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3
农药基本知识——农药分类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化合物;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氨类、脲类、醚类、苯甲酸类、三唑类化合物等。
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杀虫剂、杀螨剂这类药剂用来防治农、林、卫生、贮粮及畜牧等方面的害虫。
杀螨剂常列入杀虫剂进行分类。
1、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发展过程可分为: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
无机杀虫剂,如砷酸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有机杀虫剂包括天然的有机杀虫剂、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
(1)、天然的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和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2)、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包括有机氯类杀虫剂,如三氯杀虫酯、林丹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久效磷、敌百虫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克百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有机氮类杀虫剂,如杀螟丹等。
(3)、生物杀虫剂包括微生物杀虫剂、生物代谢物杀虫剂和动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
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或效应可分为:(1)、胃毒剂指经昆虫取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乙酰甲胺磷等。
(2)、触杀剂指经昆虫体壁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马拉硫磷等。
(3)、熏蒸剂指施用后,呈气态或气溶胶态的生物活性成分,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溴甲烷、磷化氢等。
(4)、内吸剂指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到幼苗,并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而不妨碍植物生长,并且其被吸收传导到各部位的药量,足以使危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如乐果等。
(5)、驱避剂能使昆虫忌避而远离药剂所在处,本身并无毒害作用的药剂,如香茅草(对吸果蛾有驱避作用)等。
农药分类(最完整篇)农药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大多数农药品种只具备一种功能,如杀虫剂不能用来除病害和杂草,反过来也是如此。
而且即使同为杀虫剂、杀菌剂或除草剂,各自的防治对象也存在很大差异,对一种害虫、病原菌或杂草有效的杀虫剂、杀菌剂或除草剂,对另一种害虫、病原菌或杂草不一定有效。
但是,也有少数品种特别是复配制剂常具有多种功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产品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增加农民收益,甚至还会发生药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农药的功能和用途,在此,拟从不同的角度对农药品种归类进行简单介绍,以便大家更好、更合理地使用农药产品。
1.根据原料来源分类(1)无机农药大多数是由矿物质原料加工制成的。
这类农药品种较少,药效不高,目前还在应用的只有波尔多液、硫酸铜、磷化锌、磷化铝等少数几种。
(2)生物源农药①植物性农药:该类农药是用天然植物加工制造成的,所含有效成份是天然有机化合物,如除虫菊、烟草和鱼藤等。
这类农药的优点是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药害,多数不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但有些产品药效低,残效期短。
②微生物农药:即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造成的农药产品,如BT乳剂和井岗霉素等。
这些农药一般药效较高,对有益生物无害或杀伤力不大,对人蓄安全,不污染环境,也不会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大力推广的农药品种。
(3)有机合成农药即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
这类农药在许多国家已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品种日益增多,成为了当今农药的主体。
其特点是药效高、见效快、用量少、用途广,可造应各种不同的需要。
但是,这类农药污染环境,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对人畜欠安全,有些品种残留量较高。
无机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又统称为化学农药。
2.根据防治对象分类根据防治对象分类,也即是按照产品用途对农药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螨剂、杀鼠剂等类别:(1)杀虫剂: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化学物质。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源农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植物源农药对特定害虫的防治效果,为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害虫:茶尺蠖、茶小绿叶蝉2. 植物源农药:5%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2%苦皮藤乳油、0.3%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7.5%鱼藤酮乳油3. 仪器设备:喷雾器、量筒、电子天平、培养皿、显微镜等4. 试验地:有机茶园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实验地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种植相同数量的茶树。
2. 害虫处理:在茶尺蠖低龄幼虫和茶小绿叶蝉高峰期,对每个小区进行不同植物源农药的喷施处理。
3. 数据收集:喷施处理后,每隔1、3、7、10天调查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5%鱼藤酮乳油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喷施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茶尺蠖的虫口减退率在喷施后1、3、7、10天分别为85%、90%、95%、100%。
2. 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喷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减退率在喷施后1、3、7、10天分别为80%、85%、90%、95%。
3. 其他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0.2%苦皮藤乳油、0.3%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7.5%鱼藤酮乳油对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其中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对茶小绿叶蝉的持效性最好,药后7天防效达100%。
五、结论1. 植物源农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5%鱼藤酮乳油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 0.3%印楝素乳油对茶小绿叶蝉的持效性较好。
4. 植物源农药在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六、建议1. 进一步研究植物源农药的复配作用,提高防治效果。
2. 探究植物源农药在防治其他农业害虫中的应用效果。
生物农药的主要种类
生物农药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因具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看好。
生物农药主要分为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三大类型。
一、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以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杨林股份生产的博落回杀虫杀菌系列、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二、动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
目前,昆虫病毒杀虫剂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等国已大量施用,国际上已有4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注册、生产和应用。
三、微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质的生物制剂。
其中,苏云金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源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病有特效;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暝丹等品种,已大量用于实际生产中。
常用农药品种简介来源:农业资源网实用技术加入时间:2012-5-18 8:51:22点击:625672农药种类繁多,防治作物病虫害应尽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异味的药剂。
1.杀虫剂杀虫剂可以通过胃毒作用、触杀作用、内吸作用和熏蒸作用等方式进入害虫体内,导致害虫死亡。
胃毒作用是将杀虫剂喷洒在农作物上,或拌在种子或饵料中,害虫取食时,杀虫剂和食物一起进入消化道,产生毒杀作用;触杀作用是将杀虫剂喷洒到植物表面、昆虫体上或栖息场所,害虫接触杀虫剂后,从体壁进入虫体,引起害虫中毒死亡;内吸作用指一些杀虫剂能被植物吸收,从而杀死取食植物汁液的害虫;熏蒸作用指容易挥发形成气体的药剂,通过昆虫气门进人体内,最后导致害虫中毒死亡。
2.杀菌剂杀菌剂按对病害的防治作用可分为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和铲除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必须在病原物接触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施用,因为这类药剂对病原物的杀灭和抑制作用仅局限于寄主体表,而对已侵入到寄主体内的病原物无效;内吸性杀菌剂能够通过植物组织吸收并在体内输导,使整株植物带药而起杀菌作用;铲除性杀菌剂的内吸性差,不能在植物体内输导,但渗透性能好、杀菌作用强,可以将已侵入寄主不深的病原物或寄主表面的病原物杀死。
3.杀螨剂杀螨剂是用来防治植食性螨类的药剂,专一性的杀螨剂对螨类有毒杀作用,而对昆虫无毒。
4.杀线虫剂杀线虫剂是用于防治植物寄生性线虫的化学药剂。
根据药剂的选择性与使用方法分为:土壤处理剂包括具有土壤熏蒸消毒作用的和以触杀作用为主、不具有熏蒸作用的两类,这类药剂兼有防治土壤中的病原菌、土栖昆虫或杂草的作用。
叶面喷洒处理剂可通过叶面内吸输导,防治根部和叶面线虫。
这类药剂具有选择性,对植物较安全。
种子处理剂可用于种子处理。
(一)常用杀虫、杀螨剂简介1.有机磷杀虫剂(1)敌敌畏(dichlorvos)具有触杀、熏蒸和胃毒作用,残效期1~2d。
对人、畜中毒。
对鳞翅目、膜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等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植物源农药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需要,生物农药的研究与推广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特别是植物源农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成了研究热点。
概述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现状,植物源农药的种类、作用机理、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安全性,对农药残留的限制十分严格。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出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绿色壁垒”,其中农药残留超标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为了降低农药残留量,努力开发新型农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能在自然界降解,一般不会污染环境及农产品,在环境和人体中积累毒性的可能性不大,对人和牲畜相对安全,对害虫天敌伤害小,且害虫对其难以产生抗体,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能够保持农产品的高品质,再加上使用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
在全世界面临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压力日趋严重的今天,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安全、无毒、来源广、成本低的植物源农药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植物源农药中的活性成分天然植物中的杀虫活性物质极其丰富,依其化学结构,可大体归纳如下:1.生物碱类此类物质对昆虫的毒力最强,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毒杀、忌避、拒食、麻醉和抑制生长发育等。
目前人们发现的生物碱已有6000多种,已证明有杀死害虫作用的主要有烟碱、喜树碱、百部碱、藜芦碱、苦参碱、雷公藤碱、小薛碱、木防己碱、苦豆子碱等。
2.萜类这类化合物包括蒎烯、单萜类、倍半萜、二萜类、三萜类。
这类物质有拒食、内吸、麻醉、忌避、抑制生长发育、破坏害虫信息传递和交配,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有印楝素、川楝素、茶皂素、苦皮藤素、闹羊花素等。
3.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甙或甙元、双糖甙或三糖甙状态存在,具有防治害虫作用的主要有鱼藤酮、毛鱼藤酮等。
农药品种分类大农网发布时间:2006-11-28 20:47:00【字体:大中小】农药品种很多,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国注册的已有1500多种,其中常用的达300余种。
为了研究和使用上的方便,常常从不同角度把农药进行分类。
其分类的方式较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1)按主要用途分类有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按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学合成农药三大类。
农药按照化学结构分类(3)按化学结构分类有机合成农药的化学结构类型有数十种之多,主要的有:有机磷(膦)、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三氮苯类、二氮苯类、苯甲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香豆素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等等。
本站发布其文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常用农药分类(发布日期:2005-3-18 18:21:15)浏览人数:1523常用农药根据不同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七种类型。
(1)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可兼有杀螨作用,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虫脒、杀灭菊脂等农药。
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四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作用。
(2)杀螨剂是专门防治螨类(即红蜘蛛)的药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农药。
杀螨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不一样,有的对卵和幼虫或幼螨的触杀作用较好,但对成螨的效果较差。
(3)杀菌剂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克瘟灵等农药。
主要起抑制病菌生长,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和渗进作物体内消灭入侵病菌的作用。
大多数杀菌剂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除草剂是专门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药剂,如除草醚、杀草丹、氟乐灵、绿麦隆等农药。
我国生物农药登记要求及趋势 农药是把双刃剑,在解决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对农产品和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对农药进行了非常严格的管控。
一、生物农药登记品种及概况1.生物农药的定义和范畴 我国农药登记管理体系没有对生物农药进行界定,而是对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单独制定了登记资料要求,农用抗生素登记要求与化学农药基本相同。
2.我国生物源农药登记情况表1 我国生物源农药登记情况(截至2020年10月中旬)序号生物农药类别有效成分种类(个)登记产品数(个)01微生物农药46 54202生物化学农药33 583 03植物源农药26 30004抗生素13 1,726 合计105/118(含抗生素)1,425/3,151(含抗生素) 由上表可知,我国生物源农药有效成分数占有效成分总数比例:14.9%/16.8%(含抗生素);产品数占产品总数比例:3.6%/7.9%(含抗生素)。
而美国生物农药有效成分390个,占有效成分数总数比例约1/3;其中生物化学农药约200个,微生物农药约130个。
3.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指以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活体为有效成分的农药。
(1)细菌: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等; (2)真菌:木霉菌、白僵菌、绿僵菌、淡紫拟青霉等; (3)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等; (4)原生动物:蝗虫微孢子虫; (5)其他。
表2 微生物农药登记品种类别品种有效成分种类细菌21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9912、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海洋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侧孢短芽孢杆菌A60、短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7900、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解淀粉芽孢杆菌PQ21、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嗜硫小红卵菌HNI-1真菌10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哈茨木霉菌、木霉菌、淡紫拟青霉、厚孢轮枝菌、耳霉菌、盾壳霉ZS-1SB、小盾壳霉CGMCC8325卵菌1寡雄腐霉菌病毒12(1)核型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2)质型多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3)颗粒体病毒: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小菜蛾颗粒体病毒、粘虫颗粒体病毒、蟑螂病毒、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
“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化学农药使用减量化,加快生物农药研发力度。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生物农药逐步发展成现代农药生力军。
尽管生物农药分类在全球有着不同定义,但根据我国农业部第2569号公告,农药分为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以及卫生用农药5类。
2020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达43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8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7%。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有效期内登记农药45169个,其中生物农药产品1434个,占比3.2%,我国生物农药发展仍任重道远。
作为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源杀虫剂泛指从植物体中提取的全部或部分有效成分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加工形成的、在农业生产上对害虫害螨有防治效果的天然产物的制剂产品。
植物源杀虫剂大多具有低毒、低残留、易降解、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据统计,植物源杀虫剂在全球农药市场的份额逐年增长至7%以上。
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精油类、萜烯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酚类、香豆素类、蒽醌类等。
而生物碱是植物中最大的一类含氮碱性化合物,大部分生物碱类含有复杂的含氮杂环,且结构多样性,对不同靶标作用机制不同。
植物源生物碱来源丰富,已经发现的生物碱约有12000种,有500种以上植物中含杀虫活性生物碱。
这些生物碱分布于豆科、茄科、毛茛科、百合科、卫矛科等100多科植物中,有些生物碱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等行业,尤其是杀虫剂开发的重点。
本文综述了生物碱类杀虫剂及其农用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源杀虫剂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1、植物源生物碱类杀虫剂概述植物源生物碱类杀虫剂是植物源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藜芦碱、小檗碱、苦参碱等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研究发现,大多生物碱类化合物对昆虫有触杀、胃毒及拒食作用。
表1列出了来源于百合科、豆科和毛茛科等21科植物的具有杀虫活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在具有杀虫活性的39种生物碱中,产业化登记产品最多的当属以触杀作用为主的豆科苦参、苦豆子提取物,有128个产品登记,有效成分为苦参碱。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简介
剂型:%、%、%、%乳油
作用机理与特点:印楝素是从印楝树中提取的植物性杀虫剂,具有拒食、驱避、内吸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主要作用于昆虫是内分泌系统,降低蜕皮激素的释放量;也可以直接破坏表皮结构或阻止几丁质的生成,或干扰呼吸代谢,影响生殖系统发育等;鳞翅目昆虫对印楝素最敏感,表现为拒食、蜕皮时间延长、蜕皮不完全、畸形或蜕皮时死亡;防治贮粮害虫也很有效;
防治对象:印楝素在国内登记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和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
1、防治甘蓝小菜蛾,小菜蛾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发生期间施药,注意喷雾均匀,视虫害发生情况,每7天左右施药一次,可连续使用5次;每亩用%乳油300-500毫升或%乳油60-80毫升,或%乳油125-150毫升/亩喷雾,安全间隔期5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或1%苦参·印楝素乳油60-80毫升喷雾, 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数为5次;
2、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时,每亩用%乳油90-140克或%乳油60-80毫升,每季最长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3天;
注意事项: 1、不可与呈碱性物质混合使用;2、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蜜源作物花期禁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对附近蜂群的影响;3、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鸟类保护区禁用等警示用语;4、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服各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5、避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接触;
中毒急救:中毒症状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等;急救措施:1、不慎吸入,立即将吸入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及安静处,病情严重者请医生对症治疗;2、皮肤污染或药液溅入眼睛,立
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3、误服中毒,立即携标签送医院,对症治疗;。
植物源杀虫剂品种特性一览表
类别 药剂名称 产品来源 常见剂型 毒性 作用方式 使用方法 使用作物 主要防治对象 注意事项
杀
虫
剂
藜芦碱 白黎芦、绿藜芦、毛叶藜芦、杀巴草 0.5%WP、0.5%SL 高毒 Con,sto 常量喷雾 蔬菜、果树、棉花、水稻、茶叶、烟草、花生、大豆 蔬菜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棉铃虫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花期禁用,远离蚕桑
与其他杀虫剂轮换使用,减缓抗性
单碱对蓟马有效
血根碱 血水草、白屈菜、紫堇 1%WP 低毒 Con,sto 常量喷雾 蔬菜、果树 蚜虫、果树害虫、烟草害虫 在害虫初发期施药,对螨类效果较好
印楝素 印楝种子、树叶及树皮 0.3%EC、0.5%EC 低毒 拒食、忌避、Sy 常量喷雾 十字花科蔬菜、茶叶、烟草、果树 广谱性 在幼虫发生前预防使用
药效慢,持效期长,不必加大用量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川楝素 川楝树皮、种子、叶片 0.5%EC 低毒 拒食、忌避、干扰生长发育 常量喷雾 蔬菜、小麦、苹果、烟草 菜青虫、小麦吸浆虫、菜粉蝶
异羊角扭苷 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扭 0.05%SL 低毒 Con,sto、Sy 常量喷雾 蔬菜、茶叶 广谱性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略有沉淀,使用充分摇匀
苦皮藤素 卫矛科苦皮藤根皮、茎皮 0.2%EC、1%ME、0.15%ME 低毒 Sto 常量喷雾 玉米、黄瓜、樱桃、苹果树 鳞翅目幼虫、鞘翅目马铃薯瓢虫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在害虫初发期使用,效果最佳
鱼藤酮 鱼藤属,鸡血藤属,梭果属 EC桶混剂、EC 中毒 Con,sto、 常量喷雾 蔬菜、猪牛羊等动物体表寄生虫 广谱性,尤其对螨类效果突出 遇光易分解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现配现用
对家畜、鱼、家蚕高毒
除虫菊素 除虫菊花 3%SC、5%EC 低毒 Con 常量喷雾 蔬菜、果树 大田害虫和卫生防治 见光易分解,最好在傍晚使用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密封保存,避免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
烟碱 茄科烟草属植物 和苦参碱混用EC 高毒 Con,sto、Sy 复配,常量喷雾 茶叶 大田,温室害虫 易挥发,密闭存放
对蜜蜂高毒,远离蜜蜂
不宜与酸性农药混用
茶皂素 茶饼中提取五环三萜类 30%茶皂素,烟碱混用SL增效剂 低毒 Con,sto、忌避 常量喷雾 蔬菜,柑橘 蚜虫,菜青虫,金爪螨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药剂贮存在阴凉处
喷雾要均匀
狼毒素 瑞香狼毒根茎 1.6%新狼毒素A ,SL 动物高毒 Con,sto、兼拒食作用 常量喷雾 蔬菜,棉花,果树,烟草 烟蚜,棉蚜,菜青虫,红蜘蛛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禁止污染鱼塘,桑田和水源
施药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
茴蒿素 菊科植物山道年蒿 0.65%SL 低毒 Con,sto、杀卵 常量喷雾 蔬菜,果树,棉花等 菜青虫,菜蚜,棉铃虫,棉蚜等 不可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药液加水后当天使用
油酸烟碱 废次烟叶提取40%硫酸烟碱中和合成 27.5%EC 29%油酸烟碱•氯氰EC 中毒 Con,sto杀卵,熏蒸 常量喷雾 牧草,花椰菜,甘蓝等 杀虫谱广 勿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
避光密闭保存
百部碱 百部属植物 0.01%SL 1.1%EC 低毒 Con,sto杀卵 拌种,浸种,常量喷雾 蔬菜,茶叶 斑潜蝇,蚜虫,菜青虫,小菜蛾 不可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辣椒碱 辣椒成熟果实 4.8%悬浮剂,9%微乳剂 低毒 Con,驱避 常量喷雾 蔬菜 菜青虫,菜蚜,介壳虫 不可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远离蜜蜂、鱼、家蚕
莨菪碱 茄科洋金花 天仙子 0.25%EC 2.7%悬浮剂 低毒 Con,sto忌避 穴施 常量喷雾 蔬菜 根结线虫 菜青虫 避光处保存
勿与强酸.强碱性,肥料.农药混用
马钱子碱 马钱子成熟种子 0.84%SL 剧毒 Con,sto 常量喷雾 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蚜虫,菜青虫 不可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与其他农药混用,延缓抗性
低温施药
乌头碱 毛茛科乌头块根 0.25%SL 剧毒 Con,sto拒食 常量喷雾 青菜 菜青虫 为剧毒品,避免接触或吸入
八角茴香油 八角茴香枝叶果实挥发油 0.024%微粒剂 低毒 ,熏蒸,拒食,减少产卵 颗粒撒施 储粮 储粮害虫 勿与铜制剂及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
避开蜜源植物花期
桉油精 桉叶油 5%EC 低毒 Con,熏蒸,驱避 常量喷雾 蔬菜 螨类 不可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松节油 松科植物红松等树脂 低毒 Con,熏蒸,驱避
莰酮(樟脑) 樟树根茎叶蒸馏提取物 Con,熏蒸,驱避
杀虫杀菌剂 苦参碱 豆科槐属落叶灌木苦参的根、茎、果 SL、WP、EC、ME 低毒 Con,sto 常量喷雾 蔬菜、茶叶、水果 蚜虫、螨类、菜青虫、蝽类 对鸟中毒、对鱼和蜜蜂高毒,花期禁用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蛇床子素 伞形花科植物蛇床子 0.4%EC 低毒 Con,sto、 常量喷雾拌粮 十字花科蔬菜,贮粮 菜青虫,菜蚜,玉米象 药剂贮存在阴凉处
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对蜜蜂高毒,远离蜜蜂
阴天黄昏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