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第1章-会计制度设计概述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13.02 KB
- 文档页数:57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代码0162 自考)考试题型(其中综合设计题主要出自具体业务的相关会计制度方面的设计,即第五章---第十一章,其中又以货币资金业务、存货业务和销售与收款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出题的概率最大,而单选、多选、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则各章节都可能出题。
)学习建议一是运用比较学习法。
因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企业各项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内容、范围、原则、程序、特点等方面,不同企业其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原则等有所不同,企业内部不同方面的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原则等也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共性。
故采用比较学习法,通过比较记忆,能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多做习题,尤其是选择题,帮助记忆。
因为本课程选择题占比为40%,而且选择题本身就是考核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涉及内容广,基本覆盖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
三是将后面几章里的相近的问答题放在一起背。
以其中一个为主,把其他章的不同之处记下来,通过比较来学习和记忆。
第五章---第十一章的具体业务的会计制度的设计每一章都包括制度设计的概述(目标与要求)、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相应的业务规程设计(即主要会计凭证的设计和会计凭证传递程序的设计等。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代码0162 自考)包括:设计内容、设计范围、设计原则、设计程序等第一章会计制度设计概述(主要包括:会计制度设计的对象即内容、原则、程序和方法)第一节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与对象一、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一)会计制度概念及其在会计管理中的作用1.会计制度的概念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指定的规范性文件。
2.会计制度的分类及特点(1)按会计制度本身的内容,分为:1、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特点:普遍适用性、内容的概括性和原则性、强制性;2、业务性会计制度:指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
《会计制度设计》串讲第一章会计制度设计概述第一节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与对象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指定的规范性文件。
按会计制度本身的内容,分为1、综合性会计制度: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特点:普遍适用性、内容的概括性和原则性、强制性;2、业务性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
特点:适用于某一类企业或某一类业务、可操作性强、技术性强、规范对象是会计工作的客体。
3、会计人员方面的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
特点:规范对象是会计行为主体,而不是会计业务;体现政府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模式和要求。
按设计权限分为1、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会计制度。
特点:适用面广、主要规范会计业务处理的共性问题。
2、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主体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
特点:适应面窄、适用性和针对性强。
按会计工作内容分为1、会计核算制度: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
业务性会计制度均属于会计核算制度。
2、会计分析制度: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特点:总结性、前瞻性或预测性、建设性。
3、会计监督制度:对会计核算结果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查和验证的会计规范。
特点:目的性强、监督性强、监督客体既有会计行为客体又有会计行为主体、实施效果具有惩前毖后的作用。
按适用部门和单位分为1、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营利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
特点: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循环周转规律。
2、预算会计制度: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也属此类。
特点:反映资金运动为预算资金的收支运动而不是循环周转运动。
《会计制度设计》讲义第一章概论一、会计制度的含义、种类和特点(一)会计制度的含义会计制度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包含政府部门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和企业部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是随着会计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会计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发阶段、随意阶段、准则阶段和法制阶段等4个阶段。
我国会计制度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统一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工作,逐步形成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为我国会计管理的一大特色。
(二)会计制度的种类1.根据会计制度制定的单位可分为统一会计制度企业内部会计制度2.根据会计制度提供的信息可分为财务会计制度(外向型会计制度)管理会计制度(内向型会计制度)(三)会计制度的特点1.目的性:即会计制度设计应达到经济管理和实现为有关方面提供信息之目的。
2.合法性:即会计制度不能违背会计法和会计准则,会计事务处理必须符合财经法规的要求。
3.系统性:即研究会计制度应遵循系统原则,将会计制度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4.实践性:即会计规范有很强的实践性。
5.强制性:即各单位对于会计制度的执行具有强制性,应负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二、会计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一)会计制度的意义会计制度是国家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活动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是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规章的分支。
(二)会计制度的作用执行会计制度应发挥的作用主要有:1.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2.保证会计及相关工作有序运转;3.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4.保证会计监控作用的有效发挥;5.保证会计人员行使职权。
三、会计制度设计的含义和意义(一)会计制度设计的含义会计制度设计是指用一定的理论、原则作指导,根据会计法规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运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全部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事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的工作。
第1篇一、课程概述会计制度设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通过对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方法及各类会计制度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为各类企业设计合理的会计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及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会计制度设计概述1.1 会计制度设计的概念与意义1.2 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与要求1.3 会计制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1.4 会计制度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章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2.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2.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2.4 会计记录与会计凭证第三章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程序3.1 需求分析3.2 制度设计3.3 制度实施3.4 制度评价与改进第四章会计核算制度设计4.1 会计科目设计4.2 会计账簿设计4.3 会计凭证设计4.4 会计报表设计第五章财务会计制度设计5.1 财务会计制度概述5.2 资产负债表设计5.3 利润表设计5.4 现金流量表设计第六章管理会计制度设计6.1 管理会计制度概述6.2 成本核算制度设计6.3 预算管理制度设计6.4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第七章会计电算化制度设计7.1 会计电算化概述7.2 会计软件选择与实施7.3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7.4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第八章会计制度设计的案例分析8.1 案例一:某制造企业会计制度设计8.2 案例二:某商业企业会计制度设计8.3 案例三:某服务业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三、教学要求1. 理解会计制度设计的概念、原则、程序和方法。
2. 掌握会计核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管理会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制度的设计方法。
3. 能够分析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需求,进行制度设计。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会计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程序。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会计制度设计的实际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