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乳腺癌外科新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69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专家共识乳腺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首要恶性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骨骼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占所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60%~75%o研究发现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病变,少数患者表现为溶骨成骨混合性病变。
骨转移灶破坏骨的生理结构与机械强度,常伴有中重度骨痛,严重者可发展为病理性骨折。
骨转移灶形成的软组织包块可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肢体局部功能丧失。
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ke1.eta1.-re1.atedevents,SREs)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骨放射性核素显像(ECT)是骨转移筛查的最常用方法。
另外,影像学评估还有X线检查、CT、MR1.PET-CT等;对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还应进行病理学及生物化学标志物评估。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作为一种终末期全身性恶性疾病,治疗应以全身治疗为主。
其中,内分泌治疗、化疗、抗HER-2药物治疗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式,新型靶向治疗如PARP抑制剂、TrOP2靶点的抗体藕联药物、CDK4/6抑制剂、PI3K∕mT0R通路抑制剂等在特定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1.1和CT1.A4在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中显示处一定疗效,双磷酸盐及地舒单抗可用于预防和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发展。
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相关症状,手术和放疗是骨转移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
此外,完善的疼痛管理和关怀支持治疗不可或缺,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流程见图1。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流程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一般状态、月经状况、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状态、既往治疗情况(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等)、无病间期、肿瘤负荷(转移部位和数量)等因素,并应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是否有快速控制疾病和(或)症状的需求,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从2008 ASCO看乳腺癌研究动向——访北京307医院江泽
飞教授
于丽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ASCO今年最大的进步就是既报道了影响临床实践的阳性结果,也同时允许更多的阴性结果展现在学者的面前,这使得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避免走重复的路。
【总页数】4页(P82-84,86)
【作者】于丽
【作者单位】《中国处方药》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走出乳腺癌治疗的误区--访解放军307医院乳腺癌内科宋三泰教授 [J], 王小艳
2.ASCO传递结直肠癌国际临床治疗研究新进展——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袁瑛教授 [J], 潘锋
3.康复医学: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看健康与残疾——访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丁伯坦教授 [J], 韩同伟
4.真实世界研究可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访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 [J], 潘锋
5.新冠肺炎期间乳腺癌患者诊疗行为需做合理调整——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 [J], 潘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章摘要1-1 背景在Monaleesa-2中,与单独使用来曲唑作为绝经后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相比,Ribociclib联合来曲唑显示出无进展生存率提高。
Monaleesa-7旨在评估瑞博西尼联合内分泌治疗绝经前HR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1-2 方法这项3期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30个国家的188个中心进行。
符合条件的患者为绝经前妇女,年龄18-59岁,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东方肿瘤协作组表现状态评分为0或1;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1.1版中的反应评估可测量疾病,或至少有一个主要溶解性骨损伤;以前没有接受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抑制剂(CDK4/6抑制剂)的治疗。
允许在辅助或新辅助环境中进行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对于晚期疾病,也可以进行一系列化疗。
患者被随机分配(1∶1),通过交互反应技术(IRT),接受口服瑞博西尼(600毫克/天,用药3周,停药1周的时间表)或匹配安慰剂口服他莫昔芬(20毫克每天)或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2·5毫克或阿那曲唑1毫克,口服,每日),所有患者均给予戈舍瑞林(每28天一次,第1天皮下注射3.6毫克)。
在治疗任务中患者和研究人员采用双盲。
通过意向性治疗进行疗效分析,并对所有接受至少一剂研究治疗的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
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无进展生存率。
Monaleesa-7在.NCT02278120注册,正在进行中,但不再招收患者。
1-3 结果2014年12月17日至2016年8月1日,672名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瑞博西尼组335名,安慰剂组337名。
根据研究者的评估,与安慰剂组的13个月(11.0-16.4)相比,瑞博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3.8个月(95%可信区间19.2-未达到)(危险比为0.55,95%可信区间0.44-0.69;P<0.0001)。
2021ASCO:芳香化酶抑制剂(AI)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副作用分析(全文)01NRG oncology /NSABP B-42 研究:乳腺癌指数(BCI)和延长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tx)对HR+乳腺癌的疗效预测Breast Cancer Index (BCI) and prediction of benefit from extended aromatase inhibitor (AI) therapy (tx) in HR+ breast cancer: NRG oncology/NSABP B-42.摘要号:501第一作者: Eleftherios P. Mamounas;NSABP/NRG Oncology, and The Orlando Health Cancer Institute,摘要类型:Oral Abstract Session背景:乳腺癌指数HOXB13/IL17BR 比值(BCI-H/I)可预测内分泌治疗(ET)和延长内分泌治疗(EET)的获益。
我们研究了NSABP B-42 研究中BCI-H/I 对EET 获益的预测作用,评估了完成 5 年内分泌治疗的HR+乳腺癌患者中延长的来曲唑内分泌治疗(ELT)的疗效。
方法:所有有原发肿瘤组织的患者均合格。
主要终点是无复发间隔(RFI)。
次要终点是远处复发(DR)、乳腺癌无瘤间隔(BCFI)和无病生存率(DFS)。
采用分层Cox 风险比例模型。
由于ELT 对DR 的非比例效应,采取time-dependent 的二次分析(≤4y,>4y)。
似然比检验通过BCI-H/I 相互作用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分析2179 例患者(60%N0;仅62% AI 治疗;80% 为HER2-),45% 为BCI-H/I 高,55% 为BCI-H/I 低。
ELT 显示RFI 的10 年绝对获益率为1.6%(HR = 0.77,95%CI: 0.57-1.05,p = 0.10)(BCI-H/I-Low: 1.1% [HR = 0.69,0.43-1.11,p = 0.13];BCI-H/I-高:2.4% [HR = 0.83,0.55-1.26,p = 0.38];相互作用p = 0.55)。
贝伐珠单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相关进展潘战宇;李彦昕;姜战胜(综述);谢广茹(审校)【摘要】三阴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因不具备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的靶点,因此在治疗方面以化疗为主。
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种针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单克隆抗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是仅有的使用比较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
本文将就贝伐珠单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和晚期一线、二线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is defined as ER-negative, PgR-negative, and HER2-nega-tive. Chemotherapy is primarily used to treat TNBC because TNBC patients do not have the targets of endocrine therapy and HER-2 therapy. Bevacizumab is the only widely used target drug in TNBC and acts as a monoclonal antibody target on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view on the progress of using bevacizumab inneo-adjuvant therapy, adjuvant therapy, and first-and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TNBC.【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5(000)014【总页数】4页(P716-719)【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贝伐珠单抗;新辅助;辅助;晚期;治疗【作者】潘战宇;李彦昕;姜战胜(综述);谢广茹(审校)【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肿瘤外科;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0060【正文语种】中文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特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三种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