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研究述评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基于AQP3观察五苓散对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水液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一、引言肾阳虚水肿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主要表现为体内水液代谢紊乱,出现水肿等症状。
五苓散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对AQP(水通道蛋白)的研究深入,其在肾脏水液代谢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AQP3在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五苓散对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水液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分组本实验选用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五苓散治疗组,每组10只。
2. 造模与给药通过中药配伍及饮食干预等方法建立肾阳虚水肿模型。
五苓散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五苓散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3. 实验指标与方法(1)AQP3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AQP3的表达情况。
(2)水液代谢指标检测:包括体重、饮水量、尿量等。
(3)病理学检查: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
三、实验结果1. AQP3表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AQP3表达明显降低(P<0.05)。
经五苓散治疗后,AQP3表达有所恢复(P<0.05)。
2. 水液代谢指标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饮水量和尿量增加。
经五苓散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
3. 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出现明显的水肿、肾小管扩张等病理改变。
经五苓散治疗后,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得到改善。
四、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AQP3表达降低,水液代谢紊乱,体重减轻,饮水量和尿量增加。
五苓散治疗能够改善上述症状,促进AQP3表达恢复,改善水液代谢紊乱,减轻肾脏组织病理改变。
这表明五苓散对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的水液代谢具有积极的影响。
五苓散作为传统的中药方剂,其成分包括茯苓、泽泻、白术等多种中药材。
脾虚证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的进展
张大方;贾晋帮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5(011)003
【摘要】近20年来,国内不少单位开展了脾虚证本质的研究,发现了不少有规律的变化。
用动物复制成与临床相似的脾虚证模型,必将为脾虚证本质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文就目前较为成型的“脾虚”证动物模型简述如下:1 利用苦寒中药(大黄、番泻叶等)煎剂灌服动物,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
中医理论认为。
【总页数】1页(P63)
【作者】张大方;贾晋帮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
【相关文献】
1.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不足 [J], 刘越洋;周亨德
2.三步止泻手法对兔脾虚证动物模型的血清免疫的实验研究 [J], 杨丽秋
3.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J], 孟静岩;应森林
4.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J], 蒋琦;彭怡雯;沈淑怡;黄越燕
5.复合多因素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J], 赵博;柴丽;吴大梅;胡芳君;张小容;时京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建中汤对脾阳虚大鼠血清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关键词大建中汤脾阳虚证血清神经递质实验研究大建中汤出自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篇中,是临床治疗脾胃虚寒证的有效方剂。
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人参、饴糖补气缓中,共奏温中补虚、大建中气之功。
目前国内对该方的研究,多局限于临床报道,国外对本方的动物实验也较少,所以本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从神经递质5-HT、5-HTP、5-HIAA的变化来研究大建中汤治疗脾阳虚腹痛的机理,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分述如下。
1.1.1 器材: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高速低温冷冻离心仪、低温冰箱、电子秤、821-FP型HPLC、迪马C18柱、L-ECD-6A电化学检测器、取样钳、恒温水箱。
1.1.2 药物:①造模用番泻叶水浸液:将番泻叶按 1∶1 比例与水混合,于恒温水浴箱中70℃浸泡24h,将浸得液3层纱布过滤后置4℃冰箱保存备用。
②治疗用大建中汤:按比例(蜀椒∶干姜∶人参∶饴糖=1∶2∶1∶5)分别制成大(含生药1.5g/ml)、中(含生药0.75g/ml)、小(含生药0.375g/ml)剂量的三种浓度的水煎液。
③治疗用消炎痛(四川省乐山第三制药厂生产)。
1.1.3 试剂:5-HT、5-HTP、5-HIAA标准品均为Sigma公司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分述如下。
1.2.1 分组:将实验用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0g(第三军医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医动字第310101015号),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脾阳虚模型组,灌服大建中汤的大、中、小剂量组和消炎痛组,每组10只。
1.2.2 造模:参照文献报道[1]的综合造模方法加以改进,具体如下:将大鼠正常饲养调整3d后开始造模。
整个造模过程分为两大阶段(均自由饮水),共3w。
第一阶段为前6d,饮食失节伤脾气——单日喂饲甘蓝10g,双日喂精炼猪脂2ml/只;劳倦过度伤脾气——每日38℃温水中游泳至疲劳(疲劳的标准为全身下沉至没颈,不能坚持游泳);第二阶段为第7~21天,除施加饮食失节及劳倦过度因素外,加上苦寒泻下伤脾阳——每日加灌100%番泻叶水浸液2ml/只。
作者简介:王倩茹,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分子药理学;E mail:wqr981020@163.com侯久文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贡献与第一作者同等通讯作者:梅其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分子药理学;E mail:qbmei@swmu.edu.cn人类肾脏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王倩茹1,2 侯久文1,2 梅其炳1,21.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泸州,646000,中国2.泸州新药评价研究中心,泸州,646000,中国【摘要】 肾脏疾病严重威胁人们健康,构建与人类肾脏疾病更加相近的动物模型对深入探讨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现治疗药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该文根据肾脏疾病诱因对动物模型进行分类,分别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肾损伤性及缺血性肾病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动物模型;肾脏疾病;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中图分类号】 R965.1 【文献标识码】 A 犇犗犐:10.3969/j.issn.2095 1396.2023.04.005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犘狉狅犵狉犲狊狊狅狀犃狀犻犿犪犾犕狅犱犲犾狊狅犳犎狌犿犪狀犓犻犱狀犲狔犇犻狊犲犪狊犲WANGQian ru1,2,HOUJiu wen1,2,MEIQi bing1,21.CollegeofPharmacy,SouthwestMedicalUniversity,Luzhou,646000,China2.LuzhouNewdrugEvaluationResearchCenter,Luzhou,646000,China【犃犅犛犜犚犃犆犜】 Kidneydiseaseisaseriousthreattopeople’shealth,soitisveryimportanttoreplicatetheanimalmodelwhichismoresimilartohumankidneydiseaseinordertofur therexplorethepathogenesisofkidneydiseaseandfindtherapeuticdrugs.Inthispaper,ani malmodelsofdiabeticnephropathy,glomerulonephritis,hypertensivenephropathy,uricacidnephropathy,obstructivenephropathy,drug inducedrenalinjuryandischemicnephropathywerereviewed.【犓犈犢犠犗犚犇犛】 animalmodel;kidneydisease;animalmodelofhumandisease 肾脏疾病可根据血清肌酐浓度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及持续时间分为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和慢性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
脾阳虚大鼠模型建立及理中汤疗效观察羊燕群;郭文峰;李茹柳;高小玲;王静;林传权;徐颂芬;陈蔚文【期刊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年(卷),期】2009(20)1【摘要】目的建立适用于中医"证"研究及中药药理学研究的脾阳虚大鼠模型。
方法给予大鼠每日游泳、隔日注射利血平、隔日灌胃番泻叶3周,以建立脾阳虚模型,第4周~第6周灌胃温阳健脾方药理中汤,以其治疗结果验证造模效果。
结果造模期间模型大鼠出现活动减少、嗜卧、畏冷蜷缩、便溏,毛色枯槁不荣等脾阳虚症状,与正常大鼠相比,体温、体重、摄食量、尿D-木糖排泄率等均有显著性差异,但病理切片未发现明显差异;6周后理中汤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自然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利血平合劳倦过度/寒凉泄下法建立的脾阳虚大鼠模型一般症状和生化指标都与脾阳虚患者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用此法建立的脾阳虚大鼠模型可为脾阳虚"证"本质研究及相关方药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脾阳虚证;动物模型;大鼠;D-木糖排泄率;理中汤【作者】羊燕群;郭文峰;李茹柳;高小玲;王静;林传权;徐颂芬;陈蔚文【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州510405;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附子理中汤对脾阳虚证模型大鼠心肌电生理的影响 [J], 卢兰;陈桦;唐汉庆2.附子理中汤对脾阳虚模型大鼠在体空肠肌活动、leptin和neuropeptide Y的影响 [J], 劳传君;唐汉庆;李晓华;朱晓莹;李克明3.附子理中汤及拆方干预脾阳虚模型大鼠**☆ [J], 唐汉庆;黄岑汉;黄赞松;黄秀峰4.附子理中汤及拆方干预脾阳虚模型大鼠 [J], 唐汉庆;黄岑汉;黄赞松;黄秀峰;5.附子理中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J], 张蕾;陈少东;赖鹏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旷场实验评价脾气虚和脾阳虚大鼠“神疲”的可能性及初步机制目的探討旷场实验评价脾气虚和脾阳虚大鼠“神疲”的可能性及初步机制。
方法选取24只雄性SPF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每组8只;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运动距离和站立次数;采用电镜观察各组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形态学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海马组织的ATP水平。
结果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在旷场实验中的运动距离短于对照组,站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阳虚组在旷场实验中的运动距离短于脾气虚组,站立次数少于脾气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大鼠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均出现肿胀、空泡化,AT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脾阳虚组的ATP水平低于脾气虚组(P<0.01)。
结论旷场实验能够较客观地评价和区分脾气虚和脾阳虚大鼠的“神疲”,其生物学基础与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损伤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and the preliminary mechanism of open field test evaluating the mental fatigue of rats with spleen qi deficiency (SQD)and spleen yang deficiency (SYD).Methods 24 SPF male SD rats were selected as objects and they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SQD and SYD group,each group had 8 rats.The OF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otion distance and vertical times.Electron microscop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itochondrial morphology of hippocampal neurons.ATP level in hippocampal tissues of each group were measured by colorimetry.Results Motion distance in open field test of SQD and SYD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vertical times in SQD and SYD group was fe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Motion distance in open field test of SYD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SQD group,and vertical times in SYD group was fewer than that of SQD group,and 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1).Hippocampus neuron mitochondria in SQD and SYD group showed swelling and vacuolization,and ATP level in SQD and SY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1),and ATP level in SY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QD group (P<0.01).Conclusion OF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and rank the mental fatigue of rats of SQD,SYD objectively and its biological bases might related to the damage of hippocampus neuron mitochondria.[Key words]Mental fatigue;Spleen qi deficiency;Spleen yang deficiency;Open field test;Mitochondrion“神疲”是评价脾气虚和脾阳虚大鼠模型的重要宏观表征[1-5],但其评价方法多为目测,客观量化不足,不仅影响了模型复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难以区分“神疲”的程度。
近10年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研究述评 标签:动物模型;脾肾阳虚证;综述 中医动物模型主要包括依据中医传统病因制备的动物模型和模拟西医病因病理制备的动物模型。近年来,随着中医研究的具体化和规范化,研究人员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医“证”本质研究大多停留于临床而未能进一步深入,制约了中医研究的发展。为此,中医“证”本质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而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制备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目前,“病”的动物模型制备有较明确的方法、验证模型的制备是否成功也有特异的理化指标。而中医证候是指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病性、病势的概括,是机体内因和环境外因综合作用的机体反应状态。证候的存在并非固定,会随着病情发生变化;而实验动物与人类在生理结构、组织功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所以,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制备迄今尚无明确的方法,也没有特异性理化指标和明确的判定标准。为此,笔者以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为例,将近10年来相关制备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迪。
1 造模方法 1.1 药物诱导造模法 1.1.1 中药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据此,造模过程中长期给予实验动物苦寒泻下中药,使之日久伤阳,最终出现脾肾阳虚证的症状。孙氏等[1]予大鼠15%大黄粉悬液灌胃,给药量8.9 g/(kg·d),连服9 d。结果大鼠出现精神萎靡、倦卧、畏寒、活动频度下降、皮毛枯槁、纳呆、消瘦、便溏、脱肛及肛门红肿等脾肾阳虚证的表现。
1.1.2 中西药混合 本法主要利用苦寒泻下中药和对机体(主要是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西药,分别制备脾阳虚模型和肾阳虚模型,二者合而为一,共同完成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制备。
黄氏等[2]给予雄性大鼠腺嘌呤350 mg/(kg·d)、苦寒中药(龙胆、番泻叶、栀子)煎剂4 mL/(kg·d)混合灌胃,连续2周。结果大鼠出现精神不振、蜷缩、摄食减少、身体消瘦、尿量减少、体毛无光泽、大便稀烂等脾肾阳虚证候。
赵氏等[3]分2个阶段进行造模。第一阶段14 d,制备脾阳虚证模型。大鼠上午灌服200%大黄水煎液,2 mL/(只·d),下午灌服蒸馏水2 mL/(只·d);第二阶段10 d,在第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制备肾阳虚证模型,大鼠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d),并灌服蒸馏水3 mL/(只·d)。结果大鼠于造模第2日即出现便溏,之后逐渐加重,体质量增长缓慢,精神日渐萎靡;第14~25日时,脾肾阳虚症状更加明显,出现体质量减轻、身体瘦削、毛发枯燥松弛、肢冷、喜蜷缩扎堆、目光无神、眯眼或闭眼、反应迟钝、少动或行动迟缓、叫声低而无力、饲 食和饮水量减少,小便次数及小便量增多等现象。 1.1.3 西药 有部分研究人员使用单一的西药制备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如王氏[4]按10 mg/(kg·d)剂量给予大鼠0.1%丙基硫氧嘧啶。l周后,大鼠开始出现精神萎靡、目光无神欲闭、少动嗜睡、活动迟缓、反应迟钝、畏寒蜷卧、弓背、喜聚堆、皮肉松懈,尾巴发凉,反抗力变小、竖毛、体毛无光泽且易脱落等脾肾阳虚证候;2周左右表现尤为突出,甚至可见眼、鼻、唇、耳、尾部色淡失泽。
1.2 药物诱导联合其他辅助刺激造模法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劳力过度可耗伤精气,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因此,制备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可将动物置于湿冷环境,或通过无休止的运动使其劳累过度,以达到预期造模效果。此外,对于脾阳虚证,长期饮食不节,耗伤脾气也是原因之一。
1.2.1 中药和环境共同刺激 屈氏[5]按2 mL/kg剂量,予雄性大鼠100%番泻叶溶液灌胃,每日1次;灌胃半小时后用喷雾器给每只大鼠全身均匀喷洒4 ℃冷水50 mL,湿润皮毛,之后再将大鼠置于电风扇前(1400 r/min)30 min,吹干皮毛,造模周期为10周。结果大鼠出现精神不振、安静少动、喜欢扎堆、体毛无光泽、身体消瘦、便溏、捕捉时抵抗减弱及体温降低等脾肾阳虚证候。
1.2.2 中西药、疲劳刺激和饮食共同刺激 王氏等[6]在前2周,每日上午给予雄性大鼠丙基硫氧嘧啶悬浊液1 mg/100 g灌胃,下午再将大鼠置于38 ℃恒温水浴箱中游泳,直至疲劳(疲劳标准为大鼠全身下沉至没颈,不能坚持游泳);在此基础上,单日喂饲甘蓝10 g/只,双日喂精炼猪脂2 mL/只。从第3周开始,在前2周操作不变的前提下,再每日给予100%番泻叶水浸液灌胃,2 mL/只,直至第4周实验结束。结果从第2周开始大鼠活动减少,开始出现毛发无泽、爪甲颜色较浅、大便较稀软的现象。第3周时,大鼠出现大便清稀、甚者如水状,爪甲颜色变淡,毛发枯萎无华,尾巴变凉,弓背倦怠,喜扎堆等现象。第4周时,大鼠上述状态较第3周更甚,且饮食、饮水量明显降低,游泳持续时间为正常大鼠的1/2,表明造模后大鼠的体力、能量代谢较正常大鼠降低。
1.3 其他造模法 有学者通过筛选自然衰老大鼠,从中获取存在脾肾阳虚证表现的大鼠,直接作为动物模型[7];或通过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动物内分泌组织(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睾丸及卵巢等),并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共同制备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8]。赵氏等[9]采用单肾切除术加腺嘌呤灌胃法制备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结果大鼠随着肾衰程度加重而日渐消瘦,出现生长抑制、体质量减轻、体毛干枯发黄不齐且易脱落、畏寒拱背、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尾部及耳廓苍白、便稀等症状,符合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2 述评 2.1 模型评价标准 目前,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症状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10]肾阳虚诊断标准,即出现体质量下降、体温下降、活动减少、反应迟钝、弓背蜷缩、畏寒、体毛枯疏、失去光泽、采食量、饮水量减少等症状。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外观表现不少与肾阳虚类似,如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体温下降,大便溏泻,倦怠嗜卧,喜扎堆,毛色不荣,个别动物脱肛,甚至死亡[11]。2.2 造模原理
2.2.1 依据中医病因病机理论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虚所致,或饮食生冷肥甘,或过用寒凉药物,或久病失养,导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症见面黄少华、中脘觉冷、泛吐清水、纳少腹胀、食入尤甚、喜热饮、便溏,或见肌肉瘦削、四肢不温、少气懒言等。肾阳虚证主要由禀赋薄弱,久病不愈,或房劳伤肾,下元亏损,命门火衰所致,症见面色淡白、腰酸腿软、阳痿、头晕耳鸣、形寒尿频等。而脾肾阳虚证,则是脾肾两脏阳气皆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泻久痢,或水邪久居,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导致脾肾阳气俱伤而成。目前运用的苦寒泻下中药(大黄、番泻叶等)伤阳、或制造寒凉潮湿的外界环境(冷水湿身)、或使大鼠劳力过度伤及脾肾(长时间游泳直至疲劳)等方法皆是据此原理制备脾肾阳虚模型。
2.2.2 利用西药的毒副作用 利用西药毒副作用造模主要是制备肾阳虚模型。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中医的“肾”不是单一器官的单一功能,而是多器官、多功能集成化产物,实际反映了人体整体功能的一个侧面,其肾本质可能是以下丘脑-垂体-靶腺功能轴的功能状态为主,并与免疫功能、能量代谢、肾脏分泌功能、微量元素以及微循环、核酸代谢等有一定的关系[12]。因此,可以通过西药产生的毒副作用打乱动物本身正常的激素负反馈,破坏肾上腺皮质轴、甲状腺轴、性腺轴的功能,以模拟肾阳虚病理损伤[13]。
腺嘌呤是核酸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当机体摄入大剂量腺嘌呤时,其代谢产物会对睾丸生殖细胞及间质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使睾丸组织萎缩,大部分曲细精管退行性变化,精子产生减少或缺损,影响睾丸生精功能及产生雄性激素的功能,从而出现类似肾阳虚的症状[14]。
大剂量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能反馈性抑制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从而抑制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当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状态即暴露出来,使动物出现一系列“耗竭”现象,按照中医脏腑辨证标准,类似于肾阳虚的临床表现[15]166。
硫脲类药物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使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以畏寒、汗少、动作缓慢、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肌肉无力、嗜睡、性功能减退等为主要表现,呈现一派肾阳不足之象,故用此法来制备肾阳虚动物模型[16]。
D-半乳糖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给动物大剂量注射,会使机体细胞内半乳糖浓度 增高,在醛糖还原酶的催化下还原成半乳糖醇,这种物质不能被细胞进一步代谢,从而堆积在细胞内,影响正常渗透压,使细胞肿胀,引起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衰老的发生,进而出现一系列因衰老而致肾阳虚的症状[17]。
西药制备中医“证”模型的原理,并不完全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且目前的模型验证方法又多停留在对某些理化指标检测上,缺乏可靠的阳性药物反证,故无法确定西药造模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与中医脾肾阳虚证相同;此外,某些西药在模型制备过程中对动物性别有选择,这大大降低了西药诱导造模法的普遍性,影响实验结果。
2.3 造模方法 药物诱导造模法操作简单、方便,对实验人员操作水平、实验室设备、实验场地等要求较少,因而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用。其中,中药诱导造模法因完全符合脾肾阳虚证的中医病因病机,属传统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在早期即被广泛采用。但随着中医实验动物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在实际操作时,发现其中存在用药剂量不易掌握、造模周期长、部分动物易耐受及阳性症状不易表现等缺点,故而近些年来已逐渐被中西药混合诱导造模法所替代。
中西药混合诱导造模法取中药、西药之所长,共同制备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但在西药的选择上也存在一些弊端。以氢化可的松为例,首先其造模剂量不易控制,剂量过小不仅不会出现肾阳虚证候,反而会使动物使体内激素水平升高,产生类似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肾阴虚的证候[15]166-168。其次,氢化可的松本身存在治疗作用,因此,在制备如“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时,会影响实验结果。
辅助刺激造模法大多也是依据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制备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如将动物置于寒凉环境、或使其劳力过度、或饥饱失常喂养使其饮食失节等。将它与单纯的药物诱导造模相结合,可缩短造模周期、提高造模成功率,同时也便于不同条件和要求的研究人员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造模效果。
有些学者通过选择自然衰老而具有脾肾阳虚症状大鼠以直接获取模型,此法看似简便,也符合脾肾阳虚证的中医病因病机,但当实验样本量较大时,筛选工作变得繁琐;且实验动物存在个体差异,无法保证每只自然衰老动物都会出现同等程度脾肾阳虚症状,故而影响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此外,一些学者采用的手术切除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制备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其效果虽然明显,造模周期也较短,但对实验人员及设备、场地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实验动物死亡;且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脏腑是一个宏观、整体、系统的概念,不能完全等同于西医理论中的单个脏器。已有学者认为本法会引发一些不可逆改变,可能使药物失去治疗作用,进而影响整个实验结果[18]。因此,通过此法制备出的“脾肾阳虚证”是否完全等同于中医理论中的脾肾阳虚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