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功能障碍的健康教育
- 格式:docx
- 大小:423.05 KB
- 文档页数:5
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章节一:骨折病人的基本知识1.1 骨折的定义1.2 骨折的分类与常见类型1.3 骨折的症状与诊断1.4 骨折的原因与危险因素章节二:骨折的处理与治疗2.1 骨折的急救措施2.2 骨折的初步处理与固定2.3 骨折的手术治疗2.4 骨折的保守治疗2.5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与物理疗法章节三:骨折病人的日常护理3.1 骨折病人的疼痛管理3.2 骨折病人的饮食与营养3.3 骨折病人的个人卫生与皮肤护理3.4 骨折病人的心理支持与康复心理章节四:骨折病人的并发症与预防4.1 骨折病人的血栓形成与预防4.2 骨折病人的感染与预防4.3 骨折病人的关节僵硬与预防4.4 骨折病人的肌肉萎缩与预防附件:附件一:骨折病人的常见问答集附件二:骨折病人的运动康复计划附件三:骨折病人的康复评估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责任法:医疗机构对于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一般行为、专业技术水平、设施设备的安全与合格与否所引起的患者投诉、诉讼行为,以及患者为了保证自身权益提起的诉讼行为。
2.患者知情同意:患者在了解医生对医疗行为的解释和告知后,自愿签署或口头确认同意接受相应的医疗行为。
3.医疗保密: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于患者病历、诊疗计划、检查结果等医疗信息的保密义务。
本文档涉及附件:1.附件一:骨折病人的常见问答集2.附件二:骨折病人的运动康复计划3.附件三:骨折病人的康复评估表格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责任法:医疗机构对于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一般行为、专业技术水平、设施设备的安全与合格与否所引起的患者投诉、诉讼行为,以及患者为了保证自身权益提起的诉讼行为。
2.患者知情同意:患者在了解医生对医疗行为的解释和告知后,自愿签署或口头确认同意接受相应的医疗行为。
3.医疗保密: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于患者病历、诊疗计划、检查结果等医疗信息的保密义务。
肋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肋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肋骨骨折是指肋骨断裂或破裂,通常是由于直接外力或间接外力造成的。
这种伤害可能会发生在运动、事故或其他意外情况中。
肋骨骨折的症状包括剧烈的胸部疼痛,特别是在呼吸或咳嗽时,可能会感到剧痛。
骨折部位可能也会出现肿胀、瘀伤和压痛。
要治疗肋骨骨折,首先需要就医诊断确认。
医生可能会通过X 光、CT扫描或MRI来确定骨折的程度和位置。
一般而言,治
疗肋骨骨折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休息、止痛药和物理治疗来缓解疼痛。
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或举重;
2. 听从医生的处方,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
3. 在疼痛减轻后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
4. 可能需要使用绷带或其他辅助器具来稳定肋骨;
5.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症状,立即就医。
此外,良好的饮食和营养也对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饮食应包括高蛋白质、高纤维以及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总之,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和意外伤害,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以及在康复期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它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帮助肱骨骨折病人更好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一、饮食健康1.1 蛋白质摄入:肱骨骨折病人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建议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制品等。
1.2 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所必需的。
肱骨骨折病人应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可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实现。
1.3 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和身体的健康。
肱骨骨折病人应每天饮用足够的水,避免脱水的情况发生。
二、康复锻炼2.1 早期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肱骨骨折病人可以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这些锻炼包括肩关节活动、手指活动、肘关节活动等,旨在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2.2 逐渐增加负荷:随着康复的进展,肱骨骨折病人可以逐渐增加锻炼的负荷。
例如,可以使用轻负荷的哑铃进行肌肉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肌肉的恢复。
2.3 注意休息和恢复:肱骨骨折病人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适度休息和恢复。
过度锻炼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和骨折的恶化,因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锻炼和休息的时间。
三、日常生活注意事项3.1 避免重物提拿:在康复期间,肱骨骨折病人应避免提拿过重的物品,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额外的压力和损伤。
3.2 使用辅助工具:为了减轻肱骨骨折病人的负担,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手扶拖等,来帮助行走和日常活动。
3.3 避免剧烈运动:在康复期间,肱骨骨折病人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损伤。
可以选择一些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来保持身体的活动性。
四、心理支持4.1 寻求社会支持:肱骨骨折病人可以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情绪,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4.2 参加康复小组:加入肱骨骨折康复小组,与其他病人分享康复经验和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骨科健康教育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教育1、体位:术后让病人平卧,患肢轻度外展20°,膝关节屈曲10-15°,(膝下垫一软枕)抬高20°,搬动时尽量保持此位置,防止人工关节脱为位。
患肢小腿外垫1个海绵垫,使足跟悬空,防止足跟发生压疮。
2、术后康复指导(1)术后第一日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训练,以促进血以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1-2日开始髋膝关节屈是伸练习,屈髋<45°,以后逐渐增大屈度,但避免>90°。
(2)术后2-4日继续患肢肌力训练。
肌力训练能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有助于钙离子于骨髓,促进骨愈合,防废用肌萎缩及关节挛缩。
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时间由由短到长。
还可指导患者行点支持引体抬臀运动,方法是健侧下肢屈曲,健足及双肘关节用力支撑。
(3)术后4-5天可下床练习:患者先移至健肢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肢离床并使脚着地,再拄拐杖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2-3次/天,每次5-10分钟;视患者情况指导拄双拐在病室内行走,每次30分钟,并鼓励及的自理活动,增强自信,促进康复。
4)术后1-2周指导病人在助行器的协助下行走练习,患肢尽量不负重,术后3-4周左右髋关节可屈曲90°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健康教育1、心里指导颈椎骨折患者伴有脊髓损伤者除损伤部位疼痛,立即出四肢瘫痪,严重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产生人剧烈的心里波动,容易对生活丧失信心和勇气。
脊髓损伤会造成一系列生理和功能紊乱,如体温异常、胃肠功能紊乱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所以,从入院直到出院都要进行针对性心里护理,向者及家属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经常运用鼓励性语言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2、强调制动告诉患者及家属,制动是脊柱骨折恢复的基本要求之一,否则,会引起新的损伤,导致或加重瘫痪。
粗隆间骨折健康教育
粗隆间骨折就是指骨折发生在粗隆间,在医学上也被称为膝外侧髁间骨折。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在发生意外或运动受伤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
粗隆间骨折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活动障碍以及可能的残疾影响。
初步处理骨折的关键是稳定伤口,以防止骨头移位。
这可以通过使用支撑带或石膏来实现。
然后,进行适当的止痛和抗炎处理,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在治疗骨折期间,保持伤病部位的稳定非常重要,这有助于骨头正常愈合。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在恢复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并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定期复诊非常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监测骨折的愈合情况。
虽然粗隆间骨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完全康复并恢复正常活动。
因此,如果出现疑似骨折的症状,建议尽快就医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的健康教育
《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南》
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它通过内部固定装置将骨折部位稳定起来,促进骨折愈合。
这种手术通常需要术后一段时间的康复和护理。
以下是一些关于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护理与康复的指南:
1. 术后护理
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护理。
这包括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避免感染的发生;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2. 康复锻炼
术后的康复锻炼对于骨折部位的愈合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包括关节的活动性训练、肌肉的力量训练等。
这有助于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促进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
3. 饮食调理
饮食对骨折愈合也有一定的影响。
患者术后需要注意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以帮助骨折部位的
愈合。
同时,应避免过多摄入含糖、盐等不利于愈合的食物。
4. 心理护理
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疼痛、失能、社交障碍等问题,需要得到家人和医生的支持和鼓励。
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这有助于促进康复。
总之,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护理与康复需要患者和家人的共同努力,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护理和康复锻炼,从而尽快恢复健康。
骨折患儿健康教育内容
《小心骨折,健康无忧》
骨折是儿童常见的外伤之一,一旦发生骨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小的痛苦。
因此,家长和孩子都应该了解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首先,家长和孩子要了解骨折的常见原因,比如跌倒、摔跤、交通事故等。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小心,避免发生意外。
其次,家长和孩子要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
在孩子骨折后,要及时就医,不能进行随意活动。
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减轻孩子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家长还应该帮助孩子进行正确的休息和康复训练,加快骨折的愈合。
骨折患儿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项。
比如,在游戏和运动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和受伤。
孩子们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
通过以上几点健康教育,家长和孩子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骨折,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股骨颈骨折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或者颈部破裂或断裂,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
骨折类型。
股骨颈骨折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了解股骨颈骨折的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一、股骨颈骨折健康教育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熬夜、适量运动、坚持锻炼等。
2.注意营养,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
3.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如戒烟戒酒、女性更年期要定期复查骨密度等。
4.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如注意心理健康、避免着凉等。
5.注意安全,如家中搬运、行走时要注意脚下、避免从高处坠落等。
二、股骨颈骨折康复锻炼
1.床上锻炼:进行活动度锻炼,包括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
2.功能锻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扶栏行走,另一种是单拐行走。
3.力量锻炼: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力量训练。
4.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可以增加康复患者的平衡感觉和肌肉协调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康复锻炼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并在随时避免再次受伤的前提下逐渐加强锻炼强度。
总之,了解股骨颈骨折的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康复锻炼,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避免再次受伤。
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营养和安全意识也是预防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措施。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风险。
骨折病人健康教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它会导致骨头的断裂或断裂。
骨折病人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护理,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和恢复。
本文将为骨折病人提供健康教育,包括骨折的基本知识、饮食建议、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康复锻炼的指导。
一、骨折的基本知识1. 骨折的类型:骨折可以分为闭合骨折和开放骨折。
闭合骨折是指骨头断裂但没有穿破皮肤,而开放骨折则是骨头断裂穿破皮肤。
2. 骨折的症状:骨折病人常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肿胀、局部红肿和活动障碍等症状。
有时还可能出现畸形或异常的骨骼移动。
3. 骨折的治疗:骨折的治疗通常包括保护骨折部位、止痛、固定骨折、促进骨骼愈合和进行康复锻炼等。
二、饮食建议1. 高钙食物:骨折病人应增加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芝麻、鱼类等。
钙是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
2. 蛋白质食物:蛋白质是骨骼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折病人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鸡肉、鱼肉、豆腐、鸡蛋等。
3. 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生长,骨折病人可以适量晒太阳或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鸡蛋黄等。
三、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1. 避免负重:骨折病人在康复期间应避免负重或进行过重的活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2. 保持休息:骨折病人需要充足的休息来促进骨骼的恢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3. 保持伤口清洁:如果骨折是开放性的,病人需要定期清洁伤口,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伤口护理。
四、康复锻炼指导1. 按医生建议进行锻炼:骨折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和恢复。
具体的锻炼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2. 逐渐增加负荷:康复锻炼应从轻度开始,逐渐增加负荷和强度。
病人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过度运动或过度负荷。
3. 注意保护受伤部位:在进行康复锻炼时,骨折病人需要注意保护受伤部位,避免再次受伤或加重骨折。
总结:骨折病人健康教育是帮助骨折病人更好地了解骨折的基本知识,提供饮食建议,指导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康复锻炼的指导。
医院护理部骨科股骨颈骨折健康教育
(一)术前指导
L心理指导:了解患者心理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护理,消除患者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 .饮食指导:加强营养,多进富含钙质的食物,戒烟酒。
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3 .体位指导:患肢保持外展位,卧位时平卧或半卧。
(二)术后指导
1 .饮食指导:麻醉清醒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 .休息与活动指导:定时翻身,麻醉清醒后在床上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预防压疮,循序渐进进行活动。
3 .功能锻炼指导:做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手术者,原则上术后第1天做患肢各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第2—3天即可起床活动,并且允许患肢负重。
1周以后主要以等长收缩的方式做脆骨肌群的肌力练习,并开始能与膝的有助力的屈伸运动,但运作需轻柔,幅度逐步增大,避免引起明显疼痛,随后逐步改做主动屈伸运动,增大主动运动幅度。
手术2周后即可开始第三阶段康复,3—4周以后可完全恢复原有的社会生活。
4 .日常生活指导:洗澡宜用淋浴,如厕宜用坐式,地面保持清洁干燥。
5 .预防感染。
(≡)出院指导:出院1个月后复诊拍片,完全康复后,每年复诊1次。
骨折后功能障碍的健康指导
一 饮食护理
1. 饮食宜全面合理,多食含钙高的食物,注意禁忌。
1)
忌盲目补充钙质,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
同时伴有血磷降低。宜适当地补钙。
2)忌偏食 骨折后机体修复组织原料靠各种营养素,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
养。营养饮食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3)忌不消化食物 骨折病人往往食欲不振,时有便秘,卧床病人更多见。故食物既要
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香蕉、蜂蜜等。豆制品
及高糖食物容易引起卧床病人腹胀不适,如豆奶、豆浆、八宝粥等亦不可食用。
4)忌少饮水 骨折病人因行动十分不便常少饮水以减少小便次数。但卧床病人活动
少,肠蠕动减弱,易引起大便秘结,小便潴留,也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故
卧床骨折病人更应适当饮水。
骨折后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骨折后功能锻炼的目的:1)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2)促进骨折愈合;
3)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4)减少并发症: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关节僵
直及肌肉萎缩等多种并发症。
骨折后吃
什么?
营养
全
面
2.
骨折后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1)鼓励病人积极活动,要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
到大,次数由少到多。(2)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如前臂骨折不应做前
臂旋转活动等。(3)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机能为主,如上肢各种活动,以增强
手的功能为主。(4)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锻炼不
应让病人感到疲倦,与不应使骨折部位发生疼痛。(5)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
意事项、重要性等向病人讲清楚,使之能有信心地、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
3.骨折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关节僵硬、关节挛缩、骨质疏松、肌肉严重萎缩、关节活
动严重受限、关节疼痛、肢体肿胀等后遗症。若骨折后长期卧床养病,还会导致肺
炎、尿路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甚至伴发严重的心理障碍。
4.骨折后遗症的预防
避免骨折后遗症的措施,就是在骨折愈合期间应注意保养。应
按照医生的意见进行饮食、运动,并且不要惧怕早期的骨折恢复运动。如骨折后遗症
已经发生,应该立即到医院诊断、治疗。
2.
二 日常活动
(一)急性期
1. 宜制动,睡硬板床2—3周,卧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站立式减少50%,故卧床休息
可减轻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以利于减轻局部炎
性反应,从而缓解疼痛。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2. 注意腰间保暖。量不要受寒避免空调或风扇长时间直接对着腰部吹。另外,腰部保暖或
热敷可增强腰部血液循环,可减少腰痛症状的复发。
(二)缓解期注意事项:
1、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时,则应尽量将腰背紧贴靠椅或腰部衬一个靠垫,这样腰骶部的肌肉
不会太疲劳。久坐之后也应该活动一下,松弛下肢肌肉。平时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
避免突然大幅度地转身。
2. 洗漱姿势时是膝部微屈下蹲,在向前弯腰,这样可以在教大程度上减低腰椎间盘所承受
的压力,而且能降低腰椎小关节及关节囊、韧带的负荷。洗脸盆的位置不要放置得太低,
避免由于腰椎过度向前弯曲而加重腰部的负荷。此外,淋浴比盆浴好,可避免进出盆浴的
弯腰的动作。
3. 经常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站立或坐位。站立一段时间后,将一只脚放在脚踏
上,双手放在身前,身体稍前倾;从坐位起立时,应做1~2个伸展腰部的活动,有腰痛病
史的病人应在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变换体位,伸展腰部的活动,才能达到防止和延缓椎间
盘退变的效果。
4. 应用人体力学原理,节省体力,避免损伤:蹲位举重物时,背部应伸直勿弯;提举任何
物体时不论轻重大小,都应尽量贴近身体;搬运重物时,宁推勿拉;搬抬重物时,应将髋
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主要应用股四头肌力量,用力抬起重物在站稳后再迈步,避免采
取不舒适或紧张体位或姿势。
5. 脊柱柔韧性训练:患者坐位,保持骨盆不动,放松腰背肌肉,做腰椎屈、伸、左右侧弯
及左右旋转运动。运动速度平稳缓慢,幅度逐渐增大,避免引起疼痛感觉。
6. 对于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者要注意减轻体重,同时增加运动量,特别要加强腹部肌肉
和腹部活动的量方面的锻炼,以减少腹部脂肪,增加腹部肌肉和腰部肌肉的力量。
7. 合理地使用空调,室温在26ºc左右较适宜,空调的风口切忌对着腰部及后背。
8. 腰痛患者要坚持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
(1)游泳:游泳是一项非常适合锻炼腰背肌的体育运动,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治
疗腰肌劳损、缓解腰痛有着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水的浮力可使椎间盘的压力明显减小,
在水中运动时受到水的阻力,动作变得缓慢,关节和肌肉不会受到强制性的牵拉,但需要
肌肉力量。因此,每个细小的动作都可以锻炼肌肉,使肌力逐渐增强。初期游泳的姿势最
好选用自由泳、仰泳等腰部承受力量较小的泳式。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下水前一定要进
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时要采取正确的姿势。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中间要适当休息,
以免腰部过度疲劳。从水中出来后应尽快擦干身上的水分,以免腰部受凉。
(2)倒退走:倒着走比较符合人体生理曲度,可以使颈部、腰部的紧张状态得到一
定的松弛,在增强平衡能力的同时,还能加强腰肌的锻炼。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倒着走更
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注意:选择平坦的、人比较少的场地,最好是直
道。老年人倒着走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三)腰背肌功能锻炼
腰背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加强项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维持及
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
痛的发生。由于腰腿痛而卧床休息或者佩带腰围治疗的病人,腰部不活动,不受力,长此
以往可以引起腰肌的废用性萎缩和无力,因此,应当加强腰背肌的锻炼。
1、直腿抬高:直腿抬高,取平卧位,膝关节伸直,脚上举,幅度适当,渐渐增加腿抬高度
数,先单腿,后双腿,每日三次,每次3~5拍,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拍。
2.前后摆腿:右侧卧,左手扶床,右腿微屈,左腿伸直。左腿向上侧举、向前摆、向后
摆,同时抬头挺胸。做完两个8拍后换右腿。
3.拱桥式: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每组10~20次,每日至少2次。每次持续5秒钟左
右,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1. 腰背肌锻炼的次数和强度一定要因人而异,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
2. 锻炼时不要突然用力过猛,以防因锻炼腰肌而扭了腰。这是一种静力性的训练,只需要
缓缓用力就可以了。
3. 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适、发僵等,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或停止
锻炼,以免加重症状。
4. 如果已经有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或减少腰背肌锻炼;在腰腿痛急
性发作时应当及时休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5. 慢性病患者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幅度不宜过大。以自己不感觉疲惫为标准。
6. 外伤患者急性期禁止锻炼。
(四)腰围佩戴
1.腰围的规格要与自身腰的长度、周径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下缘,下缘至臀裂以下.腰围
佩戴时间要根据病情,一般整个使用时间以1~6周较为适宜,最长不超过3个月。并且在
睡眠、休息及时取下。
2.腰围佩戴后仍要注意避免腰部过度活动,一般以完成正常日常生活及工作为度。在症状
逐渐消退、体征逐渐变为阴性以后,应去掉腰围,开始逐渐进行腰背肌锻炼,以防止或减
轻腰肌的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