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四节气手抄报立夏简单模板_立夏节气手抄报内容

二十四节气手抄报立夏简单模板_立夏节气手抄报内容

二十四节气手抄报立夏简单模板_立夏节气手抄报内容
二十四节气手抄报立夏简单模板_立夏节气手抄报内容

二十四节气手抄报立夏简单模板_立夏节气手抄报内容

立夏节气一到,意味着夏天就将开始,此时的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同时农作物也静茹旺盛生长,因此夏天是一个生长的季节。关于立夏节气手抄报怎么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立夏简单手抄报,欢迎大家前来欣赏。

立夏简单手抄报

立夏节气介绍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大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若按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立夏特点

节气气温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雨水特点

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夏季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篇 导语: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 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 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忙种、夏至、小暑、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课时设计:1课时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探究学习,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特有的历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科学根据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气候特征、动植物特征、传统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等。 3、通过诵读立夏节气中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基本常识、习俗、诗歌等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确探究节气的流程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课,视频资料,2人一个小组配“挂蛋”的材料包,前置性学习单和学习材料,游戏单。

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课前通过前置性学习材料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前置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初识“二十四节气” 1、(前置性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课上做简单的回顾)通过练习题来回顾课前学习内容。 二、师生构建问题引入新课 (课)出示一张20XX年5月份的月历。 师:你能找出这张月历上有关节气的信息吗?生答 师:下面我们就“跟着节气去探究”,一起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 师:关于“立夏”节气,你想探究哪些内容呢,请与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三、探究“立夏”节气 1、认识“立夏”。 师:立夏在每年5月5-6日之间。古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其中“立”:建始也,“夏”:假也。“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意思是说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 2、“立夏”节气的天气情况及气候特征。

二十四节气知识整理

一、二十四节气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2、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4、“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5、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以下五大领域:(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二十四节气”的申报从整体上归为第四类遗产领域。 6、反映四季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天气现象: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7、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8、中国古代实行阴阳历,阴历的依据是地球与月亮的位置关系,阳历的依据则是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二十四节气就是阳历的一部分,从地球上看,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圆形,古人将之称作‘黄道’,并把黄道分为24份,每15度就是一个节气”。 9、是继京剧、珠算等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10、春分、秋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手抄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二十四节气歌手抄报 篇一:二十四节气手抄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二十四节气意义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 个节气。 ? ? ?二十四节气简介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中气和节气相间地排列。从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

雨水,分属于十二个以地支排列的月份。春分后的节气是清明,其后的节气依次是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 篇二:《二十四节气》小报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时间: 1月5日小寒;1月20日大寒;2月4日立春;2月18日雨水;3月5日惊蛰;3月20日春分;4月4日清明;4月20日谷雨;5月5日立夏;5月21日小满;6月5日芒种;6月21日夏至;7月7日小暑;7月23日大暑;8月7日立秋;8月23日处暑;9月7日白露;9月23日秋分;10月8日寒露;10月23日霜降;11月7日立冬;11月22日小雪;12月7日大雪;12月21日冬至。 —预备三班叶雨龙 篇三:二十四节气歌大全 (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电子小报节日手抄报模板节日画报剪报板报A3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 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 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 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 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 置,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 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 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 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 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 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 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 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 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 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 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 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 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 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 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 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 差1~2天。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 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 法。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 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 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 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 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 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 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 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 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 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 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 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 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 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 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 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 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 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 种麦种蒜”(安徽)。 学校班级姓名:

2020年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2020年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夏天来了,轻柔的风儿给人带来一丝丝温暖的感觉,七色的彩虹飘在天空中,那云彩 可真是五彩斑斓。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4篇精选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一 1、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2、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批瞎瞎。 3、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4、立夏晴,雨淋淋。 5、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6、人凭饭养,畜凭草养。 7、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8、人下饭桌猪上槽。 9、多带老娘土,阴水两把捂。 10、若要牲口把膘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11、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12、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13、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14、不怕使十天,就怕猛三赶。 15、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16、一个猪娃不吃糠,两个猪娃吃得香。 17、好喂不如好使。 18、青草、格荛,强似喂料。 19、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20、锄头早,僵瓣少。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二 21、无雨锄地,有雨补苗。 22、把草把料,牲口欢跳。 23、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24、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25、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26、要想虫害少,除尽田边草。 27、清明林林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28、立夏日晴,必有旱情。 29、客守货,船掌舵,喂牛看着牛倒沫。 30、牛栏要通风,猪圈要软松。 31、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32、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33、立夏三日正锄田。 34、牛要喂饱,马要夜草。 35、喂豆饼,两得利,肥了牲口壮了地。 36、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37、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38、护根草,长到老。 39、苹果梨子早疏果,密度适当产果多。 40、治虫没有巧,治早治小又治了。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三 41、把草把料马没饱,草料半槽顶住了。 42、锄板响,庄稼长。 43、毛驴脾气怪,骑着倒比牵着快。

2020年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2020年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夏夭來了,轻柔的风儿给人带來一丝丝温暖的感觉,七色的彩虹飘在夭空中,那云彩可真是五彩斑斓。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來的2020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4篇精选大全, 希望大家喜欢!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一 1、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2、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批瞎瞎。 3、立夏夭气凉,麦子收得强。 4、立夏晴,雨淋淋。 5、立夏麦触牙,一月就要拔。 6、人凭饭养,备凭草养。 7、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酚。 8、人下饭桌猪上槽。 9、多带老娘土,阴水两把捂。 10、若耍牲口把膘保,千万莫喂帝烂草。 11、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12、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13、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14、不怕使十夭,就怕猛三赶。 15、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16、一个猪娃不吃糠,两个猪娃吃得香。 17、好喂不如好使。 18、青草、格莞,强似喂料。

19、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20、锄头早,僵瓣少。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二 21、无雨锄地,有雨补苗。 22、把草把料,牲口欢跳。 23、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黃姜和芝麻。 24、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25、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26、要想虫害少,除尽m边草。 27、清明林林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28、立夏日晴,必有旱情。 29、客守货,船掌舵,喂牛看着牛倒沫。 30、牛栏要通风,猪圈耍软松。 31、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白棵。 32、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33、立夏三日正锄田。 34、牛要喂饱,马要夜草。 35、喂豆饼,两得利,肥了牲口壮了地。 36、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37、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38、护根草,长到老。 39、苹果梨子早疏果,密度适当产果多。 40、治虫没有巧,治早治小乂治了。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三

24节气中立夏时节的知识大全

立夏时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对于立夏,你了解的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是职场文秘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立夏简介 每年5月5日或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立夏日期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52,20世纪=318。

立夏植物 举例说明2088年立夏日期=[88×.0.2422+52]-[88/4]=26-22=4,5月4日是立夏。 例外1911年的计算结果加2日。 立夏气温特点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 立夏农谚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详解二十四节气——立夏

详解二十四节气——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一般在公历5月5日前后,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2013年的立夏时间是5月5日16:18分,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一、立夏节气的由来 立夏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呜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代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许多人还以立夏日的阴晴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最好下场雨,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二、立夏节气如何养生 立夏后,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与万物生长之势相应。因此,要避免大汗淋漓,过汗伤阳。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勿发怒。 立夏以后的饮食原则也以养阳、养心为主,平时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全国通用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课时设计:1课时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探究学习,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特有的历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科学根据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气候特征、动植物特征、传统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等。 3、通过诵读立夏节气中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基本常识、习俗、诗歌等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明确探究节气的流程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资料,2人一个小组配“挂蛋”的材料包,前置性学习单和学习材料,游戏单。 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课前通过前置性学习材料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前置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初识“二十四节气” 1、(前置性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课上做简单的回顾)通过练习题来回顾课前学习内容。 二、师生构建问题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张2019年5月份的月历。 师:你能找出这张月历上有关节气的信息吗?生答 师:下面我们就“跟着节气去探究”,一起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 师:关于“立夏”节气,你想探究哪些内容呢,请与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三、探究“立夏”节气 1、认识“立夏”。 师:立夏在每年5月5-6日之间。古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其中“立”:建始也,“夏”:假也。“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意思是说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 2、“立夏”节气的天气情况及气候特征。 ①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雷雨增多,动植物都开始迅速生长。我国江南地区进入雨季,多阴雨连绵天气。 ②介绍2016、2017、2018年成都立夏当天的天气情况。 ③对比2018年上海、漠河、三亚的天气情况。感受: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很大。 ④课后探索:请小朋友们在学习单的温度计上记录今年立夏那天我国主要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3、介绍立夏节气时动植物和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候:中国古代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年就有七十二候。(视频介绍) ②一候:一候蝼蝈鸣。昼伏夜出的蝼蝈开始鸣叫。(视频:蝼蛄的鸣叫) ③二候:二候蚯蚓出。蚯蚓因感到阳气渐盛而群起出土。 ④三候:三候王瓜生。 王瓜是一种药用藤本植物,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蔓延开来。 ⑤其他动植物:青蛙、芍药花、樱桃。 ⑥农事活动: 作物出苗:立夏时节,谷雨时种下的玉米、豆子、棉花等作物都已经出苗。冬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灌浆),需要及时浇水、锄草。喷洒农药:果树上会出现很多爱吃果子的蚜虫,尽管它们和其他生物一样有生存的权利,但农民伯伯为了让果树多留下果子,还是会喷一些药剂来驱赶它们。 4、立夏节气的一些民间习俗。 ①古代立夏祈福----迎夏、启冰。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课时设计:1课时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探究学习,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特有的历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科学根据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气候特征、动植物特征、传统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等。 3、通过诵读立夏节气中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基本常识、习俗、诗歌等文化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确探究节气的流程及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资料,2人一个小组配“挂蛋”的材料包,前置性学习单和学习材料,游戏单。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课前通过前置性学习材料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前置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初识“二十四节气” 1、(前置性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课上做简单的回顾)通过练习题来回顾课前学习内容。二、师生构建问题引入新课(课件)出示一张20XX年5月份的月历。师:你能找出这张月历上有关节气的信息吗?生答师:下面我们就“跟着节气去探究”,一起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师:关于“立夏”节气,你想探究哪些内容

呢,请与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三、探究“立夏”节气 1、认识“立夏”。师:立夏在每年5月5-6日之间。古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其中“立”:建始也,“夏”:假也。“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意思是说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 2、“立夏”节气的天气情况及气候特征。①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雷雨增多,动植物都开始迅速生长。我国江南地区进入雨季,多阴雨连绵天气。②介绍20XX、20xx、20xx年成都立夏当天的天气情况。③对比20xx年上海、漠河、三亚的天气情况。感受: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很大。④课后探索:请小朋友们在学习单的温度计上记录今年立夏那天我国主要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3、介绍立夏节气时动植物和农业生产的情况。①候:中国古代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年就有七十二候。(视频介绍)②一候:一候蝼蝈鸣。昼伏夜出的蝼蝈开始鸣叫。(视频:蝼蛄的鸣叫)③二候:二候蚯蚓出。蚯蚓因感到阳气渐盛而群起出土。④三候:三候王瓜生。王瓜是一种药用藤本植物,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蔓延开来。⑤其他动植物:青蛙、芍药花、樱桃。⑥农事活动:作物出苗:立夏时节,谷雨时种下的玉米、豆子、棉花等作物都已经出苗。冬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灌浆),需要及时浇水、锄草。喷洒农药:果树上会出现很多爱吃果子的蚜虫,尽管它们和其他生物一样有生存的权利,但农民伯伯为了让果树多留下果子,还是会喷一些药剂来驱赶它们。 4、立夏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教学设计

立夏 一、教材分析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有“尝新”“斗蛋”“称人”等。教材通过听《称人》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民间立夏的习俗;通过赏析美文《扬州的夏日》,引领学生走进立夏时节扬州美景,感受初夏的美妙;通过品味农谚和相关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立夏节气,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玩“斗蛋”“称人”游戏更是让孩子们颇感节气的趣味,倍增对节气的兴趣和喜爱情怀;教材最后“放大细节”写作则告诉学生“写活动的时候,只要写好活动中的细节,比如表情、动作、语言、还有人物的心理,就会使活动生动有趣”这个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立夏”的由来、相关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等知识。 2.通过“吃乌米饭”、“斗蛋”等实践活动,感受立夏带来的快乐。 3.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石臼、米、水、南烛叶、纱布、乌米饭、斗蛋网 学生准备:鸡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 四、教学过程 (一)立夏我知道 1.分享感知,畅谈立夏 自主交流:观察日历,说一说所了解的“立夏”。 2.初步认识,了解节气 解文说字:明白“立,开始也”,懂得立夏是告别春天,夏天的开始。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即开始,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全国通用

非遗进课堂之“二十四节气”——立夏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内容:立夏节的历史追溯、立夏习俗了解、称体重、编织蛋套、立夏斗蛋。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形式的立夏节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并享受节日的乐趣。 2、让孩子们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重难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立夏节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并享受节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立夏农谚。 2、学习蛋套的编织方法。上学时随带编织丝带若干。 3、活动当天,每位队员准备茶叶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1、今天,我们来聊聊我国的传统文化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而且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古人根据太阳的运行和气候的变化,总结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呢?又都有她的节令特征,人们就利用这些节令特征掌握农时安排农事。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为了节气的速记,我们将二十四节气总结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指名说一说二十四节气歌。) 3、今天,让我们伴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步伐走进第七个节气——立夏吧!(听故事,知节气,立夏篇,开始啦!) 二、立夏渊源及习俗(通过讲故事向孩子们传送) 1、立夏的时间点在5月5日至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过了立夏,北斗星的斗柄已经悄悄转向了东南方向,各种植物和动物也都在长大,夏天真正的开始了。

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雷雨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农民也进入大忙时期。立夏以后,天亮得早了,人们有晚睡早起的习惯,所以中午最好适当午睡来补充睡眠,平常还要多锻炼身体。有些地区有“立夏称人”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就不怕因夏季炎热而变瘦了。 我们知道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候。那么立夏有哪三候呢?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到了立夏,就可以听到一种叫蝼蝈的昆虫叫,外表有点像蟋蟀,但叫声没有蟋蟀好听。蚯蚓也从地底下爬出来,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疏松的泥土中,下雨时雨水灌入泥土,土里的空气被挤了出去,蚯蚓就会感到呼吸困难,纷纷爬到地面来,所以雨后经常能见到许多蚯蚓。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会结出红色的果实。三候王瓜生,就是说王瓜这时已经开始长大成熟了,人们可以采摘,并相互馈赠了。 到了夏天,小飞虫们开始大量繁殖。他们正巧成了青蛙的美食。青蛙是庄稼地里的捕虫能手,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 到了立夏时节,也正式芍药花开的好时候。芍药花在五月开放,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五月花神”,还有“花仙”“花相”的美称。 民间立夏有吃蛋、挂蛋的习俗。这里还有个小故事呢。从立夏这天起,天气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人们向女娲娘娘求助,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这天,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就可以免除病灾。因此,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人们将煮好的“立夏蛋”放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挂在孩子胸前;孩子们则最爱玩斗蛋的游戏,两人各拿一个鸡蛋,以蛋尖为头,头击头,尾撞尾,蛋壳坚而不碎的获胜。 2、孩子们,在刚才的故事中你了解了哪些有关立夏传统文化呢? 三、立夏挂蛋编蛋套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动手编织蛋套,看谁的手最巧,编织的蛋套最漂亮。 1、材料:5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 2、做法:老师在讲台上示范。 3、配《立夏》歌曲,学生在小组内编蛋套!老师个别指导编织。把茶叶蛋装在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的内容,具体内容: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有关立夏的谚语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些,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的谚语,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有关立夏的谚语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些,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的谚语,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二十四节气立夏谚语 1、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 2、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3、力量麦子锄头谷。 4、糟糠出猪,粪草出鱼。 5、苗荒甚于草荒。 6、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7、护根草,长到老。 8、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9、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10、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11、留苗过稀,后悔莫及。

12、锄头早,僵瓣少。 13、熟食焖烂,一天斤半。 14、不稀不稠,才能丰收。 15、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16、挖苗不除根,大棵抱小孙。 17、春天恋了苗,秋后收得薄。 18、毛驴脾气怪,骑着倒比牵着快。 19、猪喂一盆食,牛喂一把草。 20、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21、饲料多样,定时定量。 22、有病无病,倒沫为证。 23、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24、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25、人下饭桌猪上槽。 26、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27、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 28、畜是农家宝,全凭饲养好。 29、一日三挠,等于加料。 30、碗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权。 1、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2、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批瞎瞎。

二十四节气——立夏(2)

二十四节气 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若按我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立夏的气候特点: 节气气温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雨水特点 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夏季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是关系中国南北气候的山,它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南下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2020-05-06

描写立夏节气的古诗_二十四节气立夏诗词

描写立夏节气的古诗_二十四节气立 夏诗词 古人对于节气或季节的到来总是有很多感触的,不管是气候的突变,还是风景颜色变换,都能够让他们诗兴大发。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描写有关立夏的古诗,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最美的立夏诗词】

《朝中措》(立夏日观酴醿作) 宋代:管鉴 一年春事到酴醿。何处更花开。 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 倦游老矣,肯因名宦,孤负衔杯。 寄语故园桃节,明年留待归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 宋代: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日南风大作》

24节气手抄报范文

24节气手抄报范文 导语:这是我们国家传统农历上面的一些特定日子的名称,每个季节有6个节气,一年总共是24个节气。下面是搜集的24节气手抄报。希望能帮到你! 24节气作文 去年9月的一天,谈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奇怪的是,他不教语文,不教数学,更不教英语,他教节气。 他告诉我们节气的由来,讲述那些跟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神奇传说,更教会了我们如何观察节气的特征,如何看见平时不易看到的生活点滴。于是,我们在节气的世界里,东奔西走,上蹿下跳,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们逐渐变得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而这,与之前比较是质的改变。 时间飞快,谈老师的最后一课结束了,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每个节气都写的作文,也不只是一本本《节气里的读写》。他教给了我们一种能力,一种观察到别人忽视的事物的能力。是的,这是一种能力,只不过不同于别的能力,它能触及到人们内心最柔软的一面。因为,这是一种大自然的能量,只有有心观察的人,才能得到罢了。 今后,见到谈老师的机会可能会少很多。这一年,我跟随着谈老师,循着二十四个节气一路学习,一路收获,一路探索,一路发现。就这样子,我们慢慢地走过了中国传统的各个节气,也渐渐明白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24节气格言

这一年,既漫长,又短暂。这一年,我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动。 1、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2、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 3、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 4、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 5、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 6、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 7、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8、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 9、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 10、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11、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12、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 13、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14、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15、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16、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 17、四月廿六海水开目。 18、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19、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 20、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 二十四节气养生常识与注意事项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夏算节日吗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夏算节日吗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那么立夏算是一个节日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立夏算节日吗? 回答:立夏是一个节日,立夏日为汉族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流行于全国各地。节日简介“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立夏节在立夏日。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的仪式。近代民间,有尝新和秤人之习,此日人们把将熟之小麦、大麦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麦之鲜;或用秤秤人之轻重以祈福。立夏节民间严禁家人坐在门槛上。许多人还习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节日习俗立夏节立夏日。对今人来说,立夏不过是一个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而已。可是,我们的先人却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这是因为,“立夏”的本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长大。古时以农为重,立夏田禾既成,古人当然要有一些相关的习俗了。 古时的立夏习俗是怎样的呢?据《岁时佳节记趣》一书记载,先秦时各代帝王在立夏这天,都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区举行迎夏仪式。彼时,君臣一律身着朱色礼服,佩带朱色玉饰,乘坐赤色马匹和朱红色的车子,连车子的旗帜也是朱红色的。这种红色基调的迎夏仪式,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五月立夏见小满,果树疏花紧相连 ——从立夏、小满走近二十四节气 刘婷 教学目标: 1、借助《二十四节气歌》,让学生初步感知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 四个节气名称。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由来,古人制订和划分的 依据。 3、重点学习5月份的两个节气“立夏”“小满”,了解对农事 的指导、相关谚语、诗歌、习俗。 4、了解二十四节气对现在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5月份的两个节气“立夏”“小满”,了解对农事的指导、相关谚语、诗歌、习俗。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由来,古人制订和划分的依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朗读《二十四节气歌》,读过或者想读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朗读。揭示歌名。就是《二十四节气歌》,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老祖宗们就已经依据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

近二十四节气。 二、了解名称由来,制订、划分依据。 1、什么是二十四节气?老师今天邀请小问号来给我们解答。(二 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根 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2、二十四节气如何制订和划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多年前,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 3、二十四节气具体是哪些节气呢?我们根据《二十四节气歌》来 了解一下,知道的同学可以和我们分享。 4、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四季来划分。

立夏谚语_二十四节气立夏谚语_关于立夏节气的谚语

立夏谚语_二十四节气立夏谚语_关于立夏节气的谚语 有关立夏的谚语 1、碗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权。 2、好喂不如好使。 3、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4、春锄杂草少,夏锄棉苗好,秋锄如拾金,冬穿新棉袄。 5、不稀不稠,才能丰收。 6、少了不治虫,多了治不净。 7、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8、立夏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9、熟食焖烂,一天斤半。 10、草细如加料。 11、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12、猪喂一盆食,牛喂一把草。 13、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14、勤刷毛,膘头好,舒筋活血疾病少。 15、牛喝一个大肚子,就能抵挡一阵子。 16、定苗带个篮,蚜株移出田。 17、长犁、短耙、高吊磙。 18、能驮千斤,不驮偏沉。 19、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20、狠锄行间,细锄行边,匀搂株间,保墒保暖。 21、饲料多样,猪体肥壮。

22、头遍锄不好,到老一地草。 23、垄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 24、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 25、立夏起北风,十口鱼塘九口空。 26、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27、同样草,同样料,不同喂法不同膘。 28、立夏前后种络麻。 29、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壮的。 30、若要牲口把膘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31、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32、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33、苗要好,除虫早。 34、谷茎圆,莠茎扁,莠草脆硬,谷叶绵。 35、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36、不怕苗子小,就怕虫子咬。 37、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38、立夏雨,尖斗谷子平斗米。 39、长拉套,短驾辕。 40、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41、多带老娘土,阴水两把捂。 42、猪菜切得细,如同加白米。 43、节气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44、人下饭桌猪上槽。 45、有病无病,倒沫为证。 46、畜是农家宝,全凭饲养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