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
- 格式:docx
- 大小:27.48 KB
- 文档页数:8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最新进展及展望一、前言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城市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直是环保领域的一个难点,如何做好城市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目前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最新进展及展望进行讨论。
二、污泥处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固体物质的污染物,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处理的重要问题。
目前,城市污泥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以此降低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保护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但是,在污泥处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传统的焚烧和填埋处理已经难以满足污泥处理的需求。
焚烧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且会产生二次污染,填埋处理则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也会对深层地下水带来威胁。
其次,常规的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技术存在着处理难度较大和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泥的体积和重量,但是其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废物产生大,不利于城市的环境保护。
而生物处理技术的处理周期较长,且对污泥品质的要求较高,导致操作难度较大。
三、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污泥处理的同时,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也是当下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目前,污泥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两大方向:一个是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质,生产产生能源,如利用污泥生产沼气和生物柴油等;另一个方向则是利用污泥中的无机物质,制成复合肥料和建材等产品。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首先,污泥生物柴油的生产流程较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且目前的生产效率和成本仍然较高,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其次,污泥复合肥料和建材的市场容量不大,因此市场扩张空间有限。
四、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和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的科研人员正在积极地致力于新型的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
针对污泥的处理技术,目前主要的探索方向有:以微生物、单正多菌种、化学光氧化等高端科技手段为核心的新型生物降解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泥处理。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处理处置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现状分析1. 污泥产生数量与特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9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2.68亿立方米/天,年产生的污泥约为5260万吨左右。
污泥的特性主要包括有机物含量高、水分含量高、含重金属和微量有害物质等。
2. 污泥处理技术我国对污泥处理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焚烧处理、堆肥处理、填埋处理、土地利用等。
焚烧处理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够实现资源化利用。
堆肥处理和填埋处理是相对传统的处理方式,其处理效果相对较差,但成本较低。
而土地利用则是将污泥用于农田改良或园林绿化,对土壤的改良和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与挑战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污泥处理技术不够成熟,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技术有待进一步研发和应用。
其次,污泥资源化利用存在一定的限制,部分污泥中存在有害物质,需要加强处理和监管。
再次,污泥处理处置的成本较高,各地政府在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方面还有待加强。
此外,公众对污泥处理处置的关注度较低,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三、发展趋势分析1. 加强科技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将不断更新换代。
研发新的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能力,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微生物、生化反应等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理的效果,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2. 推动污泥资源化利用根据《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实施方案》,我国将大力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工作。
油田污泥处置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油田污泥是指在石油开采、加工、储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有石油残留物和其他杂质的废弃物。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田污泥产量也呈上升趋势。
然而,油田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本文将对油田污泥处置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油田污泥的特点油田污泥通常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毒性物质。
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构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有效的油田污泥处理和处置方法至关重要。
油田污泥处理技术目前,油田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热解等方法。
•生物处理:包括堆肥、生物降解和生物氧化等。
生物处理方法可以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生物处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并且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物理化学处理:包括固液分离、化学氧化和吸附等。
物理化学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油田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
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并且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副产物也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处置。
•热解:通过高温处理污泥,使其分解和转化为有用的燃料或其他产品。
热解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体积,但对能源的需求较高。
油田污泥处置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油田污泥处置市场逐渐扩大,全球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油田污泥处置市场规模已达到100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年增长率。
地区分布油田污泥处置市场主要分布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北美、中东和亚洲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是全球油田污泥处置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
市场竞争格局油田污泥处置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之间进行价格竞争和技术创新。
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和环境服务公司在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有许多中小型企业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油田污泥处理服务获得市场份额。
发展趋势随着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油田污泥处置市场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有效处理和处置污泥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针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压滤脱水技术压滤脱水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
通过将污泥放置在压滤机中,降低污泥含水率,从而减少体积并方便后续处理。
此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脱水效果好的优点,但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需要进一步处理。
2. 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一种高温处理污泥的方法。
通过将污泥投入高温炉中进行热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质会分解成可再生能源,如沼气和煤气。
热解技术具有回收能源、减少废弃物体积的优势,但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和灰渣,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湿法氧化技术湿法氧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加热和氧化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的方法。
此技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时间短的特点。
然而,湿法氧化技术存在能耗较高、设备投资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4. 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泥中的有害物质的方法。
通过添加特定的菌种,能够有效分解有机物质,并降低重金属的含量。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菌种培养、氧气供应等问题。
当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回收利用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越来越注重能源回收利用。
热解技术、厌氧消化和气化技术等能够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持续推动污泥处理过程中能源的回收和利用。
2. 精细化处理传统的污泥处理技术在去除有机质和重金属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研发更加精细化的处理技术,减少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残留,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3. 绿色环保环保是未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污泥资源化处理与处置现状及展望The Summarization of Sludge Resources Disposal Methods in Our CountryAbstract:Presently, the disposal methods about sludge havelandfill , burn and agricultural, the former two method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place, expenses reason was limited in using. sludge is rich in N , P , K and organic matter, it is the natural organic fertilizer. So , sludge depositing combined with agricultural recycle treatment becoming the best choice. sludge agricultural disposal methods of our country has mainly: applying fertilizer directly , applying fertilizer after dried , sludge compost and sludge compounded bio-fertilizer, because first two kinds of methods can not get rid of the harmful substance in the sludge effectively , them were limited in using , the last two kinds of methods are tested through the numerous scholar's fields, indicate that it is a kind of very promising sludge recycle disposal method , but heavy metal ions are apt to accumulate in the soil and plant, it is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 sludge land utilize to. This text combined the instance has explained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n agricultural recycle treatment of sludge disposal of our country.Key words: Sludge;Resources;Disposal摘要:目前,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农用,前两者由于场地限制、费用昂贵等原因在应用上受到限制。
含油污泥处理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和实例分析一、引言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沙漠运输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的含油污泥环保处理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公司含油污泥环保处理工程项目利用热洗加淬取及超声波促进分离技术,创造了“五个第一”的施工记录,是油田公司节能环保项目的标志工程。
本文针对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结合该公司含油污泥环保处理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实现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指出了在实践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二、含油污泥及项目质量管理的国内外现状1.含油污泥国内现状。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的必然产物,是油田生产主要污染源之一。
随着塔里木油田的不断开发,目前油泥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再不采取处理措施,势必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甚至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各油田非常关注的、也是困扰石油行业的一大难题。
2.含油污泥的环保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含油污泥环保处理技术,国内外基本上通用的是以下几种:焚烧法:适用于有机成分高、具有一定热值的含油污泥。
不能实现环保处理,对空气会产生污染。
填埋法:填埋场地要避开水源等环境脆弱地带,填埋前必须做防渗处理,表面用土掩埋。
对周边环境产生威胁,没有实现环保。
生物法:不适用原油含量较高的乳化油泥和罐底油泥。
也没有实现环保,同时对原油分子机构造成破坏,对资源造成浪费。
溶剂萃取法:基本可实现环保,但不利于普及。
因为药剂价格昂贵、处理周期长、有毒。
3.项目质量管理发展现状及项目质量管理的特征。
项目管理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具有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已经在许多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九大理论中的一个。
目前,项目质量管理仍处于发展期,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质量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的特点,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原始检验、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
油气田污水处理的现状分析和展望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现阶段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油气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了社会发展速度。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由于污水处理技术使用不当,会降低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质量。
文章对油气田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污水问题措施、展望了油气田未来在污水方面的处理技术应用,意在促进油气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标签:油气田;污水处理;现状分析;展望前言:在对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注水是一项重要工程技术。
根据开采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采用注水技术,不仅能保证油气田正常开发,还能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油气企业的发展。
但是,一旦污水处理不当,会影响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质量和效率。
所以为了使污水达标,需要加强油田地面建设,通过施加污水净化设备、采取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加大对污水的处理力度,从而使污水符合正常指标。
进而保证油气田开采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进行。
1.油气田污水处理现状油气田的污水主要有鉆井污水、开采污水以及其他含有油气混合物污水。
根据油气田的开采目的和方式不同,所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也有所差异。
传统油气开采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污水处理措施为隔油、浮选除油、过滤的方式,其中除油的方式主要有重力、压力、浮力及水利旋流四种方式[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现阶段的油气田污水处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需要加污水处理科研力度,进而保证油气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2.油气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在开发使用油气田的过程中,其自身独特的生态环境会受到污水的严重影响。
但是,由于原油含水量较高加上注水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着重大的污水问题。
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对产出的污水处理不当,会严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所以应当加大油气田污水处理力度,并针对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保证排放的污水符合标准,从而保证油气田开采工作正常进行。
油田和炼油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原油生产储运系统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总量达500余万t。
随着大多数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采出油中含水率越来越高,含油污泥量还会继续增加。
本文将叙述含油污泥的特性、危害,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以及根据现有条件,对我们可能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叙述。
1 含油污泥的性质和危害含油污泥成分极其复杂,主要由乳化油、水、固体悬浮物等混合组成,其成分与地质条件、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水质、加药种类、排污方式以及管理操作水平有关。
含油污泥的比阻比一般污泥大40倍,其可压缩性系数大20倍,属难过滤性污泥,又由于其颗粒细小,呈絮凝体状,含水量高,体积庞大,因此不易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
我国大部分油田含油污泥的含水率一般为70%~99%,油、盐成分含量较高,且含有重金属和其它有害杂质;炼油厂污泥还含有大量苯系物、酚类、芘、蒽等有毒物质。
含油污泥直接外排会占用大量土地,其含有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土壤和空气,恶化生态环境;直接用于回注和在污水处理系统循环时,会造成注水水质下降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条件恶化,对生产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同时大量石油资源被浪费。
含油污泥己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的含油废物类,《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也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因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维护正常生产还是从回收能源的角度出发,都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2 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含油污泥处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故虽然目前的处理方式有很多,但最具发展前景的应该是一下四种技术:调质-机械分离、生物处理、固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下面逐一介绍这四种技术。
2.1 调质-机械分离技术浓缩、化学调节(即调质)、脱水是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
高含水量的含油污泥不能直接进行机械脱水操作,必须先进行调质;通过调质-机械分离,使含油污泥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
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综述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
本文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及危害,对溶剂萃取法、焦化法、固化法、热化学洗油、污泥调剖技术等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含油污泥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发展新的污泥处理工艺和行之有效的资源回用技术是当前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的重点。
一、含油污泥的来源含油污泥一般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落地原油与泥土混合形成的污泥,或是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油泥砂,是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固体物,主要成分为原油、泥和水。
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等过程中都能产生大量含油污泥。
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一是原油从地层中携带至地面,在各类容器、大罐和污油池等地面设施中淤积;二是油井作业、集输油管道穿孔和盗油产生的落地原油。
三是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
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影响注水水质,同时导致外排污水难以达标。
二、含油污泥的危害含油污泥的组成成分较为复杂,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
污泥中含有大量原油、机械杂质、细菌、并含有苯系物、酚类、蒽、蓖、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致癌性物质以及砷、汞、铬等有毒重金属元素。
污水处理系统中还投加了大量的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药剂。
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不易分解的原油渗透扩散会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和植被等环境因素造成严重的污染。
含油污泥降解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会在空气中聚集,危害人体健康。
含油污泥的存在使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严重超标,堵塞地层,造成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压力不断升高,同时使水井增注措施有效期下降,增加处理费用。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保护环境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泥如何妥善处理与处置成为了业界的一大挑战。
污泥不仅含水率高,且富含大量有机物、营养元素以及可能的病原体,如不正确处理处置,将会对环境带来潜在的污染威胁。
本文将全面梳理国内外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上的现状。
二、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一)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针对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目前主要的技术包括污泥的减量技术、稳定化技术以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其中,减量技术主要包括机械脱水、热解、厌氧消化等;稳定化技术则包括干化、焚烧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则包括污泥堆肥、生物质能源利用等。
(二)国外研究现状在国际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许多国家在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欧洲国家普遍采用热解和焚烧技术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同时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此外,一些发达国家还积极研究污泥的生物利用技术,如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气生产等。
三、国内外应用现状(一)国内应用现状在国内,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差异,各地区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总体来说,国内已经形成了以资源化利用为主导的污泥处理模式。
一些先进的城市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污泥堆肥、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技术,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二)国外应用现状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这些国家不仅在技术和设备上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投资,而且在政策和法规上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例如,一些国家将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纳入到国家环境保护的整体规划中,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
此外,国际上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污泥处理与处置的规范和标准,为全球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提供了指导。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前景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数量也不断增加。
污泥是由废水处理过程中去除的固体物质,它包含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污泥处理处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对污泥的处理处置主要采取了填埋、焚烧和农田利用三种方式。
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但它会导致污染物渗漏,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焚烧是另一种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体积和无机物含量,但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并且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
农田利用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处理方式,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和养分转化为土壤肥料,但其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目前,我国对污泥的利用率仍然较低,还存在着污泥处理处置不规范、处理成本高昂的问题。
面对污泥处理处置的诸多问题,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该领域的政策支持,提出了推动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
2019年,卫生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颁布了《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行动计划(2019-2020)》,明确提出了加强污泥处理技术研发、推动污泥资源化利用、规范污泥处置市场等具体措施。
这为促进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空间。
在技术方面,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更加环保、高效的污泥处理技术。
目前,循环经济理念的引入已经成为了污泥处理处置的重点方向。
例如,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和生物降解技术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或生态肥料,并推动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同时,还可以利用污泥制备建材、砖块等新型材料,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推广将有效缓解污泥处理处置压力,促进我国污泥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开展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教育也至关重要。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他们应该增强环保意识,减少污水产生,引导他们进行垃圾分类和节水措施。
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与展望陈伟雄1.前言污泥是污水处理厂中的孪生产物,是一种由细菌菌体、无机颗粒及有机物组成的非均质悬胶态物体。
其含水率在97~99%之间,脱水后污泥含水率约为80%。
干污泥量一般占处理污水量的0.01%左右,如果按含水率80%计,每万吨生活污水将产生约8吨的污泥。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7年全国污泥生产总量约900万吨;2008全国污泥生产总量约1400万吨;2009全国污泥生产总量达2100万吨;2010全国污泥生产总量估计将突破3000万吨。
大量的污泥成为了众多污水处理厂必须面对,而且是急待解决的难题,处置不当将会成为另一遗害无穷的新的环境公害。
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巨大的环境难题,是继污水处理后的另一个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的重要的环境保护研究课题。
2.常见的处理处置技术及优缺点污泥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潜在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减少环境公害,世界各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污泥处置和利用的各种技术。
国内现行的污泥处理方法多是填埋、制肥或裂解(如焚化),而近年欧美等发达国家新上的污泥处理装置则多采用干化法。
这些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各有优缺点,详述如下:1.污泥填埋填埋操作相对简单,投资费用较小,处理费用较低,适应性强。
根据目前的填埋场所的不同,可以分为陆地填埋和海洋填埋。
陆地填埋侵占土地严重,而且有潜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及恶嗅污染问题。
污泥填埋并未最终避免环境污染,而只是延缓了产生的时间。
并且由于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和城市用地的减少,对污泥填埋处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如德国从2000年起,要求填埋污泥的有机物含量小于5%,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坚决反对新建填埋场。
1992年欧盟大约40%的污泥采用填埋处置,近年基本禁止了填埋未经处理的污泥。
海洋填埋操作简单、对于沿海城市来说其处理费用较低,但污泥海洋倾倒对海洋生态环境存在难以预测的影响。
美国于1988年已禁止污泥海洋倾倒,并于1991年全面加以禁止。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含油污水日益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含油污水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和治理成为当今环保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1. 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传统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
物理处理主要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含油颗粒,而化学处理则采用添加化学药剂来促进油水分离。
这些传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去除含油物质,但存在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生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2.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产生的自由基来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但存在能耗高、设备投资大、操作难度大等缺点。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和分解的一种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但是对于含油污水而言,生物处理技术存在适用范围小、启动周期长、抗冲击负荷能力弱等问题。
1. 新型高效材料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高效材料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材料、功能化材料、多孔吸附材料等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含油污水的去除和回收中。
这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吸附和催化活性,能够有效地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2. 集成化处理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集成化处理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将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等多种处理方法集成在一起,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3. 微生物生物技术的提升4. 绿色能源的利用近年来,各种新型绿色能源在环保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若不进行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研究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于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一)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1. 物理法:主要包括污泥脱水、干燥、焚烧等。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采用这种方法对污泥进行初步处理。
2.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对污泥进行生物降解,如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
这种方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体积。
3. 化学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这种方法在国内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
(二)国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1. 土地利用:许多国家将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污泥用于农业和园林绿地的土壤改良。
2. 焚烧法:一些发达国家采用高温焚烧的方法处理污泥,实现减容化和无害化。
3. 资源化利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回收利用,如制取生物燃料、肥料等。
这种处理方法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三、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技术创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与升级。
例如,生物法中的微生物菌剂、酶等将被广泛应用于污泥处理过程中,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
同时,新型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也将不断涌现,为污泥处理提供更多选择。
(二)资源化利用趋势明显随着人们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回收利用,制取生物燃料、肥料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三)政策法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将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法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污泥处理的监管力度,确保污泥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
污油泥处理现状与发展前景摘要:目前,我国各大油田的污染淤泥年产量合计约占国内原油总产量的2%,其中塔河油田的污染淤泥年产量为4~6万t。
污泥的组成成分极其复杂,其中重质油的含量比较高。
同时,污染淤泥中存在大量苯、蒽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油田环境和人员的健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油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污泥处理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污油泥;处理现状;发展前景;污油泥的危害引言含油污泥是指混入原油、各种成品油、渣油等成分的污泥,是由油、水、固三相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混合后将成为难以处理的较稳定、流动性较差的悬浮乳状污泥。
含水率高、体积大、有毒有害成分含量高、热浪性明显是污水淤泥的主要特征。
污水淤泥中含有大量原油、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和腐蚀产物等,其中油分一般为20%~50%,含水量为30%~80%,不同来源的含油污泥性质大不相同,烃类的含量和成分也不太相同目前,我国各大油田的污染污泥年产生量合计约占国内原油生产总值的2%,不同类型的含油污泥合计达到3×106吨。
在自然条件下,污泥中原油类有毒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渗入地表后,容易发生土壤板结现象,影响地表植被的正常生长,威胁人类健康。
污泥中原油含量一般较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手段回收,将造成我国石油资源的巨大浪费。
1、污油泥的特点、来源及危害性污泥作为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很少被提及,可以说“无人问津”。
污泥中含有原油和单一的成品油,由于各种原因混入泥沙和其他杂质,难以分离和回收有效油分。
含油率为20%~50%,含水率为40%~80%,高含水率、体积大、有毒有害成分含量高、热浪性明显是污泥的主要特征。
目前,污泥的主要来源是原油开采过程中因不可抗力产生的废油泥;炼油厂原油储运、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分离池底泥、浮选浮渣和剩余活性污泥等废油泥成品油储运过程中产生的罐底油泥;被无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的油泥等。
石油未充分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是引起世界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引起全人类的广泛关注。
《我国市政污泥处理现状与发展探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污泥处理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市政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我国市政污泥处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市政污泥处理现状1. 处理技术现状目前,我国市政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污泥减量技术、污泥稳定化技术和污泥资源化技术等。
其中,污泥减量技术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污泥稳定化技术则通过生物、化学等方法使污泥稳定化,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污泥资源化技术则将污泥转化为资源,如制作肥料、能源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应用程度和效果存在差异。
2. 处理设施现状我国市政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设施分布不均、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些大型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污泥处理设施,而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则缺乏有效的污泥处理设施。
此外,部分设施老旧、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当前的环境保护要求。
3. 处理过程监管现状虽然我国对市政污泥处理过程实施了一定的监管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地区对污泥处理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违规排放、处理不当;此外,监管体系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也制约了污泥处理的进一步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1.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当前,我国市政污泥处理技术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
例如,在污泥减量、稳定化和资源化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同时,一些先进的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2. 设施建设与运营问题我国市政污泥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设施分布不均、处理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一些设施老旧、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当前的环境保护要求。
此外,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 摘要 含油污泥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现状、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含油污泥;资源化;除油;综述 Abstract: Oily sludge may do harm to the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must be treated harmlessly and be utilized comprehensively.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bout technology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oily sludge will be the dominant technique for oily sludge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ily sludg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oil removal、detoxification
1含油污泥的危害和来源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含油污泥中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硫等营养物质,不加稳定处理的污泥任意排入水体,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将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导致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生物的生存,营养物质又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在沿海海域造成赤潮和绿潮。除此,不同成分的含油污泥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不同的。
1.1含油污泥的危害 油田含油污泥的组成成份极其复杂,是一种极其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大量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剂[1]。并因其体积庞大,排放后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我国现已对含油污泥的排放加强了重视[2],目前明确规定,肆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将处以1 000元/ m3·d的罚款。
这样虽然限制了部分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含油污泥的处理是油田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另外,污泥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这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是一个极大的危害,是导致很多致命疾病的罪魁祸首,可以说是一个隐形杀手,故油田含油污泥已被列为危险固体废弃物。 1.2 含油污泥来源 1.2.1原油开采产生含油污泥 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会影响注水井调剖时的注水水质和导致外排污水难以达标。 1.2.2油田集输过程产生含油污泥 含油污泥还可能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3]。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此外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也可产生含油污泥。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约占罐容的1%左右。罐底含油污泥的特点是碳氢化合物(油)含量极高。据调查测试发现,油罐底泥中大约25%为水,5%的无机沉淀物如泥沙,70%左右为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质占7. 8%,石蜡占6%,污泥灰分含量4. 8%[4]。 1.2.3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污泥组成各异,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间,含水率在40%~90%之间,同时伴有一定量的固体[5]。
2 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现状 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焚烧法、生物处理法、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等[4, 6]。但其中许多方法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实际应用很不适合。如焚烧法耗能大、易产生二次污染,油资源也没得到回收利用;生物处理法需历时41 d才能将97%的石油烃生物降解,同样油资源也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溶剂萃取法存在的问题是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只对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的含油污泥适用;化学破乳法对乳化严重的含油污泥需另加破乳剂和加热;固液分离法对于含油高、污染严重的含油污泥的油回收率低[7]。所以这些方法未能在国内有效地普及应用。故探究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关键是要找到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技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先进、高额的处理技术。在这个原则下,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然后从这些技术中提炼出在我国可实行的部分来,再与本国的传统处理方法相结合,方可探寻出一种高效且实用性强的处理方法来。
2.1 国外处理技术的现状 国外对于寻找合适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也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实验了多种处理方法。经萃取分离法能得到可直接利用的原油及有机物,而余下的泥水则返回变为可利用的资源,从而消除了污染,是油田上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8]。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热解吸是一种改型的污泥高温处理方法。即使含油污泥在绝氧条件下加热到水沸点与烃类物质裂解温度之间,然后在闪蒸塔里轻质烃和水通过蒸发冷凝的方式回收;重烃质和无机物以泥浆的形式从分离塔里取出,进行固液分离后将重质烃回收[9,10]。高温处理工艺因为通过冷凝对烃蒸汽加以回收,故不会污染空气。调质-机械分离处理技术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污泥化学调质方面,发展了一系列新型高效溶剂萃取处理技术的高分子絮凝剂。此工艺是利用破乳剂改变含油污泥颗粒的结构,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然后利用三相离心机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油、水、泥三相分离[8],处理后原油回收率可达90%以上。热水洗涤法是美国环保局处理含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法国、德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灰渣用于修路或埋入指定的灰渣填埋场,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供热发电[11,12]。
2.2 国内处理技术的现状 尽管国外的许多先进的技术目前都已有了成功的例子,但是由于我国的各方面条件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得这些高效的技术不能在我国得到全面的应用。我国只能借鉴其精华,创新出适用于我国现状的污泥处理技术。下面将部分技术在我国运用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作一简单分析。
2.2.1我国含油污泥调制—机械分离技术现状 在国内炼厂含油污泥调制系统中,普遍采用的絮凝剂包括高分子无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和高分子有机絮凝剂如高聚合度的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等长链大分子[13, 14]。多数单位在机械脱水前使用阳离子有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和石灰联用,以提高絮凝、脱水效果,淘汰以往使用单一无机絮凝剂,处理效果各不相同。我国炼厂污泥前处理普遍采用机械脱水工艺,以带式压滤机、离心机为主,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为75%~80% [15,16]。经多方面实验结果确定,在多种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的工艺中,污泥调质一机械脱水处理
工艺发展得比较成熟。
2.2.2我国含油污泥焚烧技术现状 我国绝大多数炼油厂都建有污泥焚烧装置,采用焚烧处理最多的废物是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如湖北荆门石化厂、长岭石化厂采用的顺流式回转焚烧炉;燕山石化采用的流化床焚烧炉。含油污泥在经焚烧处理后,多种有害物质几乎全部除去,效果良好。但是,在我国污泥焚烧尚需要大量的柴油或污油,热量大且没有回收利用,成本很高,投资也大,加之焚烧过程中常伴有严重的空气污染,有的还有大量灰尘,焚烧装置的实际利用率较低。
2.2.3我国含油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物处理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在国内或是国外许多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大力研究可降解有机物的高效微生物,并已开发了许多新的高效菌种,处理范围也相应地拓宽。地耕法、堆肥法以及污泥生物反应器法等都属于生物处理技术。地耕法处理含油污泥最大优点在于,它是通过天然过程使石油烃转化为无害的土壤成份的,运行费用低。但地耕法净化过程缓慢,不适用于冬季较长的地区,且会在农田中产生生物难以降解的烃类(主要是高分子蜡及沥青质)积累。而堆肥法则只适用处理较高烃类含量的含油污泥[17,18]。从
总的来说,处理周期长,对环烷烃、芳烃、杂环类处理效果较差,对高含油污泥难适应,资源无法回用是目前生物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3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进展 3.1含油污泥热解 国外对污泥热解制油技术的研究始于80年代,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国外炼油厂开发了多种热解工艺,主要有HEUER等开发的低温热解冷凝工艺,KREBS和GEORY利用锅炉废热干燥含油泥饼的专利技术和TernnTech热解工艺。 国内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室内研究阶段,但近年进展较快。张云鹏等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5种不同废水污泥的热解和燃烧曲线,同时研究了金属含量对其热分解过程的影响。贺利民对炼油厂废水处理污泥进行了催化热解产油实验,考察了温度和反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