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39
汽车行驶动力系统:深入了解汽车引擎与动力传动系统汽车的行驶动力系统是指驱动汽车前进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引擎和动力传动系统组成。
引擎负责产生动力,而动力传动系统则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使汽车得以行驶。
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车引擎和动力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首先,让我们了解汽车的引擎。
引擎是汽车的心脏,产生驱动力使汽车能够前进。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汽车引擎有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类型。
内燃机分为汽油引擎和柴油引擎两种。
汽油引擎通过在气缸中燃烧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来驱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动力。
柴油引擎则是利用柴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来驱动活塞运动。
无论是汽油引擎还是柴油引擎,它们都包含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等主要部件,通过这些部件的协同工作来实现能量转化,并最终产生驱动力。
引擎工作的关键在于燃烧过程,燃烧需要混合适量的燃料和空气。
在汽油引擎中,燃料和空气通过喷油器和进气门进入气缸,然后被压缩,最后由火花塞点火引发燃烧。
燃烧产生的爆炸气体推动活塞运动,活塞通过连杆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最终由曲轴输出动力。
柴油引擎的燃烧过程与汽油引擎类似,但柴油引擎采用的是压燃燃烧,即自压点火。
由于柴油的着火性较好,因此无需点火系统,柴油燃料在加入气缸后会自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
除了引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也是汽车行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力传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引擎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推动汽车前进。
传统的动力传动系统主要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
离合器连接引擎和变速器,它的作用是在换挡时断开引擎和变速器之间的传动,使得换挡过程更加平稳。
变速器则负责根据不同行驶条件和车速调整引擎输出的转矩,使引擎工作在最佳状态,从而降低燃料消耗和提高车辆性能。
传动轴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使车辆前进。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在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流行。
电动汽车使用电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来源,而不是燃烧机引擎。
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是将储存在蓄电池中的电能经过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推动车辆。
◆文/山东 刘春晖奥迪 Q7 e-tron quattro混合动力车传动系统(中)(接上期)3.分离离合器作动器V606(1)工作原理分离离合器作动器V606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
分离离合器作动器V606是一台无电刷的直流电机。
它由12V车载电网供电。
端子30由一个30A熔丝保护。
通过子总线,作动器收到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的关于离合器的受控位置的指令。
此时,发动机控制单元利用了从属于混合动力管理系统的离合器控制软件。
(2)温度保护作动器的电子装置通过一个内置的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
当作动器的温度达到125℃时,电子装置将当前温度告知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
接着由此促使离合器控制软件不得不尽可能少地促动分离离合器K0,从而重新使作动器冷却。
如果这个措施失败,温度上升到135℃,则不再促动作动器,直到它冷却到110℃的温度。
达到这个温度后,作动器和由此而来的分离离合器K0的操纵机构又可以不受限制地工作。
(3)作动器诊断作动器诊断是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地址代码01进行的。
一旦车辆停放到升降台上并拆下发动机饰板后,就可以明显地听到作动器操纵离合器。
提示:当作动器处于拆卸状态时,作动器诊断不工作。
原因在于,作动器在拆卸状态下无法进行零位匹配。
由于作动器不能在切换端子状态(端子15关闭)后记下它的位置,所以需要零位匹配。
作动器电子装置中的软件要求在启动(端子15接通)后立刻进行零位匹配。
此时,作动器将蜗杆传动装置的轴转动约300°,并将调节环移至机械限位。
作动器通过这个阻力识别其零位,并从该位置开始分开离合器。
该阻力在拆卸状态下不存在。
约60圈后伴随着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的故障存储器中的提示“参考行驶故障”退出这种不良状态,作动器不再被促动。
它慢慢静止。
删除故障存储器条目并切换端子状态之后,系统重新完全恢复正常。
(4)匹配和基本设置作动器有一个转子位置传感器,它测量着旋转角度和转速。
传动系统 第十三章 传动系统概述一、传动系的功用 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
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 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 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二、传动系统的类型及组成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类,传动系具有机械式、液力式、电力式三种类型。
1. 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1 离合器2 变速器 3 万向节 4 驱动桥 7 主减速器 8 传动轴5 差速器 6 半轴图 13-1机械式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示意图2. 液力传动 液力传动 (此处单指动液传动) 是利用液体介质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 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
液力传动装置串联一个有级式机械变速器, 这样的传动称为液 力机械传动。
图 13-2液力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示意图3. 电力传动 电传动是由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再由电动机驱动桥或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带有减速器 的驱动轮。
图 13-2电力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示意图三、机械式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汽车布置形式反映发动机、 驱动桥和车身的相互关系, 对汽车的使用性能也有很重要的 影响。
机械传动系的布置型式常见的有以下五种:一种为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构成的 整体置于汽车前部,驱动桥也置于汽车前部,称之为前置前驱动,简称为 FF 型(图 3–48a) ; 另一种为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构成的整体置于汽车前部,驱动桥则置于汽车后部,称 之为前置后驱动, 简称为 FR 型 (图 3–48b) 第三种是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 (RR) 3–48c) (图 ; 第四种是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最后一种是全轮驱动(nWD) (图 3–48e) 。
(a)前置前驱(b)前置后驱 图 13-3(c)后置后驱 传动系统布置形式(d)中置后驱(e)四轮驱动第十四章 离合器 第一节 概述一、离合器的基本功用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部件,其功用为: 1. 在汽车起步时,通过离合器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滑磨、转速的逐渐接近,确保汽车 起步平稳。
图20 变速器集中通风◆文/山东 刘春晖奥迪 Q7 e-tron quattro混合动力车传动系统(下)(接上期)(3)变速器集中通风当变速器加热或冷却时,会通过变速器通风装置进行压力补偿,如图20所示。
(4)ATF油底壳塑料ATF油底壳减轻了重量,它与ATF吸滤器组成一个部件,不得将变速器以ATF油底壳为着力面放置。
在放置时,变速器压在电动机的功率接口上和ATF油底壳的两个点上。
ATF油底壳无法承受这个重量负荷。
ATF排放螺塞用卡口取代普通的螺纹。
它不能重复使用,在检查机油液位后必须更换。
过两个泵来保证,一个机械驱动式ATF泵和变速器油电动辅助液压泵1 V475。
这两个泵经过ATF吸滤器抽吸ATF。
辅助液压泵1 V475位于机械电子单元的后方,它在汽车调试时补充机械驱动式ATF泵的输送功率,直到变速器输人转速达到约500r/min。
在行驶过程中,机械驱动式ATF泵保证ATF供应,机械驱动式ATF泵在变矩器外壳上方由电动机和/或发动机驱动。
为了通过发动机驱动,分离离合器K0必须处于接合状态。
当ATF泵具有必要的转速时,它无须辅助液压泵就能够提供系统压力。
系统压力和对应的体积流量产生液压能。
液压能是变速器工作的前提条件,能够对变速器的执行器(制动器和离合器)进行控制、操纵、润滑和冷却,从而驾驶汽车。
6.机械驱动式ATF泵这种ATF泵相当于0BK变速器使用的双冲程叶片泵,如图21所示。
机械驱动式ATF泵通过一个链条传动机构与泵驱动毂连接。
驱动毂的细牙花键以形状配合方式与变矩器外壳的细牙花键咬合。
7.变速器油辅助液压泵1 V475变速器油辅助液压泵1 V475如图22和图23所示。
辅助液压泵能够在0~125℃的ATF温度范围内以3个功率级输送ATF。
该泵通过一根LIN总线导线与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J217通信。
按压按钮“STARTENGINE STOP”(停止启动发动机)后,(5)用于分动箱和前轴主减速器的机油泵用于分动箱和前轴主减速器的机油泵的设计已首次在09E变速器中采用。
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组成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零部件包括电机、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半轴和车轮。
电机可以从静止状态开始运转,并且能在较宽速度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工作。
这种能力使得它可以省去离合器,而在传统内燃机汽车上则需要使用离合器。
单一的传动比可以满足电机转速与车轮速度的匹配。
电动汽车可以设计成不需要齿轮的形式,但是减速器的使用使电机可以在一定车速下高速运转,这种高转速低转矩的需求特性可以缩小电机的尺寸。
在前轮驱动情况下,电机驱动安装在前轴上的变速器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这是电动汽车使用单个驱动电机的结构形式。
单电机驱动同轴上的驱动桥,通过中空的电机轴分别向两个车轮传递动力。
后轮驱动中传动系的结构较为复杂,它需要用差速器来控制车辆的转弯。
图2所示为典型的后轮驱动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形式。
典型的前轮驱动典型的后轮驱动使用双电机独立驱动前轮可以简化动力传动系统,并且不需要使用差速器。
用两个驱动电机来驱动两个车轮可以实现多种结构形式。
在其中一种布置形式中.悬挂于底盘上的电机可以通过两个短的半轴连接到车轮。
为了使汽车在不同道路状况下都能够操控简便,悬架系统将车轮及其相关部件与车辆的其他机构相隔离:当电机被悬置在汽车底盘上时,由于没有了电机重量,车轮可以自由地移动。
在另一种布置形式中,电机被安装在作为半轴一部分的电机驱动轴上。
一边是半轴与车轮相连接,而另一边是底盘通过一个支点连接。
电动汽车上电机的另.种布置形式是轮毂电机。
这种布置形式的问题在于,由于车轮内部安装了电机而导致汽车非簧载质量的增加,进而造成牵引力控制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减小汽车的非簧载质量,同时由于可用空间的有限性,轮毂电机必须具有高功率密度。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减速器的使用具有其必要性,但是这会加剧可利用空间的局限性。
高功率、大转矩电机高昂的成本是电动汽车使用轮毂电机的最大障碍。
轮毂电机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制动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否被狭小空间的有限冷却能力所散失。
汽车传动系统四大功能结合汽车的具体使用特点,要求汽车传动系能够确保以下功能: 1.中断动力传递目前,汽车所用发动机只能在无负荷情况下起动,同时它存在最低临界转速,即发动机只能在该转速以上才能稳定工作,否则便会火。
因此在汽车起步之前,必须将发动机与汽车底盘和车身所形成的负载脱开,待发动机进人正常怠速运转后,再逐渐将车辆与发动机可连接。
在此过程中必须逐渐加大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以保持发动机维持在最低临界橡定转速以上工作。
同时车辆在不断增加动力的悄况下.可以平稳起步。
此外.当车辆变换传动比(换档)和紧急制动时,为了减少冲击载荷.都有必要暂时将发动机动力脱开。
为此.传动系中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实现这种功能。
有时,车辆需要较长时间在发动机不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处于驻车状态,或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希望较长时间中断动力传递.以利用车辆惯性实现滑行操作。
此时,也需要传动系能够其有长时间中断动力传递的功能.2.减速和变速车辆行驶的必要条件是驱动轮上产生的驭动力足以克服外界的行驶阻力。
实践表明.汽车在平直良好的路面上匀速行驶最低也需要克服相当于汽车总重量1.5%左右的滚动阻力.对于一般的车辆而言,若将其发动机直接与驭动轮相连接。
可获得的驱动力无法推动汽车行驶,更不要说使汽车爬坡或加速了。
此外.若以3000-5000r/min发动机工作转速直接带动车轮旋转,车速将高达500 km/h以上,显然无法使用。
为解决上述矛盾,在动力传递过程中需要解决减速和增力的问题。
3.车辆倒车汽车使用过程中难免需要反向行驶,由于发动机不能反向旋转,传动系统必须设置相应改变旋向的装置。
4.车轮差速汽车弯道行驶时.为了减小行驶阻力.左右车轮应以不同车速行驶,即使直线行驶时.也会由于路面起伏不平或轮胎气压大小不同,要求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否则会产生机械干涉.造成轮胎异常磨损,破坏汽车诸多行驶特性。
为此,当发动机以同一转速向前后左右不同驱动轮输送动力时,必须在保证动力传递不中断的前提下,让车轮之间能够实现不同速旋转,这便是“差速”。
汽车传动系统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汽车的传动系。
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保证牵引力与车速之间协调变化等功能,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还应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轮能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能根据需要而平稳地结合或彻底、迅速地分离。
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及半轴等部分。
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汽车的传动系.1简介牵引力、车速,以及保证牵引力汽车传动系统图示与车速汽车传动系的组成和布置形式是随发动机的类型、安装位置,以及汽车用途的不同而变化的。
例如,越野车多采用四轮驱动,则在它的传动系中就增加了分动器等总成.而对于前置前驱的车辆,它的传动系中就没有传动轴等装置。
传动系的布置型式机械式传动系常见布置型式主要与发动机的位置及汽车的驱动型式有关。
有六种可分为:1。
前置后驱—FR:即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型式.国内外的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型式。
FR的优点是附着力大易获得足够的驱动力,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均衡,操控稳定性较好。
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
2.后置后驱-RR:即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在大型客车上多采用这种布置型式,少量微型、轻型轿车也采用这种型式。
发动机后置,使前轴不易过载,并能更充分地利用车箱面积,还可有效地降低车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车中部地板下的空间安置行李,也有利于减轻发动机的高温和噪声对驾驶员的影响。
缺点是发动机散热条件差,行驶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驾驶员察觉。
远距离操纵也使操纵机构变得复杂、维修调整不便。
但由于优点较为突出,在大型客车上应用越来越多.3。
前置前驱—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这种型式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但上坡时汽车质量后移,使前驱动轮的附着质量减小,驱动轮易打滑;下坡制动时则由于汽车质量前移,前轮负荷过重,高速时易发生翻车现象。
简述汽车底盘动力传递路线一、引言汽车底盘动力传递路线是指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轮上,使车辆运动起来的过程。
底盘动力传递路线是汽车的核心系统之一,对于汽车的性能和操控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底盘动力传递路线的组成部分、各个部件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底盘动力传递路线的组成部分1. 发动机:发动机是底盘动力传递路线的起点,它通过燃烧汽油或柴油等燃料产生巨大的能量,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2. 离合器: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主要用于控制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与断开。
当离合器踏板松开时,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动力可以传递到变速器;当离合器踏板踩下时,发动机与变速器断开连接,停止向后传递动力。
3. 变速器:变速器是用来改变发动机输出转矩和转速,并将其传递给驱动轮的装置。
它可以根据行驶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调整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转矩,以提供合适的动力。
4. 传动轴:传动轴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轮上的部件。
它通常由多节金属管组成,具有一定的弯曲和伸缩性,以适应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同部位之间的相对运动。
5. 驱动桥:驱动桥是将传动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辆的驱动轮的装置。
它包括差速器、半轴等部件,能够将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分配给两个驱动轮,并使车辆能够平稳地行驶。
三、各个部件的功能与工作原理1. 发动机: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利用活塞运动将压缩气体转化为机械能。
发动机通过连杆与曲轴连接,将活塞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并输出扭矩。
2. 离合器:离合器通过踏板控制离合器盘与飞轮之间的接触与分离。
当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压盘与飞轮分离,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无法传递到变速器;当松开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压盘与飞轮接触,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可以传递到变速器。
3. 变速器:变速器通过齿轮的组合和换挡机构的操作,将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和转速转化为适合车辆行驶的转矩和转速。
变速器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的需要,将发动机输出的转矩放大或减小,并通过换挡操作实现不同档位之间的切换。
《汽车传动系》PPT课件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理解汽车传动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了解传动系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1.2 传动系的分类讲解液力传动、机械传动、电传动等类型的特点和应用第二章:液力传动2.1 液力传动的原理解释液力传动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展示液力变矩器、液力耦合器等关键部件的工作动画2.2 液力传动的应用探讨液力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实例,如自动变速器第三章:机械传动3.1 齿轮传动讲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齿轮的类型分析齿轮传动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3.2 链传动解释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展示链传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电传动4.1 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了解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探讨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优势和挑战4.2 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系统解释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展示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实例第五章:传动系的设计与优化5.1 传动系设计考虑因素分析设计传动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负载、速度、效率等讨论传动系设计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5.2 传动系的优化讲解传动系优化的方法和工具探讨传动系优化在提高汽车性能和燃油效率方面的作用《汽车传动系》PPT课件第六章:离合器6.1 离合器的作用解释离合器在传动系统中的重要性展示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动画6.2 离合器的类型与结构讲解不同类型的离合器,如湿式、干式、单片、多片等分析各种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第七章:变速器7.1 手动变速器讲解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探讨手动变速器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7.2 自动变速器解释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类型展示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动画和实例第八章:差速器8.1 差速器的原理解释差速器的作用和原理展示差速器的工作动画和实例8.2 差速器的类型与结构讲解不同类型的差速器,如锥齿轮差速器、圆柱齿轮差速器等分析各种差速器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第九章:驱动桥9.1 驱动桥的作用解释驱动桥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性展示驱动桥的结构和原理9.2 驱动桥的类型与结构讲解不同类型的驱动桥,如全轮驱动、前轮驱动、后轮驱动等分析各种驱动桥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第十章:传动系故障诊断与维修10.1 传动系故障诊断讲解传动系故障诊断的方法和工具探讨故障诊断在传动系维护中的重要性10.2 传动系维修与保养解释传动系维修和保养的重要性展示传动系维修和保养的常规操作和注意事项《汽车传动系》PPT课件第十一章:传动系性能评价11.1 传动系的主要性能指标讲解传动系的效率、扭矩容量、速比范围等性能指标分析这些指标对汽车性能的影响11.2 传动系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介绍传动系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设备探讨传动系性能评价的标准和流程第十二章:传动系的发展趋势12.1 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了解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电动机、电池等在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应用12.2 智能传动系统解释智能传动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展示智能传动系统在提高汽车性能和燃油效率方面的潜力第十三章:案例分析13.1 某车型传动系统分析分析具体车型的传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该车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13.2 传动系统故障案例分析分析传动系统故障的案例,包括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十四章:实验与实践14.1 传动系实验项目介绍介绍传动系实验的目的和内容展示实验设备和操作流程14.2 传动系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讲解传动系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数据,探讨传动系性能的变化规律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传动系在汽车工程中的重要性15.2 传动系的发展展望探讨传动系在未来汽车技术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激发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研究的兴趣和热情重点和难点解析。
汽车传动系统——各类传动的结构图解
一.机械式传动系一般组成及布置示意图
1—离合器 2-变速器 3—万向节 4-驱动桥 5-差速器 6—半轴 7—主减速器 8-传动轴
图为传统的发动机纵向安装在汽车前部,后桥驱动的4×2汽车布置示意图.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传到驱动桥.在驱动桥处,动力经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传给驱动车轮。
二。
发动机前置、纵置,前轮驱动的布置示意图
1—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变速器输入轴 5-变速器输出轴 6-差速器 7—车速表驱动齿轮 8—主减速器从动齿轮
发动机前置、纵置,前桥驱动,使得变速器和主减速器连在一起,省掉了它们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
三。
典型液力机械传动示意图
1-液力变矩器 2—自动器变速器 3-万向传动 4—驱动桥 5—主减速器6-传动轴
液力传动(此处单指动液传动)是利用液体介质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
液力传动装置串联一个有级式机械变速器,这样的传动称为液力机械传动。
四。
静液式传动系示意图
1-离合器 2-油泵 3—控制阀 4—液压马达 5—驱动桥 6—油管
液压传动也叫静液传动,是通过液体传动介质静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
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油泵、液压马达和控制装置等组成.
五。
混合式电动汽车采用的电传动
1—离合器 2-发电机 3-控制器 4-电动机 5—驱动桥 6—导线
电传动是由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再由电动机驱动驱动桥或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带有减速器的驱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