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术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63
现场急救---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脏和肺部这两个器官的复苏方法。
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在于,脑部缺氧4-6分钟即可造成无法修复的损伤,我们用心肺复苏来维持大脑的供养状态。
主要目的是抢救急危重症状的病人。
适用情况包括溺水、触电、呼吸苦难、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梗塞等多种情况。
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平均每年有几十万人因为抢救不及时在医院外死亡,这些人中大多数如果抢救得当都是有可能被拯救的。
心肺复苏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应用在身边家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学好了心肺复苏术,就等于为身边的人提供了一份特殊的保障。
心肺复苏术发展史心肺复苏术最早的历史可以见于远古的埃及,那个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有限,人类只能是简单的利用物理的方法对死亡进行尝试性的干预。
因此复苏的方法多是感性的和经验性的,而且复苏也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
比较常见的方法是木桶法和马背法,原理很简单:将需要抢救的病人放在木桶上然后两侧的人滚木桶,或者讲其捆在马背上奋力抽打马屁股,在马背上颠簸可能讲患者救醒。
人类历史上最早研究身体构造的是中医医学,中医医学的身体研究在东汉时期到达鼎盛,最早的完整的心肺复苏术记载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救助上吊死亡的案例时,张仲景提出:半刻之内,将其解下,手按胸上,数动之。
另一人,以管吹耳,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到华佗的时候青囊经已经将吹耳变为吹鼻,捂其口,竭气贯鼻,借以续命。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自华佗以后中医研究身体构造的这个学派就再也没有在历史记载中出现了。
最早大批量应用现代心肺复苏术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仑,他的总军医名叫拉雷,这个精明的医生除了建议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战地医院外,还将心肺复苏术大批量运用于军队的抢救,一时间法国军队的中弹死亡率从31%降到了百分之11%,使得法军作战英勇无比所向披靡。
心肺复苏术定义心肺复苏术是针对于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的病人来使用的一种紧急急救方法。
心肺复苏术具有其针对性。
首先,只有心跳和呼吸都停止的病人才可以应用心肺复苏术,那么就说明如果此病人有心跳或者呼吸那么就千万不可贸然使用心肺复苏术,不然有可能使得病人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现场急救五大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急救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紧急情况下,掌握一些基本的现场急救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分别是心肺复苏术、止血术、人工呼吸术、骨折固定术和清除呼吸道阻塞术。
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指在心脏停跳或呼吸骤停时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
首先,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果发现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方法如下:先进行心脏按压,将手掌放在患者的胸骨中央位置,用力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深度约为5-6厘米。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仰向后,捏住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1-2秒钟。
心肺复苏术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进行,以恢复患者的呼吸和心跳,争取时间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二、止血术止血术是处理大出血的一种急救技术。
大出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危及生命。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止血: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阻止血液的流出。
如果纱布或绷带不足以止血,可以使用止血带。
将止血带绕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拧紧,直到出血停止。
但是要注意,使用止血带时要掌握好力度和时间,避免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此外,如果出血部位有异物,应先将异物取出,然后进行止血处理。
三、人工呼吸术人工呼吸术是在呼吸骤停或呼吸困难时进行的急救技术。
方法如下:首先,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头部稍微仰起,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然后,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的时间约为1-2秒钟,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控制呼吸的深度和力度,避免过度压迫或过度松弛。
四、骨折固定术骨折固定术是在发生骨折时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
骨折可能会导致骨骼错位和软组织损伤,应及时进行固定,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进一步伤害。
方法如下: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骨折部位,以固定骨骼。
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现场的生命急救知识和技能在紧急情况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生命的丧失。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现场生命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并给出一些重要的建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护生命。
一、现场急救基础知识1. 判断病人情况。
在给病人采取任何急救措施前,首先需要了解病人的情况。
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和意识。
如果病人失去知觉或呼吸困难,那么他们可能需要紧急急救。
2. 给病人提供舒适。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给病人提供舒适保护。
将病人从危险区域移开,让他们保持平躺,如果可能的话使用毯子和枕头。
3. 召唤急救人员。
对于任何紧急情况,都需要立即召唤急救人员。
在紧急情况下,每分每秒都非常重要。
专业的急救人员可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为病人提供所需的治疗和护理。
二、现场急救技能1. 心肺复苏术(CPR)。
CPR是在病人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可以挽救生命的一项急救技能。
该技术需要按压病人胸部和口对口呼吸。
这种技术可以使血液流回心脏和肺部,并继续运送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
2. 停止流血。
控制流血是一个紧急的过程,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病人失血过多、体温下降过快和休克等情况。
应该找到伤口,使用紧急止血带或清洗伤口。
3. 使用缝合技术。
打结技术是一种紧急止血技术,可以使贯穿动脉或静脉的血液流量减少。
在使用锁针技术之前,请确保所使用的缝合针干净而锋利。
4. 颈部保护。
在任何情况下,颈部伤害都应该被视为紧急状况。
颈部损伤可以导致脊柱损伤,这可能会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
如果您发现病人的颈部有任何不适,请尽快召唤急救人员,以保护病人的颈部。
5. 担架技巧。
担架技巧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将病人从危险区域移开。
担架应该尽可能平稳地移动,以保护病人并避免进一步伤害。
三、现场急救技能中的注意事项1. 急救人员应该以安全为首要条件处理任何现场情况。
在前往现场之前,请确保您具备所需的安全保护装备,并在工作时保持警觉。
现场心肺复苏(CPR )一 确保环境安全:首先评估现场是否安全,该案例中的场地安全,可以疏散人群后马上实施抢救,但如果是触电的病人,则须先断电,煤气中毒的病人先脱离危险环境然后进行急救(见图1—3-1)。
二 判断意识先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啦?”再轻轻拍伤病员的肩部,如伤病员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可判断其无意识.婴儿则拍击足跟,婴儿不能哭泣,判断为意识丧失(见图1-3-2).三 立即呼救当判断伤病员意识丧失,应该求助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我是救护人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急救电话!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见图1—3-3) 四 救护体位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心肺复苏体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救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后,进行心肺复苏。
若伤病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粘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病员应采用侧卧体位(复原卧位),分泌物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稳定,并易于伤病员翻转其他体位,保持通畅气道,超过30分钟,翻转伤病员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病员,以免造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或颈部外伤者等。
有颈部外伤者需翻身时,为防止颈髓损伤,另一个应保持伤病员头颈部与身体在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一)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操作方法图1-3-1 图1-3-2图1-3-31.救护人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2。
将伤病员的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见图1—3-4)。
3。
将伤病员远离救护人员一侧的小腿放在另一侧腿上,两腿交叉.4.救护人员一只手托住伤病员的后头颈部,另一只手插入远离救护人员一侧伤病员的腋下或胯部.5.将伤病员整体地翻转向救护人员侧(见图1—3—5).6。
伤病员翻为仰卧位,再将伤病员上肢置于身体两侧(见图1—3-6)。
(二)救护人员体位救护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或立于)伤病员的肩、胸部、有利于实施操作(见图1—3—7)。
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1 操作过程有以下步骤:(1)首先判断昏倒的人有无意识。
(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叫“来人啊!救命啊!”等。
(3)迅速将伤员放置于仰卧位,并放在地上或硬板上。
(4)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或颌)。
(5)判断伤员有无呼吸(通过看、听和感觉来进行)。
(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两口。
(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
(8)如有脉搏,表明心脏尚未停跳,可仅做人工呼吸,每分钟12~16次。
(9)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定位下在胸外按压位置进行心前区叩击1~2次。
(10)叩击后再次判断有无脉搏,如有脉搏即表明心跳已经恢复,可仅做人工呼吸即可。
(11)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的位置进行胸外按压。
(12)每作15次按压,需作两次人工呼吸,然后再在胸部重新定位,再作胸外按压,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协助抢救者或专业医务人员赶来。
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13)开始1min后检查一次脉搏、呼吸、瞳孔,以后每4~5min 检查一次,检查不超过5s,最好由协助抢救者检查。
(14)如有担架搬运伤员,应该持续作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超过5s。
2 心肺复苏操作的时间要求:O~5s:判断意识。
5~10s:呼救并放好伤员体位。
10~15s:开放气道,并观察呼吸是否存在。
15~20s:口对口呼吸两次。
20~30s:判断脉搏。
30~50s: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5次,并再人工呼吸2次,以后连续反复进行。
以上程序尽可能在50s以内完成,最长不宜超过1min。
3 双人复苏操作要求:(1)两人应协调配合,吹气应在胸外按压的松弛时间内完成。
(2)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3)按压与呼吸比例为15∶2,即15次心脏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4)为达到配合默契,可由按压者数口诀1,2,3,4,…,14吹,当吹气者听到“14”时,做好准备,听到“吹”后,即向伤员嘴里吹气,按压者继而重数口诀1,2,3,4,…,14吹,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