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三篇
- 格式:docx
- 大小:16.63 KB
- 文档页数:5
1 / 5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的】
⑴知识目的: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通过朗诵,交流、领会 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⑵能力目的:
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⑶情感目的: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⑷开展目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①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比照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领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教学准备】
1.老师: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学生学习的资料库。
2.学生:
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自主研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探究问习题,深入学习课文,领会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确立探究的主体问习题
1.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2.师生汇总,出示探究问习题:
(1)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子?
围绕上述问习题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字音。
二、围绕探究问习题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想象圆明园的辉煌。
1.整体把握,紧扣中心。
(1)自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高度评价圆明园的两个中心句,画出来,读一读。
(2)围绕中心句,大胆质疑,提出探究的问习题。
汇总探究的问习题:
① 为什么圆明园是闻名中外的皇家园林? 2 / 5
②圆明园为什么是世界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⑵自主选择第⑵3或第4自然段,合作、探究学习。
3.报告交流,深化提高。
(1)第二、三自然段的报告。
①学生报告。
②老师小结,简要介绍圆明园景点建筑的朝代、时间、人力物力的付出等,丰盛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更深地领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③观赏图片,让学生朗诵心得,读出观赏、赞美、骄傲之情。
(2)第四自然段的回报
①学生报告。
②老师抓住过渡句“圆明园不但有雄伟的建筑,还珍藏真最名贵的历史文物。”介绍一些历史文物(如马首、猪首铜像等),让学生领会圆明园是当时的历史博物馆和艺术馆。
三、*引入圆明园的毁灭局部,领会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1.多媒体放映“火烧圆明园”片段,感知英法联军的罪状。
2.回归课文,找出最能体现英法联军罪过的句子和重点词语,让学生想象英法联军抢、掠、烧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导案的情境,并指导感情朗诵,读出痛惜、仇恨之情。
3.回归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诵,从两个“不可估量”,再次领会圆明园历史地位,领会圆明园毁灭的痛恨之情。
四、*明理,感情升华。
1.多媒体出示圆明园残迹图,进行情境说话:假设,你现在就在废墟旁,你会说什么?
2.*明理,提出殷切冀望,引导学生屡次深情朗诵“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此学生的共鸣。
3.结合祖国当今的辉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努力学习。
五、总结归纳全文,领悟作者写作的独具匠心。
篇二
一、课时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小节。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通过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练说
学生报告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二)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课的生字、词语,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现在我们来听记词语,有信心吗?(学生听记、勘误。)
2.检查词语,学习生字。
3.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文中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 课件出示: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闻名中外的皇家园林。 3 / 5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髓,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4.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辉煌,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汇总的,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圆明园的辉煌?
(三)品读课文
过渡:那么,作者是怎么把圆明园的辉煌写详细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读读句子,品品关键的词语,说说感受。
1.走进辉煌。
(1)品读布局。
①指名读,课件随机泛红:闻名中外、众星拱月。
主要从“闻名中外”这个词领会出圆明园的地位很高,从“众星拱月”这个词可以感受到它的布局与众不同,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园林很多,圆明园很大。
②课件随机出示:圆明园分布图,然后出示《众星拱月》图。
看着图,谁能说说“众星拱月”的意思?(“拱”就是环绕;“众星
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这里的“月”指的是──圆明三园;“星”指的是──许多小园。 ③这就是圆明园的总体布局。
(2)品读建筑。
精致的布局让人留恋,雄伟的建筑更让人感慨,默读第三自然段,有哪些景点?各有什么特点?(抓住七个“有”感受到圆明园中建筑的多,景观的多。)
①结合图片理解这几个关键的词语,感受格调的各异。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富丽,鲜艳夺目。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巧妙。
西洋景观:文中指位于长春园内的“西洋楼”。
②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怪。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不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格调各异。
③圆明园既有富丽的美,又有精美的美;既有繁华的美,又有幽静的美;不仅有灵动的美,还有典雅的美,谁来朗诵这如诗如画的圆明园?(指导学生用语速的快慢和腔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置身其中,你好像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我好像听到了鸟儿清脆的叫声,我好像看到了夕阳西下,高耸的雷峰塔,我好像闻到了园内百花的沁人的香气„„
④圆明园中的景物岂止书中介绍的这么多,圆明园内可以说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赏。
课件出示:散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好像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⑤小结:圆明园里的建筑雄伟,格调各异,怪不得作者称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髓。
⑥根据提示背诵。
课件出示:
圆明园中,有( ),也有( );有( ),也有(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 ),苏州的( ),杭州西湖的( )、(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 )建造的,如,( ),( )。园中不仅有( ),还有( )。散步园内,有如 4 / 5
漫游在( ),饱览着( );流连其间,好像置身在( )。
(3)品读历史文物。
过渡:圆明园不仅有富丽的表面,更有着深刻的内涵。请同学们驻足园内,一起细数园内的珍藏。
◆抓住“上自”“下至”感受到所收藏的文物年代跨度大──两千四百多年。
◆抓住“奇珍异宝”,领会名贵。
①教师适当补充一些详细内容,让学生深入领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朝有两千多年。
从收藏价值看:有两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局部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开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价值连城,所以用“最名贵”来形容。
②小结:所以说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③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四)总结归纳升华
1.课文的标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标题为“毁灭”,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这正是作者表达的奇妙之处。)
2.在我们祖国逐步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耻辱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同学们,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篇三
一、背景导入,积淀情感
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图片)
孩子们,你们读懂了什么?
同学们,方才我们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你们知道圆明园有多大吗?347公顷。
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
生:10000平方米。
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
生:3470000平方米。
师:估算一下我们的学校有多大?
生:200多平方米。
师:你说这么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
生:大约10000多个
师述:法国大作家雨果在这封信中提及的“世界奇迹”是指——圆明园。是的,它就是140年前,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这座园林现在还有吗?没有了,它被毁灭了。今天教师就率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图片出现废墟)
请大家伸出手,跟教师一起来把课习题书写完整。毁的笔顺要特别注意。
齐读课习题。再读。 5 / 5
二、检查生字词,整体感知
闻名中外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令人痛心。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大声自由的朗诵课文,注意教师的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大家读得非常仔细。教师先来检查生字词
出示: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闻名中外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瑰宝 精髓
掠走 销毁 灰烬 损失 不可估量
自由读
个人领读
(认真观察,第一组都是描写什么的?圆明园内景色的词语)
(第三组呢?描写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损失的词语)
请再认真观察,作者用了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损失的程度?——不可估量。是的,谁能告诉我这个词语的意思呢?——不可计算的损失,无法统计的损失。你的预习很充分。圆明园的损失是如此的巨大,以致于我们根本无法去统计。
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三、细读文本
既然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必须先要走进去看看。现在我请三位同学分别来读课文的⑵⑶4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思考,试着说说圆明园里有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