愿意跟自己敞开心扉,对自己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句问话里我们还可以读出这样的意思:周朴园既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这一切的承担者,在周朴园身上,同样凝聚了人的悲剧命运。这个复杂的人物一样具有普通人的感情,希望摆脱空虚孤独,希望自己的家庭充满天伦之乐,希望得到子女的爱和尊重。 我们再来看紧接着周冲下场后周朴园与大儿子周萍的一段对话: 周朴园 (突然抬起头来)我听人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 周 萍 (惊)什——什么? 周朴园 (低声走到萍的面前)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是对不起你的父亲么?并且——(停)——对不起你的母亲 么? 周 萍 (失措)爸爸。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周 萍 (失色)爸! 周朴园 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窝里鬼混,尤其是这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 周 萍 哦,(喘出一口气)您说的是——周朴园 这些事是真的么?(半晌)说实话!父亲的突然提问让周萍惊慌失措,周萍下意识地认为 《雷雨》中的潜台词解读 ○朱松方 摘 要:戏剧《雷雨》中丰富的潜台词作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推进戏剧冲突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剧中潜台词的分析解读,提出对《雷雨》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和艺术技巧方面的新看法。关键词:雷雨 潜台词 解读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

2008 年6 月 第10 卷/ 第6 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J un. 2008 Vol. 10 No. 6 收稿日期:2008 - 02 - 16 作者简介:陈凯(1978 - ) , 女, 河北保定人, 助教,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张建辉(1980 - ) , 男, 河北保定人,助教,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 陈凯, 张建辉 (保定学院, 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彼得·纽马克撰写了多部翻译理论著作,将翻译文本类型进行分类,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的概念,同时他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扩充———提出了关联翻译法,为国内外译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为繁荣译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 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413X(2008) 06 - 0142 - 03 彼得·纽马克,英国当代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其翻译理论简明扼要,短小精悍,与奈达的卷帙浩繁 相得益彰。和奈达一样,纽马克运用现代语言学来 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他认为译论“源于比 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 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同时,他承认 语言的平等性和可译性,认为翻译既是科学,也是艺 术和技巧,针对不同种类的文本,译者要采用不同的 翻译方法,力图使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 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1 ] 。下面本文 将就其主要的译论观点进行简析,以求对纽马克的 翻译理论有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文本类型分类 在纽马克看来,翻译就是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 不能离开文本。因此,纽马克根据Buhler 的语言功 能理论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范畴:表达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 (一) 表达型文本 在表达型文本中,如文学作品、私人信件、自传 和散文等,其核心思想是表情达意,作者独特的语言 形式和内容应同等重要。因此,这样的文本强调原 作者的权威,不会去考虑读者的反应。典型的表达 型文本包括:1. 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长篇

毕业答辩讲话稿(精选多篇)

毕业答辩演讲稿(精选多篇) 第一篇:毕业答辩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03级表演专业毕业生xxx,学号:xxxxxxxxxx 我论文的题目是"浅谈表演创作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的范围很广泛,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比如播音,相声,朗诵等等,本论文谈及的是表演中的语言,具体说是台词. 文章中心是:当语言能传递思想感情,表达人物形象时,表演才能实现艺术创造;当表演实现了艺术创造,那么那些能够传递思想感情,表达人物形象的语言,也才能上升为艺术的语言。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也就是我的题目“表演创作中的语言艺术”的含义。 文章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语言魅力的描述” 我想既然我在我的论文中把语言称为是艺术的语言,既然我认为艺术的语言能够推动表演进行创作,那么这语言一定是吸引人的,一定是富有魅力的,所以我从魅力的角度来描述和展现语言。 有魅力的语言,是能够感染人的,不一定没有好音色的演员就没有语言魅力,重要的是语言中夹杂真情,能够传递人物思想感情,就好象有人说话别人爱听,有人说话别人不爱听,需要的是具有表现力的语言,能让人们去尽情欣赏,这才是魅力所在。

魅力可能来自一个人的天赋,但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那么如何实现语言的魅力,来推动表演进行创作,就需要语言的表现技巧和提升内涵修养两方面相结合,这也是我论文接下来的两大论点。 那么我先提到“语言的情感交流”这部分 语言在表演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实现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我从“语言在表演中的重要性”来论述。包括声音的塑造啊,台词的诠释啊,具体到潜台词的挖掘啊,语言的性格化表现啊,语言动作性啊,方言的运用啊等等角度来谈。 表演要做到“语言肖似,宛如其人”.把话说活,也就是说得生动和富有感染力。我想同样的一句话,不一样的个性人物,在不同的规定情景,用不同的心态,讲出来的感觉也会不一样的,比如“出去”这两个字,你是愤怒的命令呢,还是无可奈何的态度呢,是用疑问句呢,还是用肯定句呢,是喝醉了含糊不清说呢,还是紧张了结结巴巴说呢……关键是演员要主动去理解去诠释这语言内在含义,去把握人物的内在感情。从语调,语气,节奏,逻辑重音等细微的角度去塑造人物语言。比如《骆驼祥子》中虎妞这个人物,是泼辣的,她一不高兴起来,说话会连哭带着喊;比如久经事故的商人,他说话可能会油腔滑调;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的性格是柔弱的,更多时候语气是愁苦哀怨的;而像徐静蕾演的电影〈我爱你〉里杜桔和王毅的爱情,就是以斗嘴调侃的特殊方式来谈恋爱的。

浅谈对新闻播音员的认识

浅谈对新闻播音员的认识 [摘要]新闻节目在电视节目中的重要地位使得新闻播音员这一角色举足轻重。然而观众对播音员却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影响到了播音员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只有冲破误区,认清自身的职业个性特征,新闻播音员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字]新闻播音员误区个性特征 今年1月份央视大换《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时候,很多观众就给予了热切关注。从主播们播新闻的语气语速、举手投足间纷纷给与评议和比较。有人说如果把“新闻联播”的播音员非要叫成“主持人”的话,那这个“主持人”就是最简单的主持人。他们只要做到吐字清楚、字正腔圆、端庄大方、就可以了。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是在新闻评论类节目出现之后才相应由播音员转变而来。播音员其实与主持人一样,要具备诸多种能力。 一、对新闻播音员理解的误区 很多人都认为播音员应该是年轻漂亮的,不需要多高的学历,多广的知识,只要有副好嗓子、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就行。但是,在欧美一些电视业发达的国家,能播新闻的都是上了年纪的。比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丹·拉瑟,退休时是73岁。在离开时他表示,可能继续在另一家电视频道从事新闻工作。在我国,比如《新闻联播》的邢质斌,60岁左右依然在播报新闻。新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只有有一定年纪才有丰富的阅历,才能以平稳、成熟的风格与新闻的这种气质相匹配,让观众信服所播报的内容。 新闻播音员也不是要“美若天仙”或“貌比潘安”。观众也不会因为播音员的相貌而选择看新闻与否。当然,这里的相貌应该是基本五官端正的相貌。传媒理论认为,播音员的主要职能是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观众。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虽然是世界主持界的佼佼者,却一点也算不上漂亮。她凭借出色的口才和人格魅力,吸引着无数的观众。现在各大电视台出现的一些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比如白岩松、元元等,绝对算不上“俊男美女”,却凭着各自独特的播音风格为大批人所喜爱。 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播音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这样的修养能让他们在镜头前镇定自若地采访播讲。《新闻联播》的主播们就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国脸”,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形象。“脸面”又岂是只要普通话过了关的任何一人能担任的?对于其

你迟早会明白,女人这三句话,潜台词是“我看不上你”

你迟早会明白,女人这三句话,潜台词是“我 看不上你” -01- 这人世间,每个人都在寻找那个会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可没有人会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遇见那个人。 谁不渴望爱情?毕竟爱情的滋味太过美好,可相遇不容易,相爱更不容易。 在万千人海中,找到一个让自己心动的人,已经是很困难了,想要两情相悦,更是难上加难。 这世间的感情就是这样,多的是求而不得,两情相悦的感情毕竟实在少数,很多人都只是在求而不得的情况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人,过完这一生。 你喜欢的人未必也喜欢你,喜欢你的人你却又不喜欢,总之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自己孤单一个人。 男人要明白,追求一个女人时,不要莽撞和冲动。虽说,男人应该勇敢行动证明自己的爱,但前提是那个人也对你有好感。 如果她对你没有好感,那你为爱情做的所有努力,换来的不过是对方的厌烦而已。 很多男人都喜欢对女人死缠烂打,就算是表白无果,为了显示自己“专一、坚持”,所以对女人穷追不舍,觉得自己总有一天能打动女人的心。 但其实,这样的行为只会换来女人的厌烦。女人比较在意细节、考虑他人的想法,所以就算拒绝你,也还是会给你面子,她会委婉的表达,来暗示你放弃与她进一步发展的想法。 -02- 李江和刘涵涵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刘涵涵是因为觉得朋友人不错,朋友的朋友应该也不会人品很差,所以在认识后就交换了微信。 李江是个十分普通的男人,普通的外貌、普通的工作和普通的家境,刘涵涵虽然也说不上优秀,但却胜在温柔成熟又独立,所以李江在一段时间的聊天后,就对刘涵涵产生了好感,在聊天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的撩一下刘涵涵。 虽然,李江一直对刘涵涵有好感,一味的用自己认为的对她好的方式去喜欢她。每次撩刘涵涵的时候,她却没有什么反应,感觉无关紧要的一样。

浅谈话剧表演中角色台词的处理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47885346.html, 浅谈话剧表演中角色台词的处理方法 作者:刘信义 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35期 摘要:台词是剧作家刻划人物的基本手段,也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据。演员对角色台词的处理,就是要把剧作家写在纸上的死的文字,通过演员自己在声音色彩、气息运用、语调语势、速度节奏的处理,把它变成舞台上活的,富有性格化的语言。 关键词:话剧表演角色台词处理方法 台词是剧作家刻划人物的基本手段,也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据。演员对角色台词 的处理,就是要把剧作家写在纸上的死的文字,通过演员自己在声音色彩、气息运用、语调语势、速度节奏的处理,把它变成舞台上活的,富有性格化的语言。因此演员对台词处理的好坏与他塑造的舞台形象是否鲜明、生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处理角色台词的基本方法 (一)对角色台词的分析与理解 1.语言行动的分析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在舞台上,人物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反映在形体上的叫作形体行动,反映在语言上的就叫作语言行动。语言行动既然是根据剧中人物所要达到的目的的 来决定的,因此在确定语言行动时,首先要寻找人物行动的目的,这就需要通过台词的字里行间对剧本中所发生的事实、事件、矛盾冲突及其所提示的规定情境、人物关系、主题思想进行分析,才能找到人物在全剧中的总的目的(最高任务)与总的行动(贯串行动)以及每段台词的具体的目的和行动。 2.潜台词的挖掘 通常我们把存在于台词内部,存在于台词字里行间,作者没有写出来,但又最能表达人物的真实含意的话定义为潜台词,简单地说潜台词就是台词的真实含意。同样一句台词,从人物的语言行动上去控掘,行动不一样,潜台词就不一样,能分析出多少行动,就能挖掘出多少不同的潜台词。我们仅以“你早啊!”这句台词为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句台词只有把语言行动分析得准确,才能

了解潜台词在采访过程中的作用

了解潜台词在采访过程中的作用 潜台词作为伴随语言出现在采访过程中,是常被人忽视的重要信息,文章探究了潜台词的常见出现方式和基本把握方法,使之服务于整个采访,为记者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标签:潜台词新闻采访应用 潜台词是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是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比喻不明说的言外之意。表达潜台词,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采访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受访者表现或表达的潜台词,把握好潜台词对记者领悟被采访者回答内容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一次采访的成败。 潜台词有两类:一类是有意识的,即被访者无法通过直接的语言表达但希望传达给记者,便以肢体语言或者借代的语言表达。第二类种是无意识的,即被采访者并不想回答或透露某些情况,他会在无意识的语言或肢体行为中给予记者答案。 潜台词对新闻采访的影响很大,把握好潜台词就能更好的把握受访者的意思,更深入地报道。 了解潜台词的方法多种,现从如下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采访者应先通过文字资料、视频资料了解被访者 对采访对象的了解,是采访前最重要的内容。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大致经历、主要成就、性格爱好、当时情绪、亲友关系。要采访一个人,就尽可能先了解他,像一个“未见面的老朋友”一样,了解其性别、年龄、职业、经历、学历、特长、兴趣等,收集已有的报道。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说,她访问邓小平之前,看了好几公斤重的材料。这位以善于采访世界各地著名的风云人物而著称的女记者,成功的秘诀之一,这关键在于她非常舍得在采访之前下功夫收集和消化各种资料,尽量熟悉自己的采访对象。 二、对采访主题的充分访前准备是保证采访连贯完整的关键 采访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第一,对事实相关背景的了解。第二,对报道思想、报道主题的设定。采访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采访之前就要对目标事实作更为细化的报道思想和报道主题的策划。只有报道思想先确定下来,记者才知道采访时的目标是什么,第三,提问的准备。提问的准备是将采访目标分解为系列的问题。第四,记录的准备。采访记录可分为笔记、录音和摄像等方式。了解一个人的习性、言谈方式和采访主题,记者就能更自如的进行访问,即使受访者企图转移话题也可以从其他方面找到答案,对研究潜台词可能出现的地方会

蝙蝠侠与黑暗骑士 解读小丑台词以及潜台词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解读小丑台词以及潜台词 我们可以发现在《黑暗骑士》这部满是罪恶的动作片里竟然看不到多少血迹,如果换作其他导演的话肯定早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了。而导演诺兰显然不想与之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因此他的手法更加高明。 片中多处爆炸场面的出现便说明了导演并不一味地追求血浆喷涌给观众视觉上的刺激,他选择了另一个极端,比之以往的动作片视觉上的特效,导演更注重对心灵的震撼,那才是更深层次的影响。不用太多的血浆,也不用堆积成山的死尸就将人性的阴暗丑陋曝之于众。而最重要的任务:饰演经典反派“小丑”,莱杰也顺利完成了,而且是超额完成的。再一次向莱杰向小丑致敬。 下面我就来试着分析并解读一下这部影史上最恶的反派角色“小丑”(The Joker),你会发现小丑的这些台词比任何一篇课文教给你的都要受用,而且小丑的观点再度发起了对人性善论的挑战。 我们到底是天生的好人还是天生的坏人?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天天都做好事。 同样的,做一件坏事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坏事。处在这两个极端的人,都是备受考验的同类人。 1.“I believe…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simply makes you…stranger.”

(我相信,那些没杀你的原因会让你变得更加······怪异。) 这是小丑在本片中的第一句话,也是在场银行劫案戏中唯一的一句。诡异,在我琢磨这句话的含义时插在银行经理嘴中的是烟雾弹而非手雷时我才恍然大悟,此乃“诡异”也,小丑凭借其诡异的计划成功地从黑帮银行抢走了6800万,导演为其设计的出场可谓震撼至极,摘下面具时,小丑的“演出”开始了。 小丑最相信的便是诡异。 2.Let s not blow this out of proportion。(我们别把会议谈爆了。) 在小丑的第二场戏“黑帮首领会议”上,小丑再次诡异地出现,并且用了一个非常冷的笑话激怒了黑帮头领gamble,随后亮出了挂满全身的手雷,说了这句台词。在措辞上小丑真的匠心独运,“blow”是“吹”的意思,propotion是“比例、标准”。如果手雷被引爆了当然所有人还有那个计划就会被吹飞了啊。 一句话小丑便全身而退,诡异而不失幽默。 3.Why so serious!(干嘛这么严肃呢?) 从小丑的语气和表情中不难推测出,小丑极有可能杀掉了自己的父亲,而这最经典的一句台词,竟然是小丑的父亲最先说出来的。从之前小丑自己叙述伤疤来历的故事中我们得知,小丑并非孤儿,有父有母,一个完整的家庭,却是一个相当不幸的家庭。父亲是个酒鬼加变态,整日酗酒之余便是虐待母亲和他,正是这样一个家庭造就了小丑阴暗丑陋的性格,小丑在极度的恐惧中度过了他的灰色童年,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印记(嘴上的伤疤)。 一个心理极度扭曲的男孩儿,干嘛这么严肃呢? 4.I’m a man of my word(我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小丑将一盒自己录制的恐怖DV寄到电视台,通过录像带小丑向高潭全市人民发出警告,威胁蝙蝠侠现身并且公开自己的身份,该行为充分表明了自己坚定的立场和爆棚的自信,性格上小丑绝对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人,干干脆脆不拖泥带水。 只是可怜了那个被虐待致死的蝙蝠侠模仿者。

探析老舍《茶馆》潜台词的含义

探析老舍《茶馆》潜台词的含义 日期:2014-06-19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 ? 201405期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浏览次数:652 作者: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陕西西安刘娟 【摘要】《茶馆》是老舍戏剧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代表了老舍先生在后期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主要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推导角色对话中“不合作”的潜台词,准确理解潜台词的含义,接着分析剧中人物对潜台词含义的体现方式和实效性,以此来重读老舍先生《茶馆》中通过对话的表象所体现出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老舍《茶馆》潜台词含义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 语言哲学大师格赖斯(Grice)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成为了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导在语境下剖析说话人的真正含义,理解其“弦外之音”。会话含义理论需要会话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其达到交流的实际意图,其中的合作原则有四条准则:(1)量准则:要求交流双方所提供的信息量要平衡。(2)质准则:要求双方所提供的信息准确真实。(3)关联准则:要求双方提供的信息贴切,没有偏离主题的信息。(4)方式准则:要求双方所表达的信息清晰简洁,以免产生歧义。 量准则下《茶馆》潜台词的含义与“不合作”现象 在《茶馆》的语言对白中,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对话造成了量的不平衡,产生出超越对话表面意思的潜台词含义,让对方通过对潜台词的含义进行推导来达到目的。 1.没有提供应该提供的信息量 例如: 茶客1:谭嗣同是谁? 茶客2:好像听说过!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 这是在第一幕秦仲义与庞太监在茶馆中的对话,两个茶客听说谭嗣同要问斩,其中一个茶客提出了疑问,但另一个茶客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反而回应了大家都明了的问题。其表达的潜台词含义就是:皇上都下令问斩了,犯的罪一定不小。这同时反映了茶客们对市井的漠然态度,他甚至不知道谭嗣同是谁,也不想去知道他是谁,更没有对谭嗣同问斩有何评价,对皇上问斩已然习惯了,不管斩谁都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老舍在这里通过两个茶客两句简单的对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老百姓都处于麻木的状态。 2.说话人提供的信息量大于应该提供的量

外交辞令潜台词

外交辞令潜台词中国外交部“黑话” 亲切友好的交谈——字面意思; 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 交换了意见——会谈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 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 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双方分歧很大; 会谈是有益的——双方目标暂时相距甚远,能坐下来谈就很好; 我们持保留态度——我们拒绝同意; 尊重——不完全同意; 赞赏——不尽同意; 遗憾——不满; 不愉快——激烈的冲突; 表示极大的愤慨——现在我拿你没办法; 严重关切——可能要干预; 不能置之不理——即将干涉; 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我们将报复; 我们将重新考虑这一问题的立场——我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友好)政策;拭目以待——最后警告; 请于*月*日前予以答复——*月*日后我们两国可能处于非和平状态;

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负责——可能的话我国将诉诸武力(这也可能是虚张声势的俗语); 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容忍的——战争在即; 这是不友好的行动——这是敌视我们的行动,可能引起战争的行动;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打算忍了,要动手了; 悬崖勒马——想挨打么? 勿谓言之不预也——准备棺材吧。 最后几句自从中国开始韬光养晦发展经济之后就没用过了。 关于“勿谓言之不预也”中国政府的两次生动使用: 一次是1978年越南军队对中越边境的侵犯 另一次是印度军队对中印边境的侵犯 各国外交辞令的潜台词 1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反恐战争。(美国) 潜台词:打击恐怖主义不是最终目的,渗透美国的势力,进而实现美国国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2不管美国处在多么困难的境地,身边总是不应该缺少英国这个最可靠的盟友。(英国) 潜台词:拉大旗作虎皮,没有比这买卖更合适的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可是英国人说的。 3我们不赞成用战争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法国) 潜台词:打仗就完了,我国在伊拉克的八十亿美元投资就打水漂了,那就真让赫尔姆斯-伯顿心满意足了。 4北约如果执意要东扩,那么我们也东扩。(俄国) 潜台词:我们威胁东扩是假的,敬告你们别把我们逼急了是真的。 5不赞成对安理会扩大问题进行强制表决和设置时间表,那样做会有分裂联合国的危险。(中国) 潜台词:日本想要提拔一下自己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在某些问题上不合作,那是万万达不到目的的。 6我们完全支持对华解除武器出口禁运。(德国) 潜台词:市场太诱人了,实在抵挡不住诱惑。 7在协助改造宁边核反应堆的问题上出尔反尔,我方忍无可忍,认为已没有必要继续进行六方会谈。(美国)潜台词:说好了给钱却又不给钱,那我只好用你最害怕的东西来讹诈你了。 8联合国改革方案已经提交大会,我认为日本会成功入常(安南) 潜台词:不提德国、巴西、印度,那是因为日本给家乡提供了大量金钱援助,更因为要讨好美国,因为日本是美国的哈巴狗。 9人民币应该升值,否则会极大损害世界贸易的发展。(美国) 潜台词:赶快升吧,谁让你美元储备那么大,低端工业品那么有竞争力呢?你升值了我好填补一下预算赤字,顺便还有贸易逆差。 10敦促中国领导人主动会晤台湾地区政府领导人。(美国)

《从雷雨看潜台词的魅力》微课制作说明

《从雷雨看潜台词的魅力》微课制作说明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潜台词的含义 2、通过解读《雷雨》学会品味潜台词的三种方法 二、制作准备 微课PPT、潜台词相关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用过视频资料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潜台词在生活当中的魅力,让学生在笑中开启课程的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解释核心关键词“潜台词” 定义: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在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也就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3、讲解鉴赏方法 ①不看人物话有没有说,而看人物心里有没有想。 例如第二幕从开头到“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部分内容,周朴园一共说了五个“哦”字。要是在平常,对这种应答词我们就可能忽略过去,但通过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当然也包括对舞台说明的解读,我们可以挖掘到人物的未说之意、心中所想:①是勾起周朴园的回忆;②是一般应答词;③是表示惊奇;④痛苦⑤是受人指控般、作贼心虚的窘态。一个简短的“哦”的潜台词就有如此丰富的意蕴,就能揭示出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变化过程。 ②不看人物话是不是这样说,而看人物心中是不是那样想。 第二幕中鲁侍萍的两段台词,她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一实一虚,很有意味: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鲁侍萍:亲戚?②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③周朴园:怎么?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另一个角色的意思其实是在说: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②根本

就无所谓什么亲戚。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③不看人物话有没有说到,而想人物心中意有没有说尽。 第二幕中写侍萍被赶出周家这一件事情,周朴园说:“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而鲁侍萍却说:“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两人都用了“忽然”一词,而且话都说了一半,但心中所想却是截然不同的。周朴园是在推卸责任,而鲁侍萍则是在揭发周朴园的罪行:不是我无缘无故投河自尽,而是你周朴园为了娶富家小姐而丧尽天良地赶我出门,全然不顾我生孩子才三天,这是何其狠毒!这里鲁侍萍用周朴园的原词来嘲讽周朴园的虚伪,使戏剧语言精炼而有味,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突出。 4、布置练习 周朴园:你来干什么?① 谁指使你来的?② 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