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及其复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2%阿维菌素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摘要2%阿维菌素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对水稻生产安全。
用2%阿维菌素乳油300mL/hm2和450mL/hm2,药后3d,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5.13%和90.25%;药后7d,保叶效果分别为94.54%和97.09%,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6.55%和97.90%;药后10d,保叶效果分别为94.32%和95.52%。
此外,阿维菌素对稻飞虱的兼治作用差。
关键词2%阿维菌素;稻纵卷叶螟;防效2007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地特大发生,四(2)代出现3个迁入峰,由于卵峰重叠,导致防治难度加大,一般药剂很难控制其危害。
为寻找新的防治药剂,笔者选择2%阿维菌素乳油对稻纵卷叶螟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阿维菌素(叶不卷)乳油,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40.7%毒死蜱乳油,市售;18%杀虫双水剂,市售。
1.2 试验作物与防治对象试验作物:水稻,品种两优培九;防治对象:稻纵卷叶螟。
1.3试验田选择试验田选在岳西县店前镇店前村。
土壤肥力中等,冬闲,面积828.3m2,田面正方形,水稻实行人工栽插,栽插均匀,长势良好。
1.4试验设计与施药安排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2%阿维菌素300mL/hm2(A);2%阿维菌素450mL/hm2(B);40.7%毒死蜱1 500mL/hm2(C);18%杀虫双6 000mL/hm2(D);清水对照(CK)。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50.2m2。
试验于7月7日施药(四(2)代稻纵卷叶螟防治适期,虫龄多处在2~3龄期),每处理药液按675kg/hm2标准,对足水量,均匀喷雾。
施药当日,多云,气温22~29℃,施药次日,多云,气温22~30℃。
1.5 试验调查方法1.5.1对水稻安全性调查。
药后1~15d,观察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
1.5.2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的调查。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研究作者:刘春莹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7期摘要选用4种杀虫剂进行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和10%氯虫双·阿维悬浮剂450 mL/hm2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保苗、保叶效果达89.59%以上,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达90.20%以上,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达82.16%以上。
2种虫害同时发生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或10%氯虫双·阿维悬浮剂450 mL/hm2进行兼治。
关键词水稻;杀虫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防效中图分类号 S435.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136-02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是闽清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二化螟为害造成枯鞘、枯心、虫伤株、死孕穗、白穗;稻纵卷叶螟为害造成卷叶,严重可造成大面积白叶。
据闽清县近年水稻田间虫害发生情况调查,一般枯鞘(心)率或白穗率在0.1%~6.9%,高的达12.0%;一般卷叶率在0.3%~6.2%,高的达27.2%。
“两虫”在闽清县有时同时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威胁。
为了筛选出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均有防治效果的高效安全杀虫剂,笔者于2014年选用了10%氯虫苯甲酰胺等4种杀虫剂进行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设在闽清县省璜镇省汾村再生稻田进行,试验地为平地,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较好,各试验小区水肥管理一致。
供试水稻品种为福两优366。
3月23日播种,4月25日移栽,种植约19.5万丛/hm2。
1.2 供试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10%氯虫双·阿维(稻腾)悬浮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1.8%阿维菌素乳油(河北阔达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48%毒死蜱乳油(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0%阿维甲虫肼等6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顾国伟;张怀杰;凌小明;冯新军【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7(33)15【摘要】二化螟抗药性问题逐年加重,容易爆发成灾,有必要开展研究控制其危害蔓延。
试验选用6种药剂对单季稻二化螟进行防治,在危害稳定期调查各个处理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药剂。
结果表明: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1.2 L/hm^2对二化螟防效最好,5%丁虫腈乳油1.5 L/hm^2、5%阿维·丁虫腈乳油0.75 L/hm^2、5%阿维菌素微乳剂0.75 L/hm^2、40%三唑磷乳油0.975 L/hm^2防效一般,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150 g/hm^2防效最差。
试验筛选出了10%阿维·甲虫肼,可临时替代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
【总页数】4页(P129-132)【关键词】单季稻;二化螟;药剂筛选;丁虫腈;阿维·甲虫肼【作者】顾国伟;张怀杰;凌小明;冯新军【作者单位】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余姚市阳明街道农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4【相关文献】1.甲维·甲虫肼等11种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 [J], 应小军;魏杰;顾国伟;凌小明;冯新军;袁忠勤2.阿维·抑食肼等农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J], 黄贤夫;冯永斌;陈海波;蔡美艳;柯友夏3.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等药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简报 [J], 陶晴雯;胡永;王伟民;张琳;朱梅;袁婷婷;王祎颖;郭兰;王绘华4.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J], 揭平路5.阿维·甲虫肼等7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J], 顾国伟;李章达;应小军;冯新军;袁忠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维菌素原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阿维菌素原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其特点是包含有益微生物菌株和大量的有机质、有机酸等。
通过添加这些有益成分,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保持土壤湿度,增加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研究表明,使用阿维菌素原肥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对水稻的影响。
1.促进水稻根系生长阿维菌素原肥中富含多种微生物,它们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使其更加发达。
研究表明,使用阿维菌素原肥可以提高水稻根系的长势和生长速度,增加根系的分枝数目,使其更容易吸收养分和水分。
这样可以提高水稻生长的营养水平,为水稻产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增加水稻的叶面积阿维菌素原肥可以提高水稻饱和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这使得水稻的叶面积增大,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和產量。
3.提高水稻灌浆期的产量阿维菌素原肥通过增加水稻的根系、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提高水稻的吸收能力,从而可以增强水稻的灌浆期产量。
研究表明,使用阿维菌素原肥可以提高水稻每亩的产量,使其平均产量提升达到5-10%。
1.提高水稻的食味品质阿维菌素原肥可以提高水稻米粒的口感和咀嚼感,使其更加的爽口、清香、细嫩。
这得益于阿维菌素原肥的有机性质,它可以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为水稻的食味品质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等成分。
研究表明,使用阿维菌素原肥可以提高水稻的营养含量,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等。
这些成分可以有效地保证水稻的营养品质和滋味品质。
总之,阿维菌素原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的品质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它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并提高水稻的营养水平和产量,同时保证了水稻的食味品质和长期的土壤肥力。
因此,在水稻种植中使用阿维菌素原肥,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水稻稻纵卷叶螟是潜江市水稻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的虫害,其为害主要是幼虫取食叶片,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而减产。
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吐丝缀合叶片两边叶缘,将整段叶片向正面纵卷成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瘪粒增加,造成减产。
潜江市造成水稻危害的主要是二代稻纵卷叶螟。
笔者通过田间药效试验,了解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药剂为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为1.8%阿维菌素EC,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80g/L毒死蜱乳油,江苏省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水稻品种为丰两优香1号,防治对象为二代稻纵卷叶螟。
1.2 试验设计试验分6个处理,分别是:(A)300g/hm2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有效含量15g/hm2;(B)450g/hm2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有效含量22.5g/hm2;(C)600g/hm2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有效含量30g/hm2;(D)270g/hm21.8%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有效含量4.86g/hm2;(E)1 200g/hm2480g/L毒死蜱乳油,有效含量576g/hm2;(F)以清水作对照。
4次重复,采用随机排列(东西向排列),小区面积20m2,小区间筑小埂相隔,单排单灌,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
药剂处理均按每667m2加水60kg,常规方法叶面喷雾,按每hm2用药量折算小区用药量喷雾。
先喷清水对照,摸清喷雾速度,再喷试验药剂,喷施试验药剂时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每一处理4次重复喷完后清洗喷雾器,再进行下一个处理,最后喷对照药剂。
1.3 试验过程与方法试验设在潜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内。
试验地土质为壤土,pH值7.0,有机质含量2.3%,土壤肥力中等,田间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油菜,试验作物为中稻,2012年5月11日播种,6月10日移栽,每hm2插27万蔸,常年中稻产量8 250kg/hm2,二代稻纵卷叶螟为中等发生年。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4年1月刊24科 研 试 验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韦莉莎1,农贵雄2,潘 瑛3,黄海波1(1.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植保站,广西 百色 533600;2.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百色 533611;3.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农业农村局,广西 百色 533600)摘要:为筛选出适合百色市应用的高效、低毒、安全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有效减少虫害造成的损失,该试验选择了7种不同药剂进行比较,观察其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百色市可选择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作为防治药剂并轮换施用,以获取良好防治效果。
关键词:药剂;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药害;百色市韦莉莎,农贵雄,潘 瑛,等. 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J]. 农业工程技术,2024,44(1):24~25.二化螟赤鳞目、螟蛾科,是国内水稻种植中的常见害虫,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曾造成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随后水稻二化螟田间种群数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1]。
近年来,水稻二化螟国内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特别是南方地区,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
百色市田阳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河谷中游,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平均气温19.0~22.1℃,平均降水量1114.9 mm,非常适宜水稻生长,当地水稻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7万亩左右,保障了当地主粮的自给自足障[2]。
目前,百色市田阳区二化螟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常用药剂为阿维菌素等,长期施用导致害虫抗药性不断提高,加大了田间防治难度[3]。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低毒农药,有效遏制二化螟危害,2022年者于百色市田阳区进行了多种农药防治效果试验,希望能够为当地水稻二化螟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供试田块为潴育性黄泥田,地势平坦,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齐全,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前茬作物为番茄,耕作层厚度为25 cm。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韩鹏杰;范仁俊;封云涛;杜恩强;赵荣华【摘要】[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2.2% emamectin benzoate ME against rice stem borer ( Chilo suppressaiis), and the duration of its effectiveness, for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rice stem borer. [Method]Rice plants were sprayed with 2.2%emamectin benzoate ME (10,20,30 ga.i./ha), 5% fipronil SC (30 ga.i./ha)and 20% triazophos EC (400 ga.i./ha) at the peak stage of egg hatching in rice stem borer. Spray of water was used as control.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s of rice stem borer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targets of a new biological pesticide emamectin benzoate 2.2% ME. Rate of dead heart panicle and seedling protection effect of pesticides on rice were investigated on appearance of significant disease symptoms. The phytotoxicity of emamectin benzoate on rice and beneficial species was also observed. [Result]Tb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mage of rice stem borer was effectively and persistently controlled by emamectin benzoate 2.2% ME. The seedling protection and insecticidal effect were ranged between 90-100% and 92-100%, respectively, at 36 d after application for controlling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rice stem borer. In case of second generation of rice stem borer, the rate of white panicle and damaged plant were controlled at 0.3-1.2% and 0.2-1.8%, respectively, with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85.0-98.0%. Any detrimental effects were not observed on rice,other beneficial insect species or the aquatic organisms, after spraying 2.2%emamectin benzoate ME. [Conclusion]2.2% emamectin benzoate ME was found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ice stem borers for long duration. Its spray at 15-30 ga.i./ha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peak incidences of adult borers was recommended for controlling rice stem borer effectively.%[目的]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2.2%甲维盐ME 10、20、30 ga.i./ha,5%氟虫腈SC 30 ga.i./ha,20%三唑磷EC 400 ga.i./ha 3种药剂5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进行喷药处理.于空白对照区水稻受害症状明显或为害定型后调查水稻枯心率(白穗率)、防治效果及保苗效果等;试验期间观察2.2%甲维盐ME对水稻及有益生物有无药害.[结果]2.2%甲维盐ME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 d 保苗效果达90.0%~100.0%,杀虫效果达92.0%~100.0%;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 d白穗率控制在0.3%~1.2%,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2%~1.8%,防效可达85.0%~98.7%.试验期间未发现2.2%甲维盐ME对水稻、有益昆虫、水生生物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结论]2.2%甲维盐ME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推荐以2.2%甲维盐ME 15~30 ga.i./ha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且环境安全性好.【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42)004【总页数】3页(P403-405)【关键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作者】韩鹏杰;范仁俊;封云涛;杜恩强;赵荣华【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12+.10 引言【研究意义】水稻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 Waleker)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可造成水稻枯鞘、枯心、白穗、虫伤株等受害症状。
不同浓度2%阿维菌素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研究摘要不同浓度2%阿维菌素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效研究表明,在第3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孵化盛期,喷施450、750、1 050、1 500 mL/hm2等4种不同浓度的2%阿维菌素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 d防效分别达85.55%、92.11%、92.95%,93.03%,药后10 d防效分别达89.59%、96.45%、97.10%、97.65%;且对水稻生长安全,有推广价值。
从效果和效益综合分析,宜推广750~ 1 050 mL/hm2。
关键词2%阿维菌素;稻纵卷叶螟;防效近年来,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的发生在水稻产区日趋严重[1],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
该虫以幼虫结苞为害,取食稻叶上表皮及叶肉,造成稻株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
水稻受害后空瘪率增加,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2]。
当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稻纵卷叶螟的最主要手段,高毒有机磷药剂曾是防治水稻害虫的主要杀虫剂,我国自2007年起全面禁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类药剂,因此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替代药剂成为当务之急[2]。
为此,2008年笔者在水稻田进行2%阿维菌素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于2009年进行了不同浓度2%阿维菌素防治第3代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以期选出最佳浓度,从而指导农户用药。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试剂为2%阿维菌素乳油(全铲,农药登记证号为LS20060105,生产日期为0904,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水稻品种(组合)为扬两优6号。
1.2试验田概况试验田设在三江县古宜镇周坪村一农户责任田。
试验田处于小溪边,地势开阔,排灌条件好,土壤肥力中上,水稻长势良好,叶片浓绿,移栽期为5月8日,喷药时禾苗处于分蘖盛期末。
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2%阿维菌素1 500 mL/hm2(A)、1 050 mL/hm2(B)、750 mL/hm2(C)、450 mL/hm2(D);喷等量清水为对照(CK)。
※农业科学2018, V ol.38, No.0931农业与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在全国居于第1位,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2。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蛀食水稻茎部,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为害灌浆、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1]。
由于近几年水稻大面积种植和品种抗性变化以及全球气候等原因的影响,二化螟呈现出害虫数量明显上升的态势,具有危害重、峰次多、范围广等特点,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防治难度大大增加了,对水稻产量影响越来越大。
长久以来,进行杀虫剂防治防控水稻二化螟被当做是必要且有效的措施。
然而近几年由于施用药剂种类的长时间不轮换及任意增大使用量,二化螟对水稻生产中常用的沙蚕毒素类、有机磷类等药剂已明显产生了较重的抗药性,防治效果难以达到生产要求,而抗药性的产生致使二化螟为害愈发严重[2]。
水稻抗性品种选育和分子育种在一定程度上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思路,但抗性品种资源匮乏、育种周期长,分子基因导入难度大、不确定性较大。
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过去用于防治二化螟的单纯提高使用药量的方法已经明显不适合现代的水稻生产。
为此,筛选出几种高效及环境友好型的不同类型杀虫剂,对于保证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产生及保障水稻高产有显著的重要性。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情况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田在湛江市农科院实验田进行,平地,土质为水稻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好,试验地为常年种植水稻地区。
水稻种植品种为恒丰优387。
按照当地种植习惯,3月12日播种,4月5日抛秧,抛秧18万穴/hm2,有效穗数276~282万/hm2[3]。
施药时水稻长势较好,二化螟中等发生且气象及田间条件有利于害虫爆发。
1.2 供试药剂有机磷类:20%三唑磷乳油(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水胺硫磷乳油(河北军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500g/L丙溴磷乳油(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48%毒死蜱乳油(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阿维菌素及其复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唐秋庚喻惟严玉成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2期
摘要研究15%阿维·唑磷微乳剂和15%阿维菌素·毒死蜱水乳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2种药剂对水稻化螟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于二化螟卵孵高峰期用270 g/hm2防治1次,对枯心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07%和91.32%,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7.69%和95.36%,显著高于阿维菌素、三唑磷和毒死蜱3种单剂对二化螟单一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施用安全性较强。
关键词阿维菌素;15%阿维·唑磷微乳剂;15%阿维菌素·毒死蜱水乳剂;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141-0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安全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保障粮食安全均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由于气候、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的改变,二化螟种群呈迅猛上升势头,尤其在1998年以后,已成为长江流域及江南稻区的首要害虫,严重阻碍水稻的稳产和高产[1]。
目前,防治二化螟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药剂防治。
但由于长期使用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等农药,二化螟的抗药性迅速上升,防效逐年下降。
此外,由于二化螟抗药性增强,防效下降,农
户又盲目地提高用药浓度,形成了农药“越打越重”的怪圈,不但提高了防治成本,增加农民负担,而且还造成稻米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此,笔者开展了阿维菌素及其复配药
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万载县水稻原种场试验田进行,该稻田土壤为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肥力较高,杂草较少,排灌方便。
供试水稻品种为金优458。
产量水平为6 300 kg/hm2左右。
1.2供试药剂
15%阿维·唑磷微乳剂,美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15%阿维菌素·毒死蜱水乳剂,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三唑磷乳油,江西万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40%毒死蜱乳油,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8%阿维菌素乳油,辽宁利农达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上述药剂均由市场购得。
1.3试验方法
试验设9个处理,各药剂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15%。
阿维·唑磷微乳剂225 g/hm2(A)、270 g/hm2(B);15%阿维菌素·毒死蜱水乳剂225 g/hm2(C)、270 g/hm2(D);20%三唑磷乳油300
g/hm2(E);40%毒死蜱乳油480 g/hm2(F);1.8%阿维菌素乳油8.1 g/hm2(G)、13.5 g/hm2(H);以清水作空白对照(CK)。
4次重复(小区),共36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为150 m2。
按用水量450 kg/hm2的标准,配制药液,用利农牌HD-400背负手动喷雾器于二化螟卵孵高峰期均匀喷雾施药1次。
1.4调查统计
在空白对照区受害状明显时取样调查1次。
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小区调查50丛水稻。
调查水稻总株数、枯心株数和剥查幼虫数,统计枯心率和幼虫死亡率。
数据统计分析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GB/T17980.1-2000》的要求处理。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B的对水稻枯心的防治效果为97.07%,高于处理E的防治效果,但两者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处理G、H的防治效果。
处理A的防治效果为86.88%,低于处理E的防治效果,但高于处理G、H的防治效果。
处理D的防治效果为91.32%,高于处理F、G、H的防治效果,处理C的防治效果为85.81%,低于处理F的防治效果,但高于处理G、H的防治效果。
从幼虫死亡率来看,处理B的幼虫死亡率为97.69%,高于处理E,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处理G、H。
处理A的幼虫死亡率为89.33%,低于处理E,但高于处理G、H。
处理D的幼虫死亡率为95.36%,显著高于处理F、G、H;处理C的幼虫死亡率为88.23%,低于处理F、H,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处理G。
以上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三唑磷或毒死蜱复配后,能显著提高各个单剂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在用量达270 g/hm2的情况下,15%阿维·唑磷微乳剂和15%阿维菌素·毒死蜱水乳剂对水稻二化螟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对二化螟幼虫有良好的毒杀作用;此外,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上述药剂出现药害的现象。
3结论与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复配农药具有减少药剂用量,提高防治效果,预防和延缓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抗性,延长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阿维菌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高效、广谱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生物农药,它具有与目前其他任何杀虫杀螨剂截然不同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能够防治对有机磷、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
(下转第143页)
(上接第141页)
等已产生抗性的害虫(螨),不会产生交互抗性。
由于其良好的理化性质,该药还可与其他多
类农药品种混用,简化施药技术。
目前,江苏、浙江、安徽和湖北等地的二化螟已对三唑磷和杀虫双(单)产生严重的抗性[2-5],有的省份甚至已禁止使用该类药剂。
为了提高三唑磷的防治效果,不少厂家纷纷研究其复配制剂。
该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三唑磷或毒死蜱复配后,能显著提高各个单剂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对二化螟幼虫表现出优良的毒杀效应,值得推广应用。
建议15%阿维·唑磷微乳剂和15%阿维菌素·毒死蜱水乳剂有效用量以270 g/hm2为宜,在二化螟卵孵高峰期均匀喷雾使用。
4参考文献
[1] 盛承发,王红托,盛世余.我国稻螟灾害的现状及损失估计[J].昆虫知识,2003,40(4):289-294.
[2] 曹明章,沈晋良,张金振,等.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和对三唑磷抗性的遗传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1):73-79.
[3] 周群芳.安徽省水稻二化螟抗性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J]. 2005,11(7):72-73.
[4] 刘华林,刘梦泽,李星洲,等.孝感市水稻二化螟抗药性治理对策研究[J].湖北植
保,2005(4):32-34.
[5] 黄诚华,姚洪渭,叶恭银,等.浙江省二化螟不同种群和大螟对三唑磷的敏感性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5,7(4):3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