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过程中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 格式:pptx
- 大小:477.89 KB
- 文档页数:21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1. 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是鉴定试样由哪些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组成,即确定物质的组成。
2.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是测定试样中某一或某些组分的量,有时是测定所有成分。
3. 滴定分析法(titrimetric analysis):又称容量分析(volumetric analysis)。
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所加的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量。
4. 重量分析法(gravimetric analysis method):是通过称量物质的某种称量形式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 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而后逐个分析。
6.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是使用较特殊的仪器进行分析的方法,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7. 准确度(accuracy):是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用误差衡量8. 精密度(precision):是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
9.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δ=X-μ10.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绝对误差δ与真值μ的比值。
(相对误差用Er表示)11.回收实验:当采用所建方法测出试样中某组分含量后,可在几份相同试样(n≥5)中加入适量待测组分的纯品,以相同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
12.空白试验(blank test):在不加入试样的情况下,按与测定试样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分析实验,称为空白实验。
13.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分析化学的认识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
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任务是研究各种物质的组成、量的测定和其化学、物理性质的研究。
分析化学应用广泛,包括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质量控制、工业生产和医药领域等。
本文将从分析化学的起源、发展历程、方法和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古人对物质的分析研究主要是通过药物的制备和使用。
古代著作《金匮要略》中详细记载了药物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效果。
在西方,古希腊人提出了四大元素的学说,即土、水、火、气。
这种学说虽然错误,但对于后来分析化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到了中世纪,阿拉伯化学家开始使用实验方法进行物质的分析。
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三世纪的伊本·海曼和十四世纪的宰克里雅。
他们将实验方法应用到矿物、贵重金属、自然药物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化学的发展,诸如拉瓦锡、浸出法、重力法等成为了主要的分析方法。
20世纪初,随着电化学和分光光度学的出现,分析化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成为现代化学发展的基石之一。
二、分析方法分析化学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指鉴定样品所含化学成分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行为来确定化学成分,比如颜色的变化、气体的产生等。
定量分析是指测定物质中某种化学成分的量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体积法、电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等。
三、应用领域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化学中,分析化学可以用来分析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促进对生命过程的理解和探索。
在环境科学中,分析化学可以应用到环境污染分析和环境化学反应等方面,以解决环境问题。
在质量控制方面,分析化学可以监测商品的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在工业生产中,分析化学可以用来分析原材料和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和杂质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分析化学重点总结1. 引言分析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的方法和原理。
在现代科学和工业中,分析化学在实验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总结分析化学中的一些重点概念和技术。
2. 分析化学基础2.1 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通过测试和测量来确定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化学学科。
它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研究物质的成分和结构,而定量分析则确定物质中某个组分的含量。
分析化学常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
2.2 分析化学的基本步骤分析化学的基本步骤包括样品制备、分析方法选择、分析测量和数据处理四个阶段。
样品制备是为了将要分析的物质从复杂的基质中提取出来,以便于后续的分析。
分析方法选择是根据分析目标和样品特性,选择适合的仪器和方法进行分析。
分析测量是利用适当的仪器和技术,对样品进行测试和测量。
数据处理是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结果并进行解释。
3. 常用的分析方法3.1 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利用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
紫外可见光谱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吸收和发射特性,红外光谱用于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核磁共振光谱用于分析物质的核磁共振谱图。
3.2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气相色谱常用于分析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液相色谱用于分析液体和溶液中的物质,高效液相色谱则可用于分析更复杂的样品。
3.3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法包括电解法、电沉积法和电导法等。
电解法可用于分析物质的离子浓度和电量,电沉积法可用于金属离子的分析和电析纯化,电导法可用于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4. 分析化学的应用分析化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环境分析:利用分析化学方法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和监测,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概论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酸碱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络合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氧化复原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重量分析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吸光光度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别离和富集方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开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又被称为分析科学。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1.分类〔1〕按分析要求定性鉴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
定量测定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
〔2〕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3〕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响及其计量关系为根底,如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分析,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4〕按试样用量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5〕按工作性质例行分析、仲裁分析。
2.分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欲测组分的性质;〔2〕获取共存组分的信息并考虑共存组分对测定的影响,拟定适宜的别离富集方法,以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3〕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4〕现有条件、测定本钱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第1章绪论1.1、概念分析化学:研究有关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科学。
分析化学的任务: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测定各组分的含量及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分别属于分析化学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应用于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医药卫生与环境保护、学校教育。
1.2、分类按分析任务(或目的)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按分析对象分为: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按分析方法的原理分为: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按试样用量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等1.2.1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1.定性分析:鉴定试样由哪些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组成;2.定量分析:测定试样中某组分的含量。
3.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
1.2.2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1.无机分析:无机分析的对象是无机物。
由于组成无机物的元素多种多样,因此,在无机分析中要求鉴定试样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或化合物组成,以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别属于无机定性分析及无机定量分析。
2.有机分析:有机分析的对象是有机物。
虽然组成有机物的元素并不多(主要为碳、氢、氧、氮、硫等),但其化学结构却很复杂,不仅需要鉴定组成元素,更重要的是进行官能团分析及结构分析。
1.2.3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1.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被分析的物质称为试样,与试样起反应的物质称为试剂。
试剂与试样所发生的化学变化称为分析化学反应。
根据定性分析反应的现象和特征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根据定量分析反应中试样和试剂的用量,测定物质组成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别属于化学定性分析与化学定量分析。
化学定量分析又分为重量分析与滴定分析(或容量分析)。
2.仪器分析:根据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如相变温度、折射率、旋光度及光谱特征等)与组分的关系,不经化学反应直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叫做物理分析法。
如旋光分析及光谱分析等。
根据被测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叫做物理化学分析法。
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分析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研究和应用一系列分析技术和方法,对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分析化学的重要性。
其一,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化学研究中,分析化学是探索新物质、研究物质性质和反应机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确定化合物的成分、结构和性质,为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例如,分析化学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化合物的纯度、鉴定未知物质的结构和确定反应物与产物的定量关系等。
此外,分析化学在材料科学、药物研发、生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二,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工业生产中,分析化学在物质转化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控制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对原材料的成分和质量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例如,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都需要依靠分析化学方法对原料和成品进行分析和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其三,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而分析化学则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分析化学可以检测大气中的空气污染物、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帮助我们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来源,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其四,分析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析化学不仅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也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分析化学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分析化学还应用于医学诊断、药物监测和酒精检测等领域,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