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 格式:docx
  • 大小:72.12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水环境数学模型的研究按照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阐述了水质模型在水质预测、水质规划评价、水环境容量计算和水质预警预报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在各个发展方向上的研究进展,说明水质模型未来的六个发展趋势:新模型的开发,不确定性水质模型的研究,水质模型与“3S”的结合,多介质环境生态综合模人工智能和水质模型的结合,地下水和地表水转换的水质模型。

关键词:水环境;水质模型;发展阶段

目录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水质模型的发展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第一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第二阶段 (3)

1.3第三阶段 (3)

2 水质模型的应用 (4)

2.1 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行为的模拟和预测 (4)

2.2 水质管理规划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水环境容量 (6)

2.4 水质预警预报 (7)

3水质模型的发展趋势 (8)

3.1 新模型的开发 (8)

3.2 不确定性水质模型的研究 (8)

3.3 水质模型与“3S”的结合 (9)

3.4 多介质环境生态综合模型 (10)

3.5 人工智能和水质模型的结合 (11)

3.6 地下水与地表水转换的水质模型 (12)

4 参考文献 (12)

引言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随水流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受到水力学、水文、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了污染物的输移、混合、分解、稀释和降解。建立水质模型的目的就是力图把这些相互制约因素的定量关系确定下来,从而为水质的规划、控制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1]。利用水质模型进行河流、水库、湖泊及河口的水质规划已经取得成功,一些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严重污染的河流,如芝加哥河、泰晤士河、莱茵河等利用水质模型进行规划和管理,使水体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1 水质模型的发展过程

描述河流水质的第一个模型是斯特里特(H.W.Streeter)和费尔普斯(E.B.Phelps)于1925年研究美国俄亥俄河污染问题时建立的,简称S-P模型[3]。现在已有用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水质模型。自S-P模型至今,已有70多年,国际上对水质模型的开发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1925~1980年)

这个阶段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水体水质本身,模型注重分析水质内部组分之间的规律关系,主要研究受生活和工业点污染源严重污染的河流系统,输入的污染负荷仅强调点源。与水动力传输一样,底泥耗氧和藻类光合及呼吸作用都是作为外部输入,而面污染源仅仅作为背景负荷。该阶段的发展历程简述如下[3]。

a.1925~1965年。开发了比较简单的生物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BOD-DO)的双线性系统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水质预测。对河流与河口问题采用一维计算方法。S-P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式中:U为河流平均流速,m/s;L为河流x处BOD质量浓度,mg/L;x为离排污口(x=0)的河水流动距离,m;E为河流弥散系数,m2/s;K1为BOD 的衰减系数,s-1;K2为河水复氧系数,s-1;O为河流x处DO质量浓度,mg/L;D为河流x处溶解氧亏质量浓度,mg/L。

在随后的70多年里,许多学者对S-P模型提出了各种修正和补充:①托马斯(H.A.Thomas)于1948年提出BOD随泥沙的沉降和絮凝作用而减少且不消耗溶解氧,并认为其减少速率正比于存留的BOD数量。因此在稳态的S-P生化需氧量方程中引入了絮凝系数。②奥康纳(D.J.O'Connor)于1967年提出将BOD分为碳化BOD和硝化BOD两部分,并在托马斯方程上进行了修改。③多坎(Dobbins-Camp)在托马斯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因底泥释放BOD和地表径流所引起的BOD变化速率;藻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地表径流引起的溶解氧速率变化。

b.1965~1970年。除继续研究BOD-DO模型的多维参数估值问题外,水质模型发展为六个线性系统,计算机的应用使水质模型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计算方法从一维发展到二维,开始计算湖泊及海湾问题。

c.1970~1975年。研究发展了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系统模型。涉及营

养物质磷、氮的循环系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系统,以及生物生长率同这些营养物质、阳光、温度的关系,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生长率之间的关系。其相互关系都是非线性的,有限差分法、有限元计算应用于水质模型的计算,空间上用一维和二维方法进行计算。

d.1975~1980年。除继续研究第三阶段的食物链问题外,还发展了多种相互作用系统,涉及与有毒物质的相互作用。空间尺度已经发展到三维。模型中状态变量的数目已大大增加。

1.2第二阶段(1980~1995年)

这一阶段模型的发展:①在状态变量(水质组分)数量上的增长;②在多维模型系统中纳入了水动力模型;③将底泥等作用纳入了模型内部(如O'Conner等,1983年;Thomann等,1983年;DiToro等,1993年);

④与流域模型进行连接以使面污染源能被连入初始输入(如Donigian 等,1991年)。

在这一阶段,由于能对流域内面源进行控制,从而使管理决策更加完善;由于将底泥的影响作为模型内部相互作用的过程处理,从而在不同的输入条件下使底泥通量能随之改变;由于水质模型的约束更多了,预测的主观性大大减少了。这一时期,人们对一些系统建立了模型,如美国的大湖、切萨比特湾等。

1.3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

随着发达国家加强了对面污染源的控制,面源污染减少了,而大气中污染物质沉降的输入,如有机化合物、金属(如汞)和氮化合物等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日趋重要。虽然营养物和有毒化学物由于沉降直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