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46.00 KB
- 文档页数:12
1
住
宅
工
程
质
量
通
病
防
治
措
施
编制人: 刘光辉
审核人: 李征超
2 目 录
1、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1
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2
3、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3
4、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3
5、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4
6、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4
7、地下工程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5
8、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5
附录1…………………………………………………………………………6
附录2…………………………………………………………………………7
附录3…………………………………………………………………………8
附录4…………………………………………………………………………9
3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农四师六十六团金山花苑6#住宅楼(廉租房) 编号
致:农四师监理公司
我方以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农四师六十六团金山花苑6#住宅楼(廉租房)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承包单位(章) 伊犁宏远16公司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4
通病防治措施
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对住宅工程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措施。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的检测。记录、收集和整理通病防治的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
根据经批准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样板引路。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认真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一、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基坑基槽开挖后,应经勘察设计人员验槽,发现异常时,要提出处理意见处理。
2、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应采用下列措施:
房屋顶层端开间门窗洞口处增设构造柱,端部墙体内设水平钢筋3Ф6,沿高度方向间距500㎜。顶层挑梁末端无圈梁时,在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3Ф6钢筋,钢筋应自挑梁末端伸入两边不小于1M。顶层窗台下第一灰缝内设置3Ф6钢筋,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
3、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裂缝,应采用以下措施:
在全部外墙窗台下二皮砖增设2道Ф6通长水平钢筋,并伸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
4、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按规定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小于5%。
5、水平暗敷设管线,应按照砌体模数的高度浇筑强度不小于C20的细石砼代替砌体,安装管线时不应在墙体开水平槽。
6、普通砖、空心砖含水率为10%-15%;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7、砌体结构坡层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8、砌体结构粉刷前,应切实加强基层处理,特别是抹灰层过厚和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补强处理,并进行处理后的检查验收;严格执行粉刷分层和抹压工序,确保无脱层、无空鼓、无爆灰和无裂缝。
9、主体结构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理。
10、砌筑第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如超过20mm,应先用细石砼找平,严禁在砂浆中掺填碎砖或用砂浆找平,严禁采用两侧砌砖,中间找平的方法。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屋面板及地下室顶板在未配筋表面纵横布置钢筋,钢筋配筋率不应少于0.1%,且不小于Ф6@200。
2、现浇扳板角部筋直径不小于Ф8,间距不大于150㎜,长度不小于板短跨度的1/3。 5 3、现浇扳中敷设的电线管,下部沿管线应增设加强筋Ф6@200,宽度不小于500㎜,与板底钢筋绑扎牢固。
4、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片石和山砂,按规定严格控制碎石和砂中的含泥量。
5、砼中采用外加剂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砼收缩影响较小、同当地常用水泥相融性好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10%。
6、预拌砼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小于1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泵送砼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内径之比小于1:3。
7、预拌砼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住宅不应大于150㎜。
8、严格控制现浇砼板的厚度,严格控制现浇砼板内钢筋、管线的位置,板内管线管径不应大于板厚1/3,管线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使用成品塑料保护层定位件,采用可靠措施,在浇筑现浇砼时保证板内钢筋、管线不位移。
9、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尽量避免交叉布置,确需交叉的,在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内。
10、现浇板浇筑时,在砼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砼终凝前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压抹,注意观察板面有无裂缝,必要时适当增加压抹次数.
10、现浇板浇筑后,一般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对掺用缓凝剂外加剂的砼,不得少于14d。
11、现浇板养护期间,当砼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砼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12、板底宜采用直接批腻子措施,现浇板采用大型模板支撑系统。砼板面原浆找平。
13、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刚度、整体稳定性和上下支撑的竖向贯通;模板接缝宽度不大于1.5㎜,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中间不宜大于800 ㎜;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控制拆模时间,防止砼早期扰动。
三、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厨房、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的砼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其他房间地面低20-30㎜。
2、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3、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在均匀涂一层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砂喷洒均匀。
4、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砼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砼凝固后进行 6 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试验。
5、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6、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
7、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
四、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
2、抹灰工程不得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须合格。
3、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微膨胀细石砼二次封堵,小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保证封堵填塞饱满、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4、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5、 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
6、 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
7、 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砼梁、柱中部。
8、 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严格控制分格缝的间距.
9、 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
10、 外墙面砖镶贴时,面砖吸水率不得大于8%,并进行冻融性试验;严格控制和验收镶贴施工质量;嵌缝必须采用勾缝条抽压出浆至密实.
11、窗台应采用现浇板混凝土浇筑。窗台、窗眉、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用小于2%。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必须设置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密实、顺置,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滴水线(槽)深度、宽度均不低于10㎜。
五、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2、门窗安装前应进行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3、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4、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框边处不大于500㎜。严禁在新建扩建工程中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7 5、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在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揭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6、门窗框外側应留5㎜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
7、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六、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屋面工程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确认后组织施工。
2、卷材防水层收头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
3、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管道泛水不小于300㎜);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4、刚性细石砼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
②砼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砼并摊平,在放置钢筋网片,后铺1/3的砼,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
③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的防水油膏上必须再粘贴不小于250㎜宽的卷材保护层。上人屋面应增设保护层。
④加强养护和成品保护,保水养护不小于14d。
⑤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
七、地下工程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地下室竖向防水工程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并编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
2、地下防水工程所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3、地下室竖向和水平防潮层用1:2水泥砂浆抹面20mm(掺5%防水粉)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
八、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1、由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定期校验。
2、主体施工阶段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50C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场控制标识清楚。
3、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砼浇筑前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范围内设置一处。
4、装修阶段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发现超标准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