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安重光毕业论文 (1)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8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1)
1.电控制动系统的发展 (1)
2.现在电控制动系统种类 (1)
3 ABS 的简介 (1)
3.1 ABS 的组成和功用 (1)
3.2 ABS 的工作原理 (1)
3.3 ABS 的主要部件检修 (1)
4 ABS 的主要部件检查 (1)
4.1 车轮转速传感器的检查 (4)
4.2 ABS 控制器的检查 (4)
4.3 制动压力调节器的检查 (5)
4.4 检查电器 (5)
5 故障诊断方法 (6)
5.1 ABS 自诊断功能 (6)
5.2 直观检查 (6)
6 维修案例 (7)
结论 (7)
谢辞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随着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日益提高的重视,车辆制动系统也历经了数次变迁和改进。从最初的皮革摩擦制动,到后来出现鼓式、盘式制动器,再到后来出现机械式ABS制动系统,紧接着伴随电子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模拟电子ABS制动系统、数字式电控ABS制动系统等等。近1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又兴起了对车辆线控系统(x-by-wire)的研究,线控制动系统(brake-by-wire)应运而生,由此展开了对电子机械制动器(Electromechanical Brake)的研究,简单的来说电子机械制动器就是把原来由液压或者压缩空气驱动的部分改为由电动机来驱动,借以提高响应速度、增加制动效能等,同时也大大简化了结构、降低了装配和维护的难度。由于人们对制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液压或者空气制动系统在加人了大量的电子控制系统如ABS、TCS、ESP等后,结构和管路布置越发复杂,液压(空气)回路泄露的隐患也加大,同时装配和维修的难度也随之提高。因此结构相对简单、功能集成可靠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越来越受到青睐,可以预见EMB 将最终取代传统的液压(空气)制动器,成为未来车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控制动系统;ABS ;ABS的检修;ABS的诊断方法
防抱死系统ABS简析与维修
1.电控制动系统的发展
在汽车发展初期,制动的作用较小,因为驱动系的摩擦系数很高以致车辆不制动也足以减速下来。随着功率和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交通密度的不断加大,再20世纪20年代人们便开始考虑如何造出相应的制动系统已符合更高的驱动和驾驶性能的需求。汽车技术进步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主动安全性以避免发生事故,并充分发挥车辆的动力性能。随着电子学和微电子学的不断发展,开发能够对紧急情况做出足够快速反应的系统成为可能。电控制动系统的“鼻祖”是ABS,该系统自从1978年开始大量投入生产后,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并增加新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主动参与到行车过程中,以提高行车稳定性。目前,这类系统已经发展为各种辅助驾驶员驾驶的系统,如驱动防滑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制动辅助系统等。制动辅助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对驾驶员的制动进行加强,在保持车辆操纵性的前提下,达到最短的行程。
2.现在电控制动系统种类
现代轿车电控制动系统种类繁多,不同车型安装的制动系统的种类也不同。现将较常见的几种电控制动系统作简单介绍: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ASC+(T) 自动平衡防滑/循迹(加速防滑及轮胎抓地控制系)(宝马);ASD 防滑差速器控制系统(奔驰);ASR 加速防滑控制系统/驱动防滑控制系统(奔驰、大众、奥迪);BAS 辅助制动系统(奔驰、宝马);ESP 电子(车身)稳定程序(奔驰、奥迪); TCS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现代); VSC 车辆稳定控制系统(丰田)等等。本论文以讲解现代电控制动系统中ABS即防抱死制动系统为主,使大家对现代电控制动系统作进一步了解。
3 ABS 基本知识
3.1 ABS 的组成和功用
ABS防抱制动系统由汽车微电脑控制,当车辆制动时,它能使车轮保持转动,从而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达到安全的停车。这种防抱制动系统是用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轮速度,然后把车轮速度信号传送到微电脑里,微电脑根据输入车轮速度,通过重复地减少或增加在轮子上的制动压力来控制车轮的打滑率,保持车轮转动。
在制动过程中保持车轮转动,不但可保证控制行驶方向的能力,而且,在大部分路面情况下,与抱死〔锁死〕车轮相比,能提供更高的制动力量。
汽车ABS是由控制装置、电磁阀、传感器、总成线束、齿圈、ABS警示灯等组成。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也可能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不尽相同。
ABS的功用其实是稳定方向的操控性。汽车突然遇到情况发刹车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驾驶者往往会一脚将刹车踏板踩到底来个急刹车,这时候的车子十分容易产生滑移并发生侧滑,即人们俗称的'甩尾',这是一种非常容易造成车祸的现象。造成汽车侧滑的原因很多,例如行驶速度,地面状况,轮胎结构等都会造成侧滑,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失去了滚动所产生的方向稳定性,此时此刻驾驶者尽管扭动方向盘也会无济于事。在制动时,若前轮先被抱死,方向有可能失控;若后轮先被抱死,将会出现侧滑、甩尾,方向依然失控。而装配了ABS,可以防止四轮制动时被抱死,减少事故的发生,所以说,ABS 不会缩短刹车距离,但可以发挥最大制动力,可以让您的爱车在任何复杂的路面上都具有转向能力。
3.2 ABS 的工作原理
在常见的AB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组成,电动泵组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ABS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常规制动,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减小和制动压力增大等阶段。在常规制动阶段,ABS并不介入制动压力控制,调压电磁阀总成中的各进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开启状态,各出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电动泵也不通电运转,制动主缸至各制动轮缸的制动管路均处于沟通状态,而各制动轮缸至储液器的制动管路均处于封闭状态,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将随制动主缸的输出压力而变化,此时的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同。在制动过程中,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车轮转速信号判定有车轮趋于抱死时,ABS就进入防抱制动压力调节过程。ABS通过使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循环往复而将趋于防抱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峰值附着系数滑动率的附近范围内,直至汽车速度减小至很低或者制动主缸的常出压力不再使车轮趋于抱死时为止。制动压力调节循环的频率可达3~20HZ。在该ABS中对应于每个制动轮缸各有对进液和出液电磁阀,可由电子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