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以延安市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96.36 KB
- 文档页数:4
延安市经济分析报告延安市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该市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根据地区域,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
随着开放的进程,延安市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延安市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苹果、葡萄等水果。
农业产值在整体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延安市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随着经济发展,延安市的工业也在快速增长。
该市的主要工业包括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建材工业等。
其中,冶金工业是延安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产值在整体工业中占比较大。
建材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延安市的煤资源丰富,为建材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此外,延安市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成为延安市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延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延安革命纪念馆、华山景区等。
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延安市的革命历史,增加对延安市的了解和认识。
近年来,延安市积极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积极引进外资、开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
特别是延安市紧紧围绕打造“煤电铁新能源三线一网五带多极核心发展区”的目标,加大对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同时,延安市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值。
在延安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农业发展不平衡,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工业结构还不够合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仍然较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延安市将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业链水平。
总之,延安市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通过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延安市的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同时,延安市还将继续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
延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对策初探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
随着延安地区以石油能源为主的优势产业的迅速发展,当地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同时城乡差距扩大,发展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加剧。
本文以延安地区的现状概况为出发点,分析总结了延安现状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提出延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当地今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实施对策、延安1.引言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呈现的一种城乡协调发展的现象,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城乡关系逐渐失衡,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日益突出,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延安地区,城乡冲突更为明显,制约着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因此促进延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己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延安甚至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延安地区的现状概况2.1地理区位延安地处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2.2区划与人口现状延安市总面积为37349平方公里,现辖宝塔区、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县、子长县、延川县、延长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黄陵县、黄龙县、宜川县共一区十二县。
2009年,全市共有166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3395个行政村,总人口215.18万人,人口密度57.61人/平方公里。
2.3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延安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是陕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区域内的产业类型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为主;2009年,延安市实现生产总值720.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2.2%,低于陕西省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07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508.15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57.3亿元,增长20.2%;三次产业的结构为7.7:70.5:21.8。
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2011年8月)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
全市辖1区12县,总人口219万,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救国的出发点和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孕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
5000多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统一了三大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部落联盟式国家,轩辕黄帝的陵寝安卧于我市黄陵县桥山的苍松翠柏之间,是海内外华人寻根溯源、谒祖祭奠的圣地。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成效十分显著、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五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奋斗目标。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2006年以来,全市GDP相继突破400、500、600、700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885.4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4.8%,人均GDP位居全省第2位;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底的45亿元增加到105亿元,年均增长18.5%,人均财力位居全省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73元,分别是“十五”末的2.4倍;7个县区先后跻身西部百强,6个县跨入陕西十强。
(二)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一是能源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延安是国家能源的重要战略接续区,全市已探明石油储量13.8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2000亿立方米以上,煤炭储量115亿吨。
延安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孙晓娟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4期孙晓娟延安是国家首批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一、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一)延安旅游资源状况。
延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唯一性和垄断性的特点和优势。
自然风光地域性十分明显。
延安是全球黄土分布面积最广、最集中、地貌最典型的地理单元。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洛川黄土地质公园、黄河乾坤湾蛇曲地质公园三处地质奇观;劳山、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很高的观赏性、科研性和独特性。
历史文化古迹丰富。
人文初祖黄帝陵、中国古代高速公路秦直道、钟山石窟、清凉山道观、范仲淹的嘉陵书院、杜甫祠、木兰祠等5508 处历史文化遗迹。
红色革命遗迹独树一帜。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拥有枣园、凤凰山、杨家岭、清凉山等革命旧址350多处。
这不仅是难得的旅游资源,而且是红色传统教育的精神家园。
原生态地域文化具有典型性。
陕北剪纸、陕北民歌、陕北农民画、陕北说书、延安五鼓等一批非物质遗产具有浓郁的观赏性、艺术性,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二)旅游基础的基本状况旅游景区建设。
目前,延安市对外经营的旅游景区景点已经达到35 处,其中红色旅游景区景点20 处;全市有国家5A 级景区1 处、4A 级景区4 处、3A 级景区2 处、2A 级景区3 处。
旅游的服务设施。
目前,全市有旅行社42 家,旅游接待宾馆饭店有92 家,旅游企业130 多家,旅游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10 万人以上。
旅游交通。
在公路方面,包茂高速.,青兰高速南北沟通、东西联结的高速公路骨架已经形成。
在铁路方面,延安至北京、上海开通了红色旅游特快列车。
在民航方面,开通延安至北京、广州的航线。
(三)旅游产品市场情况。
市场主体。
目前,全市共有旅游产品专业市场1 个,从事旅游服务与产品销售的企业120 余户、个体工商户1000 多户、从业人数1.5万人。
延安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对延安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了延安市的背景和现状,探讨了延安的发展潜力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在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延安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
1. 引言延安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之一。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延安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伟大领导人的活动地。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延安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对延安进行可行性研究,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变得非常重要。
2. 延安市的背景和现状延安市地处于陕西省北部,总面积约为1.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0万。
该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例如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中共中央旧址等。
然而,与其他中国大城市相比,延安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延安市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和轻工业,但其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3. 延安的发展潜力在延安的可行性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力:3.1 旅游业延安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通过开发延安的纪念馆、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有望为延安带来经济效益,并提升城市形象。
3.2 文化创意产业延安市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
通过培育设计师和艺术家,打造延安的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延安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3.3 农业现代化尽管延安的农业经济相对落后,但其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延安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4. 延安可能面临的挑战对于延安的可行性研究,我们也考虑到了以下几个可能面临的挑战:4.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延安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交通、水资源和环保等方面。
为了促进延安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