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疫埃博拉病毒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埃博拉病毒防疫
继1976年、1979年、2002年爆发,12年后埃博拉病毒再次肆谑而来,已出现感染病例1.4万人,确认死亡人数4910人,西非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现如今以扩散至美国,在美国已有确诊病例,在中国香港、广东也出现了疑似病例。每天新增的病例无疑加重了人们对于埃博拉病毒的恐怖印象。
埃博拉是一种引起“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具有4个亚型,分别为埃博拉-扎伊尔型(EBO-Zaire)、埃博拉-苏丹型(EBO-Sudan)、埃博拉-莱斯顿型(EBO-R)、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l)。其中EBO-Zaire、EBO-Sudan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对人不致病,EBO-Cl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一般不致死。如今疯狂传播的埃博拉病毒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异。潜伏期通常为5-10天,发病初期长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痛、虚弱、肌肉疼痛等症状,继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最后因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多发性器官衰竭等并发症而死亡。埃博拉病毒可通过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进行传播,即使极小的创口都可能引起感染,病毒可通过眼睛或者黏膜进入人体引起感染,生物安全等级4级(艾滋病3级、SARS3级,生物等级越高防护越严格)。
现如今对于如何防控埃博拉病毒的继续扩散,各国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进行应对。韩国因近期非洲访问者众多,现埃博拉病毒恐慌,已与9月25日颁布《埃博拉病毒传播防疫细则》;我国广东省因与非洲经贸、人员往来密切,广州市等地有不少非洲人聚居及留学,存在埃博拉出血热输入病例风险,因此广东省已迅速采取措施全面做好防控工作,防止疫情进入。
有“埃博拉之父”称号的英国伦敦大学卫生及热带医学院院长皮奥特教授警告,因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不断攀升,中国队传染性疾病的检控并不到位,因此中国易受埃博拉病毒入侵。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均有直飞非洲的航班,被视为抗埃博拉的“前沿阵地”。
埃博拉病毒虽然恐怖,但也有自己的克星——对化学药物敏感,高效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现如今,疫苗还未研制成功,只有通过有效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被埃博拉病毒侵袭,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韩国政府颁布的《埃博拉病毒传播防疫细则》中将地尔斯消毒液列为机场、口岸及国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用于埃博拉病毒防疫的国内唯一推荐消毒产品,这也从根本上反映了地尔斯消毒液就灭活病毒的有效性。
地尔斯消毒液属于季铵盐类消毒剂,是季铵盐类消毒剂第七代产物。由于季铵盐类消毒液前几代产物不能达到高效杀菌与灭活病毒的效果,在我国一直被认定为是中效消毒剂,没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推广和研究。而在国外,对于季铵盐类消毒液研究的脚步从未停歇。地尔斯消毒液是由韩国汉城大学、韩国建国大学多位社会卫生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与韩国汉城环境株式会社共同研制,应用FDA、KFDA、USDA认证的原料和食品添加原料,与增效剂、螯合剂、活性因子等特有成分复配形成的非单一季铵盐类消毒液,其成分复杂,工艺繁琐,对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及抑制时间明显增强,在韩国、美国、日本等已经列为高效消毒液。
地尔斯消毒液研制后通过韩国化学实验院对原液的急性内服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确保其了安全性,在使用范围内,无任何刺激性气味,不会对使用者造成身体的不适和新的伤害;产物易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于此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杀菌试验和病毒灭活实验,包括细菌试验、耐药性细菌试验、病毒试验、结核病及霉试验,以此来验证新一代复配季铵盐类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与灭活病毒的功效。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尤其重视病毒试验的进行,对各种常见的感染人、畜、禽的传染性病毒进行了病毒杀灭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地尔斯消毒液对多种病毒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从根本上打破了季铵盐类消毒液对病毒无杀灭作用的历史。
以下各种致病性病毒、细菌及霉菌,经试验证明,应用韩国地尔斯消毒液可以在短时间内并杀灭并且可以达到长久抑制的效果。
病毒
甲型流感 单纯性疱疹I型病毒 腺病毒V型病毒 牛痘病毒 禽流感病毒A型/土耳其型/HIV-1
新城鸡瘟病毒 喉气管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鼻病毒39型 轮状病毒 人冠状病毒
诺瓦克病毒 猫杯状病毒 狂犬病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 犬细小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O157:H7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 伤寒沙门氏菌
猪霍乱沙门氏菌 福氏志贺菌 宋氏志贺菌 霍乱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
结肠炎耶尔森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肠球菌 棒状杆菌属 化脓链球菌
空肠弯曲菌 肺炎杆菌
耐药性细菌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核病及霉
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 黑曲霉 须毛癣菌 白色念珠菌 皮屑芽孢菌
病原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