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补助实施细则全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补助实施细则中的外贸航线是指广西北部湾港至其他国家港口航线,以及至香港、澳门、中国台湾航线和外贸内支线。
下面是细则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补助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延续和修订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桂政发〔20xx〕5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规定》),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航运和物流业的发展,切实将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补助资金的发放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实行企业自愿申报、管理部门审核、政府审定的办法。
补助资金涉及自治区的部分,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
第三条本细则中的广西北部湾港包括北海、防城港、钦州三个港域。
港口所在地政府是指北海、防城港、钦州三市人民政府。
第四条本细则中的外贸航线是指广西北部湾港至其他国家港口航线,以及至香港、澳门、中国台湾航线和外贸内支线。
开行航次指一个完整进出港航次,即一个航班。
航线开行率指航运企业一年的开行航次总数,本细则以45航次/年为航线开行率的计量标准。
“穿梭巴士”业务是指广西北部湾港各港域之间集装箱转泊运输。
“五定”班列是指海铁联运集装箱专列。
第五条《若干政策规定》第十四条所称各类大型物流企业,其界定标准参照国家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xx〕300号)。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补助标准第六条《若干政策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关于外贸集装箱直航航线补助的对象,是指既有的、已稳定运行一年(含)以上、航线开行率达到45航次/年(含)以上的外贸集装箱班轮直航航线的航运企业。
按以下原则确定补助标准:(一)使用600TEU以下船型的航线,每年给予80万元的补助;(二)使用600TEU(含)—1000TEU船型的航线,每年给予100万元的补助;(三)使用1000TEU(含)以上船型的,每年给予120万元的补助;(四)补助资金由自治区财政和港口所在市财政各安排50%。
2010年5月3日至5月7日,走访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地,调研结果如下:一、各港口情况:广西是中国西部惟一拥有沿海港口的省区,2007年2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成立,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港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经营调度,结束了过去三港无序竞争的局面,形成北部湾(广西)经济区。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防城港,正谋划着向“亿吨大港”的飞跃。
这三个港口各有侧重,防城港主攻转口贸易;钦州打造中石油基地,而北海则是着眼于出口加工业。
(一)钦州港:1.有利条件:钦州港天然深水岸线63 公里,内湾深槽天然水深一般-15 — -22 米,最深处达-28.5 米,避风、回淤小、港池宽、潮差大,是我国非常宝贵的天然深水良港。
规划10 个作业区,可建l—30 万吨级深水泊位200 个,其中10—20 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30 多个,25—30 万吨级若干个;整个港口远期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
2.码头情况:钦州港10万吨航道于2008年12月6日竣工通航,迈出了建设亿吨大港的坚定步伐。
目前,钦州港已建成码头泊位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000多万吨。
3.初步形成了以石化、能源、造纸、冶金、粮油加工为主的大型临海工业框架。
如今,随着东油沥青、新天德能源、大洋粮油、燃煤电厂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金桂林桨纸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即将竣工投产,以及钦州保税港区年底的封关运作,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临海工业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开发区基本形成了与大港口相配套、“前港后厂”的石化、造纸、冶金、能源、粮油加工、物流等产业群,已成为环北部湾及大西南地区的石化、能源、物流加工基地。
落户开发区工业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达产后,将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
4.效益:2009年钦州港实现货物吞吐量2063万吨,码头集装箱十万标箱,2009年12月23日钦州保税港区通过国家验收进入运行,2009年钦州港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
行业继续回暖,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保持领先港口行业月度数据点评事件概述: 2020年9月22日交通部发布全国港口8月份吞吐量数据。
2020年前8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92.9亿吨,同比+2.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9.7亿吨,同比+3.7%;内贸货物吞吐量63.3亿吨,同比+1.5%;集装箱吞吐量16807万标准箱,同比-2.5%。
► 行业持续回暖,全国港口月度货物吞吐量增速稳步提升。
8月内贸货物吞吐量数据优于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降幅缩窄。
2020年8月当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2.9亿吨,同比+7.2%,较7月+6.0%的同比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前八月货物吞吐量为92.9亿吨,同比+2.2%,较前7月+1.4%的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
分贸易类型来看,8月内贸表现优于外贸,8月当月内贸货物吞吐量为8.9亿吨,当月同比+7.8%,增速较7月+4.2%的同比增速提高3.6个百分点;前8月内贸货物吞吐量为63.3亿吨,同比+1.5%,较前7月+0.5%的同比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外贸货物吞吐量为4亿吨,当月同比+5.9%,增速较7月+10%的同比增速环比下降4.1个百分点。
从8月集装箱吞吐量的数据看,海外虽然仍然受到疫情限制,但经济重启继续进行,相关制造业需求平稳恢复,同时基础消费需求继续保持高水平,带动中国相关商品出口延续增长,集装箱吞吐量降幅缩窄。
但海外需求后续待看疫情发展。
从8月数据来看,2020年8月当月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406万标准箱,当月同比+6.4%,较7月+4.6%的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
前8月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6807万标准箱,同比-2.5%,较前7月-3.8%的降幅缩窄1.3个百分点。
► 2020年前8月西南港口群吞吐量增速领先,广西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速继续领跑,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居主要港口首位。
分区域来看,2020年前8月,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及西南沿海五大沿海港口群货物吞吐量分别为27.6/15.6/11.3/4/3.3亿吨,同比分别为+1.8%/ +0.3%/ +2.7%/+3.6%/+11.1%,西南沿海港口群货物吞吐量增速仍领先,前8月五大港口群货物吞吐量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五大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3721/3191/2656/800/339万标准箱,同比分别为-2.9%/-1.9%/-3.6%/-2.7%/+22.2%,五大港口群8月吞吐量增速环比均有改善,前8月仅西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同比正增长。
北部湾经济概述北部湾地区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位于中国南部,邻接东南亚地区。
这个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而闻名,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本文将对北部湾经济的发展概况进行全面的介绍。
一、经济基础北部湾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油气、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渔业资源。
这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同时,北部湾地区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距离东南亚国家较近,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此外,该地区的交通网络也十分发达,包括港口、公路和铁路,为物流的快速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产业结构北部湾地区的经济结构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两者良性互动。
工业方面,北部湾地区发展了多个支柱产业,如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其中以石化、钢铁和电子信息产业最为突出。
服务业方面,该地区发展了旅游、金融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其中旅游业是北部湾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
三、发展现状近年来,北部湾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GDP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该地区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之一。
北部湾地区积极探索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举措,助力经济发展。
四、面临挑战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资源过度开发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加剧,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需要加快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此外,区域协同发展尚需加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
五、未来展望展望未来,北部湾地区的经济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北部湾地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政府应继续出台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同时,要加大力度推进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总结北部湾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浅析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优劣势和发展战略前言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08年1月14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获得国务院批准以及2010年11月11日钦州市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广西的经济、文化以及全方位的发展态势来讲,就犹如一扇轰然打开的闸门,为这块拥有着多元资源的神奇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机遇已经来到,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北部湾经济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加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是国家经济调整的的战略方向,应创新发展理念,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发展新举措,积极推进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成我国沿海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当前北部湾经济的发展有着良好基础,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文章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特征,探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施行中必须完善的各项规划与保障。
【关键词】:北部湾地区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广西经济模式发展战略第一章发展优势1.1 地理位置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西部惟一的沿海又沿边的地区,既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又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已逐渐成为商家争夺的经济要塞。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重要平台搭建合作平台为加快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2006年3月,广西成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融入和推进泛北合作,全力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作的物流基地、息交流中心,努力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同时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总面积约4.25万平方公里,2009年人口1321万。
20XX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图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介绍会现场。
中国政府于20XX年7月召开的西部大开发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
推进“八大”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在举全区之力,推进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的发展,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推动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20XX年1月24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工作座谈会现场。
2010年8月下半月号第16期23政时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经过3年努力,实现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经济总量显著扩大,产业集群效益明显,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
投资152亿元的钦州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20XX年已建成投产。
加快广西北部湾港建设,建成防城港区、钦州港区、北海港区3个亿吨级港区,总吞吐能力超过3亿吨。
钦州港大榄坪港区集装箱专用泊位。
全面加快打通经济区通往周边省市、国家和地区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通道和大密度的航空通道,形成南宁到北部湾经济区其他各城市1小时以内、到广西主要中心城市2小时左右、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左右的快速交通网络。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效便捷的铁路运输。
重点加快建设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二三期工程、广西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二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工程、期工程、北海出口加工区铁山港扩区等项目建设,把物流业培育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作者:郭真黄瑜艳来源:《物流科技》2016年第10期摘要: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腹地经济的大力支持,腹地经济的发展也将带动港口物流的建设。
现阶段,广西面临着多区域经济合作的好机遇,而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是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
文章在分析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区内腹地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探寻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关系,发现两者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因素。
由此提出建议以促进港口物流与区内腹地经济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港口物流;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灰色关联度中图分类号:U691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needs of hinterland econom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hinterland economy will also drive the construction of port logistics. At present,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the Guangxi is facing many good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is the basi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interland of Guangxi beibu gulf port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using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model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angxi beibu gulf port logistics and the hinterland economy, found that both have higher correlation, but also the existence of some not harmonious facto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hinterland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0 引言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等,广西迎来多区域合作发展的大好时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研究
一、绪论
本学期通过跟我们学识渊博、为人和善的XXX老师学习《港口作业技术》这门课程后,使我对我国港口的物流、装卸、管理、报税、联动等相关知识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借此机会向辛勤的XXX老师表示自己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此论文也是自己通过近半年的学习获得一点感悟,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
进入新的世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面临新的机遇和调战,本论文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进一步加快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的发展步伐提高借鉴。
二、北部湾经济去港口的基本概况
(一)北部湾经济区的基本介绍
1、北部湾经济区的历史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国家发改委通知强调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北部湾经济区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机遇
近年年来,随着我国和东盟等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例如东盟博览会的举办等,这些都进一步巩固我国和东盟诸多国家之间关系。
同时,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鼓励东部产业和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重大项目布局将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加大力度扶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支持西南地区经济协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国内其他区域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深化了中国-东盟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发挥面向东盟合作前沿和桥头堡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分析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简介
1.钦州港钦州港三面环山,港湾内水域宽阔,风浪小,含砂量少,冲淤平衡,是我区的深水良港之一。
钦州市所辖海岸线西起钦防界茅岭江口,东至北钦界大风江口,岸线总长520.8 公里。
港口规划岸线86.0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4.09公里,可建 1 ~ 30 万吨级深水泊位约 200 个,其中 10 万吨级以上35 个,远期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
2.防城港始建于 1968 年 3 月,位于我国海岸线的最西端,港湾水深、避风,三面环山,犹如内陆湖泊,航道短且不淤积,水域、陆域宽阔。
港口可开发利用的深水岸线达30 余公里,可建设近100个 0.5-20万吨级泊位。
3.北海港是广西沿海主要外贸港口之一,是港湾航道畅通、港阔水深的天然良港。
汉代,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点,于1984年北海市对外开放。
海岸线长562公里,有多处天然良港,可建万吨级泊位200多个,其中10至20万吨级泊位可建20多个,有的地方还可以建3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是发展大型深水码头、临港工业区和大型石油储备库的理想之地。
4.湛江港前身为“广州湾”,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雷州半岛,东临南海,南望海南岛,西靠北部湾,北倚大西南。
湛江港素以天然深水良港著称,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中国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的出海主通道,是全国20个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现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占广西全区比重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集疏运条件逐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得到发挥;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日益深化,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表1:广西北部湾港口吞吐量与增长率比较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1—2008),《广东统计年鉴》(2001—2008)
从表1可看出,在广西北部湾三个港口中,防城港的吞吐量最大。
2007年达到3032万吨,占广西北部湾港口群总吞吐量的62.75%。
钦州港吞吐量增长的速度最快,2005年吞吐量超过了北海港,2007年吞吐量比2000年增长了761.42%。
而北海港21世纪以来,吞吐量的增长出现了波动,近年来吞吐量在三个港口中最低,2007年吞吐量为594万吨,仅占广西北部湾港口群总吞吐量的12.3%。
广西北部湾港口群与主要的竞争对手湛江港相比,三港的规模还较小,2007年广西北部湾三港的总吞吐量为4832万吨,仅有湛江港79.5%。
但近年来,随着广西加大北部湾港口的开发和建设,广西北部湾港口群吞吐量与湛江港的差距在缩小。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港口货运力度不够,货物运输衔接不畅,效率低下;运输价格过高、车皮调度紧张;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码头泊位小、作业地小,功能区域难以拓展,吞吐能力不足,配套设施跟不上疏运要求;各港口间存在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内部竞争无序等现象。
另外,港口外部竞争激烈,广东湛江港、越南的系列港口都对广西北部湾港口群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对策
(一)加快铁路、公路等的建设,形成国际出海大通道现代化的港口群,需要现代化的国际大通道来支持。
广西沿海港口的交通应以建设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为目标,建设从广西沿海港口通往东盟、华南、中南及西南经济区的集疏运通道。
(二)对沿海三港合理分工和定位明确3大港口的功能定位是确保港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即防城港不断完善枢纽港功能,重点抓好10万吨级以上多用途泊位的建设,加快推进千万吨级大型钢铁基地建设的步伐,形成以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国家跨区域综合运输大通道出海口和综合性港口;钦州港不断完善临海工业港功能,加快推动 3 万吨级以上的石化工业基地建设;北海港建设成为以商贸和旅游服务为主,兼有临港工业功能的地区性重要港口。
(三)整合资源,实现港口资源一体化把广西港口岸线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岸线利用,坚持深水深用,鼓励专用码头与公用码头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力求充分利用岸线,避免重复建设,保证港口可持续发展。
要把广西物流业发展强大,就要打破行政界限,实行资源共享。
(四)加快港口的现代化建设,树立港口物流科技创新意识现代化物流的主要特征是集约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它通过一条产业链将生产、仓储、采购、装卸、运输、包装、装配、信息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产业。
广西的港口应致力于构建物流、信息、人力资源开发
和公共事务四个平台,建立通畅的港口集疏运体系,打造主要港口现代化信息网络。
现代化的、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广西港口经济发展的推动器。
广西应向国际化的物流港口借鉴管理经验同时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以现有的港口资源,招商合作建设和经营,抓住机遇,寻求灵活的合作方式。
四、结论
通过本学期《港口作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为本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且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对学习图书馆查阅相关书刊和新闻报道,论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为研究对象,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收获颇多,感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