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公共政策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公共政策问题

摘要:公共政策问题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涉外仲裁和国际仲裁的场合,如果不能很好的查明各相关国家的公共政策,则作出的裁决很有可能因为违反公共政策而被撤销或不被承认执行。基于公共政策问题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重要性,对国际商事仲裁与公共政策之间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上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公共政策;关系;争议事项可仲裁性严格来说,公共政策不能算是法律独有的概念,很多其他的专业和学科都有公共政策这个词,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等。即便是在法学中,公共政策在不同法律部门中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在国际私法上,公共政策通常是指一国法院依其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时,因其会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排除其使用的一种保留制度。界定公共政策是一项非常艰难的研究任务,因为各个国家对它的定义差别非常大,而且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会对它作出不同的解释。大陆法系国家一般把具有公共政策内容的法律法规统称为“Public Order”即公共秩序。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一般用“Public Policy”来表述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国保护其公共利益不受损害的重要手段,而各国对公共利益的把握是非常不同的。各国对公共政策的不同认识使得公共政策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也正是公共政策的最大特点。由于这种特点,使得公共政策在各国的适用造成了很大的矛盾和

冲突。

一、公共政策与国际商事仲裁

国际商事仲裁与公共政策的冲突要远大于其他的领域。当事人合意是仲裁的效力基础,仲裁具有契约性,这就决定了商事仲裁比一般的法律活动更加排斥公共力量的介入;大多数仲裁活动都只涉及私人利益,如果过多的强调公共政策,那么私人法律纠纷很可能恶性的转化为公众事件,反而不利于矛盾的解决。但是,国际商事仲裁的顺利进行,又离不开公共政策。这既是由商事仲裁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公共政策的作用所决定的。仲裁具有私密性,仲裁活动和裁决结果都是不对公众公开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仲裁当事人秘密合谋损害公共利益或第三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其次,仲裁活动中,仲裁员为私人,并不代表国家权力机关,他们的裁决很有可能受到当事人的影响从而无法保证绝对的公正。这些因素决定了在商事仲裁中不但不能抛弃公共政策,而且要对其加以吸收、合理利用。

二、公共政策与国际商事仲裁其他原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公共政策有纯国内公共政策和国际公共政策之别。前者仅对本国人构成强行规定,对外国人并不具有强制性。如国内法关于结婚年龄、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资格与能力等;后者对内外国人均为强制性规定,如禁止贩卖鸦片、禁止奴隶买卖、禁止近亲结婚等。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中的国内公共政策与国际公共政策也是不同的。“所谓国际公共政策,是由自然法的根本原则、’普遍正义’的原则、国际公法中的强行性规则和文明国家所接受的一切道德与公共政策原则所组成的。”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一般来说只能适用国际公共政策,而不能直接适用国内公共政策。强制性规则,指的是在一国法律体系内所必须适用、不能根据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排除的规则。在国际私法上,强制性规则是一国用来排斥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外国法的适用所最经常使用的手段。无论从立法目的、内容以及适用方式上,公共政策与强制性规则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这二者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一国的公共利益是涉及多方面的,也是涉及不同群体的。只有那些涉及一国之社会利益根本的原则,才能被称为公共政策。而强制性规则不同.它的范围要比公共政策宽很多,一国根据自身传统和国情,可以相对自由的设定强制性规则。当然,二者之间的区别也不是泾渭分明的。一国规定公共政策和强制性规则的出发点都是维护本国公共利益。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的地方,有一些强制性规则是可以定性为公共政策的,而能被称为公共政策的法律规则,也肯定是必须强制适用的。凡是公共政策的事项,肯定同时具有强制性规则的特征,但是强制性规则不一定具有公共政策的特征。争议事项可仲裁性也是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仲裁性是一国在商事仲裁中为了避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滥用而进行的必要限制。公共政策与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之所以很多人不能区分,是因为觉得这二者都是一国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保护国家司法主权不受侵害的手段因而目的和内容都相同。公共政策与争议事项可仲裁性质不一样:公共政策针对的是仲裁裁决的内容和结果,而争议事项可仲裁性针对的是仲裁庭的管辖权:对争议事项是否具有可仲裁性的判定可

以由仲裁庭在收到仲裁申请、进行程序性审查时做出,而对争议是否违背了公共政策的判定必须在受理后进行实质性审查才能做出。公共政策与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在具体适用上不一样:一般说来,争议事项可仲裁性适用的条件更加宽松,而各国对公共政策的适用却限制的更加严苛,关于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规则比规定公共政策国内法更加明确具体。正因为可仲裁性比公共政策更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法院在对商事仲裁进行审查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先适用可仲裁性,只有当用可仲裁性无法维护公共利益的时候,才会考虑适用公共政策规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国法律之间的融合,公共政策与可仲裁性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国际商事仲裁发展之初,公共政策与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往往被当成同一个问题看待,但是现在公共政策与可仲裁性已经相互独立,并且界限越来越明晰。公共政策与争议事项可仲裁性是相互独立的,运用公共政策来排除仲裁是合乎法理的,运用可仲裁性来解决公共政策问题应该也是可以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司法实践中肯定了这种思维。很多原来被界定为公共政策而不可仲裁的争议,例如垄断、知识产权、倾销等,都逐渐的被认可为具有可仲裁性,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三、如何处理公共政策与国际商事仲裁之间的关系

1、价值理念追求一原则还是例外

从公共政策涉及一国根本利益这一点来说,应该将公共政策作为原则来适用。但是如果将公共政策视为原则,则意味着法院或者仲裁庭在对任何仲裁申请进行审查时都必须首先考虑公共政策,这是非常

浪费时间的,也不一定有实际效果,因为内国法对公共政策本身就规定的很模糊。因此,应当将其作为例外来适用,即当且仅当适用其他手段,例如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国内强行法规则不足以排除仲裁但是当该争议明显涉及公共利益的时候才考虑适用。

2、仲裁法律适用与公共政策

国内商事仲裁是不需要考虑法律适用问题的,它完全受内国法的管辖。国际商事仲裁则不同,如果一项商事争议具有涉外因素,在对其进行审理的时候就必须首先考虑法律适用问题。公共政策在仲裁法律适用中主要包括三大板块—一仲裁协议、仲裁程序与仲裁所适用的实体法。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础,仲裁的发生,首先是因为当事人通过合同中所签订的仲裁条款或独立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庭解决。严格来说,仲裁本质上是一个合同内的事项,对于这样一个纯粹合同上的问题,公共政策的适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在仲裁程序中,有两种不同的关于程序的规则。第一种是仲裁法中的程序规定,按照国际私法的一般理论,程序法是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由当事人自由决定适用。一国可以根据其情况利用这部分规则来体现公共政策。第二种是仲裁规则。当事人有权在其仲裁协议中约定仲裁规则,这是得到大部分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所承认的。但是当事人对仲裁规则的选择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当事人在选择仲裁规则的时候受到的主要限制就是公共政策。聪明的立法者对于程序中不能排除的公共政策总是会将其上升到程序法中的强行性规则,而不是等到司法实践中出现问题才适用公共政策原则,例如仲裁申请必须送达对方当事人、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