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歌教案三年级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6
三年级音乐教案《顽皮的小杜鹃》【优秀9篇】三年级音乐教案《顽皮的小杜鹃》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演唱表现杜鹃的歌、乐曲,感受音乐情绪及表现的优美意境,体验音乐所描绘刻画的杜鹃形象。
2、在聆听、比较、模仿、体验的过程中欣赏乐曲、学唱歌曲。
逐步培养学生音乐德尔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认识并初步掌握顿音记号,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和整齐明亮的声音,以断连对比的方法有感情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教学重、难点:1、掌握顿音唱法,并能用力度的对比表现歌曲中杜鹃“咕咕”的歌唱声。
2、能正确的弱起,初步运用断连对比、力度变化等方法演唱歌曲,表现活泼可爱的杜鹃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一、欣赏《杜鹃圆舞曲》导入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仔细聆听,认真思考:(1)、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2)、在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鸟的叫声?(多媒体出示问题)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师:这首曲子表现的是欢快活泼的情绪,乐曲中表现的是杜鹃鸟的叫声,谁能模仿一下杜鹃鸟的叫声?生:模仿师:杜鹃鸟总是“咕咕、咕咕”地叫着(师手势提醒),它的叫声有什么特点?(有音高变化)生:共同模仿回答师总结:第一声“咕”高,第二声“咕”低,仿佛在歌唱,让我们配上“53”模仿一下。
(配上柯尔文手势)生:跟唱,媒体出示谱师:小朋友,杜鹃鸟总是“咕咕、咕咕”地叫着,你们觉得它的叫声要唱的怎么样?(轻快、活泼),让我们给它加上一个记号(多媒体出示顿音记号)这叫顿音记号,看到这个记号就要唱的短促,有弹性,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听,又来了一只小杜鹃,它的叫声是怎样的?师钢琴弹奏范唱生:模唱(媒体出示二声部)生分声部合唱二、新歌学习《顽皮的小杜鹃》1、导语:小杜鹃的叫声可真美妙,真动听。
今天顽皮可爱的小杜鹃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他们一会儿飞到草地上,一会儿飞到小河边,一会又飞向了远方,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老师演唱的这首歌,数一数在这首歌中出现了多少次杜鹃鸟的叫声,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2、师生合作,(分组唱)3、节奏学习师:小杜鹃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节奏),谁能说说这条节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小节(出示歌曲节奏型,讲解不完全小节)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不完全小节或称为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的歌曲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爱老师,爱学校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目标:一、学唱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二、认知二拍和三拍子三、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创编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四、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荷”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难点:一、唱准X X X节奏和休止符。
二、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
二、歌曲教学:1、请学生夸夸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级和我们的同学,激发学生的爱校、爱师、爱班和爱友之情,再导入新课。
2、先复习歌曲《娃哈哈》,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在老师指导下感受其节奏特点:×××,可以按节奏拍一拍,可以按节奏说人名,如李小红、王大明等等,也可以按节奏唱音阶,如1 1 1、2 2 2、3 3 3……。
3、请学生聆听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在老师指导下感受其中“亚克西”这三个字的节奏特点为×××,照上面的方法也按节奏拍一拍、说人名、唱音阶等,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
4、学生用听唱学歌曲,按以下步骤:(1)采用听唱法先跟着歌曲边做节拍练习边听熟歌曲:拍手O×︱O×︱……拍腿×O︱×O︱……(2)合着歌曲的节奏边拍手边朗读歌词,注意××节奏要读准,休止符要表现出来。
(3)过渡到教师与学生做对接句的演唱:“亚克西”三字无全部由学生唱,其它歌词由老师唱,唱熟后再交换。
要求学生注意唱准×××节奏和休止符。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2、看懂歌曲的反复顺序及休止符的运用,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教学过程:(一)引入。
复习歌曲《快乐的do re mi》、《爱唱歌的小杜鹃》(二)新授。
1、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什么?2、学生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3、分句模唱,解决弱起小节以及第一段向第二段过度的两拍休止,以及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慢慢的唱一唱。
4、现在啊老师要请大家跟我来做个游戏,我唱歌词,你们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模仿小杜鹃的“咕咕”声,明白了没?5、完整的把这首歌曲连起来唱一唱。
(三)总结今天这节课,让我体会到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很活泼,你们的歌声也像小杜鹃一样动听,我要感谢大家为我们演唱了这么好听的歌曲,谢谢大家,最后请同学们唱着歌走出教室吧。
小学音乐三年级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欣赏《天山之春》教学目标1、熟悉作品的旋律,感受其风格,并能随音乐哼唱。
2、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辨其音色。
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凭你自己对新疆音乐的了解,你平时听到的歌曲,有哪些音乐是属于新疆的?师:这节课我们要来听听平时同学们不太听的到的新疆的歌曲〈咯什的春天〉2、欣赏新疆音乐〈咯什的春天〉师:聆听的过程中,你要考虑以下问题:a、这首歌曲的语言有什么特点?b、同桌互相讨论它使用了那种乐器?(拉弦、弹拨)c、它的伴奏乐器又是什么?3、图片展示。
热瓦甫并再播放热瓦甫的音乐。
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4、在热瓦甫的音乐中带有手鼓,介绍手鼓。
幻灯图片展示。
三、感知新疆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
1、手鼓(铃鼓)节奏2、引出新疆的典型节奏。
3、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配上点音乐,你们来打打看。
播放〈青春舞曲〉的伴奏音乐。
同时导入歌曲的学习〈青春舞曲〉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对所学唱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完全掌握,并且可以自己创编歌词与演唱。
《我爱米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我爱米兰》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我爱米兰》,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2.能听辨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歌曲在节奏、速度、旋律、情绪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聆听歌曲《我爱米兰》,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教材分析: 《我爱米兰》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大调式,4/4拍。这首一首充满朝气的校园歌曲,以米兰比喻老师的清雅与圣洁。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练、纯朴,赞颂了教师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导语:同学们,每年9月有一个特别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吗? 2.师:教师节,你们会做些什么? 3.师:老师为老师的老师准备了一张精美的贺卡。(师配乐朗诵《老师,您辛苦了!》) 二、新课教授 1.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爱米兰》,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送给所有可敬可爱的老师们。 聆听歌曲《我爱米兰》。 2.师:有没有人听出来,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你从歌曲当中感受到了什么?(对老师深情的爱) 3.师:有谁知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呢?(明快) 同学们,这首歌曲情绪明快,充满朝气,充分表达了学生尊敬、热爱老师的情感。 4.师:歌曲中将老师比作了什么?(米兰)为什么把老师比作米兰呢?(欣赏米兰照片) 5.师:很多花都是在春天开放,争奇斗艳,而米兰呢,夏天才开花。它的花不是像牡丹、菊花那么显眼好看,它的花是小小的,像米粒大,但是它的花很香。虽然没有很多人赞扬米兰,但是它仍旧悄悄开放,装扮着大自然这个大花园。老师就像米兰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不求回报,把自己的爱献给了他们热爱的孩子们。 6.这节音乐课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把这首歌《我爱米兰》送给所有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吧。 7.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请同学们边拿出手跟老师一起跟随着旋律的起伏高低画一画旋律线。 8.你觉得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生:第一乐段,音乐轻快活泼,赞扬米兰的朴实芳香;第二乐段,节奏舒展,曲调逐渐上行,层层推进,又逐渐回落,对老师默默奉献的赞扬。 9.师:你觉得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稍快) 这首歌曲的速度稍快,从我们所画的旋律线上可以看出,歌曲的节奏紧密。 10.师:同学们,歌曲为了表达同学们对老师的爱,为了抒发这种情感,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 歌曲的曲调起伏大,旋律跳动,表达了学生们在叙述中不平静的心情。 11.师:这就是我们的老师,辛勤地辅导,默默地奉献。他们教会我们写字,传授我们知识,当你们有了点滴进步时,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当你们遇到难题时,老师耐心地给大家讲解;当你们受到委屈时,我们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着你;课下,老师利用休息时间给同学们辅导,不求任何回报;生病时,老师一边输液一边改作业;夜深了,老师还在书桌前备课、批改作业;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像米兰一样,不求回报。 12.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歌词,一同来赞美我们可敬可爱的老师。 12.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已经感受到了大家对老师深深的爱。这样一首情绪明快,旋律优美跳动的赞美老师的歌曲,你们想学着唱一唱吗?请同学们随音乐,情绪饱满地轻声、高位置地跟唱,感受跳跃高低起伏的旋律,感受对老师的赞美。(跟音乐轻声哼唱) 13.那么在刚刚的聆听与哼唱中,有没有哪位同学听出来,歌曲中有几个人在演唱?她们两人唱的旋律一样吗?有谁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演唱形式吗? 14.这种演唱形式,我们把它称为“二重唱”。 15.同学们,歌曲中把老师比作米兰,你们知道人们还把老师比作什么吗?(妈妈,蜡烛,春蚕)人们经常用春蚕和红烛来形容老师的这种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的老师毫不吝惜的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老师,您像红烛,受人爱戴,令人敬仰! 观看教师感人短片。 同学们,从小到大,在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老师让你特别感动的事例,能和我们一起分享吗? 下面,让我们完整、认真地聆听歌曲,带着对老师的敬意、随着音乐轻轻哼唱。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还有许多歌曲都是表现对老师的热爱之情,你还听过什么? 3.老师也搜集了几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几首歌曲的片段。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鲜花爱雨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片段。 4.同学们,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歌曲都是歌颂老师,赞美老师的,大家课下可以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 同学们,刚刚《我爱米兰》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 我们老师就像米兰一样朴实、平凡,在教育的这块乐土上默默耕耘,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我们的成绩来回报我们敬爱的老师。 5.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感恩的心》手语,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四、板书设计 《我爱米兰》 二重唱 节奏 紧密 速度 稍快 旋律 跳动 情绪 明快 教学反思: 这节课,激发学生的“生爱师”情感经过了层层的铺垫。通过煽情小故事、深夜备课等先表达“师爱生”,再通过聆听歌曲、分析歌曲以及学生交流发生在身边的师生之间的小事来切身感受“师爱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无私而伟大的爱,从而激发出学生对老师的敬意与感谢,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学生对老师无限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登鹳雀楼》及其背景;2.学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3.能够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并理解其含义;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文学欣赏:“登鹳雀楼”;2.音乐欣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3.唱歌表演:《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三、教学过程1. 预习让学生预习《登鹳雀楼》及其背景,让学生了解唐朝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品。
2. 文学欣赏1.让学生朗读《登鹳雀楼》并分析其中的意境和作者的诗意;2.让学生欣赏有关《登鹳雀楼》的图片及相关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登鹳雀楼》的认识。
3. 音乐欣赏1.教师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2.让学生听原版《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了解该曲的演唱形式和形象意义。
4. 唱歌表演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2.教师对学生进行声部分配进行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整个合唱的魅力;3.教师以小组形式分配训练唱歌,对唱及合唱的方式进行指导。
5. 练习及表演1.学生进行开放式练习;2.学生进行小组表演。
四、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等综合方法;2.感性认识及情感表达法;3.合作学习及小组训练。
五、教学评估1.采用随堂考核的方式进行成果评估;2.采用听觉评估的方式进行口头表达及演唱评估;3.采用学习笔记方式进行课堂笔记评估。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次音乐教学,学生们理解了唐诗经典之一《登鹳雀楼》及其背景,唱出《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的同时,也掌握了唱歌基础技巧及合唱的技巧,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老师呀请你别生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活泼的声音演唱《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2、通过声势动作初步掌握休止符以及附点、切分等节奏类型。
3、积极参与音乐表现,与同学分享歌唱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唱《老师呀请你别生气》教学难点:休止符以及附点、切分等节奏类型的准确把握。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节拍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幻灯片一)课前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创设温馨、优美的音乐课堂气氛,在熟悉的音乐旋律里,学生自然感受本堂音乐课的主题,轻松步入音乐课堂。
二、互致问候(幻灯片二)生:1 3 5 6 │ 5 —║师:i 7 0 i│ 5 —║老师你好!同学们好!生:6·5 4 5 │ 5 —║师:3 2 ·│5 1 ·║谢谢老师!请坐!请坐!三、引入课题(幻灯片三)深夜,老师的窗前仍然闪耀着明亮的灯光,只见老师正坐在书桌前写着什么……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在做什么吗?四、新课教学1、节拍律动(出示节拍器)(幻灯片四)××××│××××│××××│××××:║× 000 ║脚手脚手脚手脚手脚手脚手脚手脚手手手2、节奏律动(幻灯片五、六)①×××××××│ ×××××××│ ×××××××║titi titi titi da titi titi titi da titi titi titi da②××××××│ ××××××│ ×××××║titi titi da da titi i ti da da ti da ti da da③×× × ××× ××│×× ×0 0 │ ×× × ××× ××│ ×× ×0 0 ║titidaliliti titi titidadingding titida liliti titi titidadingding④×× ×× ×× ×│ × × ×××│ ×× × ××× ××│ ×× ×0 0 ║titi titi titi da ti da ti da da titida liliti titi titidadingding3、说唱练习(念白部分)(幻灯片七)×××××××│ ×××××××│ ×××××××│作业本上开大炮,队列集合站不齐,课外活动铃声响,×××××│ ××××××××│ ×××0 0 ║操场上踢球最积极,来不及跑回教室里。
小学三年级音乐《顽皮的杜鹃》教案小学三年级音乐《顽皮的杜鹃》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音乐《顽皮的杜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顽皮的杜鹃》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1、幼儿已丰富关于杜鹃鸟的一些知识;2、图谱(图文并茂);3、幼儿已认识“远方、不理、咕咕、顽皮”四个词语。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语言导入。
师:春天是个怎么样的季节?(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学过很多赞美春天的歌曲和舞蹈,你们想唱哪首歌来表达你对春天的喜欢?我们怎么样才能唱得更好听?(要求:用好听的声音、抒情优美地演唱)2、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二、欣赏并学唱《顽皮的杜鹃》。
师:小朋友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它是谁?1、出示杜鹃鸟的图片:(1)师:原来是快乐的杜鹃鸟,它的叫声可真好听啊!谁能模仿一下杜鹃鸟的叫声?(2)简单了解杜鹃鸟叫声的特点。
师:杜鹃鸟"咕咕"的叫声和别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不一样,它的"咕咕"的叫声第一声比第二声怎么样?(第一声比第二声声音要高,仿佛在唱歌一样。
)2、欣赏歌曲《顽皮的杜鹃》。
(1)师: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关于杜鹃鸟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第一遍,欣赏歌曲录音,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2)教师分段清唱,边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歌曲里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3、出示图谱:(1)提问:师:这首歌曲有点难,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尽快学会呢?(2)简单讲解图谱上的图文:(共有两张,一张代表一段歌曲,共有两段;要求幼儿完整)(3)教师清唱一遍,让幼儿再次熟悉歌词。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通用16篇)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2、学习re及八分音符时值。
3、编创与活动:曲调回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1、初听范唱。
听后学生回答。
2、师:你能用动作表达一下吗?生:随音乐一起做放牛、赶牛、捡柴的动作。
师: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吧。
师生一起表演。
3、师: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4、找出不认识的字进行识字教学。
齐读歌词。
5、跟着范唱轻唱歌词。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
重点:1232|16.|四梨又四耙罗唱准一音多字处。
方法:采用教师范唱让学生跟唱。
注意:“啥”“哟喂”等词都是四川的土语,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地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
6、处理。
再听范唱,学生听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为什么是喜悦的?(因为是他们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师:你们会不会将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
用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
7、视唱教学:出示321|2—|121|6—|学生读谱视唱。
其余曲调采用跟唱法学习。
三、音乐知识1、复习misolla边唱边用手势表示。
2、用手势唱准“6123456”各音的音高。
从有规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势位置唱。
开展小组比赛:教师随意指一个音点一组学生唱,看哪一组学生唱的正确率高。
3、将612变成不同时值的音符让学生唱。
如:6—、6、6从而学习八分音符时值——“跑”。
用圆点将歌谱中的“跑”点出来。
四、编创与活动1、唱一唱第一组问答句,找一找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都是由什么音符组成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2、教师唱第二个问句,请学生创作答句,提示:用已经学过的六个唱名和三种节奏进行。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三年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设计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心小学陈艳荣教学目标:1、能使学生用自然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能用歌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感受歌曲的情境,能用适的力度,速演唱歌曲。
3、让学生自由选择表演形式来表达歌曲。
教学重点:1、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情绪表达。
2、让学生从内心体会对老师尊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对歌曲中附点,节奏的熟悉和掌握。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音阶练习:2/4 5 . 6 .︱7 .1 ︱2 3 ︱4 5 ︱ 6 7 ︱ⅰ- ‖2、节奏练习:2/4 X XX ︱XX X ︱ XX XX︱ X· XX ︱ X - ‖二、导入:同学们,我们又要进行一场愉快的音乐之旅。
回想一下,有哪位老师对你做的每一件事情让你感动呢?令你难忘,你想对他说点什么什?(生讨论回答)播放课件,让学观看视频,体会老师的深情,师: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首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师板书课题)三、学唱歌曲:1、欣赏歌曲:回答:歌曲是用什么样的速度和情绪演唱的?(稍慢,深情地)2、师简介歌曲:这首歌歌颂了老师为培育一代新人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3、配乐朗诵歌词。
4、再次欣赏歌曲。
5、用la高音模唱歌曲旋律。
6、试填歌词。
解决问题:附点音符的唱法。
7、歌曲情绪指导:稍慢、稍弱的情绪,特别是“轻轻”两个字要唱得轻点,这样更能体现出你对老师的尊敬与赞美之情。
8、唱第二、三段,师指导。
9、随伴奏演唱歌曲,师给予指导评价。
四、拓展分组表现歌曲(以舞蹈、歌曲、绘画的方式)五、展现:师给予表扬:从同学们的表演当中,老师看到了你们对老师的爱,看着你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老师也很高兴。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同,这场愉快的音乐之旅即将结束了,老师很感动,其实老师爱你们每一个孩子,而你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是对老师的一种安慰,也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那么最后,你还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呢?构建智慧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孙桂芳智慧与有效犹如一对双胞胎,是紧密相连的,智慧的课堂一定是有效的,而有效的课堂必定充满智慧。
《老师的歌》 (三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时学习,体现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掌握比较常用的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辨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
识打下基础。
3、采访自己的老师并互相交流,感受老师的辛苦,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一片
热情。
教材组合:
第一课时:1、学唱《每当我过走过老师窗前》。 2、音乐知识——单纯音
符。 3、布置课外采访任务。
第二课时:1、学唱《甜甜的秘密》。 2、聆听《飞来的花瓣》。 3、听辨
练习。
第三课时:1、采访交流。 2、聆听《我爱米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感受学生
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已学过的单纯音符和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难点:1、一字四音的“啊”的演唱。
2、倒数第八小节的正确演唱。(敬 爱的)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一张纸、剪刀。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 组织 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
中,学生进教室。 2、师生问好。 熟悉歌曲旋律
二、 学唱 歌曲 《每 当我 走过 老师 窗前》。 1、导入与衔接。 2、看歌词,聆听歌曲的录音范唱。 3、按学生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词,有感情地朗读。 4复听歌曲,找一找最能体现歌曲情感的一句话:“啊,每当想起您„„”并学唱这一部分歌曲: (1)学唱这一部分歌谱。 (2)用“啊”进行歌曲模唱。 (3)难点的练习与纠正。 5、跟琴模唱歌曲。1—16小节用“呣”,后一部分用“啊”来模唱。 6、听老师范唱歌曲,同时用笔圈出一字多音的地方。 7、跟琴轻轻填词。 8、选出领唱同学,按教材要求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熟悉歌曲内容。
尊重学生喜好,培养主观意
识。
培养学生理解歌曲的能力。
掌握歌曲难点部分的歌谱,用
“呣”和“啊”来模唱,体会歌曲
高潮
培养填唱歌词的能力
注意、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三、 音乐 游戏: 分蛋 糕 1、导入。 2、游戏过程: (1)复习已学过的单纯音符:5、5-、5、5---、5 (2)把单纯音符的时值和蛋糕的大小挂上钩,(全音符=一个完整的蛋糕)。 (3)用白纸代替蛋糕,四人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进行讨论与比较。 (4)归纳得出:5--- = 5- + 5- 5- = 5 + 5 5 = 5 + 5 5 = 5 + 5 (5)全班抢答: 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四分音符? 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十六分音符? 四个八分音符等于一个几分音符? „„ 复习,加深印象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自己动手,加深理解
进一步理解各音符时
值之间的关系
发现规律,触类旁通
3、探究延伸:
(1)、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单纯音符有
怎样的规律?
(2)、想一想,休止符的规律是不是相同
的?
四、 结束 部分 1、课堂小结。 2、课外作业:采访自己的老师,并把采访
体会写下来。 3、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声中,学生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甜甜的秘密》。
2、聆听歌曲《飞来的花瓣》,感受全社会对老师的爱戴。
3、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附点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组织 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
中,学生轻唱歌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复习,加深印象
二、 聆听 《飞 1、从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起,导入歌曲的聆听。 2、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1)谈谈对歌曲最基本的印象(旋律、曲调特点、情绪、速度„„) 与上一课的内容与情感进行衔接。
渗透聆听的几大要素
表达学生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这首
歌曲,体会自己与
来的 花瓣》 (2)用自己的话说说歌曲名字的含义。 3、复听歌曲。 提问: (1)你是怎样理解这首歌曲的? (2)长大以后,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4、再一次听歌曲,请学生跟着录音轻轻唱。 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 演唱 歌曲 《甜 甜的 秘密》 1、导入:请学生说说与老师之间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2、初听歌曲,说说歌曲说了一件什么事? 3、学唱歌曲曲谱: (1)提示:观察一下,在歌谱的学习中,
我们应当注意什么?(休止符号)
(2)教师完整地范唱歌谱。
(3)指导学唱1——4小节。比一比谁能
唱好5——8小节?
(4)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谱。
4、学唱歌词。
(1)跟老师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用笔圈出一字多音的地方。
(3)听歌曲录音,找一找自己认为唱不好
的地方,让大家帮帮忙。并练一练。
(4)教师范唱歌曲。
(5)完整、正确在演唱歌曲。
5、分小小组讨论歌曲的演唱处理(包括律
动),并比一比哪个组唱得最好,最有感情。
说说身边的事,激发学
习兴趣
理解歌曲内容
学习歌曲1——8小节的歌谱,
抓住学习的重难点。
体会歌谱的连贯与完整性了解
歌曲节奏,降低学
习难度
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
再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再一次完
整感受歌曲从比较中理解、体会歌曲
情感
四、 听辨 练习 1、学生看谱,听老师弹奏各条旋律1——2遍,
心里记住每一条旋律的不同点。 2、合上课本,老师弹奏其中的一条,学生用手势来回答。 3、看谱视唱各条旋律。 交给听辨的方法
训练学生的旋律记忆
识谱练习
五、
结
束 部分 1、课堂小结。 2、师生道别。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每当我走过我师窗前》。
2、聆听《我爱米兰》。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3、交流采访结果,从身边的老师身上体会师生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聆听《我爱米兰》。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组织 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中,学生轻唱歌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体会单元主旋律,复习熟悉歌
曲
二、
聆听 《我 爱米 兰》 1、导入:如果把老师比喻成一种植物,你想到了哪一种,为什么?。。。 2、初听歌曲,谈谈歌曲中为什么把老师比喻成米兰?请见过米兰的同学介绍一下这种植物。 3、复听歌曲,说说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对老师的爱)你认为歌中哪几句特别能表达这种情感?并把那几句话唱一唱。 4、再听歌曲,老师范唱第二声部,体会与录音带中第一声部的区别,理解“二重唱”的含义。 5、再一次完整复听,学生跟录音轻唱。 发挥学生想像,说出理由,都正确结合歌曲,介绍米兰
根据学生理解,进行选择,
加强对歌曲的理解。
通过老师范唱,弥补磁带
的不足,加深学生对“二重唱”
的理解
三、 采访 交流 1、承上衔接。
2、各小小组自行交流,把本组成员的采访内容进行整理和完善。 3、小组交流,由小组长汇报本组的采访内容。 4、谈谈交流感想,体会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学生深切
体会,与老师的深情厚谊。从
而在情感上达到高潮
四、 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歌词。
2、选出领唱同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老师也
加入演唱)
复习歌曲,加深印象,同时体
会本单元的音乐主题
歌曲
五、
结束
1、单元小结。
2、师生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