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摘要:农民工是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产物,然而,在城乡二元格局的转型与市场经济的互动中,基于社会的歧视和法律保障的缺失,他们的劳动权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和维护。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缺失法律保障政府责任长效机制

一、“农民工”的含义

所谓农民工是指在中国的特定阶段存在的, 户籍在农村, 暂时或长期在城镇工作、就业的, 以工资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城市农民工的概念是我们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一

种特殊的群体, 它是指常年和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 但户

籍仍在农村的一部分群体。农民工非传统的农民, 又非城镇正式工人, 职业与身份的分离与不一致, 造成他们原有的一点农民权益

已渐渐失去,而作为城镇工人的权益又没有真正取得和享有,权益

的“真空”必然导致其法定权利和合法权益的缺失和受损。

二、“农民工”的法律权益及缺失

(一)农民工的法律权益

农民工问题的实质就是权益问题。农民工权益是一种普遍性权益与角色性权益相统一、相对应的权益。所谓普遍性权益, 是指农民工作为公民所普遍具有的权利, 也就是“人权”, 所谓“角色性权益”, 是指农民工作为社会成员在从事某种社会角色--劳动角色

时所具有的权益。所以, 以公民基本权利和劳动者的劳动权为核心, 是农民工权益的根本归宿和最高形态。

(二)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农民工仍然是庞大的弱势群体,还不

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的合法权益不时遭受侵害。主要表现在:工资待遇低,欠薪现象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的现象普遍存在。拖欠、克扣

甚至拒付工资现象时有发生;超强度劳动普遍存在,休息权得不到保障。虽然我国宪法规定休息权是劳动者必须享有的一项权利,《劳动法》也相关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依法所享有的休息休假权在很大程度上都得不到实现;劳动条件差、职业病频发、社会保障缺乏及教育权得不到保障。

三、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如前所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性的遭受侵害,这已经成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而在众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途径中,法律的途径是权利保障最后的、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国家应大力完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各项制度,合法有效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立法完善

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平

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劳动权等基本人权,应通过各部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使宪法赋予所有公民的各项权利能在农民工身上

得到具体、全面、充分地落实。用专门章节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动条件、居住环境、政治权利、社会地位和待遇、子女入学等做出原则性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歧视和侵犯。同时,还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再次,应加大劳动执法力度,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严格而科学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劳动监察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的配备和支持,加强劳动处罚力度。最后,在司法方面,要对农民工确立特别保护制度。

(二)打造“负责任的政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政府本身须树立三种观念:一是诚信观念。树立诚信观念,就是要保障中央的政令畅通,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仅本身要言行一致,而且要从整个国家大局的角度来认识认真执行法律及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对维护中央政府信用和权威的重大

意义。二是平等观念。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劳动法》第三条、第十二条均有相关规定。具体来讲,有关部门在出台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措施时不能带有歧视农民工的规定,要给农民工和其他劳动者提供均等的机会;在适用法律时要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三是法治观念。当政府有关部门少数人或个人的意志和法律发生冲突时应当服从法律,依法办事,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本身要参与进来,敢于对有关政府部门的“不作为”行为说“不”。德国法学家耶林认为,“权利,为达到此目标的手段就是斗争。”实践证明,在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方面政府不敢懈怠,

这与农民的参与和监督是分不开的。

(三)改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法律权益

改革城乡的二元户籍制度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市化步伐、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户籍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因此,政府应下决心及早对现行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彻底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逐步实现公民迁徙自由,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最终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消除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二元现象。另外户籍制度改革还要消除附加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不平等权利,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在政治权利、就业求职、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逐步建立起人口自由迁徙、城乡一体的一元户籍管理制度。

四、结语

农民工作为社会流动中的边缘弱势群体,其权益保障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要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就不能不考虑农民工权益缺损问题。国家在培育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工人力资源、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以及其生存能力的同时,加强法律对农民工权益的切实保护,才是我们社会对其人权保障的最大福祉。

参考文献:

[1]郑功成: 《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 载《中国党政干部

论坛》2002 年第8 期。

[2]《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李昌麒: 《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载《中国法学》2004 年第2 期。

[4]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专刊,2003年第期。

[5]朱镕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国家长治久安》,载《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