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作者:马秀玲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1期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多发生在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最为常见,好发于产后3~4 w。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淋球菌[1]。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乳房疼痛、局部红肿、高热等一系列表现,直接影响到乳腺分泌,造成产妇极大的生理与心理压力。
因此加强乳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现将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56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5岁,发病在产后3~7 w的哺乳期患者50例,产后2~8个月发生的6例。
39例患者临床给于抗感染并配合吸乳、按摩后,经过5~8 d住院治疗痊愈;17例患者出现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经抗炎、换药治疗后10~15 d痊愈出院。
2护理体会2.1防止乳汁淤积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原因。
常见原因多为产妇缺乏哺乳经验、乳头畸形、乳管不畅等。
具体措施:指导产妇特别是初产妇正确的哺乳常识,养成按需哺乳,随时排空乳房的习惯。
哺乳前后清洁乳头,患乳暂停哺乳,及时用吸乳器洗净或挤净淤积的乳汁,保持乳腺管通畅。
手法挤奶是最方便实用的,因此应教会产妇和家属正确的挤奶方法,及时解除乳胀。
乳头畸形一般是指乳头内陷,妊娠期就应每日挤捏、提拉乳头,大多数可得到纠正。
分娩后仍未纠正者,可使用吸奶器抽吸乳头,吸出后立即让新生儿吸吮。
2.2控制感染细菌入侵是急性乳腺炎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是保持乳头清洁,遵医嘱早期使用敏感并对婴儿无不良影响的抗菌药物。
哺乳期每次哺乳后要注意清洁乳头乳晕,不应让婴儿含乳头睡觉,同时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婴儿口腔有炎症时在治疗期间应改为人工哺乳;不能用酒精清洁以免皮肤变脆而发生皲裂;乳头乳晕有破损或皲裂时,应暂停哺乳,每日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哺育婴儿,局部温水清洗后,涂抗生素软膏,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哺乳。
摘要:产科术后护理是保障母婴安全、促进产后康复的重要环节。
本文针对产科术后常见的护理诊断,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产科术后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健康。
一、引言产科术后护理是妇产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产后恢复、新生儿护理以及母亲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产科术后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本文将对产科术后常见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二、产科术后常见护理诊断1. 伤口感染2. 产后出血3. 尿潴留4. 感染性休克5. 乳腺炎6. 心理障碍7. 营养失调8. 便秘三、产科术后护理措施1. 伤口感染(1)保持伤口清洁:术后及时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2)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扩散。
(3)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
2. 产后出血(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加强宫缩:使用缩宫素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3)心理支持:给予产妇心理安慰,减轻焦虑情绪。
3. 尿潴留(1)鼓励产妇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排尿。
(2)温水坐浴:刺激会阴部,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
(3)诱导排尿:协助产妇取舒适体位,按摩膀胱,促进排尿。
4. 感染性休克(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休克症状。
(2)迅速给予抗休克治疗: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扩容剂等药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产妇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5. 乳腺炎(1)保持乳房清洁:定期清洗乳房,预防感染。
(2)正确哺乳: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避免乳汁淤积。
(3)局部热敷:乳腺炎初期,可进行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6. 心理障碍(1)心理疏导:倾听产妇心声,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
(2)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参与产后护理,给予产妇关爱。
(3)专业心理干预:必要时,请心理医生进行专业心理干预。
急性乳腺炎急救与护理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哺乳期的妇女。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往往从破损的乳头侵入,引起乳腺急性化脓性蜂窝
织炎。
正常情况下,细菌的侵入并不立即发生炎症,如果产妇的身体抵抗力减弱,乳腺管不通畅或喂奶时未完全吸尽,奶汁积聚在乳房内形成块状物,此时侵入的细菌就很容易在此生长繁殖,破坏乳腺,引起化脓。
初期病人表现乳房胀痛,低热,甚者有高热、寒战、乳房肿胀、搏动性疼痛、皮肤红肿并有压痛,腋窝淋巴结可有肿大。
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形成乳房脓肿。
【急救措施】
(1)患侧暂停哺乳,将乳汁用吸乳器吸净。
(2)患病早期可用宽布带将患侧乳房托起,局部冷敷,减少充血和乳汁分泌。
(3)应用大量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
(4)可用鲜蒲公英或仙人掌捣碎外敷乳房。
乳汁过多者,可用芒硝250克,装纱布袋内外敷患处。
(5)脓肿形成期,应对乳房作热敷,促使感染局限化。
(6)若脓肿已形成,应到医院治疗。
脓腔较小者,可采用局部抽脓,并向脓腔内注入青霉素10一20万单位,脓腔较大者,作切开引流术。
【护理方法】
(1)产妇哺乳期间,应心情舒畅,并保持乳头清洁,乳房内不存留奶汁,更不可挤压乳房。
(2)乳头被婴儿吸破时,局部应涂以紫药水或磺胺软膏及抗菌素软膏。
喂奶时,再将药膏擦掉。
五味消毒饮对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五味消毒饮对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的疗效。
研究选择符合条件的病例进行分组,采用五味消毒饮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和并发症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五味消毒饮在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部分指出五味消毒饮在该患者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临床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为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乳腺炎、脓肿、乳腺炎脓肿、手术后、五味消毒饮、疗效观察、并发症、统计分析、应用前景、临床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疼痛、局部温度升高等症状。
乳腺炎通常会发生在哺乳期妇女中,但也有一部分非哺乳期妇女出现乳腺炎的情况。
乳腺炎严重的情况下,可引起乳腺脓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的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排脓、抗生素治疗等。
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治疗周期长等问题。
寻找一种对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五味消毒饮在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中的疗效,评估其在促进患者康复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
通过观察疗效,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案和经验。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率。
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五味消毒饮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方案,为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方法和途径,促进疾病的康复与预防。
1.3 研究意义乳腺炎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局部胀痛、红肿、乳头溢脓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急性乳腺炎住院、出院健康指导
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缓解疼痛的指导:
(1)防止乳汁淤积:患者暂停哺乳,定时用吸乳器吸净或挤净乳汁。
(2)局部托起:用宽松的胸罩托起乳房,以减轻疼痛和减轻肿胀。
(3)局部热敷、药物外敷或理:以促进局部血循环和炎症的消散;局部皮肤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美容液湿热敷。
(二)术后宣读
脓肿切开引流者,保持引流通畅,指导患者避免牵拉、压迫引流管,如引流液的颜色、量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定时更换切口敷料。
出院健康指导
1、保持乳头乳晕的清洁在孕期经常用温水清洁两侧乳头,妊娠后期每日清洗一次;产后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洗乳头,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
2、纠正乳头内陷乳头内陷者于妊娠期经常挤捏、提拉乳头。
3、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时应将乳汁洗净,如有乳汁淤积,应及时用吸乳器或手法按摩排空乳汁,养成婴儿不含乳头睡眠的良好习惯。
4、保持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
5、及时处理乳头破损乳头、乳晕破裂或皱裂时暂时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哺乳婴儿;局部用温水清洗以抗菌药软膏,待愈合后再行哺乳;症状严重时应及时诊疗。
产褥期乳腺炎护理临床体会目的:对产褥期乳腺炎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方法:及时排空乳汁,防止感染,注意术后病情变化,分别从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乳腺炎护理的阐述。
结果:大多数产褥期乳腺炎患者经过规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对产褥期乳腺炎患者进行及时、规范护理,是有效缓解、治愈本病症的重要保障。
标签:产褥期;乳腺期;护理乳腺炎是由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导致的乳腺化脓感染性疾病,常见于产褥期妇女,尤以初次生产妇女多见,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皮肤发红发肿、体温升高等,可伴有焦躁、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不但严重影响妇女产后的康复,而且也会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产后使用多种护理方法,可以达到基本治愈的目的,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3月一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的产褥期乳腺炎患者67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9岁。
初产妇51例,经产妇16例;67例患者中,有61例使用冷敷、排空乳汁、抗生素消除感染等治疗方案,平均治疗时间为7天,全部治愈;另外6例形成脓肿,遂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无乳瘘形成,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平均治疗时间10天,治愈出院。
2护理心得2.1需及时排空乳汁:由于会加重乳汁淤积,同时停止哺乳能影响到婴儿的成长发育,所以早期乳腺炎应该坚持母乳喂养。
医护人员会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喂养方式,通常情况下,如果乳房胀痛、皮肤红肿,因为多哺乳可以让婴儿把乳汁吸净,从而减轻乳房内压力,所以只要乳汁颜色不变,就可以照常哺乳;另一种方法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使用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吸净。
如果乳腺有化脓情况,则应先停止患侧乳房哺乳,然后使用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排出。
当有严重感染以及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则需要立即停止哺乳,然后采取回乳治疗。
2.2防止感染:产褥期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
在这个期间需要每天用肥皂和温水清洗乳头,特别是哺乳后更要及时清洁乳头及其周围。
因酒精容易使乳头及周围皮肤产生皲裂,所以一般情况下禁止用酒精清洁乳头,一旦发生皲裂,则应该立即停止哺乳。
模块六泌尿生殖系统病人的护理任务十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复习发问】1.尿路感染常有病原体?答:大肠杆菌2.尿路感染最常有感染门路?答:上行感染3.尿路感染首选协助检查?答:尿细菌学培育【新课导入】【事例】陈女士, 27 岁,哺乳期。
左乳房红肿、痛苦 2 天,体温℃。
体格检查: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见×3cm×2.5cm 红肿区,表皮温度高,有显然压痛。
临床诊疗为:急性乳腺炎思虑:1.请说出预防本病发病的重点。
2.怎样防备乳汁淤积?【职业综合能力培育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急性乳腺炎病人进行引流术后护理的能力;具备为急性乳腺炎病人正确降温的能力;具备为急性乳腺炎病人进行乳房按摩、局部热敷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急性乳腺炎主要病因、典型临床表现、相应协助检查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急性乳腺炎病人进行病情察看及健康指导的能力;培育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及表达能力;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解说】一、定义(图片)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产后3~4 周,病人多是产后哺乳的妇女,以初产妇常见。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少量为链球菌感染。
二、病因与病理(一)病因1. 乳汁淤积当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凹陷),阻碍正常哺乳,或乳汁过多、婴儿吸乳过少、乳管不畅达等致使不可以完整排空乳汁等,出现乳汁淤积将有益于入侵细菌的生长。
2.细菌入侵感染的主要门路是乳头损坏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
细菌也可直接入侵乳管,上行至腺小叶而致感染,如婴儿患口腔炎或口含乳头睡眠所致。
(二)病理急性乳房炎可同时存在数个炎性病灶而先后形成多个脓肿,脓肿能够是单房或多房性。
脓肿可自行向外溃破,深部脓肿也可向深部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松散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
三、临床表现(图片)1.初期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者乳房胀满,痛苦,哺乳时愈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或伴有浑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浮躁等。
医院脓肿切开引流术操作规范引言:脓肿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通常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术来排除病灶内的脓液并减轻患者的症状。
本文旨在规范医院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无并发症。
一、术前准备:1.患者评估:包括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脓肿位置、大小和深度进行评估,以确定手术方案。
2.手术室准备:手术前应对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准备好所需的手术器械和材料。
二、手术操作:1.局部麻醉: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局部麻醉方法,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2.切口选择:根据脓肿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长度,一般应避开重要结构和血管。
3.切开脓肿囊:在局部麻醉后,医生应使用无菌的手术刀进行切开,切开一层层直至完全暴露脓肿囊。
4.引流脓液:利用无菌的排脓托钩或针头,轻轻挑开脓肿囊壁,排除脓液,确保彻底引流。
5.洗刷伤口: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宜的洗刷液对伤口进行冲洗,清除残留脓液和坏死组织。
6.放置引流装置:根据脓肿的位置、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引流装置,放置在切开的脓肿囊内,确保脓液可顺畅引流。
7.伤口关闭:将伤口的皮肤层逐层缝合,确保伤口闭合牢固。
8.切口敷料:手术结束后应对切口进行无菌敷料,并及时更换,以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
三、术后处理:1.观察: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检查伤口有无明显渗液、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2.抗感染治疗: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
3.引流装置护理:定期更换引流装置,保持引流通畅,防止继发感染。
4.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5.化验检查:根据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后续的抗生素治疗。
四、术后随访:对于术后恢复顺利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随访,建立病历档案,并定期进行复查。
对于术后有并发症或恶化的患者,应及时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结论:脓肿切开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手术操作规范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现代临床护理(Modem Clinical Nursing)2011.10(8) 新型敷料在治疗乳腺脓肿手术后创口的效果观察 张艳红 .黄漫容 (1东莞市大朗医院护理部,广东东莞,52377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广东广州,510080)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敷料在治疗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创口的效果。方法 将6O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O例。对乳腺脓肿切口引流术后的创El,观察组采用新型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创 El愈合时间、换药疼痛情况和换药次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两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O.O1)。结论新型敷料不仅能保持创面湿润,创造湿性愈合环境,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同 时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脓肿;藻酸盐敷料;水胶体敷料;凡士林纱布;创口愈合;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283(2011)08-0050--02[ooi]10.3969 ̄.issn.1671—8283.2011.08.02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wound healing effect of new—type dressing after mammary abscess incision drainage.Methods 60 patients undergoing mammary abscess incision drainage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qually.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 wound dressing by alginate dressing and water—colloid dressing.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ound dressing by vaseline gauze.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the wound healing time,the pain level during wound dressing and dressing times.Result The wound heMing time,the average dressing times and the pain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1). Conclusions The new—type dressing call keep wound moist,provide appropriate environment for wound growth,promote wound healing,shoflen the he ̄ing period and reduce pain and seal".It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man ̄mm-y abscess; alginate dressing; water・colloid dressing; vaseline gauze; wound healing;pain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滞热滞证:乳汁堆积结块,肤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
伴有寒战、发烧、头痛、身体疼痛、口渴、便秘。
红色的舌头和黄色的皮毛。
(二)热毒炽盛证: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
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
舌红,苔黄腻。
(三)正虚毒爱证:脓肿溃烂后乳房肿胀疼痛虽轻,但脓肿持续,脓液清淡,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汁渗漏。
全身虚弱,面色苍白或低烧,饮食减少。
舌头质地轻盈,苔藓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痛苦1.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拔除脓液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患侧位(引流),观察脓液量、颜色、质量、气味和排奶情况。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肝、神门、心、交感、阿是穴等穴。
4.按照医生的建议外用中药。
(二)肿胀1.观察局部皮肤是否红肿、发热、疼痛,是否形成脓肿或溃疡。
2.遵医嘱使用排乳手法(详见附件),挤出淤积乳汁。
3.根据医生的建议,敷耳穴,取胸、肾上腺、内分泌、肝、神门、阿是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5.遵照医生的建议吸烟,并用中药清洗。
(三)发热1.观察体温和出汗的变化,保持皮肤清洁,协助及时更换衣服和被子。
2.遵医嘱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摩穴位,取合谷、曲池等穴位。
按摩时选择薄荷油、生姜水和其他介质。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耳尖、神门、内分泌等穴。
5.按照医生的建议用中药浸泡和清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2.耳穴贴压(详见附件2)。
3.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4.用中药浸洗(详见附录2)。
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指导患者根据需要进行母乳喂养,并在母乳喂养后排空剩余的母乳;高烧或脓肿形成时停止母乳喂养。
一、引言皮下脓肿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
外科治疗皮下脓肿的主要方法为切开引流,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
术后护理对于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外科皮下脓肿术后护理措施。
二、术前准备1. 了解患者病情: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药物反应等,以便术后护理中针对个体差异采取相应措施。
2. 做好心理护理:术前与患者沟通,讲解手术及术后护理知识,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3. 术前准备:术前做好皮肤准备,确保手术区域清洁、消毒,防止术后感染。
三、术后护理1. 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2)保持伤口清洁:每日更换敷料,避免细菌感染。
如敷料污染或伤口有分泌物,应及时更换。
(3)拆线护理: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适时拆线。
拆线前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疼痛等炎症反应。
2. 抗感染治疗(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2)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报告医生。
3. 术后体位(1)根据手术部位,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有利于伤口愈合。
(2)避免手术部位受压,减少疼痛。
4. 饮食护理(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2)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病情。
5. 排泄护理(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免加重伤口疼痛。
(2)术后早期给予缓泻剂,如麻仁丸等,预防便秘。
6. 术后功能锻炼(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如关节活动、肌肉收缩等。
(2)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7. 出院指导(1)向患者讲解术后护理知识,强调伤口护理的重要性。
(2)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四、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 感染: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如有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感染治疗。
2. 切口裂开:术后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切口裂开。
简述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是指对患者术后安装的引流管进行正确的护理和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以下是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 观察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术后引流管的主要作用是排除伤口内的血液、淤血、渗出液等,因此要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正常的引流液应该是红色或粉红色的,量逐渐减少。
如果引流液呈现黄色、绿色、褐色或带有异味,应及时报告医生,可能表示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 定期清洁引流管口:保持引流管口的清洁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定的抗菌溶液轻轻清洗引流管口,并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
清洁时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 固定引流管位置:引流管的位置固定是为了防止其脱落或移位。
根据医生的要求,使用透明敷料、胶带或固定带将引流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引流效果。
4. 注意引流管的通畅性:引流管的通畅性是保证引流效果的关键。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存在堵塞或扭曲,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或者请医生进行引流管的拔插操作。
5. 防止引流管的滑出:引流管的滑出可能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防止滑出,可以在引流管的一端固定一个适当大小的止血带,并将其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
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伤口周围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摩擦或拉扯引流管。
6. 保持患者舒适:引流管的存在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如疼痛、灼热感等。
护理人员要及时关注患者的感受,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不适。
可以使用镇痛药、冰袋等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7. 教育患者及家属: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不仅需要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包括清洁、固定、观察等,以提高其理解和积极性。
同时,要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并告知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产妇术后护理注意事项产后护理指的是在女性完成分娩后对其展开的各项护理工作,产妇术后护理的这段时期也被称为产褥期。
这一阶段的产妇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都较差,容易受到感染,引起局部炎症或全身性变化,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提高重视程度,从各方面加强对产妇的护理,提升其产后恢复速度。
1.产后感染的预防措施1)加强怀孕期间的保养,维持每日膳食平衡,如果产妇出现贫血的现象,需要第一时间去往医院进行治疗,可以服用药物也可以通过调整日常作息、饮食来缓解贫血症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加强相关知识学习。
孕妇应该加强卫生知识的学习,注意营养和维生素的摄入,为自身和胎儿提供每日营养所需。
3)勿行盆浴。
在临产前的两个月,孕妇不能盆浴,会对胎儿造成负面影响。
4)严格无菌操作。
在孕妇分娩和接生的过程中,一切和孕妇接触的工具都应该做好消毒处理;所有和产妇接触的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感染;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应该调离产房;在手术过程中,主治医师必须要使用无菌技术,确保产妇的卫生安全。
5)做好检查工作。
医护人员应该仔细观察产妇分娩的过程,不要轻易做阴道检查,尽量缩短产程,为产妇节省体力,避免产妇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同时也能减少产后出血;还应该仔细检查胎盘和胎膜,如果医护人员发现产妇产道出现损伤的情况,应第一时间进行缝合;如果有胎盘、胎膜残留的情况,要在全方位消毒之后,对产妇宫腔进行检查。
6)保持清洁。
产妇要注意自身的卫生清洁工作,时刻保持外阴清洁,可以使用消毒会阴垫,做好便盆的消毒工作。
7)适当活动。
产妇在分娩结束后,可以适当进行活动,活动范围和强度不宜过大,应以产妇能承受的范围为主,这有助于加速子宫和身体机能的恢复。
8)加强隔离。
除了上述各项预防措施之外,还需要对感染的产妇进行隔离,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产妇所用的一切用具,包括被褥、床垫,都需要定期全面消毒或是在太阳下暴晒。
9)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现如今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剖宫产的应用比较广泛,但与此同时,剖宫产后的感染率也比较高。
哺乳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护理
乔敏敏 学号:201311049
乳房脓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因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造成,多
见于产后哺乳妇女,特别是初产妇更为多见,临床以消除感染、排空乳汁为治疗
原则,传统手术方式以脓肿切开引流术为主[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2年6 月-2014 年6 月我科收治急性乳腺炎患者78 例,其中,
处于脓肿形成期而行脓肿切开引流术46 例。46 例形成脓肿患者,均发生在产后
2 ~ 28周,其中初产妇为34例,经产妇12 例;患者均有发热、畏寒、疼痛、食
欲不振等症状,有乳房肿块、压痛、皮肤潮红、皮温升高等体征。部分严重者患
乳呈进行性增大,张力高,表皮静脉清晰可见,肿块有波动感,夜间胀痛更明显。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和( 或) 中性粒细胞升高。B 型超声: 主要以乳
腺后间隙改变为主,多为大片状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线紊乱,与正常侧比较可
增大1 ~ 2 倍,患者乳腺腺体层炎性改变不明显,无或少许局部回声。
1.2 治疗方法经乳晕旁切口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放置引流管加压包扎,
每天冲洗术区后换药,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以溴隐亭回奶。
1.3 结果4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疗程10 ~ 32d,引流管拔管时间平均为6d,术
后9 ~ 18d 切口拆线,溴隐亭平均服用2周,其中3 例患者引流管口愈合延迟,
给予换药后痊愈。
2 护理
2.1 切口护理 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后, 应定时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尤其要
注意体温变化的情况, 必要时抽血检查白细胞的计数。术后伤口敷料被乳汁或
引流液污染时, 要及时更换, 护理工作者应协助医生为患者换药, 并观察伤
口愈合情况, 及时换药可避免发生感染及影响伤口愈合。由于乳汁分泌不利于
伤口愈合,应停止哺乳。由于患者的切口位置留置引流管,因此,要妥善固定引
流管,避免发生曲折、脱出等问题。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及性质。如
果连续三天引流量少于10 ml 或者在引流物中没有乳汁, 红、肿、热、痛症状
消退, 生命体征平稳, 则可将引流管拔除。
2.2 出血的护理 由于乳房组织较为松软,术后充分按压为止血的有效方法。治
疗结束后,用多头带加压包扎,观察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或渗乳,如有浸湿,
应及时更换。
2.3 疼痛的护理 安慰鼓励患者敢于表达关于疼痛的感受,支持患者;当疼痛
不能忍受时,适当使用止痛药,设法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稳定情绪,可建议患者
听喜欢的音乐, 家属提供婴儿的照片、录像等给患者观看, 激发母爱情怀; 多
陪伴患者以分散注意力, 介绍术后成功的病友与患者分享经验, 以增强对疼痛
的耐受性, 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2.4 饮食护理 产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体质较弱,发热后机体代谢率又增
加,所需能量势必增加,应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饮
食,注意保证水分的摄人。不要进食辛辣、生冷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补充各种维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炎症的吸收,使其身体尽快恢复。
2.5 心理护理 乳腺脓肿患者常多愁善感,情绪抑郁,护士应以热情、亲切的语
言与患者交谈,对患者劝慰开导,关怀体贴,了解患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做好解
释工作。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避免患者看换药过程,以减少不良刺激。告知患
者医护人员经验丰富,会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疼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取得高度信任,使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6 出院健康指导 嘱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其疾病恢复非常重要。应注意
保持乳头清洁卫生,哺乳前后用温水洗净,养成定时哺乳习惯,婴儿不含乳头睡
觉,每次哺乳后应及时用吸乳器或按摩帮助排出剩余的乳汁,保持局部清洁, 防
止乳晕、乳头损伤,如有发热,皮肤局部发红,乳汁排出不畅及早就医。
3 小结 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肿后应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加强对患者的综合
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促进疾病的恢复。
[1] 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05 ~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