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集输系统之集输管网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天然气输差产生原因与控制分析一、什么是天然气输差输差是指在一定特定的时间内,流体介质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的输入贸易计量值与输出贸易计量值的差值,它分为绝对输差和相对输差。
控制输差是控制输气成本的一个最关键的指标。
而天然气输差是指平衡商品天然气中间计量与交接计量之间流量的差值。
一般来说,输差的计算公式为:Q5=(V1+Q1)-(Q2+Q3+Q4+V2)。
式中:Q5—某一时间输气管道内平衡输气量之差值,m3;Q1—同一时间内的输入量,m3;Q2—同一时间内的输出气量,m3;Q3—同一时间内输气单位的生产、生活用量,m3;Q4—同一时间内放空气量,m3;V1—计算时间开始时,管道计算段内的储存量,m3;V2—计算时间终了时,管道计算段内的储存气量。
而长距高输气管线采用超高压力输气,输送的起点压力一般为1.0~2.5Mpa。
通常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中间压气站,以便保持长输管线恒定的输气压力。
长距离输气管线系统通常由集输管网、燃气净化设备、输气干线、压气站、分输阀室、分配站(终点调压计量站)、管理维修站、通讯与遥控设备、阴极保护站(或其他电保护装置)、及管路附件等组成。
气源点采集的燃气,经节流、分离出游离水、油和机械杂质等后从集气管进入集气站。
从集气站出来的燃气进入处理厂进一步净化后进入起点站,在起点站中除尘、凋压,计量后送入输气干线,如果燃气的起点压力较低,则应设置压气站升压。
二、天然气输差问题分析我国为规范市民合法合理使用天然气,制定了以《燃气安全管理条例》和《社会治安条例》为代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证人们用气安全。
一般来说,仪表或计量系统的测量误差是导致输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输差是误差的最终体现形式。
(一)不了解长输管道的危害性长輸管道一般从民房、学校、工厂、农田里穿过,危险性不言而喻。
但由于对管道安全技术规范不了解,对输送介质的危害特性不清楚,对天然气泄漏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很多人认为这么厚的钢制管道不会出事,也出不了大事。
PIPESIM在天然气集输设计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7-26T02:37:58.68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0卷第3月第5期作者:陈小军陈艳萍谢恩何小军[导读] 介绍了PIPESIM在实际新建天然气集输设计中的应用:地面工程管网模拟;利用稳态流体模拟工具进行管网模拟。
该软件的使用陈小军陈艳萍谢恩何小军(重庆泰格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江北区400021)(重庆川维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长寿区401254)摘要:介绍了PIPESIM在实际新建天然气集输设计中的应用:地面工程管网模拟;利用稳态流体模拟工具进行管网模拟。
该软件的使用提升了天然气集输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天然气集输;PIPESIM;地面工程;管网模拟;1软件介绍在天然气集输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从早期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线、地面设备以及整体管网设计,到后期日常运营管理阶段,稳态流动模拟可分析当前设备及管网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制约生产效能的瓶颈因素。
虽然目前市面上有若干软件可以进行管网模拟计算,但有的存在输入参数繁琐,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等缺点。
而PIPESIM软件稳态流动模拟功能可便捷地模拟和发现设计中的不妥之处,以免在生产运行中发现问题导致返工和浪费。
作为行业内领先的稳态流动模拟计算软件,PIPESIM在石油行业内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2 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将新建5个井场共15口单井以及配套的5条采气管道,输往就近的采气管道,再通过采气干管输往集气站。
根据气田已建管网及整个气田采用的压力系统:本区块各气井节流到1.0~2.0MPa,通过采气管道输送至集气站,要求集气站进站压力不小于1MPa。
本项目新建采气管道信息如下表所示。
结合区域实际生产经验,气液混输时流速不宜超过12m/s。
本项目采用PIPESIM稳态模拟,输入包括拟建5个井场在内共15口单井的生产数据和采气管道属性,模拟分析新建井场并网后的管道运行情况。
《天然气集输》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商品天然气无规定的化学组成,但有一系列的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和。
2、根据天然气中C5以上的烃液含量的多少,把天然气划分为干气和湿气。
3、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是指天然气在地层条件下所占体积与其在地面条件下的体积之比,天然气体积系数可视为仅是气藏压力的函数。
天然气体积系数的倒数称之为天然气膨胀系数。
4、烃类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随着水中含气饱和度升高,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减小。
5、从气井产出的物质,除天然气外一般含有液体和固体物质。
液体物质包括液烃和气田水。
气田水又包含游离水和凝结水。
气田水分为底水或边水和束缚水两类。
固体物质包括岩屑、砂、酸化处理后的残存物等。
6、影响天然气中含水蒸汽量主要因素有:压力、温度、水中含盐量和天然气相对密度。
7、膜分离的原理是高压原料气在膜的一侧吸附,通过薄膜扩散至低压侧,由高压侧经薄膜进人低压侧的气体称渗透气,而仍留在高压侧的气体为渗余气。
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及少量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及以上烃类气体,并可能含有氮、氢、硫化氢、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等非烃类气体及少量氦、氩等惰性气体。
9、根据天然气中C3以上烃类液体的含量多少,把天然气划分为和。
10、天然气的溶解度是指。
溶解度主要取决于和,同时也与油、水的性质和天然气的组分有关。
11、天然气在高压下的粘度不同于在低压下的粘度。
在接近大气压时,天然气的粘度几乎与压力无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在高压下,随压力的增加而,随温度的增加而。
12、气田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包括:收集天然气,并经过、、、使天然气达到符合管输要求的条件,然后输往长距离输气管道。
13、在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加入足够量的惰性气体,可以达到消除爆炸可能性的目的。
在工业上常用的惰性气体有、、。
在开工前及停工后,用惰性气体对系统进行吹扫或置换,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14、集输管道的防火安全保护主要是防止和放空不当引起火灾。
天然气集输工艺流程技术1. 引言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将天然气从采集地输送到使用地,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集输工艺流程。
本文将介绍天然气集输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
2. 天然气集输工艺流程概述天然气集输工艺流程是指将采集到的原始天然气从采集点输送到加工厂、储气库或消费端的过程。
一般而言,天然气集输工艺流程包括采集、净化、压缩、输送和储存等环节。
2.1 采集天然气采集是指将地下的天然气资源开采出来的过程。
采集通常使用钻孔的方式,通过钻井设备将地下的天然气取出。
2.2 净化采集到的原始天然气中可能含有杂质和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净化的目的是去除天然气中的硫化物、水、杂质等有害成分,提高天然气的质量。
2.3 压缩净化后的天然气需要经过压缩处理,以便提高气体的密度和流动性。
压缩过程可以通过压缩机实现,将天然气压缩到一定的压力,使其更容易进行输送。
2.4 输送经过压缩处理的天然气可以通过管道输送或通过特殊的运输工具进行输送。
管道输送是最常用的方式,通过管道网络将天然气从采集点输送到使用点。
2.5 储存天然气可以被储存在地下的储气库中,以备不时之需。
储存可以平衡天然气的供应与需求,确保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
3. 天然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关键技术天然气集输工艺流程中,涉及到许多关键技术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技术:3.1 脱硫技术天然气中的硫化物会对环境和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和污染。
因此,必须采用脱硫技术去除天然气中的硫化物。
常用的脱硫技术包括吸收法、气膜法和催化氧化法等。
3.2 压缩技术压缩技术是天然气集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压缩机的选择和运行参数的控制非常关键,影响着天然气的输送效率和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压缩技术包括离心压缩机、螺杆压缩机和往复式压缩机等。
3.3 管道输送技术管道输送技术是天然气集输的主要方式。
有效的管道输送技术可以提高天然气的输送效率和经济性。
管道输送技术包括输气压力控制、流量检测、泄漏监测和腐蚀防护等。
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66—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of natural gasSY0466—97主编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油气田建设工程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文[97]中油技监字第698号关于批准发布《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等三十五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钢质管道熔结环结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等三十五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草案),业经审查通过,现批准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各项行业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序号编号名称1 SY/T0315—97 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2 SY/T0316—97 新管线管的现场检验推荐作法3 SY/T0317—97 盐渍土地区建筑规范4 SY/T0407—97 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代替SYJ4007—86)5 SY/T0419—97 油田专用水套加热炉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代替SYJ 4019—87)6 SY/T0420—97 埋地钢质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代替SYJ 4020—88,SYJ8—84)7 SY0422—97 油田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J4022—88,SYJ 4009—86,SY 4061—93)8 SY/T0422—97 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内涂层技术标准(代替SYJ 4042—89)9 SY/T0448—97 油田油气处理用钢制压力容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J 4048—90)10 SY/T0449—97 油气田用钢制常压容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J 4049—91)11 SY/T0450—97 输油(气)埋地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代替SY 4050—91)12 SY0466—97 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 4066—93,SY/T 4082—95)13 SY/T0515—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代替SY7515—89)14 SY/T0520—1997 钻井泵用锥柱螺纹(代替SY 5020—80,SY 5021—80)15 SY/T5212—1997 游梁式抽油机质量分等(代替SY5212—87)16 SY/T5332—1997 陆上二维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代替SY 5332—92)17 SY/T5455—1997 陆上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代替SY 5455—92)18 SY/T5595—1997 油田链条和链轮(代替SY/T 5595—93)19 SY/T5599—1997 油气探井完井地质图件编制规范(代替SY 5599—93)20 SY/T5675—1997 油气探井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编定规范(代替SY/T 5675—93)21 SY/T5788.2—1997 油气探井气测录井规范(代替SY/T 5788.2—93)22 SY/T6187—1997 石油钻机用190系列柴油机使用报废条件23 SY/T6285—1997 油气储层评价方法24 SY/T6286—1997 碳酸盐岩储层精细描述方法25 SY/T6287—1997 油井采油指数确定方法26 SY/T6288—1997 钻杆和钻铤选用作法27 SY/T6289—1997 连续电磁剖面法勘探技术规程28 SY/T6290—1997 陆上三维地震勘探辅助数据格式29 SY/T6291—1997 石油物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动态测量技术规范30 SY/T6292—1997 探井试油测试资料解释及质量评定31 SY/T6293—1997 勘探试油工作规范32 SY/T6294—1997 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33 SY/T6295—1997 石油钻采设备可靠性预计方法34 SY/T7507—1997 天然气中水含量的测定电解法(代替SY 7507—87)35 SY/T7508—1997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中总硫的测定氧化微库仑法/(代替SY 7508—87)以上标准自1998年6月1日起施行。
天然气管道输送及操作技术赵会军江苏工业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二00八年十二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概述2.天然气的基本特性3.天然气净化4.管路中气体流动的基本方程5.天然气管道输送6.输气站与清管技术7.天然气输送系统相关设备8.内涂层减阻技术简介第一章概述Introduction§1.1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一、什么是天然气?所谓的天然气一般是指自然生成、在一定压力下蕴藏于地下岩层孔隙或裂缝中、多组分、以烷烃为主的混合气体,从广义上讲,天然气可以说是气态的石油。
二、天然气的用途天然气是清洁、高效、方便的能源,天然气的热值较高,每立方米平均为33MJ(人工煤气为14.6,液化石油气87.8~108.7气态),不含灰分,容易完全燃烧,不污染环境,运输方便。
它的使用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提高环境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天然气近年其年产量增长速度高于石油与煤,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23.5%(我国2~3%)。
目前世界天然气为仅次于石油和煤炭的世界第三大能源,据预测,21世纪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组成中的比例将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能源。
其主要用途为:1、城镇居民、公共建筑和商业部门,约占总用量的41.5%;天然气与其他燃料相比,具有使用方便、经济、热值高、污染少等优点,是一种在技术上已经得到证实的优质清洁燃料。
天然气代替其他燃料,可以减少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及烃类等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2、工业部门,约占37%,主要用作生产化工产品和工业燃料的基本原料。
天然气的主要组分是甲烷,此外还含有乙烷、丙烷、丁烷及戊烷以卜烃类,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以天然气为原料,可以生产出合成氨、甲醇低碳含氧化合物、合成液体燃料等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
至今全世界已有10%的天然气用于制取化工产品,年产量已达到16亿吨;3、发电厂,约占19%以上。
特别是采用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后,投资费用仅为煤炭和核发电厂2/3左右,对空气和水的污染也少,因而使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厂更加具有竞争力;4、运输部门所占比例不足1%。
天然气集输监控系统设计摘要:设计选用力控组态软件进行天然气集输系统的设计,系统由井口组态、集气站组态、历史报表组态、实时趋势组态、报警和事件组态、使用说明组态等组成。
实现了对天然气集输过程的自动监控。
本系统的功能有:实时监控集输过程;查看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及流程画面;大画面漫游,任意浏览各个画面;随时查看各个装置的实时趋势;在需要时人为干预生产过程,修改生产过程参数和状态;及时得到并处理各种生产报警和系统报警;可以手动或自动打印输出生产报表;与集输管理部门和总公司监控中心的计算机联网,为管理部门提供生产实时数据。
另外系统还具有强大的功能可拓展性,可满足不同用户要求。
关键词:力控天然气集输控制集气站组态天然气集输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变量多且相互间的关系密切,为了满足集气系统设计和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实现现场实时在线检测装置和仪表计量的运行状况,本文提出了用力控组态软件来监控天然气集输过程,应用系统仿真技术来分析研究集输系统的方法。
力控监控组态软件是对现场生产数据进行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人机界面(HMI)系统是高水平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系统各项功能的主要接口,是系统操作人员面向控制现场的窗口。
用户可以方便、快速地构造不同需求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便可以达到集中管理和监控的目的。
一、天然气集输工艺过程的方案设计天然气集输系统是指天然气矿场集输管网、气体的净化与加工装置、输气干线、输气支线以及各种用途的站场组成,管线中天然气的流动满足反映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方程。
本设计共模拟了四个气井,天然气经井口装置的分离之后进入常温分离集气站。
常温分离多井集气站流程。
常温分离多井集气站一般有两种类型,如图1和图2所示。
两种流程的不同点在于前者的分离设备是三相分离器,后者的分离设备是气液分离器。
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
前者适用于天然气中油和水含量均较高的气田,后者适用于天然气中只有较多的水或较多的液烃的气田。
天然气集输系统之站场布局气田集输系统的站场一般包括井场、集气站、脱水站(一般与集气站合建)、增压站、阀室、清管站、集气总站等。
井场是指布置气井井口装置的场地。
集气站是指对气井天然气进行收集、调压、分离、计量等的场所。
按所辖气井数的多少分为单井集气站和多井集气站;按气液分离温度的高低可分为常温集气站和低温集气站。
脱水站是指采用溶剂吸收或固体吸附的方法脱除天然气中饱和水的站场,对于含硫天然气,为了降低集气管道的H2S的腐蚀,常常采用干气输送,脱水站常与集气站合建。
增压站是指对压力低于集输系统运行压力的天然气进行增压的场所,随着气田天然气不断开采,气井天然气压力逐渐降低,当降至低于集输系统压力而无法进入集输管网时,就需设置增压站;低压气田天然气不满足外输要求,初期就需设置增压站。
阀室是指集输管道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截断阀的场所,用以减少管道意外事故的放空量。
清管站是指为了清除管内铁锈和凝液等污物以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常在集输支干线端点设置清管器发送和接收用的清管设施。
集气总站是指对集输干线来气进行收集、分离、计量和安全截断、放空的场所,一般与处理厂合建。
集输站场的布局可参考以下原则:(1)在气田开发方案和井网布置的基础上,集输管网和站场应统一考虑综合规划分步实施,应做到既满足工艺要求又符合生产管理;(2)气田站场布局主要原则是在气田开发井网布置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条件统一规划布置各类站场,其位置应符合集输工艺总流程和产品流向的要求,并应方便生产管理;(3)产品应符合销售流向要求;(4)三废处理和流向应符合环保要求;(5)集输系统的通过能力应协调平衡。
一、集气站单井集气站一般位于井场,多井集气站的布置主要受采气管道集气半径制约,同时还需考虑气井的部署、地形条件、集输规模等的限制。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规定采气管道的集气半径一般不宜大于5km,并应考虑地形高差和集输量的因素。
随着集输工艺的创新,目前集气半径一般都能超过5kin的限制。
天然气集输系统之集输管网
一、集输管网的构成
集输管网是由不同管径、不同壁厚的金属或非金属管道构成的大面积网状管道结构。
它覆盖气田区域内所有的气井,为气井产出的天然气提供通向各类站场并最终通向天然气处理厂的通道,是天然气集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生产设施。
按具体用途和输送条件的不同,集输系统管道可分为如下4类:
(一)采气管道
1.作用
采气管道是指气井与集气站之问的连接管道,其作用是将单井或相互临近的一组气井产出的天然气汇集到集气站。
2.工作特点
采气管道所输送的是井口产出后未经气液分离的天然气,其中不同程度地含有液相水、重烃凝液、固体颗粒等杂质,还含有H2S、CO2、等腐蚀性物质。
为了缩小管道和设备的尺寸,节省钢材和利用压力能,整个采气过程又常常是在比较高的工作压力下进行。
被输送介质的清洁程度差,工作压力高、腐蚀性强,管径相对较小和输送距离较短是采气管道工作的一般特点。
(二)集气支线
1.作用
集气支线是指集气站(或单井站)到集气干线管道入口的管道,其作用是将在集气站(或单井站)经过预处理的天然气输送到集气干线中去。
2.工作特点
所输送介质是已在集气站(或单井站)经过气液分离符合天然气处理厂要求的天然气,气质条件比采气管道好,通常工作压力也比采气管道低。
但除非已在集气站或脱水站脱水,该天然气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仍处于被水饱和的湿状态。
管径一般比采气管道大,输送距离则取决于集气站(或单井站)与集气干线的距离。
(三)集气干线
1.作用
集气干线的作用是接纳各集气支线输来的天然气,将它们最终汇集到天然气处理厂/净化厂。
2.工作特点
集气干线的气质条件、工作压力与集气支线基本一致,管径在集输管网中为最大。
它可以是等直径的,也可以由不同管径的管段组合而成。
变径设置时,随进气点数目的增多和流量的增加而加大其管径。
(四)采集管道
目前,在许多含气面积不大,产量高、气质好的气田,常采用一级布站模式,即没有上述定义的采气管道和集气支、干线,井口天然气通过采集管道直接进入处理厂。
二、集输管网的结构形式
集输管网按其连接的几何方式可分为:放射状管网、树枝状管网、环形管网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组合型管网。
(一)集气支干线的结构形式
1.树枝状结构
(1)特点
沿集气干线两侧分支引出若干集气支线,集气支线又可同样派生下一级的集气支线,各
集气支线的末端与集气站或单井站相连,由此形成树枝状管道网络。
灵活和便于扩展,是这类管网结构的特点。
(2)适用场合
当气井在狭长的带状区域内分布时宜采用这种结构。
沿产气区长轴方向布置集气干线后,两侧分枝的集气支线易于以距离最短的方式通向集气站(或单井站),再通过采气管道与集气站所辖的各产气井相连接。
但实际生产中完全采用树枝状集输管网的情况并不多,常与后面叙述的其他管网结构方式并用,特别是与放射状管网结构并用。
榆林气田长北区采用了这种结构。
2。
放射状结构
(1)特点
从气田中心(处理厂)向四周给定点辐射的方式引出若干集气干线,再以同样的方式从这些管道的末端引出集气支线。
按这种方法形成的,以主辐射点为中心的管道网络结构称为放射状管网结构。
(2)适用场合
适宜在气井相对集中,气井分布区域的长轴和短轴尺寸相近,气体处理可以在产气区的中心部位处设置时采用。
单独依靠这种方式构成集输管网的情况不多,也是常常与树枝状结构并用。
3.环状结构
(1)特点
集气干线在产气区域内首尾相连呈环状,环内和环外的集气站、单井站以距离最短的方式通过集气支线与环状集气干线连接。
这种集气干线设置方式的特有优点是各进气点的进气压力差值不大,而且环管内各点处的流动可以在正、反两个方向进行。
(2)适用场合
当产气区域的面积大,但长轴和短轴方向的尺寸差异小,且产气井大多沿产气区域周边分布时,采用环状结构管网常常是有利的。
它使环状干线上各进气点的压力差值降低,并提高了集输生产过程中向天然气处理厂连续供应原料气的可靠性。
4.组合式结构
各种管网结构形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具体使用场合。
大部分集输管网采用包括树枝状、放射状和环状结构在内的组合结构形式,尤以前两种结构的组合应用最为常见,如苏里格气田、靖边气田采用了这种结构。
(二)采气管道的结构形式
采气管线数量比集气管线数量多。
与集气管网一样,采气管网也可分为不同的进站结构,主要有单井直接进站结构、井丛进站站结构、单井串接进站结构和阀组进站结构。
1.单井直接进站结构
单井直接进站是目前在气田中应用最广的模式,是典型的放射状管网,靖边气田采用了单井直接进站的多井集输模式,该模式可以大大简化井口工艺。
2.井丛进站站结构
在开发部署时,通过钻斜井方式把相邻的几口气井集中布置在1个井场。
目前,罗家寨气田最多的井场布置了3口气井;长北气田1座井丛布置1~3口气井,苏里格气田1座井场常常布置了3~7口气井,其结构也多为放射状。
3.单井串接进站结构
单井串接是通过采气管道把相邻的几口气井串接到采气干管汇合后集中进入集气站,是树枝状与放射状组合结构,目前苏里格气田、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田广泛采用了这种结构。
单井串接进站的结构模式主要有两种:
(1)井间串接模式
单井采气管道就近接人临近井场,气井顺序相连,根据气井的布置,采气干管按不同方位呈放射状进入集气站。
根据辖井数的多少,一般建设5~12条采气干管。
(2)就近插入模式
根据气井的分布,按相对固定的方向,敷设采气干管,单井采气管道以最短的距离垂直就近接人临近的采气干管。
4.阀组进站结构
把相邻的几口单井集中输送至附近阀组,在阀组对气体进行初步处理后再输送至集气站,是放射状的组合结构,目前在苏里格气田和煤层气领域中有少量应用。
三、集输管网的设置原则
(一)满足气田开发方案对集输管网的要求
1.以气田开发方案提供的产气数据为依据
产气区的地理位置、储层的层位和可采储量;开发井的井数、井位、井底和井口的压力和温度参数(包括井口的流动压力和流动温度);各气井的天然气组分、开采中的平均组分构成气井凝液和气田水的产出量和组分构成,以上数据是气田开发方案编制的依据,也是集输管网建设所需的基础数据。
2.按气田开发方案确定集输管网的建设规模
开发方案根据气田的可采储量、天然气的市场需求和适宜的采气速度,对气田开发的生产规模、开采期、年度采气计划、各气井的日产量、最终的总采气量和采收率作了具体规定。
集输管网的建设规模应与天然气开发方案确定的生产规模相一致。
(二)与集输站场设置相协调集输管网的设置与集输工艺技术的应用、生产流程的安排和站场的合理布置要求密切相关。
采用不同的集输工艺和不同的集输站场设置方案会对集输管网设置提出不同的要求,会带来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影响到集输管网的总体布置和建设投资。
通过优化组合集输管网和站场建设方案可将这两项工程建设的总投资额降到最低。
(三)天然气总体流向合理天然气集输管网的最终输送目的地是天然气处理厂,经处理后的商品天然气再输送到天然气用户区。
集输管网内的天然气总体流向不但要与产气区到处理厂的方向相一致,还应与产气区到主要用户区的方向相一致。
为此要把集输管网设置和天然气处理厂的选址结合起来,把处理厂选址在产气区与主要用户区之间的连线上或与这个连接尽可能接近的区域,并力求处理厂与产气区的距离最短。
(四)符合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管网中集气干线和主要集气支线的走向与当地的地形、工程地质、公路交通条件相适应。
避开大江、大河、湖泊等自然障碍区和不良工程地质段以及高度地震区,使管道尽可能沿现有公路的地区敷设。
远离城镇和其他居民密集区,不进入城镇规划区和其他工业规划区。
石油英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