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之现场心肺复苏(CPR)

  • 格式:doc
  • 大小:581.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心肺复苏(CPR)

一确保环境安全:首先评估现场是否安全,该案例中的场地安全,可以疏散人群后马上实施抢救,但如果是触电的病人,则须先断电,煤气中毒的病人先脱离危险环境然后进行急救(见图1-3-1)。

二判断意识

先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啦?”再轻轻拍伤病员的肩部,如伤病员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可判断其无意识。婴儿则拍击足跟,婴儿不能哭泣,判断为意识丧失(见图1-3-2)。

当判断伤病员意识丧失,应该求助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

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我是救护人员,请这位先生(女士)

快帮忙拨打急救电话!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见图

1-3-3)

四救护体位

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心肺复苏

图1-3-3

体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救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后,进行心肺复苏。若伤病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粘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病员应采用侧卧体位(复原卧位),分泌物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稳定,并易于伤病员翻转其他体位,保持通畅气道,超过30分钟,翻转伤病员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病员,以免造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需翻身时,为防止颈髓损伤,另一个应保持伤病员头颈部与身体在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一)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操作方法

1.救护人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2.将伤病员的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见图1-3-4)。

3.将伤病员远离救护人员一侧的小腿放在另一侧腿上,两腿交叉。

4.救护人员一只手托住伤病员的后头颈部,另一只手插入远离救护人员一侧伤病员的腋下或胯部。

5.将伤病员整体地翻转向救护人员侧(见图1-3-5)。

6.伤病员翻为仰卧位,再将伤病员上肢置于身体两侧(见图1-3-6)。

(二)

救护人员体位

救护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或立于)伤病员的肩、胸部、有利于实施操作(见图1-3-7)。

1-3-6

(三)其他体位

头部外伤者,则是水平仰卧,头部稍稍抬高;如面色发红,则取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取头低脚高位。

五 打开气道,清除气道内异物

伤病员呼吸心跳骤停后,全身肌肉松驰,口腔内

的舌肌也松驰后坠而阻塞呼吸道。采用开放气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畅通。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病员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再将气道打开(见图1-3-8)。

1.救护人员用一手的小鱼际(手掌外侧缘)部位置于伤病员的前额,另一手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见图1-3-9)。

2.救护人员手指不要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二)托颌法

1.救护人员将手放置在伤病员头部两侧。

2.握紧伤病员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3.如伤病员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4.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

此法适用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的伤病员(见图1-3-10)。

成人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地面,儿童、婴儿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成60度角、30度角(见图1-3-11)。

1-3-8

图1-3-7

判断呼吸

检查呼吸,救护人员将伤病员气道打开,利用视、听、感觉在10

秒钟时间内,判断伤病员有无呼吸。

侧头用耳听伤病员口鼻的呼吸声(一听)

,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随呼吸而上下起伏(二看),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三感觉)。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体呼出,伤病员即不存在呼吸。

(见图1-3-12)

七 人工呼吸

救护人员经检查后,判断伤病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一)口对口吹气

1.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员用放在伤病员前额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2.救护人员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四周,再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持续1秒

钟,同时,观察伤病员胸部隆起(见图1-3-13)。

3.吹气完毕,救护人员松开捏鼻翼的手,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有无下降,听、感觉伤病员呼吸情况,准备进行下次吹气。

4.连续进行两次吹气,确认气道通畅,再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5.成人每5~6秒钟吹气一次,每分钟10~12次(儿童每分钟12~20次),每次吹气均要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隆起,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钟。 (二)口对鼻吹气

1.口不能张开、口部严重受伤或难以使口密封时而采用。

2.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员用举颏的手将伤病员的双唇紧闭。

3.救护人员吸气,双唇包严伤病员鼻孔并吹气,观察伤病员胸部隆起。

4.完成吹气,救护人员唇移开伤病员鼻孔,松开封闭口唇的手。

5.连续进行两次吹气,确认气道通畅,再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6.成人每分钟10~12次,每次吹气均要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隆起。

7.基本方法与口对口吹气法相同。 (三)口对口鼻吹气

1.婴儿可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见图1-3-14)。

2.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员双唇包严婴儿口鼻,每分钟吹气12~20次,约3~5秒钟吹气一次。

3.均匀缓缓吹气入肺,观察胸部有隆起即可。 (四)口对呼吸面罩吹气

1.透明的有或无单向活瓣的面罩用于口对面罩呼吸,活瓣可直接将救护人员吹出的气体送入伤病员肺内,同时将伤病员呼出的气体排出;有些型号的呼吸面罩备有供氧插头,可以供氧。

2.救护人员位于伤病员头部一侧。

3.将面罩置于伤病员面部,以鼻梁为导向放好面罩。

4.用手固定面罩边缘,并加压于边缘以使其密封,其余手指放在下颌角处。

5.将头部后仰,推举下颌。

6.救护人员口对面罩通气孔缓慢吹气(见图1-3-15)。

7.每分钟吹气次数、量、时间与口对口吹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