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记的执业医师考试资料_运动系统笔记(用心记住考点_必定能过)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章:运动系统(25分)

第1节:运动系统概述

一、运动系统检查法

物理学检查是运动系统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肌力分级(6级)

0级:肌肉完全瘫痪,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0【肌肉完全瘫痪】1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1【可见肌肉轻微收缩】2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2【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

3【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 4【肢体能对抗外界阻力运动】5【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一不动:不能产生动作

二不抗: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三不阻:不能对抗阻力

四不全:能抗阻力,但不全面

第2节:骨折概论

一、概论

一、骨折的定义与成因

1.定义: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

2.成因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

(4)骨骼疾病(也称病理性骨折):有病骨骼(例如骨髓炎、骨肿瘤等)遭受轻微外力即发生断裂。

二、分类

1.根据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骨折处皮肤与粘膜是否完整可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骨折。

2.根据骨折形态和程度分为

(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分为:裂缝骨折:只是有裂缝,没有完全裂开。多见于肩胛骨、颅骨。

青枝骨折: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

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性骨折、压缩性骨

3.根据骨折稳定性分为:

(1)稳定性骨折: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青枝骨折、裂缝骨折、嵌插性骨折、横形骨折。

●记忆:青枝横插缝

(2)不稳定性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二、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二、局部表现

(1)畸形:骨折段移位所致;

(2)反常活动:无关节的部位出现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互相摩擦造成;

●这3项为骨折的专有体征,只要出现其中任何一个,即可确诊骨折。(4)疼痛与压痛;

(5)局部肿胀与淤斑;

(6)功能障碍。

三、影像学检查:

1、所有的骨折都首选X

床表现。

2、拍X线片时,至少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

三、骨折的并发症

一、早期并发症

1.休克:主要是因为出血

2.脂肪栓塞:一般栓塞部位:肺,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引起的,所以●注:骨折病人出现呼吸改变(困难)就是脂肪栓塞

3.重要内脏损伤:肺损伤;肝、脾破裂;膀胱、尿道、直肠损伤等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1)重要血管损伤:

股骨髁上骨折的远折端:腘动脉;

胫骨上段骨折:胫前或胫后动脉;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近折端:肱动脉。

(2)周围神经损伤:

肱骨中下1/3骨折:桡神经

腓骨颈骨折:腓总神经

5.●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折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一个密闭的腔隙就是骨筋膜室,它的容积有限,出血就会引起里面的压力增高,压迫周围的血管,造成组织血缺血坏死。由于缺血时间、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种:

(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早期

(2)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而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

(3)坏疽

治疗:

二、晚期并发症

1.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可发生,双肺有湿罗音,老年病人多见。

2.褥疮:长期卧床,局部长期受压造成软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易形成褥疮。

3.下肢深静脉血栓

4.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就是在损伤周围的软组织内形成骨化

5.创伤性关节炎:是关节内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

6.关节僵硬: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

7.急性骨萎缩

8.缺血性骨坏死

9.缺血性肌挛缩: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是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注: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容易缺血性肌痉挛混淆!

10.感染

四、骨折的急救及治疗

以使尽快得到妥善处理;骨折固定不属于急救。

(1)抗休克:如病人处于休克状态中,应以抗休克为首要任务

(2)包扎固定:当大血管出血时,可用

1小时放松止血带1-2分钟

(1)复位:复位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锻炼的基础。(2)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以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三、常用复位和固定方法

复位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和牵引复位。

四、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即骨折对位对线完全良好。(不太可能)

2.功能复位:临床上有时虽尽了最大努力,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

●功能复位的标准:

(1)旋转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2)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超过1cm,儿童不超过2cm

(3)向前或向后轻微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期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自行矫正,下肢的成角异位必须完全复位

(4)长骨干横骨折,对位应至少达1/3左右;

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对位至少达3/4左右。

●记忆:旋转分离全矫正;

下肢成角全矫正;

缩短移位成12;

三一长横三四骺。

五、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1、开放性骨折即骨折部位皮肤和黏膜破裂,骨折与外界相通。注:骨折损伤到了直肠、膀胱也算开放性骨折。

2、●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尽可能地防止感染,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

(一)清创要点

1.最好在伤后

2.切除创缘皮肤

3.关节韧带和关节囊严重挫伤的,应于切除,若仅为污染尽量保留。

4.骨折端的处理:游离的小骨片去除,有连系的保留,大片的不管连不连系都保留

五、骨折的愈合

血肿炎症机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