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明式家具研究》汇集了作者四十余年的研究积累和研究精华 ...
- 格式:pdf
- 大小:224.42 KB
- 文档页数:1
明式家具的科学性与价值观研究明式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中的一种,它以其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和价值观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内涵的不断提升,明式家具不仅仅是一种家居用品,更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的艺术品。
本文将从明式家具的科学性和价值观两个方面来展开研究,探讨明式家具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明式家具的科学性明式家具在设计和制作上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其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体现出中国古代工匠在木工加工方面的卓越技艺。
明式家具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稳固,主要采用榫卯结构,榫头和卯眼的设计让家具件之间紧密相连,使整个家具结构更加牢固。
明式家具还注重尺寸的合理化设计,它们的大小、高度和角度都有严格的规定,考虑到了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使之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人们的使用。
明式家具在材料的选择上也注重科学性,大部分采用名贵的硬质木材,如红木、梣木等,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经久耐用,使明式家具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明式家具在雕刻和装饰上也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些雕刻线条流畅,简洁大方,蕴含着深刻的审美意蕴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家具的装饰也十分注重对称与比例,每一处的雕刻与装饰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展现出其高度的科学性。
明式家具在设计和制作上的科学性使其成为了中国古典家具中的典范,其稳固的结构、合理的尺寸设计、名贵的材料和精美的雕刻装饰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具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二、明式家具的价值观明式家具不仅在科学性上有着突出的特点,在价值观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
明式家具以其文化内涵、历史积淀和艺术价值备受人们的青睐。
明式家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理念和生活哲学。
其纹饰设计典雅大方,体现了中国古典审美观念中的“中和”、“克己复礼”等价值观念,具有着深沉的文化内涵。
明式家具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情感和价值,它们大多数都是通过几百年的时间积淀而来,承载了古代文人墨客和王室贵族的生活痕迹,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的民间家具文化研究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鼎盛时期,民间家具文化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极其高峰的发展。
民间家具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成为了代表财富、尊贵和地位的象征之一。
因此,在这个时期,民间家具的制作技艺和艺术价值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突破。
民间家具在明清时期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
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住宅中,不管是所在的城市还是农村,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家具。
从简单雅致的小户家具,到长年累月经久不衰的华丽宫廷家具,都是表现明清时期民间家具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民间家具的制作过程中,用到的木材品种也尤为重要。
不同的木材选择也会对家具的质量和样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民间家具所选用的木材按照价值和质量不同也有所区别。
在城市中,比较显白的红木是比较常用的,而在农村中,民间家具中较为流行的则是柚木和杉木等硬质木材。
通过不同的木材选择,民间家具文化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
民间家具文化在明清时期也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杂技木偶的产生。
杂技木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民间家具,它既不是实用的家具,也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体现出了明清时期社会、文化、艺术及工艺发展的综合表现。
杂技木偶制作精美奇特,不仅表达了民间艺术的精髓,还体现出了明清时期社会中民间工艺和娱乐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明清时期民间家具文化中,家具的样式图案和雕刻工艺都非常值得人们研究。
明清时期制作民间家具的工匠们,大都能够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各种山水、狩猎、民间风情等图案和故事。
这些题材和图案不仅显示出明清时期的文化精神,还创造出了很多非常特殊的造型和品质,进而影响了当时的家具潮流和文化发展。
总之,明清时期的民间家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了当时工艺水平、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高尚,也记录了当时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因此,对于明清时期民间家具文化的研究和探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还能够为当今时代的各种美学、设计和文化活动带来更为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关于作者王世襄,中国文物学权威、收藏鉴赏专家,在众多文物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开创性、奠基性的成就,被世界公认为“明式家具研究之父”。
他所撰写的三十余种文物、文化研究专著,是各类文博研究的必读经典。
他毕生致力于抢救、研究文物和传统文化。
由于重大的文化贡献,在2003年获得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
王世襄学贯中西,多才多艺,文化情怀超越雅俗界限,被称作“京城第一玩家”。
关于本书本书收录了王世襄八十岁前在学术专著外的大部分文章。
全书共分三卷,前两卷收录了王世襄在家具、漆器、工艺品、书画、雕塑等十多项古代文化文物研究方面的文章,还有饮食、游艺等方面的考证和回忆文章。
第三卷选收了王世襄夫妇的诗词书法手迹。
核心内容本书涉及的文化、文物门类众多,呈现了王世襄毕生的文物研究和个人生活情趣,全面展现了王世襄的文化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活跃的系统,既体现在历史文献和珍贵文物中,也包括富于艺术韵味的民间艺术、能工巧匠的技术和知识、丰富多元的民俗等等,需要持久深入的研究和保护。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文化获得世界性尊重的基础,是未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以明式家具为例,介绍王世襄的文物研究《锦灰堆》涉及的文物门类众多,明式家具排在首位,占最多篇幅,这也是王世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术成就。
明式家具是指“从明朝中期到清朝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
王世襄认为,明式家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代表性器物,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地位应该等同于书法、绘画、瓷器和玉器。
明式家具具有高超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格调。
在选材上,主要使用坚硬致密的珍贵硬木,最有代表性的是黄花梨和紫檀。
明式家具对硬木的颜色纹理形成了一整套美学标准。
王世襄将对明式家具的审美,详细归纳列举为十六种格调,将其主流总结为“简练朴素”,就是删繁就简,只在最醒目的部位做点缀性雕刻镶嵌,通过合理的结构和优美的造型线条,使观看者获得长久的享受,而不觉得单调。
明式家具珍赏经典读后感有感《明式家具珍赏》是一本由王世襄著作,文物出版社发行部由莱舍出版的平装图书资料,本书定价:300.00元,页数:2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式家具珍赏》精选点评:●哈,大概现在看一眼,就能知道是明还是清。
两代的分野还是很有辨识度的。
●精彩但不够全面。
有些字网上查不出来怎么读。
●很难找了目前●王老师的作品本本都是精品●老祖宗祖传的好东西也可以被玩着传承●有钱买一本!!●华美●老北京第一玩家,王世襄先生。
●夜游归元寺,于一不起眼小店中会欣喜购回购得,原价98,55元拿下,图片赏心悦目,内容详实生动。
●226頁150號明黃花梨插屏式座屏風;257頁172號明黃花梨滾凳,明式足療啊喂!258頁173號清紅木甘蔗床,這是官家賣甘蔗汁發家的土豪訂製的懷舊風吧?《明式家具珍赏》读后感(一):捡漏之得YUKI眼尖,使我以25块的价格拿到了原价68的这本书。
全厚铜版纸印刷,很精美,很清晰。
作为资料查阅,几乎或者作为赏玩图册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爱明家具。
呵呵。
《明式家具珍赏》读后感(二):学万雅明式家具知识的必读之书学习明式家具知识的必读之书,没啥好说的,从文字到图片都是完满的,近200件明式家具美轮美奂,多数是黄花梨,少数红木和其他木材,工艺、形制、范式均是标准,看完让我对具有明式家具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深刻印象,便于下一步的深入学习。
《明式家具珍赏》读后感(三):无意所得本来很早就在学校谷仓图书馆的地下室看过这本书,因为嗜好自己一直很酷爱古文化。
可是一年下来,直到最近看的另一本书才知道作者大有来头,其中豆瓣有一奶奶书评题到了老人家的书房家具,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缘属的那张书房照片的主人。
凭着记忆,我又重新找回此书,打算好好审视一下那个古趣舒适的书房。
其实自从我第一次遇见这实际上本书,我就以里面老先生的书桌作为完美太婆书桌的蓝本。
因为没有比一张包浆修长,乌黑金黄顺心的特大书桌更让人安心了。
明式家具设计美学研究作者:许慧清李旭阳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14期【摘要】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独特的审美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明代工艺美术制品的代表性产物,同时它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承载。
明代文人对明式家具独特审美特性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明代文人开始重视并参与到家具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使得明式家具在材料、造型、装饰、工艺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审美情趣。
【关键词】明式家具;明代文人;审美情趣;家具设计引言:明式家具作为漫长发展史中工艺制品的代表性产物,其工艺特征中蕴含着浓郁的古代文人儒雅的气质与风貌。
明代文人通常亲自参与到家具样式的设计,对家具设计的风格有着独到的审美标准。
家具从功能、款式、选料、造型诸多方面的改进和提升都受到文人思想观点的影响。
因为受到文人思想的影响与参与,使得明式家具从各个层面都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特有的含蓄内敛,高雅而委婉,刚柔并济的特有韵味。
明代家具中所蕴含的所有情绪,是一种时代文明的体现,是中国在文化衍生中历史营造的独特产物。
对于现代家具的设计,虽然现代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发生转变,但是透过明代家具所传递出来的思想观念仍然对现代家具设计起着指导性作用。
此外,家具使用目的除了是在满足人们对相应功能的需求外,还要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对于视觉感官、触觉以及心里感受的特定要求。
而如今人们在对于在家具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对设计层面日益提高的精神追求。
明代家具有个共通点,就是简洁大方,能给人极简但却精美的视觉感受。
让人能在环绕中感受到一种亲切质朴的感觉。
还有明式家具及其讲究整体比例关系,局部构件的比例、局部装饰与整体造型的比例是否匀称、统一。
通过对于家具设计中整体的比例协调,使得明式家具达到了美学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明代家具继承了中国历史传承中特有的的榫卯结构,通过建筑构造与家具生产的数百年发展,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具美学性。
明代家具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框架式结构,与我国特有的木结构建筑风格一脉相承。
明式家具的科学性与价值观研究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种,其在设计、制作、材料选择等方面都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具制作工艺的精髓。
与此明式家具也在当代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被视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和价值观的家具设计风格。
本文将从科学性和价值观两个角度来研究明式家具的特点和意义。
一、科学性明式家具的设计和制作融合了丰富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稳固明式家具多采用榫卯结构,其榫卯的设计和制作需要严谨的工艺技术,能够使家具结构更加稳固,耐用性更高。
这种传统的工艺技术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可以为家具的结构稳固性提供保障。
2. 材料选择明式家具多选用上等的木材,如红木、楠木等,这些木材质地坚实,纹理美观,且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防腐性能。
其科学性在于选材时考虑到了家具的实际使用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家具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3. 人体工程学明式家具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人体工程学,注重家具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比如明式床的设计高度和角度、明式椅的坐姿舒适度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的需求,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性化。
二、价值观明式家具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科学性,更体现了丰富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1. 传统文化价值明式家具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代表之一,其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都融合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和审美情趣,传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中庸、儒雅之美等价值观念,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艺术价值明式家具在设计和制作上注重对木材纹理的运用和对样式的精雕细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整体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结构严谨,能够展现出中国古典家具的韵味和美学品味,对于美育和审美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3. 生活情趣明式家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一种彰显生活情趣和品味的家具风格。
其雅致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赋予了家具独特的韵味,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优雅和浪漫,体现了文化情趣和生活态度。
明式家具的科学性与价值观研究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风格中最具代表性和价值的一种,它在历史上的科学性和价值观深受人们的认可。
本文将从科学性和价值观两个方面来探讨明式家具的研究。
明式家具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合理:明式家具的结构以拼接和卯榫连接为主,使得家具更加牢固、结实、稳定。
同时,拼插可以减少木材的损耗,提高木材利用率,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有积极的意义。
2. 材质选用:明式家具的材料一般为红木、雪松、楠木、梧桐、柿子等,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处理,材质上乘。
木材筛选的规范和严格是明式家具长期得到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节约。
3. 造型优美:明式家具的设计造型顺应人体工程学原理,注重舒适、实用、美观的结合。
明式家具的形制又以纵向发展为主,具有一定的南方特色,能够适应不同天气和地理环境的需要。
4. 精湛工艺:明式家具的制作技艺需要经过多年的磨炼,技术精湛。
它所采用的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融合了许多古老的汉族工艺技术和明代手工制作技艺,包括多种刻、雕、镂、嵌、漆等工艺,相互补充,使明式家具具有特殊的艺术感与观赏价值。
1. 精益求精: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是源自一代传一代的口口相传,追求完美给制作师无数次重复创造的机会,使得家具制作工艺逐渐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2. 以人为本:明式家具的造型和细节注重人的需求,代表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家具的制作需要落实对人的尊重,在为人设计用具时要顾及人的身体和家的空间。
3. 文化传承:明式家具代表了中华传统工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传入与度母庙的文化交流的途中。
家具传承了中华文化对物品的诉求,尤其是对组织、格式、颜色、形状的协调讲究。
4. 价值保卫:明式家具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财富,是文化与艺术的真正结晶。
它所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材料和技术的传承,更是中国文化传统和智慧的展示。
因此,明式家具的保护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还需每个个人的关注和努力。
总的来说,明式家具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价值观。
《明清家具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融合性研究》篇一一、引言家具不仅是实用物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表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明清家具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美的工艺成为了中国家具艺术的瑰宝。
在当今的现代家居设计中,如何将明清家具的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既保留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融入现代生活的需求,是当前设计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明清家具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融合性进行深入研究。
二、明清家具的艺术特点明清家具以其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成为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代表。
其选材考究,多采用硬木,如紫檀、黄花梨等,经过精心打磨,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质感。
在造型上,明清家具讲究对称、均衡,线条流畅,比例协调。
在装饰上,以木纹为主,少加雕饰,显得典雅大方。
这些艺术特点使得明清家具具有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三、现代家居设计的趋势与需求现代家居设计追求简约、实用、舒适的设计理念,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功能的实现。
在材质上,现代家居设计倾向于使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
在色彩和造型上,现代家居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新。
同时,现代人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渴望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看到传统文化的元素。
四、明清家具与现代家居设计的融合1. 材质与工艺的融合将明清家具的选材考究、工艺精湛的特点融入到现代家居设计中,可以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材料进行再利用和改良。
如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硬木进行保护和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结合现代生产工艺,使家具更加坚固耐用。
2. 造型与装饰的融合明清家具的造型简洁、线条流畅的特点可以与现代设计的简约风格相结合。
在装饰上,可以借鉴明清家具的木纹装饰、雕刻工艺等元素,运用在现代家居设计中,使家具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3. 空间布局与功能的融合明清家具在空间布局上讲究对称、均衡,可以与现代家居设计的空间利用理念相结合。
同时,根据现代生活的需求,对家具的功能进行创新和改良,如增加收纳空间、智能化功能等,使家具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
明式家具的研究和保护刻不容缓
王正书
【期刊名称】《家具》
【年(卷),期】2009(000)0S1
【摘要】出于我的职业爱好,我常常大声疾呼:对明代家具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因为传世的明代家具所存无几,再不重视和保护的话,明代家具将越来越被人们所遗忘。
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距今至少已有400年以上历史的木制品,其自然消亡更是无法挽回。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王正书
【作者单位】上海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5
【相关文献】
1."明式家具制作技艺"非遗保护传承的研究与实践——博物馆藏中国古家具微缩模型库基础构建 [J], 贲东宁;袁光群
2.\"明式家具制作技艺\"非遗保护传承的研究与实践\r——博物馆藏中国古家具微缩模型库基础构建 [J],
3.现代家具设计在明式家具设计元素中的传承研究 [J], 吴国荣;张婷;蓝隆起
4.明式家具精品赏析——《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明式家具》 [J], 陈增弼
5.中国明式家具研究——品论明式家具的文化气质 [J], 高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式家具风格特征研究李潇【摘要】明式家具历经百年的沧桑仍在中华文化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可以说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针对市场上越来越多"仿制"明式家具却不得其精髓的状况,通过对明式家具风格特征进行研究用来启发传统家具设计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文章从明式家具的用材、造型、结构和装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析其设计风格特征中所蕴含的意境美.通过对明式家具用材、造型,结构和装饰四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将其特征运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去,这对于现代家具设计中传统家具元素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2页(P24-25)【关键词】明式家具;用材;造型;结构;装饰【作者】李潇【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666.20明式家具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精神气质,使其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典范。
它所承载的先贤雅意和工匠智慧,即便是跨越了数百年的岁月长河仍以最饱满的状态展现于世人面前。
明式家具不仅造型精炼、形象浑厚,而且做工考究、风格典雅,是无数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
文章从其风格特征开始分析,探析其设计中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以期解读先贤匠心巧技,对先贤智慧和工匠在明式家具设计中独特技巧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助益。
1 用材讲究,展现自然美明代工匠在制作家具时,讲求“材美工巧”,注重表达材料的自然美。
由于明代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受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限制,其选材多为黄花梨、紫檀等硬质木材。
这些高级硬木相对于材质较软的木材而言,其加工工艺更为成熟,所制成的家具相对而言更加结实耐用,再加上其色调和肌理所呈现的出独特自然美状态,这些都使得硬质木材成为当时家具制作选材主流的重要考量因素。
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精工细作,充分发挥木材本身色调、肌理的优势,不加漆饰、也不加多余的装饰纹样,这成为了明式家具最为显著的特征[1-2]。
邢台学院学报JOURNAL%OF%XINGTAI%UNIVERSITY第32卷第3期2017年09月家具设计与制作的历史久远,人类远在使用石器工具的年代里,就使用自然石块堆成原始家具的雏形“∏”[1]。
又经过历朝历代的演进,家具制造工艺不断积累和创新,加上各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明代园林建筑大规模兴起等原因,带动了家具设计和制造的繁荣,文人士大夫以其独特的学养和审美趣味关注生活起居环境,对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与制造也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明式家具设计改变了之前的华贵,而以一种清新、典雅、舒适宜人的姿态在中国家具设计史上大放异彩。
明代家具设计与制造无论其造型、功能还是其装饰艺术价值都令世人叹为观止,也成为中外设计界的研究典范之一。
一、明式家具“美”的表现(一)材质美“材有美,工有巧,天有时,地有气,合此四时者,可以为良”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器物设计、制作的观念。
“材美”排在第一位体现了材质的重要性,也成为这一规范的重要基础。
明式家具用材讲究,可分为大理石、螺钿、雕漆、紫檀、黄花梨、红木、杞梓木、楠木、樟木、南榆、黄杨等等。
其中除前列四种属于华贵家具,且非纯用木材制作者外,余者都是当时日常所用的东西。
在这些家具之内,又分硬木与柴木(普通木)。
硬木家具以紫檀、黄花梨为上品,是最“雅静”之材。
二者各具特色,难分轩轾。
紫檀颜色深沉,质坚实而密,颇显稳重,富沉静美。
黄花梨色泽秀润,纹理变化无穷,在华贵之中带素雅美。
自明代始,大量名贵木材应用于家具制作中,其原因之一是明代航海有了新的突破,大量的海外名贵木材通过海运抵达中国,为家具制作提供了上等的木料。
其次,在家具制作中选料上十分注重木材的纹理,凡是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
在硬木家具中又有雕花和素面之分。
完全雕花的黄花梨,反而不如素面的真纯雅致,究其原因是雕花之处将木质本身的固有纹理掩蔽,而失去了文人“雅”的精神。
“木斫而已,不加丹”是对天然材质的尊重,彰显其最佳的本性。
伍嘉恩:《明式家具⼆⼗年经眼录》《明式家具⼆⼗年经眼录》作者伍嘉恩为⾹港资深中国古典家具收藏家,⽬前是明式家具⾼端收藏业中⼀位颇具影响的专业⾏家。
本书以作者融收藏、鉴赏、研习于⼀⾝的独特视⾓,总结从业⼆⼗余年来经眼经⼿、⼏乎囊括所有门类的经典古典明式家具(以珍贵黄花梨材质为主)个例,分析家具结构造法与质料,联系明代⽣活背景及制造历史;更可贵的是,个例中凡有或有趣、或辗转、或⾼潮迭起或情谊深厚的收藏故事,皆为作者亲历,亦都⼀⼀收⼊附列于个例之后。
本书内容信息⼴阔⽽强⼤,与已有相关书籍相⽐,更囊括⼤量流散世界各地不为⼈知的明式家具经典个例,加之作者古典雅致的⽂风,以及古典明式家具与现代装帧完美结合的设计呈现,展卷⽽读,相信不但能为明式家具收藏与爱好者提供丰富实⽤的内容信息,对爱好中国古典⽂化与艺术的普罗⼤众⽽⾔,也将是⼀次不⼀般的优美体验。
本书作者伍嘉恩(Grace Wu Bruce),⾹港资深中国古典家具收藏业者。
于1987年在⾹港创办嘉⽊堂,⼜于1998年创⽴伦敦嘉⽊堂。
⾃此伍嘉恩由喜好收藏黄花梨家具始⽽转变为⼀颇具影响的专业⾏家,她所坚持的“明朝家具有如雕塑艺术品,只有透过纯⽩空间才能显现出它的美”,现已成为古典家具业者所奉⾏的“明朝家具现代空间陈设美学”。
“⼗分荣幸能参与20年来明式家具的发现,研究和收藏。
我所经⼿过的早期家具实例,种类⼗分⼴阔,其中包括已消失于现代⽣活的种类,如盆架、⾐架、⽕盆架、滚凳、脚踏等,⼜有前所未见的品种,如可装可卸,供出游⽤的桌案。
观察、剖析明式家具⼏⼗年,⼀点⼀滴地积累每件所发放的讯息,综合各⽅⾯所得到的资料,让我们的家具知识丰富起来。
他们中有的风格雄浑凝重,有的以线条简约取胜,其他则优雅细致,集完美⽐例的型、式、⼯于⼀⾝,⽽现今的20年正是收藏它们的黄⾦时代。
”(⽂新)(2011年1⽉19⽇7版)采编:管理员中国⽂物信息⽹《明式家具⼆⼗年经眼录》【保护视⼒⾊】【打印】【字号⼤中⼩】编辑:ww 2011-06-10《明式家具⼆⼗年经眼录》作者伍嘉恩为⾹港资深中国古典家具收藏家,⽬前是明式家具⾼端收藏业中⼀位颇具影响的专业⾏家。
明代家具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明代家具
调研目的:了解明代家具的类型、特点和历史背景
一、背景介绍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
中国家具发展的关键阶段。
明代家具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吸引了广大人民的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明代家具的发展和特点。
二、明代家具的类型
明代家具主要分为床、桌、椅、柜和架几大类。
其中,床类家具种类繁多,包括罗汉床、八仙床、木床等。
桌类家具则包括案桌、书桌、餐桌等。
椅类家具有太师椅、藕荷背椅等,而柜类家具有衣柜、书柜等。
架类家具则包括屏风架、书架等。
三、明代家具的特点
1. 精美工艺:明代家具注重细节处理,工艺精湛,刻画细腻,充满艺术感。
2. 做工严谨:明代家具采用多种工艺技术,如雕刻、描金、漆绘等,使家具更加华丽。
3. 功能实用:明代家具的设计注重实用性,形式优雅而不失功能性。
4. 传统文化融入:明代家具常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龙、凤、花鸟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明代家具的历史背景
明代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时期,也是家具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明代,家具工匠的技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开始形成独特的明式家具风格。
此时期的家具多用宫廷贵重材料制作,如红木、紫檀木等。
明代家具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家具的品类和风格。
五、结论
明代家具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深入研究明代家具的类型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发展历程。
明式家具造物观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引言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代表之一,其以简约、典雅、精致而著称。
明式家具的制作过程中融入了中国古代“造物观”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在当今的产品设计领域中,如何将明式家具的造物观应用于实际产品设计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对明式家具的造物观进行介绍和分析,探讨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并最终提出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建议。
一、明式家具造物观的基本概念1.1 明式家具的历史渊源明式家具起源于中国明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类型之一。
明式家具以其简朴、典雅、稳重的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其在制作工艺、材料选择和装饰风格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1.2 造物观的内涵与特点造物观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了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崇尚审美与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在造物观中,人被看作是宇宙之一部分,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应当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自然,汲取自然之灵感,不断追求审美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明式家具制作中,造物观的内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强调了家具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材料的天然与环保,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力求体现审美与艺术的价值。
通过对明式家具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造物观方面有着独特的内涵和特点,对当今产品设计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材料选择与环保意识在明式家具的制作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明式家具注重选用天然材料,如红木、花梨木、楠木等,其坚实、耐用、美观等特点使其成为明式家具的首要材料。
明式家具的制作过程中,注重材料的环保与可持续性,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成为了其设计的重要理念。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明式家具的造物观,鼓励设计师选择天然环保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材料的挑选和使用,使产品能够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环保的追求,体现了明式家具造物观在产品设计中的积极意义。
内容简介
《明式家具研究》汇集了作者四十余年的研究积累和研究精
华,创建了明式家具研究体系,系统客观地展示了明式家具的成
就,并从人文、历史、艺术、工艺、结构、鉴赏等角度完成了对
明式家具的基础研究。
朱家溍先生赞誉《明式家具研究》
“是一部煌煌巨著”,“是一部
划时代的专著
”。
《明式家具研究》享誉海内外,被誉为明式家具的
“圣经”,
中国古典家具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奠基之作。
作者简介
王世襄,字畅安,男,汉族,北京人,祖籍
福建福州。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
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
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38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学士学位。1941
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硕士。1947年3月任故宫博
物院古物馆科长及编纂。
1962年10月任文物博
物馆研究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
员。
1980年11月任文化部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
所研究员。王世襄多才多艺,擅书法与诗词,兴
趣广泛,故某些著述超出一般文史工作者的研究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