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礼俗社会又称"共同体"或"公社",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法理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专指传统社会。它的特征是:规模小,分工简单,角色分化少,家庭为社会的核心单位,情感型的初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行为受习俗和传统制约,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2.法理社会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礼俗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专指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它的特征是:规模大,分工复杂,角色分化多,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非情感型的次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行为受制度和法律制约,社会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3、机械团结:在劳动分工较低的传统文化中,大多数的社会成员从事相似的的职业,共同的经验和共享的信念使他们相互结合。是相似性的紧密联系。社会是个几无分化的同质体,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也是直接的,其成员之间的团结可称之为机械团结。

4、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由于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个人之间的差异性不断扩大,同时也使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分工造成的个人差异性损害了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反过来又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因为分工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因此,分工越来越承担了原先由共同的集体意识所承担的角色。5.同心圆模型:同心圆模型是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的城市结构和地域结构学说。他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物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他认为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不同质量的居住带,依次向外为:①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区;②过渡带;③工人住宅带;④良好住宅带;⑤通勤带。此学说的缺点是:同心圆过于规划,未考虑城市交通线的作用,且划带过多。其成功之处是:从动态变化分析城市;在宏观效果上,基本符合城市结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提出新的思想。

6.扇形模型:该模型由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提出。扇形模型是关于城市居住区土地利用的模式,其定义是一般的居住结构是由不同质量的住宅引起的,其价值从中央商务区沿着交通线向外辐射成为扇形分布;其中心论点是城市住宅区由市中心沿交通线向外作扇形辐射。

7.多核心模型:由美国学者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他们认为中心商业区是大城市总体上的支配中心,但城市内部还存在其它支配中心,这些支配中心都支配着一定的地域范围,城市地域就是由若干各具特色、相互独立的核心逐步结合组成的,每个核心的区位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各自的功能特点和吸引力。

8.结节性:城市的结节性是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产生的聚集作用。

9.结节地域:在城市地域内部,构造和组织较为均衡,境内存在着一个或数个中心,从这个中心向外引出几条流通线,联结着一定地域,然后由中心和地域组合成结节地域。

10.均质性: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保持同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1.均质地域:在均质性的作用下,城市地域中出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非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2.社会结构:广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基本要素之间稳定持久的联系模式。狭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模式。

13.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实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

14.社会分层:是对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分析研究,它是社会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传统领域之一,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15.社会流动: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16.水平流动:是指一个人在同一社会阶层内的横向流动。它多半涉及角色,特别是职业的改变,但在社会阶层上没有变化。

17.垂直流动:是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

18.结构性流动:是指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的流动。

19.自由流动:是相对于结构流动而言的,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

20.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

21.代际流动:是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流动,具体操作时通过测量儿子的职业与父亲职业的异同表示出来的。

22.城市物质文化:又称表层的城市文化。城市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物质实体组成。

23.城市制度文化:又称中间层的城市文化。城市制度文化是通过城市规范与制度体系表现

出来的文化形式。

24.城市精神文化:又称深层的城市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精神文化与狭义的城市文化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它包括城市的知识、信仰、习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

25.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①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城市社会学研究通过对社会现象特征、成因及相关因素的探讨,揭示了城市社会现象的形成机制,有助于人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现象。

②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城市发展历史的比较,城市社会学研究者运用综合、系统的方法,探讨了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变迁过程,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③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会学者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城市社会问题现状、特征、成因、功能以及城市社会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并提出有效发挥城市社会问题正功能、克服城市社会问题负功能的方案,有助于引导人们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④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对城市社会发展历史和现状的比较分析,城市社会学者还对城市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的预测。这些假说或设想为我们展示了关于城市发展的备选方案。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①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会学通过社会调查、实证研究,从城市整体的高度对城市社会进行系统分析,把握城市的本质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科学地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和途径。

②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社会学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城市观: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优先发展城市,通过城市带动农村,这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即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矫治城市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④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学者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构建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参考体系,为我们衡量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科学性与现代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特点

①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过程。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城市破坏,但这只是暂时的,大约11世纪,西欧城市开始复兴。

②欧洲城市的发展完成了由“城”到“市”的转变。欧洲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剩余产品丰富,交换不断扩大,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③城市功能分化。①进行长距离交易的城市;②兼为消费中心和生产中心的城市;③消费性城市;④封建领主的设防据点城市。

④城市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突出表现在城市内部行会组织的发展、市民运动的兴起、城市自治权的扩大及城市国家的出现。

东西方中世纪城市发展比较

①从城市发展的进程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

②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城市多是工商业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

③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城市内部矛盾表现为封建社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

④城乡关系不同。如果说欧洲中世纪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那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则是对农村的强取豪夺。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它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①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同时并存的规律。这一方面是受到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之约;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区域内部地理资源等自然条件,合理布局生产力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