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 格式:docx
- 大小:19.28 KB
- 文档页数:6
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23引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提升创新能力的方法。
区域创新能力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趋势,为决策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前期研究回顾区域创新能力的定义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其涉及到技术研发、产业布局、政策支持、创新文化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关研究方法和指标在研究区域创新能力时,常用的方法和指标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等。
其中,创新投入包括研发经费、高级人才等;创新产出包括技术成果、专利数量等;创新环境包括政策支持、科研机构等。
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区域创新能力的概述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和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先进地区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如硅谷的科技驱动型创新、德国的工业化创新等;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在这方面相对较弱。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政策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等。
政策环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包括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力度、知识产权保护等;科技创新能力则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科技水平和创新活力;人才培养是创新能力的关键,包括高等教育水平、人才引进等。
典型案例分析以硅谷和中国华东地区为例,对比分析它们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以其独特的创新文化和生态系统而著名;而中国华东地区则以其产业集聚和政策支持成为全国领先的创新区域。
区域创新能力的趋势人工智能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热门的技术领域之一,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会改变各个领域的创新方式和生产方式,还会重塑区域创新的格局和地理分布。
科技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引导科技政策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政策和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美国的创新驱动战略、中国的创新2020战略等。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及现代社会的进步,企业对开发多样化的创新能力日益重要,而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被广泛用于政府决策、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
本文旨在介绍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并建议若干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其系统性和客观性。
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创新能力评价是一种以评价结果依据战略管理的指标,其目的是测定企业的创新能力水平,识别其发展方向,并有助于企业战略规划及企业未来发展。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知识资源、创新能力及自主管理。
知识资源指的是区域内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的人员、机构及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则是指企业能够利用该知识资源进行研发与创新的能力,而自主管理则是指企业能够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使研发创新获得有效落实。
进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具体步骤一般包括:第一,确定指标体系,采用质量成本技术指标、市场竞争能力指标、组织学习能力指标以及营销接近能力指标等;第二,确定评价标准,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指标以及应用程度、具体实施方式等,确定不同产业的不同评价标准;第三,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各项指标,对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第四,推出改进措施,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实施方案,进行行动跟踪。
三、改进建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目前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在系统性和客观性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统计分析。
现行的评价方法往往存在着计算结果不稳定、计算偏差多等弊端,因此,需要在统计数据分析过程中增加变量,提升数据处理技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2.提高客观性。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应当建立客观的评估标准,考核标准应采用行业成熟的评价参数,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及可信度。
3.加强管理。
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系统的管理,建立评价方法的标准化流程;另一方面,应当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系统的运行及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正确性。
四、结论总之,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能够帮助政府决策、企业战略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等工作,有助于改善商业环境及提高企业发展水平。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2020指标【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简介三、2020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四、2020 年中国各省区市创新能力排名五、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各省区市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每年都会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本文将结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2020》的内容,对 2020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二、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简介《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写的一份年度研究报告,旨在为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报告主要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五个方面,参照区域创新能力的各项评价指标,对全国各省区市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
三、2020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020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创造:包括科学研究产出、技术创新产出、知识产权产出等指标。
2.知识获取:包括研发投入、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平台等指标。
3.企业创新: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企业创新环境等指标。
4.创新环境:包括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合作等指标。
5.创新绩效: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指标。
四、2020 年中国各省区市创新能力排名根据 2020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各省区市创新能力排名前十名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天津、福建、辽宁、四川。
这些地区在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方面表现突出,为全国其他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五、总结总之,2020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从多个维度对全国各省区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结果(2023)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2.22•【字号】冀政办字〔2023〕137号•【施行日期】2023.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结果(2023)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激发县域科技创新工作争先进位,加快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我省组织开展了2023年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
现将《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结果(2023)》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对标先进、查找不足,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2月22日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结果(2023)根据《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5年)》(冀政办字〔2019〕9号)要求,我省组织开展了2023年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工作,监测评价结果如下。
一、总体情况(一)A类县(市、区)(共66个,以分数从高到低为序)。
石家庄市鹿泉区、保定市莲池区、固安县、玉田县、定州市、石家庄市栾城区、廊坊市安次区、景县、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市藁城区、三河市、渤海新区黄骅市、曲周县、唐山市曹妃甸区、石家庄市新华区、保定市徐水区、辛集市、清河县、保定市满城区、涿州市、衡水市冀州区、石家庄市裕华区、河间市、宁晋县、大厂回族自治县、安国市、正定县、石家庄市桥西区、赵县、威县、唐山市路北区、邯郸市肥乡区、唐山市丰南区、元氏县、东光县、泊头市、保定市竞秀区、安平县、唐山市丰润区、怀来县、永清县、衡水市桃城区、迁安市、邯郸市永年区、枣强县、成安县、任丘市、邢台市信都区、保定市清苑区、香河县、邯郸市邯山区、邯郸市复兴区、张家口市万全区、魏县、沙河市、邯郸市丛台区、唐山市开平区、巨鹿县、南皮县、秦皇岛市海港区、沧县、盐山县、涉县、平泉市、故城县、高碑店市。
1引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以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资源、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重要国家战略,它强调将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为京津服务、促河北发展”为宗旨,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提高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实现协同发展。
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河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京津等先进省市相比,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成为限制京津冀创新协同发展的一大短板。
准确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以及制约河北省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因素,提出促进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有助于打破河北省科技创新发展困境,推动科技创新水平跃上新台阶,深化京津冀创新协同发展。
2河北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河北省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河北省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616”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出台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等政策,不断增加科研投入,积极推动重大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科研人员数量迅速增长。
在“十三五”期间,河北省科研投入总量不断上涨,但投入强度较低(见图1),截至2019年,河北省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数量达到855家,技术合同成交额为666亿元。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中的数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效果,2015-2019年河北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持续上涨(见图2),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增强。
2019年河北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51.85%,较上年提高6.29%,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21位,较上年上升1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首次进入全国第二梯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70.71%,【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00202049)。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1.02.18•【字号】冀科企函〔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的通知冀科企函〔2021〕2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技局、雄安新区管委会改革发展局,石家庄、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做好2021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根据科技部《关于开展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的通知》(国科火字〔2021〕11号)、《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现将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程序和时限1.各地科技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全省“放管服”有关改革要求,深入推进企业服务便利化和“全网上、一站式”改革,坚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
2.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前往科技部政务服务平台(网址:)注册单位用户(法人)账号、选择办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提交《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表》,自主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
申请企业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所填报信息和上传文件的准确、真实、合法、有效性负责;在参与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及时与属地评价机构咨询联系。
企业提交《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表》受理截止日期为10月20日。
3.各市科技局、雄安新区管委会改革发展局、石家庄和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作为评价工作机构,及时对企业提交的评价信息进行形式审查,对信息完整且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交省科技厅,省科技厅于每月25日组织开展评审、公示和公告。
评价工作机构提交截止日期为10月25日。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一、研究背景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特定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区域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对于发挥区域创新的优势,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意义1. 促进区域创新发展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发现各个区域的创新优势和短板,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2. 提高经济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各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
3. 促进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是区域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可发现科技创新的不足之处,推动科技进步。
4.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评价内容1. 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推动区域创新的核心动力,该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出、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等指标。
2. 产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增长速度、产业技术水平等指标。
3. 人才创新能力人才是创新的重要支撑,包括高端人才数量、科研人员比例、人才集聚效应等指标。
4. 制度创新能力制度创新是保障创新发展的重要环境,包括政府政策支持、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指标。
5. 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率等指标。
四、评价方法1.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权重确定的层次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对多个指标进行定量评价,为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2. 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综合指标评价方法,通过将多个指标合成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降低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更有利于评价和比较。
3. 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可以用来探究影响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可以找出影响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和其影响程度。
怎么计算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一、整体指标
1、创新活动指数:由区域创新活动发起数、完成数、参与数、落地效果数组成,用指数表示区域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2、创新成果数量指数:由创新项目数、发明专利数、新产品、新技术数组成,用指数表示区域创新产出的数量。
3、创新成果经济价值指数:由创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创新引进收入、专利收益等组成,用指数表示创新产出给区域经济带来的经济价值。
4、创新服务支撑能力指数:由区域创新政策支持数量及覆盖程度、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以及创新人才数量等构成,用指数表示区域创新支撑能力的总体水平。
二、分类指标
1、市场化创新能力:包括投资者风险意识、创新融资渠道、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企业部署等;
2、知识资源化创新能力:包括科技成果开发利用、学术合作、科研机构人员配
置及运营情况等;
3、文化教育创新能力:承担文化投资、推出创新教育课程、促进各项创新部门的协作等;
4、政策法规创新能力:包括产学研协作创新政策的设计、政策的实施以及法律的保障等。
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统计学会关于河北省第十五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比结果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统计局
•【公布日期】2023.09.14
•【字号】
•【施行日期】2023.09.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统计
正文
河北省统计学会关于河北省第十五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
比结果的公示
在全省统计系统和广大统计科研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河北省第十五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圆满结束。
河北省统计局特邀五位教授组成专家委员会,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共评选出统计科研优秀成果:科研课题类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2项;论文类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2项;专著、教材和信息技术类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示。
联系人:高晗
联系电话:(0311)87044911
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统计学会
2023年9月14日河北省第十五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比结果
一、科研课题类
二等奖
三等奖
二、论文类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专著、教材、信息技术类
二等奖
三等奖。
邯郸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贯彻执行《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邯郸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1.10•【字号】•【施行日期】2024.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关于贯彻执行《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各县(市、区)发展改革局,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经济发展局: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冀发改高技规〔2023〕11号),请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附件: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邯郸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月10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发展改革委(局),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省有关部门: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优化提升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效能,更好地发挥对我省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我们对原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部分内容进行了必要调整,制定了《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12月27日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冀发〔2019〕4号)等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促进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据《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申报、建设、评价等管理行为。
本办法所称工程中心,是根据河北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全省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实施为目标,组织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建设的研究开发实体。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评价指标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通常使用多个指标来评估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
1. 科技创新投入:衡量地区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水平,包括研发经费占地区GDP的比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
例如,某地区的研发经费占地区GDP的比例为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100家。
2. 专利创新能力:评估地区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反映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例如,某地区去年共申请了1000项专利,其中500项已经获得授权。
3. 高等教育水平:考察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水平,包括大学数量、科研机构数量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
例如,某地区有10所高校,拥有5个国家级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0%。
4. 产业结构和创新密度:评估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创新密度,包括高技术产业占比、创新型企业数量等。
例如,某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40%,创新型企业数量为200家。
5. 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考察地区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力度,包括政府创新政策、科技园区数量和创新创业氛围等。
例如,某地区设立了5个科技园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
这些指标只是评价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一部分,具体的评价指标可能因报告的
目的和方法而有所不同。
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河北省,县域经济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全省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全面、可操作的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评估和提升我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科学性:指标体系应基于科学原理和理论,能够客观地反映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特征和实际情况。
全面性:指标体系应涵盖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支撑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县域科技创新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能够通过实际数据采集和计算分析来评估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动态性:指标体系应能够动态监测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变化,反映科技创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上述设计原则,本文构建了包含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支撑三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个二级指标的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如下:科技投入指标:包括科研机构数量、科研人员数量、科研经费投入等二级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县域内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和资源储备情况。
科技产出指标:包括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科技成果数量等二级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县域内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情况。
科技支撑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二级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科技创新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和推动作用。
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在实施该指标体系时,需要采集各县区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处理。
然后,利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评价等)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得出各县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同时,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各县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