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学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图学

第一章构图的历史发展

所谓构图,是指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一些战争与狩猎场面体现了在人类幼年时期的石器时代(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7000年)前,原始人开始对整体形式的关注,这些是通过他们与其相关联的形象的活动来实现的。

构图真正意义的诞生,是在公元前8000——前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1842年,一个德国考古探险队发现了覆盖在埃及墓室壁画上的网格。

第二章构图基本原理与一般法则

第一节构图原理

作为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在绘画构图上,视知觉思维成为具有决定性的审美直觉力量。

一、构图的含义

传统上来讲,构图又称为“经营位置”“章法”、“布局”等。与早期设计类似。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指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被称为“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绘画的产生、发展也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并将各种相关学科的基本规律,通过视知觉思维纳入艺术母题进行整合研究,也使艺术家对构图的思索由被动转向主动,从附属转向独立。

二、构图的基本规律

1、形象思维特征

2、形式结构的抽象思维特征

1)、确立主体形象的“基本法”

2)、具有审美价值地将各种造型因素结合。

3)、努力使构图形式结构与作者意图一致。

3、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完美结合。

第二节构图形式的视觉心理

一、几何形的视觉心理

1、三角形:这是一种结实稳定的结构状态,让人很自然地想到山冈、沙丘、埃及的金字

塔等,拉长的三角形还会让人联想到矢,产生向上、飞速、崇高的感觉,反之,倒三角形构图是缺乏稳定性的,又因为其性刚,反而显出危悬之势,产生另一种视觉效果。

2、圆形:圆形构图,中国画里又称为环形构图,给人旋转、滚动的感觉。作为球体,表层面积小,内藏容量大,有饱满充实的感觉。并有触觉柔和、内向、亲密感,构图冲的各元素组成一个封闭或开放的环形空间,更具有弧的意味,使其较有抒情味。

3、S形:S形有流动感,S形构图形式有较顺畅的欣赏视线,有着浓郁的抒情品格。让人联想到蛇行动、人体柔和的扭曲等。中国画又称“之”字形构图、曲折法构图,是常见的构图法式。S形的构图因为与气的运动状态相合拍,所以是一种最自然太的构图,即所谓“龙脉”,在构图中,画面的分割布置忌平均,因而,几乎在一切构图形式中,画面的重点部分都呈现S型布置。

4、V型:如同旋转的陀螺,会给人以微微晃动不定的感觉,是一种活泼有动感的形式,另外,又可能是一种向上向外扩张、爆炸的形式,或是强烈的不稳定的感觉。反而言之,又有集中的意味。

二、线条

1、水平线:给人以平坦、广阔、宁静的感觉。体现景致的宽广、宏大。

2、垂直线:中国画的直横构图就是强调直与横的对比关系,穿插关系,具有鲜明的形式感,可以形成严肃、庄重、静寂的感觉。

3、波状线:往往是柔软物质经风吹动而产生现象,台水波、麦浪、松涛等,有缓慢蠕动之感。

4、斜线:是运动的抽象映射,倾斜角度越大,运动感越强。

5、曲线:柔美而流畅,表现柔和、运动、飘逸的感觉。

三、色彩

1、暗色调:色彩在暗色调中大都失去了五彩缤纷的感觉,构成沉闷的情调,有如昏暗的阴天、令人压抑不安。

2、亮色调:由于色彩明亮,使人仿入明媚的阳光中,爽朗愉悦,因而,此类色调的画面,多用于表现欢乐的情调。

3、暖色调:暖色调是由大红、橘黄、土红等暖色级成,给人以温暖、亲切的感觉,这种色调非常强烈、炽热时,就能感染人的情绪,使人兴奋。

4、冷色调:与暖色调相反,以蓝、绿、等色组成的冷调,使人联想到雪地、天空、海洋、森林等,使人产生宁静、疏远的感觉。完全用冷色调构成的画面还传达忧郁、忧伤之情。

5、浓重色彩:色彩纯度高,有厚重工业饱满的感觉。

6、轻淡色彩:与浓重色彩相反,清淡的色彩,给人感觉素雅简约,单薄而清新,去除了繁杂的琐碎元素,集中突出绘画主题。

四、空间分割

1、空间不宜作极为均匀的分割,尤其是上下或左右的对半分割,因为容易形成画面独立拼凑而缺乏主次的感觉。

2、大的主要物体不宜占据画面正中,否则有堵塞的感觉。

3、构图偏高有飞升之感,偏低则显下坠之势。

4、主体物位置过偏,则显得孤独无援。

第三节构图的一般法则

概括起来,构图学最根本的法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变化统一。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

化中求统一,而其他规律,都应从属于这个规律。

一、对比中求统一

在视觉心理上,只有对比才有可能被感知。

1、点线面的对比:包括抽象绘画在内的一切构图都是形的对比,包括抽象与具象之间,物象与空间和图形之间的对比。

形的对比大体上有大小、方圆、繁简等不同形式。而线条只是一种抽象的书画符号,因随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它既可以作为物象的边缘,也可以界定空间;既可以独立表达一定的形象,又可被用以组成肌理、调子而转化成另一因素。

点的性质与线类似,它连续延伸的轨迹成为线,密集成片而成形,由其疏密变化还可以转化成明暗调子。

2、黑、白灰与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包括明度、纯度(即饱和度)与色相的对比。

3、传统概念所造成的对比

二、均衡与统一

均衡是以重量来比喻物象、黑白、色块等在构图分布上的审美合理性。

均衡于构图而言,远非天平左右两端的平衡那样简单,它还包括画面物体上下、前后的分布,还有画面取势的平衡等,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的考虑。

均衡可分为两种样式:对称式均衡和非对称式均衡。

1、对称式均衡:物象左右大小数量基本相同,作对应状分布,各个对应物象与中央距离间隔相等。

2、非对称式均衡:是指左右上下相应的物象的一方,以若干物象换置,也称之为“代替均衡”是一种感觉上的平衡。

因此,在构图中各造型因素便可更大限度自由组合。如色调不均衡,可以调整色调的深浅进行补偿,两者不变动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与画幅边角关系的改变,进行调整,色彩在均衡问题上,大致与深浅色调相同。

三、节奏与统一

画面的高潮位于视觉的中心,是节奏变化最强的部位,视觉中心并不一定是画面中央,而是指在视觉上最有情趣的部位,又称为趣味中心。

构图的节奏是现代战争较为抽象的概念,天才的艺术家看起来对画面节奏有着直觉的把握能力,事实上仍源于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对形式美法则的总结,使节奏与画面产生了自然协调的活力。

节奏必须具有统一的特性,否则会杂乱无章。

第三章构图中的平衡

第一节重力影响平衡

一、策略由位置决定

1、构图中的垂直线与重力

2、位于中心的事物总比位于两端的事物重要

由于人们的视觉心理习惯,对于处于构图中心部位的事物往往备加关注,而自然地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