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性油墨的水性聚氨酯
- 格式:pdf
- 大小:127.03 KB
- 文档页数:3
聚碳酸酯水性聚氨酯是什么
聚碳酸酯水性聚氨酯,简称为水性PU,是一种新型环保型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是由聚碳酸酯和水性聚氨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涂膜、胶粘剂、塑料制品等领域。
首先,聚碳酸酯水性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环保性能。
相较于传统的有机溶剂型产品,水性PU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由此也使得水性PU逐渐成为各行业替代传统溶剂型材料的首选材料之一。
其次,水性PU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
这种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耐酸碱性,还可以有效地抵御紫外线的侵蚀,因此在户外应用中有着良好的保护效果,能够保持长期的外观稳定性,并且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发挥出色的性能。
此外,水性PU还拥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加工性能。
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配方,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水性PU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机械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塑料制品、建筑涂料、汽车涂装等领域。
总的来说,聚碳酸酯水性聚氨酯以其优越的性能和环保的特点,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型产品,成为各行业的新宠。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保的重视,水性PU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将在各个领域展现出更大的潜力和价值。
1。
常用水性聚氨酯涂料配方
水性聚氨酯涂料是一种环保型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磨性、耐化学物质腐蚀、耐水性和气相透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汽车和木制品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水性聚氨酯涂料配方。
1.签发箱木器涂料:
-异丙醇:250克
-水:150克
-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50克
-超稀的尿素醛树脂:20克
-环氧丙烷:5克
-搅拌20分钟
2.家具聚酯颜料涂料:
-赛白粉:50克
-环氧乙烷:100克
-偶乙烯二胺:100克
-福尔马林:100克
-含有聚酯树脂的溶剂:200克
-混合均匀
3.乳胶聚酯家具涂料:
-乳胶乳:150克
-聚酯树脂:70克
-聚醚:30克
-偶乙烯二胺:10克
-油漆稠化剂:10克
-搅拌均匀
4.汽车防腐聚酯漆配方:
-聚丙烯酸:400克
-聚醋酸乙烯酯单体:300克
-溶剂:50克
-铝粉:300克
-适量的颜料
-混合均匀后添加固化剂
5.木器底漆:
-乳胶乳:400克
-聚酯树脂:200克
-环氧底漆:100克
-偶乙烯二胺:10克
-钛白粉:150克
-油漆稠化剂:10克
-混合均匀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水性聚氨酯涂料配方,每种涂料的成分比例和配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微调。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涂料时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确保操作安全和涂层质量。
常用水性聚氨酯涂料配方水性聚氨酯涂料是目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产品之一;它适用于热敏温度低于60—80℃常温交联固化的高、中档木器家具等;高档建筑装饰、高级汽车、飞机及航天器材等的中涂和表面涂装..产品配方:1、改性三聚体交联剂产品可由TDI、IPDI、MDI和XDI等异氰酸酯制造..其芳香族NCO反应温度在120—150℃;脂肪族NCO反应温度在150—200℃..它的最大优点是无黄变;水白透明;较适用于羧酸型等水性聚氨酯的常温交联剂..为增强综合性能;需采用两个NCO基团活性不同的二异氰酸酯;并要将反应中产生的端NCO用多元醇-羧酸反应掉;以利于胺中和及产物的水溶性..由于其熔点高;反应需分阶段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有机膦催化剂及120 ℃以上温度;异氰酸酯可发生自缩聚反应;生成三聚体化合物..其催化剂中戊杂环膦化氢是最有效的;反应温度低;收率可达90%;再用三聚催化法促进反应完全;并对残基进行封闭..产品配方:NCO:多元醇羧酸物质的量比为6:1:1.43..工艺步骤:多元醇-羧酸溶液制备;按配方将新戊二醇、苯偏三甲酸酐、DMPA、二甲苯、甲苯加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80 ℃;完成溶解后;升温至148 ℃回流脱水至透明后;过滤出料备用..亚胺预聚体的制备:按配方将二甲苯、甲苯加入反应釜;升温至148 ℃回流脱水后;加入10%磷酸甲苯液降温至120 ℃;通入氮气;将TDI、IPDI加入单体滴加釜;在2.5h内完成滴加后;升温至130 ℃反应1h;将10%戊杂环膦化氢液加入滴加釜;开始缓慢滴加;不断观察物料反应情况;防止爆聚;滴完在130℃反应2h、140 ℃1h、145 ℃30min;降温至70 ℃;将多元醇-羧酸液加入滴加釜开始滴加;滴完在70 ℃反应2—3h;检测NCO转化率达96%;加入10%醋酸锂液;此时有两种工艺:一是降温至25 ℃;静置7d;二是升温至80—90℃反应2—3h;测游离TDI在0.3%以下;加入10%对甲苯磺酸甲酯液、10%二甲基吡唑液升温至85 ℃反应20min;抽真空脱出2/3量的有机溶剂;再加入亲水溶剂调节固含量为50%;降温至50 ℃加入50%三乙胺水溶液、N-甲苯二乙醇胺调节pH值至8.5;升温到60 ℃反应至透明;降温到40 ℃出料.2、改性HDI缩二脲交联剂产品配方:NCO:H2O=3:1.1;NCO:OH=6:1;理论NCO含量=15.9%;采用分阶段聚合反应、中和法..工艺步骤:多元醇-羧酸溶液的制备;按配方将新戊二醇、偏苯三甲酸酐、DMPA、二甲苯、甲苯加入反应釜;升温至80℃溶解均匀;再升温至148 ℃回流脱水至透明无水后;降温至40 ℃出料备用..HDI预聚体制备:按配方将己二异氰酸酯、二甲苯加入反应釜;通入氮气;升温至65 ℃;加入10%磷酸甲苯液搅匀;将去离子水加入滴加釜开始滴加;反应自放热;控制自升温在80 ℃以下;完成滴加后;升温至90 ℃反应1h、120 ℃2h、130 ℃1h;降温至70 ℃;再将多元醇-羧酸液进入滴加釜开始滴加;滴完后在70 ℃反应2—3h、80 ℃1h;测游离HDI<0.2%;抽真空脱出有机溶剂;加入亲水溶剂;调节固含量50%;降温至50 ℃加入50%三乙胺水溶液;调pH值8.4;升温到60℃反应至透明;降温到40 ℃过滤出料..3、改性TDI三聚体交联剂产品配方:NCO:OH物质的量比为6:1;采用三聚催化反应、终止反应、残基封闭法及分阶段反应..工艺步骤:多元醇-羧酸液的制备;按配方将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偏苯三甲酸酐、DM-PA、醋酸丁酯、二甲苯加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80 ℃溶解均匀;再将其升温至148 ℃回流脱水至透明;降温到40 ℃过滤出料备用.. 三聚体制备:按配方将二甲苯、甲苯加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148 ℃回流脱完水后;降温至120 ℃;加入10%磷酸锂液搅匀;通氮气;将TDI加入单体滴加釜开始滴加;3h滴加完后;保温120 ℃反应2h、130 ℃1h;降温至65 ℃;将多元醇-羧酸液进入滴加釜开始滴加;反应自放热;控温在75 ℃以下;滴完;80 ℃保温2h;取样测游离TDI<0.9%;加入10%磷酸甲苯液升温至85 ℃反应2h或降至25℃静置7d;检测游离TDI<0.2%;加入10%硫酸二甲酯液、10%二甲基吡唑液升温至90℃反应15min;抽真空脱出有机溶剂;加入亲水溶剂调节固含量至50%;降温至50 ℃加入50%三乙胺水溶液、N-甲苯二乙醇胺调节pH值为8.4;升温到60 ℃反应至透明;降温至40 ℃出料..4、TDI/TMP加成、改性物交联剂产品配方:NCO:OH物质的量比为3:1;采用三聚催化反应、终止反应、残基封闭法..工艺步骤:多元醇-羧酸溶液的制备;按配方将TMP、新戊二醇、苯偏三甲酸酐、DMPA、醋酸丁酯加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80 ℃溶解均匀;升温到140 ℃回流脱水至透明;降温至40 ℃;过滤出料备用.. 加成物制备:按配方将醋酸丁酯、甲苯进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140 ℃回流脱水后;降温到60 ℃加入TDI;通入氮气;将多元醇-羧酸溶液加入滴加釜开始滴加;反应自放热;滴加要缓慢;控温在70 ℃以下滴完;加入10%磷酸甲苯液;70 ℃反应4—5h..检测NCO含量达13.1%;游离TDI在12.5%;加入10%三正丁基膦液搅匀;升温至85 ℃反应2—3h或降温至25 ℃;静置7d;取样检测游离TDI<0.2%;加入10%苯甲酰氯液、10%二甲基吡唑液升温至90 ℃;反应15min;抽真空减压;脱出有机溶剂;加入亲水溶剂;调节固含量50%;降温至50 ℃加入50%三乙胺水溶液、N-甲苯二乙醇胺调节pH值为8.5;升温到60℃反应至透明;降温至40℃过滤出料..5、XDI/TMP加成改性物;NCO交联剂产品配方:NCO:OH物质的量比=9:1;采用三聚催化、终止、残基封闭法..工艺步骤:参照第四的工艺步骤进行..6、改性TDI醇解油;NCO交联剂产品配方:油度86.4%;K值=0.93;醇超量R=1.17;NCO:1OH物质的量比=3含蓖麻油中羟基;采用三聚催化、终止、残基封闭法..工艺步骤:按配方将TDI、蓖麻油、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升温至120℃加入环烷酸钙;搅拌、升温至240℃;醇解反应2—3h;取样测试其透明度;合格后降温至180℃;加入苯偏三甲酸酐、DMPA反应40min;降温至120℃加入甲苯稀释;升温到134℃回流脱水;水脱尽后;降温至60℃;开始滴加TDI;2h滴完;加入10%磷酸甲苯液搅匀;升温至70℃反应3—4h;测试NCO 含量在12%、游离TDI在9.5%;加入10%烷基膦液搅匀;升温至80℃反应2—3h或降温至25℃静放7d;测试游离TDI<0.3%;加入10%苯甲酰氯液、10%二甲基吡唑液搅匀升温至90℃反应15min;抽真空减压脱出全部甲苯;加入亲水溶剂;调整固体含量为50%;降温至50℃加入三乙胺、N-甲苯二乙醇胺;调整pH值为8.5;升温至60℃反应到透明;降温至40℃过滤;出料..7、水性聚酯聚氨酯产品配方甲组分:OH∶NCO物质的量比=1.5:1;K值=1.02;醇超量R=1.18..工艺步骤:按配方将新戊二醇、己二酸、苯偏三甲酸酐、DMPA加入反应釜;通入CO2气;升温至120℃;加入钛酸四异丙基酯;搅拌升温至180 ℃;反应2h后;每隔30min取样测试其酸值;直至达到79mgKOH/g;羟值达到79.5;降温至130℃加入二甲苯;升温至150℃回流脱水;脱尽后;抽真空回收二甲苯;降温至80 ℃加入丙酮进行稀释;保温在60℃;1.5h滴加TDI;滴完加入10%磷酸甲苯液搅匀;升温至70℃反应4—5h;测试游离TDI<0.2%;加入50%苯酚甲苯液升温至80℃反应15min;再升温至90℃;蒸馏出1/2投料量的丙酮;70℃保温备用..在另一个装有快速搅拌的反应釜中;加入N-甲苯二乙醇胺、三乙胺、乙二胺、去离子水开动快速搅拌;将上述保温在70℃的物料;缓慢加入反应釜;在60℃进行中和反应透明后;升温至70℃;抽真空减压;蒸馏出余下的全部丙酮;降温至40℃;过滤;出料..8、水性豆油酸聚酯聚氨酯产品配方甲组分:OH∶NCO物质的量比=1:1.5;树脂K值=1.019;醇超量R=1.3、r=1.5;油度56%..工艺步骤:按配方将豆油脂肪酸、蓖麻油脂肪酸、季戊四醇、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通入CO2气;升温至120℃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进行搅拌;升温至220℃;反应3h;降温至180℃加入间苯二甲酸、苯偏三甲酸酐、DMPA在180℃下反应2h后;每隔30min取样测试其酸值;直至达到75mgKOH/g;羟值为80;降温至120 ℃加入甲苯;升温至132℃回流脱水;脱尽后;降温至65℃加入10%苯酚甲苯液搅匀;将TDI加入单体滴加釜;开始滴加;1.5h滴完后;升温至70℃反应4h;80℃lh;测试游离TDI在0.2%;加入50%苯酚甲苯液搅匀;升温至90℃反应15min;进行真空减压脱出2/3的甲苯;加入异丁醇降温至50℃;加入三乙胺、二甲苯乙醇胺及1/3的去离子水;调整pH值为8.6;升温到60℃反应至透明;抽真空脱出全部甲苯;加入余下的去离子水;调整固含量50%;过滤;出料..9、水性菜油醇酸聚氨酯产品配方甲组分:OH∶NCO物质的量比=1:1.5;树脂K值=1.01;醇超量R=1.314;r=1.499;油度=55.2%;理论NCO含量=228%..工艺步骤:按配方将菜籽色拉油、蓖麻油脂肪酸、TMP、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通入CO2气;升温至120℃加入环烷酸锂搅拌;升温至230℃反应2~3h;测试醇解透明合格后;降温至180℃;加入苯二甲酸酐、苯偏三甲酸酐、DMPA;在180℃反应2h后;每隔30min;测试一次酸值;直至达到70mgKOH/g为止;然后降温至110℃加入甲苯;升温至132℃脱水;将水脱尽后;降温至65℃加入10%磷酸甲苯液搅匀;将TDI加入单体滴加釜;开始滴加;滴完后升温至70℃反应4—5h;80℃1h;测试游离TDI达到0.2%;加入50%苯酚甲苯液;升温至90℃反应15min;抽真空脱出1/3的甲苯;加入异丙醇;降温至50℃加入N-二甲基乙醇胺、三乙胺;及1/2的去离子水;调整pH值为8.6;升温到60℃反应至透明;抽真空脱出全部甲苯;加入余下的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50%;过滤;出料..10、水性蓖麻油醇酸聚氨酯产品配方甲组分:OH∶NCO物质的量比=1:1.5;树脂K值=0197;醇超量R=1.23;r=1.36;油度=5514%;理论NCO含量=2.3%..工艺步骤:按配方将蓖麻油、甘油95%、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通入CO2气;升温至120℃加入一氧化铅搅拌;升温至230℃;反应2-3h;测试其醇解透明合格后;降温至180℃加入苯二甲酸酐、苯偏三甲酸酐、DMPA、松香二元醇;在180℃反应2h后;每隔30min测试酸值;直至达到80mgKOH/g为止;然后降温至110℃加入甲苯;升温到128回流脱水;脱尽后;加入10%磷酸甲苯液降温至65℃;用1.5h滴完TDI;升温至70℃反应4h;80℃1h;测试其游离TDI 达到0.2%;加入50%苯酚甲苯液;升温至95反应15min;抽真空脱出1/2量的甲苯;加入异丙醇;降温至50加入一乙醇胺、三乙胺及1/2量的去离子水;调整pH值为8.6;升温到60℃反应至透明;抽真空脱出全部甲苯;加入余下的去离子水;过滤;出料..。
水性丙烯酸涂料增稠剂
【基本参数】:
型号:ZW-721
PH值:3-4
外观:乳白色液体
密度:1.06
粘度:50/mPa·S(25℃)
离子性能:非离子性
【产品介绍】:
水性丙烯酸涂料增稠剂一种非离子疏水改性聚氨酯流变增稠剂,适用于水性涂料、内外墙乳胶漆、水性油墨、粘合剂、弹性胶浆体系的增稠,具有杰出的增稠效果以及优异的流动、流平性。
【产品特性】:
1、有一定的高剪切粘度,改善流平性和抗飞溅性。
2、用量少,效率高,价格实惠。
3、具有良好的相溶性、稳定性。
【应用场景】:
水性丙烯酸涂料增稠剂适用于水性涂料、水性胶黏剂等体系。
【使用方法】:
1.建议添加量为体系的0.2-1.0%,使用前请先试验出具体添加量。
2.使用注意事项:调整体系的PH值至8-9;
3.按1:1的比例用水稀释;
4.低速搅拌下,缓慢加入水性丙烯酸涂料增稠剂,至规定粘度即可;
5.可单独使用,亦可与其它增稠剂配合使用,
【储运包装】:
包装:本品采用60KG、200KG、1000KG塑料桶装。
储存:本品不属危险品,无毒,远离热及火源,密封存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处。
未使用完前,每次使用后容器应严格密封。
保质期12个月。
运输:本品运输中要密封好,防潮、防强碱强酸及防雨水等杂质混入。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1.原料准备:制备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包括聚醚、聚酯、异氰酸酯、链延长剂、分散剂和稳定剂等。
聚醚和聚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异氰酸酯则可以通过对二异氰酸酯与胺类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得到。
2.排列反应: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加入反应釜中,首先进行排列反应。
排列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与聚醚或聚酯进行反应,生成预聚体。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添加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3.中和反应:排列反应后,需要进行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将异氰酸酯和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水性聚氨酯。
中和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中的异氰基与胺类化合物中的氨基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封链所需的尿素键。
中和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并添加催化剂来加速反应的进行。
4.分散:在中和反应完成后,需要将生成的聚氨酯溶液分散到水中。
可以通过机械剪切、超声波分散等方法将聚氨酯溶液细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系。
在分散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和稳定剂,以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5.改性:(1)添加改性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改性剂,如增塑剂、助剂等,以调节聚合物的性能。
(2)添加交联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交联剂,如异氰酸酯交联剂、聚醚二异氰酸酯交联剂等,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3)添加填充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填充剂,如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等,以改善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4)进行交联反应:可以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等方法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交联反应,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6.应用: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可用于涂料、胶黏剂、纺织品、皮革等领域。
在涂料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环保性能和优良的耐化学性能,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涂料。
在胶黏剂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胶水、胶带等产品中。
总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排列反应、中和反应、分散和改性等步骤。
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改性方法,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水性聚氨酯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
引言
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环保、耐候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建筑、汽车、家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以供参考。
配方材料
以下是制作水性聚氨酯涂料所需的主要材料:
1. 聚氨酯树脂:负责提供涂料的强度和耐候性,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牌号和型号的聚氨酯树脂。
2. 溶剂:用于调节涂料的粘度和干燥速度,常见的溶剂有水、醇类和酮类。
3. 交联剂:用于促进聚氨酯树脂的固化和硬化,提高涂料的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4. 填料:可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填料,如硅酸盐和纳米颗粒,用于改善涂料的性能和增加涂层的厚度。
5. 助剂:用于改善涂料的流动性、抗沉降性和分散性,例如分散剂、稳定剂等。
配方步骤
以下是制作水性聚氨酯涂料的一般步骤:
1. 根据配方比例将聚氨酯树脂和溶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直至溶解。
2. 将交联剂逐步加入混合物中,并搅拌均匀,以促进固化和硬化反应。
3. 根据需要,逐步加入填料,并边加入边搅拌均匀,确保填料均匀分散在涂料中。
4. 最后,添加助剂以改善涂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充分搅拌均匀。
总结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包括聚氨酯树脂、溶剂、交联剂、填料和助剂。
通过合理调配这些材料,并按照一定步骤混合搅拌,可以
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
具体的配方比例和工艺参数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确定。
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配方
配方一:
1.水性聚氨酯树脂:40%
2.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15%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能够提高涂料的耐候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3.丙烯酸酯乳液:25%
丙烯酸酯乳液是增稠剂,能够提高涂料的粘度和流变性能,增加涂料的厚度和耐候性。
4.聚合物乳液:10%
聚合物乳液有助于提高涂料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5.助剂:10%
助剂主要包括稳定剂、分散剂、消泡剂等,能够提高涂料的稳定性和流变性能,防止涂料产生气泡和分层现象。
6.颜料:适量
颜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并且具有防腐和美观的作用。
7.水:适量
水用来稀释涂料,调整涂料的粘度和固含量。
配方二:
1.水性聚氨酯树脂:50%
2.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10%
3.丙烯酸酯乳液:20%
4.聚合物乳液:10%
5.助剂:10%
6.颜料:适量
7.水:适量
以上是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两种常见配方,实际配方可以根据具体
需要进行调整。
配方中的成分可以根据防水涂料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选择,比如是否需要耐寒、耐高温、耐酸碱等性能。
同时,添加适量的颜料可以
使涂料具有不同的颜色,提高装饰效果。
在制备涂料时,将水性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丙烯酸酯乳液等成分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后加入助剂和颜料,最后稀释调剂至适当粘度即可。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水性聚氨酯的主要用途有水性聚氨酯是一种环保型的涂料材料,它具有许多优秀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水性聚氨酯的主要用途:1. 高档涂料: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磨损性和耐化学药剂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档涂料,如汽车喷漆、底漆、清漆等。
它能够给物体表面提供一层坚硬、光滑、耐腐蚀的保护层,延长物体的使用寿命。
2. 家具和木制品涂层:水性聚氨酯能够为家具和木制品提供一层耐磨、防潮、防污染的保护层。
它具有良好的填充、抗紫外线和抗黄变性能,能够增强木制品的耐用性,美化木制品的外观。
3. 地板涂料: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地板涂料,包括室内地板和室外地板。
它能够提供一层坚硬、耐磨、耐化学药剂性的保护层,增加地板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改善地板的外观和易于清洁。
4. 皮革和织物涂层:水性聚氨酯在皮革和纺织品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为皮革和纺织品提供一层耐磨、耐热、防水、抗紫外线的保护层,增加其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5. 包装涂料: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包装涂料,如食品包装、饮料包装等。
它具有耐磨、耐化学药剂性和较低的挥发性等优点,对包装的材料和内部产品无害,同时还能提供一层美观、耐用的保护层。
6. 电子产品涂层: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电子产品的涂层,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
它具有耐磨、耐腐蚀、导电性能等优点,能够保护电子产品的表面,同时还能提供美观的外观效果。
7. 金属涂层: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金属制品的涂层,如汽车零件、家电、建筑材料等。
它能够为金属提供一层耐腐蚀、耐磨、防腐、抗紫外线的保护层,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质量。
总之,水性聚氨酯的主要用途包括高档涂料、家具和木制品涂层、地板涂料、皮革和织物涂层、包装涂料、电子产品涂层以及金属涂层等。
它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符合环保要求,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企业的青睐。
水性聚氨酯原理
水性聚氨酯是一种具有环保性能的涂料。
其原理是将聚氨酯树脂分散于水介质中,形成胶体溶液,然后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和稳定剂,使其稳定性良好。
聚氨酯树脂分子中含有酯基,其与水反应生成醇和二酸,从而在水中形成胶体溶液。
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很好的涂装性能,不含有有机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水性聚氨酯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和耐候性等特点。
由于其无毒无害,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建筑涂料、汽车工业和木制品涂料等领域。
与传统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相比,水性聚氨酯涂料不仅能有效地减少有机溶剂的排放,还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因此,在现代涂料行业中,水性聚氨酯涂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