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气象监测仪基本原理

环境气象监测仪基本原理

环境气象监测仪基本原理
环境气象监测仪基本原理

环境气象监测仪基本原理

农业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严重威胁这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水和生态环境,因此在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大背景下,加强和完善农业环境气象监测旧版的尤为重要了。利用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开展干

旱、洪涝、冷害等灾害的动态监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监测农业气象

灾害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建立高效、及时、准确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环境气象监测仪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改造升级,现代农业环境气象监测必须摆脱过去那种落后的检测方式和面貌,继而应用科技含量更高,监测精度更准、稳定性更好的环境气象监测仪来加强农业环境气象监测。它可以在野外独立完成对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

农业气象要素参数的全天候现场精确自动监测,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数据更

新,在它的帮助之下,农业工作者可以更加轻松的获取实时、历史气象数据,了

解气象的变化情况,实现地面观测与气象资料的有机结合,这样更加有利于完善农业环境气象监测,实现农业环境预测预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有效保证了各项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更加有利于维护农业原有的生态环境,为开展科学农业生产作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环境气象监测仪的帮助下,作物会生长的更好,产量和品质也会更高,符合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基本利益,因此受到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一、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工作原理:

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采用GPRS或GSM传输方式,主要适合于长距离之

间数据的收发。GPRS通讯方式是采集点采集数据后,通过GPRS或GSM上传网络,用户可利用任意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登陆并查看数据,农业环境监测站稳定可

靠,解决了同行业利用移动无线IP传输通讯经常掉线的麻烦。数据稳定可靠无

需担心突然断线,通讯费用按流量计费,适用于数据量大的应用模式。

二、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的传感器要素:

测定指标测量范围分辨率准确度

土壤墒情 0~100%0.1%±2%

土壤温度-40~100℃0.1℃±0.2℃

空气温度-40~120℃0.1℃±0.3℃

空气湿度0~100%RH 0.1%±2%

0~2000W/m 1W/m2±1W/m2射

0~359 1°±1°向

0~65m/s ±0.1m/s ±0.1m/s 速

降水量0~6553mm 0.1mm ±0.1mm

三、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其他选配的气象要素

大气压力、光照度、露点、直接辐射、日照、光合有效辐射、紫外辐射、蒸发、

二氧化碳等传感器

四、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功能特点

主机及传输部分:

1.数据直接上传到国家节水处的墒情监测系统网站。

2.主机实时显示采集数据,可设置数据存储和发送时间间隔。

3.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网络GPRS模式或短信GSM模式两种通讯方式传输。

4.短信远程设置功能:可通过短信设置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储存时间间隔和IP 地址,无需去现场操作。

5.带摄像头,可实时拍照并上传至系统。

数据查看模式: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网络提取,电话就短信提取,U盘提取等四种模式。

1.网络提取:可利用GPRS传输模式将数据传输至网络中,用户可通过任何一台

可上网的电脑查看数据或曲线图,曲线和数据都可下载到本地电脑中进行存储和

分析。

2.短信或电话提取:可发条读取数据的命令给主机,手机即可收到现场实时数据,也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来提取数据

3.可用U盘在主机上直接将历史数据导出

供电部分:

利用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将电冲入蓄电池,无论有阳光还是阴天都可不间断发送数据,特别适合在野外长期合作。

其他土壤仪器:土壤养分速测仪、便携式无线墒情综合监测仪、土壤酸度计、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水分、温度、盐分三参数速测仪、土壤水势测定仪、土壤

容重测定仪、土壤硬度计、土壤紧实度测定仪

公司简介: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托普云农潜心十二年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同时提供面向土壤、农业气象、种子、植物生理、植物保护、粮油食品等监测检测精准农业仪器装备。

迄今为止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70余项,软件登记证书18项,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院士工作站,研发实力强!受到多位行业专

家及行业领导认可,智能硬件及农业信息化应用遍及全国!

上市公司(股票代码:833692)、大品牌,质量信得过、售后有保障!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气象监测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气象监测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目录 1.项目背景 (1) 1.1前言 (1) 1.2需求与必要性分析 (1) 1.3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 (3) 1.4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4) 1.5本项目与其它相关部分之间的关系 (4) 2.指导思想 (8) 3.项目概况 (9) 3.1总体建设目标 (9) 3.2分系统建设目标 (10) 3.2.1地面气象观测分系统建设目标 (10) 3.2.2高空气象探测分系统建设目标 (10) 3.2.3大气成分观测分系统建设目标 (10) 3.2.4生态气候观测分系统建设目标 (11) 3.2.5海洋气象观测分系统建设目标 (11) 3.2.6通信网络分系统建设目标 (12) 3.2.7技术保障分系统建设目标 (12)

3.3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2) 3.3.1概述 (12) 3.3.2地面气象观测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2) 3.3.3高空气象探测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3) 3.3.4大气成分观测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4) 3.3.5生态气候观测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5) 3.3.6海洋气象观测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6) 3.3.7通信网络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6) 3.3.8技术保障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6) 4.系统功能 (16) 4.1总体功能 (16) 4.2分系统功能 (17) 4.2.1地面气象观测分系统功能 (17) 4.2.2高空气象探测分系统功能 (19) 4.2.3大气成分观测分系统功能 (21) 4.2.4生态气候观测分系统功能 (24) 4.2.5海洋气象观测分系统功能 (26) 4.2.6通信网络分系统功能 (28) 4.2.7技术保障分系统功能 (30) 5.系统结构 (31) 5.1总体结构 (31) 5.2分系统结构 (32)

中国气象局《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试行)》

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试行) (中国气象局 1998年5月) 本规定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以中气业发[1997]43号通知颁发,自1998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准确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提供气象服务,进行国际气象情报交换的基本依据。为确保这些资料准确可靠,长期稳定。特制定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被中国气象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列入气象探测站网的台站点。 第二条:对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一、基准气候站周围的建筑物、树木和其它遮挡物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的距离,必须为遮挡物高度的10倍以远; 二、基准气候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围墙)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100米以远; 三、经省级气象局论证确定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影响的各种源体,其与基准气候站边缘(围墙)的距离必须为500米以远; 四、观测场四周10米内不能种植高杆(1米以上)作物,以保证气流畅通。

第三条:对基本气象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一、基本气象站周围的成排(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建筑物、树木和其它遮挡物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遮挡物高度的10倍以远;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四周孤立(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 二、基本气象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100米以远; 三、经省级气象局论证确定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影响的各种源体,为观测环境有害的污染源,其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500米以远。 四、观测场四周10米内不能种植高杆(1米以上)作物,以保证气流畅通。 第四条:对一般气象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一、地面气象观测场围栏(外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3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距离成排障碍物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 二、一般气象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观测场围栏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50米以远。 三、经省级气象局论证确定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影响的各种源体,其边缘与一般气象站边缘的距离必须为300米以远。

智能农业气象监测仪FM-XCJC

https://www.doczj.com/doc/cf1717767.html,/ 智能农业气象监测仪:FM-XCJC 智能农业气象监测仪:FM-XCJC 概述: 智能农业气象监测仪是河北飞梦公司自己研发的一款集智能传感器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自动监测 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 能齐全,层次分明,接口简单,, 可扩展性高,可根据用户需要灵活 设定各参数的采样周期和存储周 期、巡测数据及分析数据等,广泛 应用于农业气象、水文地质、建筑、 农业温室、学校教学、科学研究等领域。 智能农业气象监测仪:FM-XCJC 突出性能参数: (1)满足野外作业需求,具有防风、防雨、防尘等功能,满足IP65防护等级。 (2)采集设定:可自由设定采集时间间隔,并可1分钟-24小时采集间隔任意设定。 (3)采集器:支持DC9~24V输入,电源具有防反接、抗脉冲群、防雷、防静电等保护措施。

https://www.doczj.com/doc/cf1717767.html,/ (4)数据存储:自带标准的SD卡座,支持扩展(最大64GB);自带标准的USB2.0接口,可以使用U盘进行数据的导出操作(免去必须携带电脑或是其他设备等繁琐的操作)。 (5)显示方式:主机采用高灵敏度液晶触摸屏显示,方便客户现场分析数据。 (6)扩展性能:支持多种尺寸TFT彩色液晶和LED显示屏等的即插即用实时显示数据。支持RS485传感器即插即用。(传感器支持MODBUS RTU通讯协议,通用型强)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功能扩展、屏蔽或接入其他传感器。 (7)数据存储及下载:系统可以独立运行工作,无需连接电脑等辅助设备及可完成参数设定、数据导出等功能。 (8)站点数据下载:支持RS485接口采集,支持SD卡、计算机直连、U盘进行数据下载。 (10)采集器软件升级:可通过U盘或SD卡实现主机软件自动升级。(节省客户的设备维护成本) (11)通讯方式:采集器同时支持GPRS、GSM无线传输方式,可将数据信息传输至指定的气象服务器(https://www.doczj.com/doc/cf1717767.html,),实现数据的远程控制和传输;可通过(支持90%的)智能手机(安卓系统)接收查看当前实时数据,并设定参数; (12)支持wifi及RJ45网络传输方式联接。(可选项)

吉林环境气象监测预报业务平台系统需求

吉林省环境气象监测预报业务平台系统需求 一、设计原则 (一)先进性 保证整个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应用国内最新产品和采用成熟、可继承、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 (二)实用性和完备性 系统应体现实用性,功能齐全完备,能与业务和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系统应易于操作、易于更新、易于管理,界面友好,数据组织灵活,能满足各层次用户的使用要求。 (三)标准化和通用性 系统设计应符合软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保证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数据编码的标准化、数据规范的标准化。 (四)安全性 (1)系统运行稳定,计算结果准确;不造成死机、“假死”等状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保证数据不外泄。 (2)系统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入侵,保护内部的相关的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分析数据。保障系统数据库以及系统本身不被攻击、盗取。 (3)系统具有有效的数据加密机制,保障数据在网络传输时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不良用户盗取或者丢失。 (五)灵活性 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今后系统的变化、服务的扩展和更新等变化因素,在数据库存储、数据库容量、发布终端管理以及系统功能方面都尽量以模块化、组件化的方式进行设计开发,保障系统的灵活度。 (六)可拓展性 随着终端和用户类型以及发布手段的不断增加和完善,预留可满足扩展的接口,便于以后业务拓展的需求。 三、建设内容要求

本系统主要建设内容是建立基于web的吉林省环境气象监测预报业务平台,服务器位于吉林省气象局,相关部门可以授权应用。此外还需建立为对该系统提供支持的数据库。 (一)整体框架 吉林省环境气象监测预报业务平台主要包括环境气象监测、环境气象预报、环境气象服务产品、预报质量检验以及帮助5个主要部分(子系统)。 (二)各子系统功能 1、环境气象监测子系统功能 环境气象监测子系统包括主要污染物实时监测和气象条件实时监测两部分。 (1)主要污染物实时监测 主要开发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警功能。查询功能要求在GIS底图上将吉林省现有的污染观测数据实时显示,需要显示的主要有吉林省气象局环境气象监测站点50米高度PM10、,PM2.5实时数据以及环保局目前网上现有的10个站点的6种污染物(PM10、,PM2.5、 SO2 NO2 、CO、O3)1小时、24小时浓度、IAQI以及AQI数据。 当日实时数据要求以曲线形式显示。 任意时段日值(浓度、AQI)查询以曲线图方式显示。 统计功能开发:可选取任意时段日值和小时值进行统计分析,可显示期间平均浓度、最大值、最小值。 报警功能:PM2.5达到或超过150微克/立方米或AQI达到或超过150(中度污染)立即报警。 (2)气象条件实时监测分析 主要开发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警功能。 气象条件实时监测主要包含烟、雾、霾、降水的实时监测以及环流形势、水汽、风、逆温、混合层高度、理查逊数、稳定度等气象参数分析实时观测。 烟、雾、霾提取人工站(3小时1次)报文以及WS报进行监测,实时显示当日出现情况(包括出现时间),并可按时间进行3小时间隔或选取任意日进行查询。一旦监测到雾、霾立即报警。 统计功能要求能统计任意时间段(日)烟雾霾出现情况。

环境气象监测仪基本原理

环境气象监测仪基本原理 农业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严重威胁这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水和生态环境,因此在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大背景下,加强和完善农业环境气象监测旧版的尤为重要了。利用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开展干旱、洪涝、冷害等灾害的动态监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建立高效、及时、准确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环境气象监测仪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改造升级,现代农业环境气象监测必须摆脱过去那种落后的检测方式和面貌,继而应用科技含量更高,监测精度更准、稳定性更好的环境气象监测仪来加强农业环境气象监测。它可以在野外独立完成对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农业气象要素参数的全天候现场精确自动监测,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数据更新,在它的帮助之下,农业工作者可以更加轻松的获取实时、历史气象数据,了解气象的变化情况,实现地面观测与气象资料的有机结合,这样更加有利于完善农业环境气象监测,实现农业环境预测预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有效保证了各项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更加有利于维护农业原有的生态环境,为开展科学农业生产作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环境气象监测仪的帮助下,作物会生长的更好,产量和品质也会更高,符合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基本利益,因此受到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一、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工作原理: 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采用GPRS或GSM传输方式,主要适合于长距离之间数据的收发。GPRS通讯方式是采集点采集数据后,通过GPRS或GSM上传网络,用户可利用任意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登陆并查看数据,农业环境监测站稳定可靠,解决了同行业利用移动无线IP传输通讯经常掉线的麻烦。数据稳定可靠无需担心突然断线,通讯费用按流量计费,适用于数据量大的应用模式。 大气压力、光照度、露点、直接辐射、日照、光合有效辐射、紫外辐射、蒸发、二氧化碳等传感器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近年来,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快速发展,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站已全部完成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作为综合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量大面广特点,并且由省级保障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市、县两级保障。随着对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新一代气象观测网络建设的规划,已建成1657个新型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全省乡镇全覆盖和618 个山洪地质灾害点气象监测,加上土壤水分观测自动气象站、交通气象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共同为气象预报预测、决策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是针对区域范围内,可能会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气象要素,进行长时间区域范围内不间断的准确监测而设计开发的一款标准区域气象监测站。主要应用于城市降水网络、山洪预警、森林生态、核电厂环境监测等应用。主要监测要素是雨量、风向、风速、太阳辐射、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 一、系统内容 该区域气象监测系统是方大天云设计的支持站点参数、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加密间隔、运行状态等信息的远程维护,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和日常维护工作。此外自动站可实现自动电源管理,数据自动

采集、存储、通讯、分析等功能,能够满足灾害性天气监测、降水过程加密观测及多种形式气象保障和气象服务的需求。 二、系统指标 风速 0~60m/s;精度:3%(0-35m/s);5%(>35m/s) 风向 0~359.9°;精度:±3° 降水强度 0~200mm/h;精度:5% 降水类型雨/雪 大气压力 300~1200 hPa;精度:±1.5hPa 空气温度 -50~60°C;精度:±0.2°C(-20~+50°C)‘±0.5°C(>-30°C 空气湿度 0~100%RH;精度:±2%RH 通讯接口 RS232/RS485,板载GPRS 供电方式交流220V/太阳能+蓄电池 工作环境温度 -50~+50℃ 工作相对湿度 0~100%RH 防护等级 IP65 可靠性免维护,防盐雾,防尘 功耗 3-30W 三、功能特点 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区域范围气象监测设备

网格化的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设计与实例研究

网格化的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功能设计与实例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供电质量可靠性指标的要求日益提高供电 可靠性,保证主网安全运行是电网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灾 害对电力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由于架空输电线路范围广,变电站设备多次暴露 在自然环境中。一旦暴雨、雷电、冰雪等气象灾害来临,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将 面临巨大考验。线路跳闸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安全生产。 关键词:网格化;电网气象;监测预警;实例 引言 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的实质是分析气象信息与电网故障的相关性研究是分析不 同数据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或非 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关系强度。如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 最后可以建立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关系转换模型。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在对网格气象数据和网格设备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网格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以电网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各种气象要素 对电网设备的影响,如受大风影响的架空线路、受强降雨影响的车站和房间分析,结合以往电网事故造成的气象条件数据,包括什么样的气象条件造成事故的因素、发生的事故种类、事故的影响等信息,决定未来气象条件下是否存在电网故障的 风险,从而达到电网气象监测和预警的目的。 1电网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构建方案 (1)系统建设目标 1.获取各种形式的气象源数据,如自动气象站、雷达估测降水量、基于网格 的精确预报等,实现对灾害性天气的精确监测和预报。 2.建立基于gis系统的网格气象平台,显示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和网格设备数据,直观显示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范围,准确定位灾害性天气影响的网格设备。 3.加强气象资料在每年汛期电网日常工作中的应用,通过系统分析汛期可能 受暴雨天气影响的重点防洪设备,使运行维护人员在重点检查、勘察、抢修中更 有针对性,故障排除和补救。 (2)系统建设原则 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用性建设,坚 持实践第一,具有可扩展性和前瞻性;二是采用气象部门和电力部门的标准和规范,紧密衔接基础业务;三是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统一;四是加强服务建设,保证 应用效果,加强电网指挥决策服务支持能力。 基于地理关系模型:系统基于完整、系统、准确的地理关系模型,以地理信 息数据为底层基础数据,将各类气象探测数据、预报数据、行政区域、电网基础 设施基础数据附加到地理属性上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地理 信息载体复杂的空间气象信息、属性数据和业务信息通过地图系统以地理的形式 直接显示出来。面向对象和所见即所得的设计和操作方法:系统以面向对象的方 式提供各种操作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操作方法”和“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接口”。 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和可视化技术的特点,以图形和动画的方式面对用户,信 息的表达更加直观高效,摆脱了用户不得不面对的大量枯燥的表格和文本信息, 从中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实现可视化、直观的显示。 围绕决策服务,不断完善各种气象探测基础设施,不断强化探测时空密度,

公园环境监控和传感器网络空气质量监测pm灰尘和异味的观测环保健康可视化气象站

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可保持环境合规性,高效运营并提前计划。我们一直坚信环境情报解决空气质量挑战的能力。我们的技术是10年来实施气象和空气质量解决方案以应对各种行业的复杂环境的经验的产物。空气质量是我们业务的核心。成功是您的核心。公园气象站的解决方案旨在供空气环保健康监测使用。我们将产品设计的重点放在您的特定要求上,因此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并直接获得实现运营目标所需的相关可操作信息。 我们基于云的空气质量管理系统旨在通过数据捕获,可视化,分析,预测和报告为您的运营提供可行的见解。市场上没有其他的空气质量解决方案能够以这种用户友好的实用形式为您的运营带来同样水平的科学和技术卓越成就。适用于多个行业的空气质量管理解决方案。公园空气质量解决方案非常适合跨不同行业的各种实时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要求。我们专注于将数据转化为行动团队的行动,与本地天气同时可视化多参数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以识别正在发生的问题,通过空气质量监测警报管理连续的环境监测系统,生成自动的空气质量合规数据,以报告您对环境的影响并向监管机构提供信息,使周围社区可以通过面向公众的界面提交空气质量,灰尘和异味的观测结果,确认或驳回社区空气质量,粉尘和异味投诉的责任,以便采取措施降低风险,访问历史数据以提高透明度并向利益相关者证明负责任的运营,确定可能的空气质量,粉尘和气味事件来源,确定周边社区的“热点”和关注区域,以避免进一步影响,通过详细评估CO2和NOx排放,更深入地了解机场的空气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提前72小时在您的站点上模拟空气质量和粉尘排放速率和浓度,使用高分辨率天气预报计划更好的时间进行排放活动,避免不利影响并就即将发生的风险向人员提供建议,运行多个操作方案以告知操作策略和排放控制方案,利用环境情报的力量来影响空气质量。

道路交通气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一、系统功能概述和用途 《道路交通气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是针对交通管理行业部门的应用需求,结合现代尖端计算机应用技术手段而研制成功的高性能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可自动实时监测大雾、低能见度、路面结冰、路面高温、大风、强降雨、降雪、冰雹等多种异常道路交通状况,可通过多种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及时向指挥中心报警,同时系统还可以将现场实时视频图像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指挥中心,使得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直观地观察现场实际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依据。 二、技术水平 本系统采用的设备和技术原理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 三、产品性能 1、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监测系统、处理系统和应用系统三个系统组成。 ①监测系统:由高速公路沿线的各个交通气象监测站组成,主要作用是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系统的原始数据; ②处理系统:由数据处理中心和交通气象管理部门的数据处理中心组成,主要作用是收集处理交通气象监测站的数据,管理各个应用子系统,是系统的处理核心; ③应用系统:由灾害天气应急处理部门、Internet浏览、用户短信、报警、 大屏显示组成,主要作用是提供给各级用户良好接口。

2、交通气象监测站模块组成 中央处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 传感器部分 电源管理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网络通信模块 雷电防护模块 3、交通气象站基本结构 本系统采用美国HAZE系列胶体电池,性能稳定可靠,充放电转换效率高。电池在太阳能方面的应用经常受到不良天气状况的影响,因而系统对电池的充电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基于此原因,充电电压的设定应该最充分考虑到可利用的充电时间长短等条件,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可能采用大电流充电, 对确保电池充足电是非常有帮助的。充电电流的设置范围变化较大, 可以是从0.01至5 I10, 但是, 充电电压必须严格限制在 2.3-2.4VPC每单格的范围。每天的放电容量在0.2C100以下的, 充电电压的设置为: 2.30-2.35VPC每单格。每天的放电容量在0.2C100以上的, 充电电压的设置为: 2.35-2.40VPC每单格。 (以上是基于环境温度为20oC的条件下的设置, 如果月平均温度在10oC以下, 则充电电压的设置应按温度每降低1oC,电压提高0.03V进行设置)。 12、防雷部分 防雷器件在气象观测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设备遭受雷击的情况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带有自恢复的特性。针对直击雷,一般采用施工安装避雷针的方式对设备进行保护;而感应雷则需要在各个接口进行防雷保护。因此,针对感应雷,设备包含完善的防雷措施,保护设备免受损害。

天气预报原理

天气预报原理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探)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准确地预报天气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天气预报的历史可以从最早的看云识天气和根据物像来推测天气开始,以后经历了单站预报,天气图预报,到目前的应用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先进的探测资料和用计算机进行天气预报的阶段。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气预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天气预报的种类按预报时效可大致分为:临近预报(1~2小时)、甚短期预报(2~12小时)、短期预报(12~48小时)、中期预报(3~10天)、长期预报(10天以上)等;按服务对象可划分为:日常天气预报和专业天气预报(如航空天气预报等);按预报范围可大致划分为区域预报和站点预报等。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在预报项目、预报时效、预报用语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目前制作天气预报主要采用天气学预报方法、统计学预报方法和动力学预报方法,以及由这三种基本预报方法相互结合形成的天气—统计预报方法、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和天气—动力预报方法等。 天气学预报方法(或称天气图方法):是以天气图为主要工具,配合卫星云图、雷达图等,用天气学的原理来分析和研究天气的变化规律,从而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制作短期预报。 数值预报方法(又称动力学预报方法):是利用大型、快速的电子计算机求解描

述大气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组来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制作短期预报,也可做中、长期预报。近几年还开始用来做气候预报。 统计预报方法:是采用大量的、长期的气象观测资料,根据概率统计学的原理,寻找出天气变化的统计规律,建立天气变化的统计学模型来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制作中、长期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 这三种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的主导思想不一样。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的发生,包含着必然性和偶然性,统计预报方法是从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具有偶然性这一点出发,认为天气变化是一种随机过程,在相同条件下不一定出现同样的天气变化,只能求出某种天气出现的可能性或概率。天气学方法和数值预报方法则从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具有必然性这一点出发,认为天气变化不是随机的,它满足一定的规律(如动量守衡、能量守衡、质量守衡等等),在相同的条件下应该发生相同的变化,根据大气某一时刻的状态,可以推算出其下一时刻的确定的状态。 目前制作天气预报常常是将这三种方法配合起来使用,将天气图、卫星和雷达图像、动力分析和统计分析、数值预报产品等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做出天气预报。

环境气象监测系统的功能特点及技术参数

环境气象监测系统的功能特点及技术参数 环境气象监测系统也称为小型气象站、小型自动气象站,专业用于采集空气中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气象参数。NL-5G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实现对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控、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系统也称为农林小气候采集系统、农林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专业用于采集空气中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气象参数。 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农林小气候采集系统技术参数: 太阳能板:10wp 备用适配器电源:DC9V/1A 整机功率:≤1.5W 存储容量:1M本地+4G(SD卡): 坐标精度:3位小数,±0.05分(≤50M):N:0~90 ° E:0~180° 防水等级:IP54 小型气象站/农林小气候采集系统可选配的参数如下: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含露点和不含露点两种)、数字气压传感器、数字光照强度传感器数字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数字CO2传感器、数字风向传感器、数字风速传感器、数字雨量传感器、数字地温传感器、数字土壤水份传感器、数字土壤盐分传感器、有效辐射总辐射传感器。 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农林小气候采集系统手持机功能:

1、采用不锈钢材料,防水性好。 2、大屏幕点阵式液晶显示,全中文菜单操作。 3、可时设置采样间隔,自动记录数据并存储。 4、内置SD卡,最多可存4000万组数据,即可在主机上查看数据,也可导入计算机进行查看。 5、意外断电后,已保存在SD卡里的数据不丢失。 6、探头具有一致性,最多可接十几种传感器。不同气象参数的传感器接口可以互换,不影响精度。 7、低功耗设计,运行时最低功耗仅300uA 环境气象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功能: 1、显示每种参数过程曲线趋势,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显示查看,放大、缩小功能。 2、具有设置超限区域着色功能,显示更直观,为客户带来更多便捷。 3、可将存储记录的数据以EXCEL格式备份保存,方便以后调用。 4、每种参数的报表、曲线图均可选择时段查询查看,并可通过计算机打印。 5、曲线坐标均可自行设置和移动,分析历史走向更清晰、时间把握更明朗。 6、完全兼容市场上所有的32位Windows系统。

便携式数字气象检测仪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便携式数字气象检测仪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以单片机AT89S8252芯片为核心的便携式数字气象检测仪,系统集成了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象参数的测量,其精度已经达到并超过普通气象测量的要求,通过系统机与测量单元的配合,将采集的数据显示在LCD1602上,为未来气象测量的小型化、实时化、便捷化与专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坚实保证。 首先,文中介绍了当前国内便携式气象检测技术的研究动态,分析了现有气象检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指出研制便携式、高性能的集成化气象检测仪的必要性。 其次,提出了便携式气象检测仪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使该系统真正实现 智能化,专业化。用智能温温度传感器SHT10实现对温度、湿度的检测,将温湿度信号通过传感器进行信号的采集并转换成数字信号,采用EC9-1传感器实现对风向、风速的检测,再选择单片机AT89S52芯片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基本 气象要素的测量和数据信息的现代化管理。 最后,设计了该系统的控制测量硬件电路及相应的软件,经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便携式气象仪实现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具有高精度,灵敏度,便捷及价廉的特点,适合于在各领域广泛应用。 关键词:便携:气象仪;风向;风速;温度;湿度;

环境在线监测期末试卷答案版

一、名词解释(10分) 1. 数据交换:在多个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为任意两个终端设备建立数据通信临时互连通路的过程称为数据交换。 2.CEMS系统:CEMS是英文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是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的装置,被称为“烟气自动监控系统”,亦称“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或“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3. 数据的有效性审核: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是指环保部门按照国家发布的标准、规范等对自动监测设备定期进行的监督考核,确定自动监测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所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即为通过有效性审核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 4. 零气:零气是指调整气体分析仪最小刻度的气体,以及进入分析仪时显示为零的气体。零气应不含有待侧成分或干扰物质,但可以含有与测定无关的成分。一般使用不含待测成分的高纯氮或清洁空气作为零气。零位调整就是使用零气调节分析仪的零点刻度。 8.零点漂移:采用零点校正液为试样连续测试,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的指示值在一定时间内变化的幅度。 9.量程漂移:采用量程校正液为试样连续测试,相对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的测定量程,仪器指示值在一定时间内变化的幅度。 二、填空题(20分) 1. 废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_现代传感器技术__、_自动测量技术__、_自动控制技术__、_计算机应用技术___技术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自动监测数据的采集系统。 2. 水质自动监测网国家网由__网络中心站_和_水质自动监测子站__组成。网络中心站设在_中国环境监测总站__,各水质自动监测子站委托_地方环境监测站(简称托管站)__ 负责日常运行和维护。为保证自动监测的数据质量,对在线监测系统必须定期进行_仪器校准_。 3.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包括__ SO2、_NO x、PM10 __、_O3 _。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监测项目包括_水温_、_ pH、_溶解氧(DO)、_电导率_、_浊度__、_高锰酸盐指数__、_总有机碳(TOC) _氨氮___。湖泊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监测项目还包括_总氮__和_总磷_ 。 4.数据交换操作包括__数字通道___、__模拟通道___、__开关量通道___。数据传输方式有__无线传输方式___、__有线传输方式___。(以太网方式) 5.气态污染物CEMS测量方法有_直接抽取法_、_稀释取样法__、_直接测量法_。 6.CEMS管理系统的参数设置的的内容有__标准曲线参数_、_速度场系数_、_皮托管系数_、_过量空气系数(a)_、_烟道截面积_、_污染物浓度和总量报表__。 7.在线自动监测仪器资质证书包括_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_、_进口仪器具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_、_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仪器检测中心适应性检测报告_、_具备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限国家已开展的认证产品)_。 8.在线监测系统包括_数据通讯平台系统_、_监测终端(污染源)仪器集成系统_、_运营维护系统(公司)_系统三部分。(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水质在线检测系统、污染源在线检测系统) 三、选择题(20分) 1. 通常连接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和采气管的材质为(B) A 玻璃B聚四氟乙烯 C 橡胶管 D 氯乙烯管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一、统设计原则 ?贯彻公安部关于“预防为主”、“人防与科技防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方针。 ?整个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先进,配置合理,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 ?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分布式监控,集中式管理,智能化设置、人性化操作。 ?系统中局部故障不影响系统全局的正常工作,系统稳定,易维护。 ?系统具备很强的扩展能力,为以后的系统更新、升级、扩展,预留了很大的空间。 ?多种网络接入方式,适合各种网络环境,应用领域广泛。 二、用户需求 1.气象观测站是采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重要场所,保障气象设备的安全,是气象工作的 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视频监控有效覆盖整个站区及仪表数据,能够无人抄送仪表,及远程观看场站情况。 3.监控系统要求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连续工作。 4.保证视频随时随地能够打开浏览实时图像,保证视频文件不间断录像。 5.采用高清网络球机,对站内进行大面积覆盖式视频监控,亦能够经过平台调整球机视角 观看局部细节,采用高清网络枪机或半球对特定区域进行监控,实时录像及传输,在雷达护罩处因有高温情况,采用耐高温65度的高清网络枪机或半球进项监控,各站点本地存储。 6.气象观测场所在的气象台站可提供基于内网传输到管理平台,并调用个前端数据进行存 储或观看。平台服务器IP地址映射出来,领导能够经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观看个点位情况,方便管理。 7.系统的管理采用分级权限,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 8.提供多级权限管理,参数调整设定,提供WEB浏览方式,共有27点。 9.中心站管理平台应能够提供录像、检索、播放等系统管理方式。 三、方案设计 3.1组网方式 视频采集、编码压缩、网络传输是经过内网光纤完成的。“前端监控点”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经过网络存储到本地硬盘录像机上,监控中心经过管理平台来观看各个前端图像,并对重要图像在中心进行存储。充分利用用户本地的网络环境,在网络连通到的场所,都能够随时随地、远程观看控制本系统的每个视频监控点。 3.2前端监测点 组成: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监视器。摄像头的视频网线或光纤接入硬盘录像机进行本地存储;监视器用于本地监控观看。视频数据经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完成统一管理、用户设置、权限分配、图像存储、联动报警等等功能。网络中的用户,经过网络连接到前端或硬盘录像机,进而实现控制镜头转动和拉伸的动作。 3.3监控中心 1.设备:管理平台一体机、解码器,监视器。 2.监视器:用于图像显示对角线尺寸为46"(16:9),CCFL背光模式,分辨率为1920×

浅谈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

浅谈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 商业性气象服务起步于20世纪初期,其业务主要是通过对公众基本气象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加工后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是由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的。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行业需要更有个性的气象服务。举个例子,对普通人来说,从公众天气预报得知近期有一股冷空气将经过某一地区,预知天气将转冷要多加件衣服也就可以了。可对一个虾农来说,这远远不够。他需要知道这股冷空气经过此地的更为精确的时间,强度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长,养殖场的水温会不会降到危及虾继续存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损失。这就是个性化的商业性的事情了。与普通天气预报不同的是,个性化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必需根据客户特定的需要将基本气象资料精细化再加工和具体化。又如矿井安全问题。矿井中的瓦斯浓度与其中的空气扩散速度有关,而扩散速度又与风向、气压等气象条件有关,如此小范围的气象服务也只有个性化的商业性气象服务才可能提供。 气象服务商业化是提高气象事业总体效益的有效途径。气象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科技服务行业,它为相关行业服务产生效益的科学依据是气象服务的基本原理。即根据气象因子对控制系统的制约关系,制作有专门针对性的气象信息,进而实施相应的气象控制工程,从而达到提高系统功效的目的。用户系统气象控制问题有两

类,一类是通过调控用户系统所处的气象环境使之处于更有利于提高效益的状态;另一类是通过调控系统的某些功能达到有效地趋气象之利、避气象灾害的目的。不同的气象调控问题和不同的气象调控目标,要求不同的气象调控工程。只有遵循气象服务的原理,根据气象因子对实际气象控制系统的制约关系,制作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进而实施相应的气象调控工程,才能达到提高该系统功能的目的。 为了遵循气象服务的原理,使气象产生应有的效益,气象服务必须为用户提供专门的个性化服务,才能使气象科技在用户那里产生实际的效益。也就是说,只有加速气象服务商业化,才能更充分兑现气象服务基本原理,提高气象服务总体效益,气象服务商业化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是:政、企分开,推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气象服务商业化符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思路,即国家鼓励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 国外的商业气象信息服务起步于20世纪初,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商业性气象服务呈现出迅速发展趋势。目前,国外开展商业化气象信息服务采用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商业化气象信息服务完全由国家气象部门承担。新西兰等国家采用这种模式,特别是在新西兰,各气象局对外也称气象公司,1992年起全面实施商业化气象信息服务,公司下设三个服务实

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

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 准确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提供气象服务,进行国际气象情报交换的基本依据。为确保这些资料准确可靠,长期稳定。特制定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被中国气象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列入气象探测站网的台站点。 第二条:对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一、基准气候站周围的建筑物、树木和其它遮挡物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的距离,必须为遮挡物高度的10倍以远; 二、基准气候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围墙)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100米以远; 三、经省级气象局论证确定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影响的各种源体,其与基准气候站边缘(围墙)的距离必须为500米以远; 四、观测场四周10米内不能种植高杆(1米以上)作物,以保证气流畅通。 第三条:对基本气象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一、基本气象站周围的成排(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建筑物、树木和其它遮挡物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遮挡物高度的10倍以远; 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四周孤立(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 二、基本气象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100米以远; 三、经省级气象局论证确定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影响的各种源体,为观测环境有害的污染源,其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500米以远。 四、观测场四周10米内不能种植高杆(1米以上)作物,以保证气流畅通。 第四条: 对一般气象站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一、地面气象观测场围栏(外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3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距离成排障碍物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

中国气象观测网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访问学者指导教师及对访问学者的具体要求 (2014年度) 学科专业指导教 师姓名 科研与技术开发方向 访问进 修期限 对访问学者的具体要求 环境气象王晓云雾霾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1年1、本科以上学历; 2、熟悉环境气象工作,有从事 相关工作的经历 大气探测李柏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研究1年1、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经 历及相关工作经验 微波辐射计应用、云雷达应用、天气 现象和能见度自动化观测技术马舒庆 1、微波辐射计应用研究 2、云雷达应用研究 3、天气现象和能见度自动化 观测技术标校技术研究 1年 1、大气探测或相近专业; 2、省里相关专业业务骨干,具 有资料分析能力; 3、有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能力 雷达程明虎雷达测量降水1年1、硕士以上学历 2、气象雷达相关专业 3、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 大气探测裴翀 雷达及自动站自动监控技术 研究1年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熟悉雷达及自动站设备信号 流程,能够运用多种编程语 言; 3、具有气象探测技术相关研究 经历及工作经验 保障高玉春 保障平台建设,雷达测试方 法,雷达技术研究1年 1、本科以上学历; 2、电子类、探测类或相关专业 3、熟悉设备保障的原理,具有 装备保障方面的实践经验; 气象探测曹云昌导航卫星气象应用 6个月— 1年1、硕士学历及以上; 2、测绘或计算机专业; 3、英文6级以上、工作年限2年以上

综合观测郭建侠 地面观测资料中探测环境影 响的诊断与模拟分析1年 1、本科及以上学历; 2、气象相关专业; 3、熟悉气象观测和观测数据; 4、有基层工作经验 综合观测吕文华 气象辐射仪器和观测方法研 究1年 1、大气探测及相关专业; 2、从事大气探测技术工作三年 以上; 3、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

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中草原生态气象监测

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草原生态气象监测 随着气候的发展变化,沙尘、险风、暴雨等对农田草原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对沙尘、险风、暴雨的监测、预警在气象观测活动中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草地资源做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倍受关注,我司秉承保护生态环境的职业素养和高度,把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开发列入重点项目,并投入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力量,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指标体系,用来指导实际工作中有关计量和评价方面的数据收集和积累工作。 FAMEMS900系列草原生态监测气象站是方大天云针对草原生态环境监测需求设计的一款草原公园、水源地专用生态环境监测站。通过对空气质量、全类型降水、土壤成分、土壤湿度、日照和辐射、氧气含量、负氧离子、二氧化碳浓度等草原生态环境关键指标的长期连续监测,定性定量反应湿地对生态环境改变的大气组分调节功能、水分调节功能、净化功能和局部小气候调节作用,为气候生态环境评价及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一、系统内容 FAMEMS900系列草原生态监测气象站是方大天云针对草原生态环境监测需求设计的一款草原公园、水源地专用生态环境监测站。通过

对空气质量、全类型降水、土壤成分、土壤湿度、日照和辐射、氧气含量、负氧离子、二氧化碳浓度等草原生态环境关键指标的长期连续监测,定性定量反应湿地对生态环境改变的大气组分调节功能、水分调节功能、净化功能和局部小气候调节作用,为气候生态环境评价及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FAMEMS900系列草原生态监测气象站支持直连RS232/RS485通讯和无线GPRS通讯。数据传输间隔可以在数据中心软件平台设置,最低加密间隔为1分钟。系统电源采用交直流供电方式,根据不同观测要素选配不同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铅酸蓄电池。自动气象站在特定地域还可以选配传感器加热设备及备用电源系统。整站机械结构方面主要采用铝合金主材,表面烤漆防腐防锈处理,机箱加防水密封工艺处理,确保了系统在野外长期工作情况下的稳定性能和外观情况,是区别于其他民用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系统指标 工作环境:-50 ~ + 50 ℃、0 ~ 100%RH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 >6000 小时 防护等级:IP65 ,防雷击、防电磁干扰、防盐雾腐蚀 采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采集器,智能化32位CPU 数据存储:128MB内部存储,约1千万个数据记录。支持扩展USB1.1,USB2.1存储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