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组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四组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四组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四组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5.沥青的化学组成对石油沥青性质的影响

5.1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的胶体性能的关系

?沥青中的饱和分含量不能过多,饱和分过多,将使沥青中分散介质的芳香度降低,不能形成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

?沥青中芳香分的存在是必需的,它的存在提高了沥青中分散介质的芳香度,使胶体体系易于稳定。

?胶质本身具有较好的塑性和粘附性,是沥青中必不可少的组分,它能使沥青质稳定的交融于体系中。

5.1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的胶体性能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沥青质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不仅与沥青质的数量有关系,同时还与沥青质与可溶质的组成结构有关。但沥青质本身的H/C比较低,相对分子量较大时,他就较难于溶胶中分散,也就更容易析出。当可溶质的芳香度较小时,胶质的含量不足,则沥青的胶束稳定性就会下降。由此可见沥青中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必须在数量上和性质上都能很好的保证沥青胶体体系的稳定,沥青才能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5.2四组分对沥青性质针入度、软化点、粘度的影响

?日本COSMO公司的田中晴等人对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物理性质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考察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高温粘度等指标与沥青组成及相对平均分子量的关系得出下表中的关系:

指标回归关系式相关系数

针入度P lgP=7.515-0.1164?AT?+0.060S

-0.123R

lgP=7.9131-0.1164?AT?+0.056

1S-0.1261R-0.0002?M

0.933?

0.934

软化点TR&B

TR&B=

20.82+1.40AT-0.56S+0.89R?

TR&B=

23.44+1.388AT-0.589S+0.883R

-0.002?M?TR&B=

101.17+0.64?AT?-1.41S+-0.78

A

0.982

?0.982

?0.979

120℃粘度η120

lg(η

120

)=5.630+0.10AT-0.062S+0.047

R?

lg(η120

)=2.021+0.109AT-0.028S+0.05

1R+0.003M

0.940

?0.969

注:S代表饱和分;A代表芳香分;R代表胶质;AT代表沥青质;M平均相对分子量由表中的内容可以看出:沥青中重质成分(沥青质、胶质)使针入度变小、软化点增加、高温粘度增加;轻质成分(饱和分、芳香分)使针入度增加、软化点降低、高温粘度降低;而对于针入度和高温粘度来说它与沥青的组成之间是指数关系,沥青组成发生很小变化就会对针入度和高温粘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沥青质的存在可以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质,但沥青质含量过多,会使沥青的延度大大降低,易于脆裂。

饭岛通过对大约20种沥青的研究得出:

?软化点=1.19AT-0.671*R-6.82×10-1×A-8.38×10-3×S+83.6

?由此可以看出沥青质对软化点的影响最大,随着沥青质含量的增加软化点增加。而胶质和芳香分增加时软化点稍有下降,饱和分含量增加软化点稍有降低。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沥青质降低针入度,增加软化点,增加高温粘度,芳香分和饱和分增加针入度,降低软化点,降低高温粘度;

5.3四组分对沥青延度的影响

?随着大量研究显示芳香分有助于改善沥青的延度。沥青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15和25度延度。

5.4四组分对沥青老化性质的影响

5.4四组分对沥青老化性质的影响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空气、温度、和阳光的作用会老化,老化后的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延度降低,这是因为沥青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主要是芳香分转化为胶质、胶质转化为沥青质,使体系中沥青质的含量增加,分散相增多,分散介质胶溶能力降低,导致沥青的胶体稳定性变差,使使用性能变差。在氧化老化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主要极性物质是酮、氧硫化合物、有少量的酸酐和羧酸产生。这些带极性官能团的物质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可合理的解释沥青老化产生的硬化。研究表明沥青中极性官能团物质的形成与沥青道路的破坏有很好的关系。具有高极性官能团物质的沥青在场地中容易引起早期破坏。因此四组分的化学组成对石油沥青的老化性质有主要的影响.

组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修订稿

组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5.沥青的化学组成对石油沥青性质的影响 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的胶体性能的关系 沥青中的饱和分含量不能过多,饱和分过多,将使沥青中分散介质的芳香度降低,不能形成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 沥青中芳香分的存在是必需的,它的存在提高了沥青中分散介质的芳香度,使胶体体系易于稳定。 胶质本身具有较好的塑性和粘附性,是沥青中必不可少的组分,它能使沥青质稳定的交融于体系中。 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的胶体性能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沥青质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不仅与沥青质的数量有关系,同时还与沥青质与可溶质的组成结构有关。但沥青质本身的H/C比较低,相对分子量较大时,他就较难于溶胶中分散,也就更容易析出。当可溶质的芳香度较小时,胶质的含量不足,则沥青的胶束稳定性就会下降。由此可见沥青中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必须在数量上和性质上都能很好的保证沥青胶体体系的稳定,沥青才能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四组分对沥青性质针入度、软化点、粘度的影响 日本COSMO公司的田中晴等人对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物理性质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考察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高温粘度等指标与沥青组成及相对平均分子量的关系得出下表中的关系:

注:S代表饱和分;A代表芳香分;R代表胶质;AT代表沥青质;M平均相对分子量 由表中的内容可以看出:沥青中重质成分(沥青质、胶质)使针入度变小、软化点增加、高温粘度增加;轻质成分(饱和分、芳香分)使针入度增加、软化点降低、高温粘度降低;而对于针入度和高温粘度来说它与沥青的组成之间是指数关系,沥青组成发生很小变化就会对针入度和高温粘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沥青质的存在可以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质,但沥青质含量过多,会使沥青的延度大大降低,易于脆裂。 饭岛通过对大约20种沥青的研究得出: 软化点=-*×10-1×A-×10-3×S+ 由此可以看出沥青质对软化点的影响最大,随着沥青质含量的增加软化点增加。而胶质和芳香分增加时软化点稍有下降,饱和分含量增加软化点稍有降低。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沥青质降低针入度,增加软化点,增加高温粘度,芳香分和饱和分增加针入度,降低软化点,降低高温粘度; 四组分对沥青延度的影响 随着大量研究显示芳香分有助于改善沥青的延度。沥青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15和25度延度。 四组分对沥青老化性质的影响

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用途

沥青材料 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所组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混合物,憎水性材料,结构致密,几乎完全不溶于水、不吸水,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因此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防水、防潮和防渗;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与砂、石等矿质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粘结能力,所制 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1.元素组成 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氧、硫、氮)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非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 2.组分组成 通常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与其工程性能有一定联系的几个化学成分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我国现行规程中有三组分分析法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两种。 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 1)油分为淡黄色透明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工难度。我国国产沥青在油分中往往含有蜡,在分析时还应将油、蜡分离。蜡的存在会使沥青材料在高温时变软,产生流淌现象;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脆硬,从而造成开裂。由于蜡是有害成分,故常采用脱蜡的方法以改善沥青的性能。 2)树脂为红褐色粘稠半固体,温度敏感性高,熔点低于100℃,包括中性树脂和酸性树脂。中性树脂使沥青具有一定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粘结力和延伸性增加;酸性树脂含量不多,但活性大,可以改善沥青与其它材料的浸润性、提高沥青的可乳化性。 3)沥青质为深褐色固体微粒,加热不熔化,它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软化点等。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硬度和温度稳定性提高。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沥青路面疲劳开裂的分析与防治

沥青路面疲劳开裂的分 析与防治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沥青路面疲劳开裂的分析与防治 一、前言 随着公路交通量日益增长, 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截至2006 年底, 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8 万km, 高速公路达万km。2007 年, 我国计划建成高速公路5 000 km 以上, 并确保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最后2 385 km 的建设任务。而沥青路面在整个公路网中的比例占到70%以上, 已经成为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结构形式。但是,经过多年的使用和观测表明, 许多高速公路通车一年后路面就出现严重的桥头跳车和早期损坏, 有的通车几年后由于损坏严重、疲劳裂缝过多就不得不进行翻修, 使其使用性能大大降低。因此对疲劳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 提出经济、合理、适用的沥青路面结构, 并从设计、施工和养护等多方面对防止疲劳开裂和路面破坏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使其在高等级公路和地方公路建设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开裂原因 随着传统的疲劳破坏理论的发展, 人们认识到,路面的破坏, 是由于荷载在路面材料中引起的重复加载疲劳应力, 超过了路面混合料的抗拉强度而发生的。美、英、苏、德等国, 根据十多年的大量试验,相继进行了基于疲劳强度理论在设计上的重大改革。并且, 目前各国沥青类路面设计仍主要沿用这种疲劳强度理论。 道路上的行车, 主要是汽车。汽车是路面服务的对象, 也是使路面结构破损、路基失稳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轴载的增大和公路上行车速度的提高、交通荷载的振动特性以及交通参数确定的合理性等交通荷载因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老化沥青性能试验研究

河南科技2012.10 上 性,富水性差。一级马道上长期泥泞。 (2)上第三系软岩孔隙裂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下部泥灰岩和黏土岩中,黏土岩一般具微透水性,泥灰岩一般具中等透水性,现地下水位高程约122m 。探槽在开挖过程多未见水,但停工之后槽底附近多沿裂隙向外渗水。上第三系基岩孔隙裂隙含水层组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和侧向迳流补给,以侧向迳流方式排泄。在局部岗丘地段,地下水埋藏较浅,以蒸发排泄为主。 三、工程地质评价 1.禹长二标SH (3)67+430~SH (3)68+500段,在渠道SH (3) 68+050附近地势最高,向上、下游缓倾,渠道左侧高于右侧,边坡 上部为土层,其下为中等膨胀的泥灰岩,多见有隐蔽的网状小裂 隙,下部为强膨胀的黏土岩,多见有原生裂隙发育,黏土岩的结构面强度低,出露高程不均,上、下游略低。膨胀岩的膨胀潜势空间分布不均匀。膨胀岩土遇水膨胀、干后收缩的特性对工程施工极为不利,影响边坡和地基稳定,特别是微裂隙发育、裂面光滑的黏土岩,一般具较强的胀缩性。结合现场膨胀岩土的地质特征、埋藏深度、地下水因素及施工因素,建议采用复合土钉墙或抗滑桩等防护工程措施。 2.膨胀岩(土)具有遇水膨胀、崩解、软化,失水干裂等特性, 崩解试验表明,其崩解耐久性属低或极低,说明岩膨胀(土)对软化及崩解作用的抵抗能力很低。目前该渠段多已开挖至一级马道附近,坡面预留有厚1~2m 的保护层,鉴于开挖期间降雨频繁,加之膨胀岩土的卸荷效应,坡体表层膨胀岩土体受降雨浸润影响,容易发生饱和软化或剥落松弛,冬季还伴有冻胀现象发 生,表层岩土多已风化成碎屑或泥化。为了预防浅层膨胀土的溜塌、滑坡及地面裂缝现象,建议尽量缩短膨胀岩土处理的工期,达到快速施工、及时封闭,保湿、压重、约束的目的。建议施工期间坡顶严禁堆载,严禁重载卡车通过或停放,雨季作好坡面防浸湿软化工作,基坑积水及时要抽排等,工程的预防保护工作要特别注意。 四、结论 膨胀岩多为极软岩,其矿物成分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和碎屑矿物,其中蒙脱石和伊利石,具有吸水量大,快速膨胀与收缩等特性,使膨胀岩土具有超固结性、多裂隙性和胀缩性的特点,局部尚存在层间结构面和软弱夹层等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低,对渠道边坡的稳定极为不利,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危险,对工程的安全运行影响很大,而且其处理难度、处理的工程量及投资也较大,因此,膨胀岩土的处理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而提出对膨胀岩处理的合理化、可行性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禹长二标膨胀岩边坡依据室内试验成果,并结合现场裂隙的统计结果,从水文地质条件、现场膨胀岩土的地质特征、埋藏深度及施工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后,提出了采用复合土钉墙或抗滑桩等防护工程措施的处理建议。在工程实际施工中采用了抗滑桩防护工程措施处理方案,抗滑桩设置于渠道两侧一级马道上,桩身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宽×高为1.5m×2.8m ,桩间距6m ,桩长15m ,桩顶高程与换填面底部高程齐平。这一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工程施工的 顺利进行。H K 据统计,2004年起,中国每年将有12%的沥青路面因老化而需要翻修,所废弃的沥青混合料多达1900万t ,而且这一数字还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沥青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了变废弃的沥青混合料为“宝”,人们开始用各种添加剂对老化沥青进行改性,以便进行回收利用。本文,笔者将催化裂化油浆、轮胎裂化油2种添加剂加入到老化沥青中,利用4组分法测定老化沥青组分的变化规律,并为筛选添加剂提供依据。 一、理论基础 1.4组分法。我国习惯采用4组分法,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 通用的沥青组分评价方法。4组分法即色谱分析法,该方法将沥青分解成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和胶质4种组分。这种组分试验方法的特点是试验速度快,组分与沥青结构关系密切,但试验操作的要求较高。 2.沥青老化理论。饱和分主要由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组成,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0~1000。沥青老化时,饱和分主要发生断链反应,生成低沸点的小分子,受热挥发引起含量 减少。当老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沥青质会发生开环、断链等反应,向饱和分和芳香分转化,使得饱和分含量几乎不再变化。芳香分主要是一些带环烷和长链烷基的芳香烃,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0~2000。老化时,芳香分含量总体变化趋势是减少的。老化开始0~5h 后,芬香分含量明显减少,这主要是由于芳香分受热缩合向胶质转化引起。胶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0~1000或更大。老化前期,胶质含量减少不明显;达到一定时间后,胶质含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此时芳香分含量基本不变,而胶质始终对热敏感,继续向沥青质转化。 综上可知,饱和分、芳香分和胶质的最终老化产物是沥青质。在老化过程中,饱和分含量变化量较小,芳香分和胶质含量减少,沥青质含量明显增加。饱和分主要受热分解挥发而导致含量减少,芳香分受热缩合向胶质转化,进而向沥青质转化。故沥青老化过程中主要变化的组分是胶质和沥青质。 二、试验研究 1.试验仪器。试验用到的仪器主要有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赵欢 任占伟 路桥建设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89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及其影响因素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疲劳特性的研究方法概括起来包括两种即现象学法和力学近似法。应用现象学法主要是进行疲劳试验,得出疲劳寿命与施加应力或应变的关系。力学近似法是将应力状态的改变作为开裂、几何尺寸及边界条件、材料特性及其统计变异性的结果来考虑,并对裂缝的扩展和材料中疲劳的重分布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它有助于人们认识破坏的形成和发展的机理。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现象学法力学近似法 1 概述 路面使用期间,在气侯环境因素和车轮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损伤逐渐累积,路面结构强度逐渐下降,当荷载作用次数超过一定次数之后,在荷载作用下路面内产生的应力就会超过性能下降后的结构抗力,使路面出现裂纹,产生疲劳断裂破坏。这是由于材料内部存在缺陷或非均匀性,引起应力集中而出现微裂隙,应力的反复作用使微裂隙逐渐扩展、汇合,从而不断减少有效的承受应力的面积,造成材料的刚度和强度逐步下降,最终在反复作用一定次数后导致破坏。材料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可用达到疲劳破坏时所能经受的重复应力大小(或称疲劳强度)和作用次数(称为疲劳寿命)来表示。疲劳破坏是当前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是指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其性质能保持稳定或较小发生变化的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是评价沥青路面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2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 疲劳破坏作为沥青路面的三大破坏形式之一,人们对其试验研究方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实际路面在真实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破坏试验,如美国的AASHO试验路,历时三年才完成;二是足尺路面结构在模拟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试验,包括环道试验和加速加载试验,如南非的重

沥青三大指标

开放性实验: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实验指导书: 石油沥青针入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以评价道路粘稠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并确定沥青标号。还可以进一步计算沥青的针人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计算当量软化点800(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计算当量脆点1.2(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二、实验仪器 1)针入度仪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砝码一只50g±0.05g,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解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以免碰撞针尖。 3)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对于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小于125mL。 4)恒温水浴:容量不小于10L,控温准确度为0.1℃。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小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处。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小于1L,深度不小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温度计:0℃~50℃,分度为0.1℃。 7)秒表:分度为0.1s。 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溶剂:三氯乙烯。 10)其他: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三、实验过程: 1)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2)制备试样方法 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 4)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5)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6)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的瞬时,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7)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 0.5(0.1mm)。 四、实验结果: 1)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

沥青路面施工应做哪些试验检测

沥青路面施工应做哪些 试验检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沥青路面施工应做哪些试验检测 沥青材料试验有:必检: 1、针入度试验 2、软化点试验 3、延度试验;按需要检测: 4、闪燃点试验 5、含蜡量试验 6、溶解度试验 7、密度试验 8、沥青老化性能试验 9、沥青粘附性试验 沥青混合料试验有:必检 1、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包括密度、比重、饱和度等指标测定) 2、沥青含量及混合料级配试验(沥青混合料抽提)按必要检测 3、车辙试验 4、低温弯曲试验 5残留稳定度(马歇尔)等 现场测试试验有: 1、摆式摩擦试验(要取消) 2、渗水性试验 3、取芯压实度试验

4、构造深度试验 5平整度试验6弯沉试验 施工前做:目标配合比,施工配合比,集料压碎值,沥青粘附性,沥青物理性能(三大指标)等 施工中做:沥青混合料筛分,马歇尔,抽提等 施工后:压实度,渗水,平整度,弯沉值等 以上是必须要做的,其他的看要求而定 集料压碎值,沥青粘附性,沥青物理性能(三大指标)每一批次一次 沥青混合料筛分,马歇尔,抽提施工中每天要做 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每一侧车行道)"面层总厚度代表值200米1点极值200米1点上面层厚度代表值200米1点极值200米1点压实度代表值200米1点极值200米1点 路表平整度标准差(平整度仪100米1点IRI每1km5点 三米直尺200米1点,各连续10杆宽度 有侧石50米1个断面,1车道1点 纵断面高程50米1个断面(1边一起测,1次3点(左、中、右) 横坡度50米1个断面 弯沉 回弹弯沉全线20米1点构造深度200米1点摩擦系数200米1点

四组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建文)

.沥青的化学组成对石油沥青性质的影响 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的胶体性能的关系 ?沥青中的饱和分含量不能过多,饱和分过多,将使沥青中分散介质的芳香度降低,不能形成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 ?沥青中芳香分的存在是必需的,它的存在提高了沥青中分散介质的芳香度,使胶体体系易于稳定。 ?胶质本身具有较好的塑性和粘附性,是沥青中必不可少的组分,它能使沥青质稳定的交融于体系中。 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的胶体性能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沥青质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不仅与沥青质的数量有关系,同时还与沥青质与可溶质的组成结构有关。但沥青质本身的/比较低,相对分子量较大时,他就较难于溶胶中分散,也就更容易析出。当可溶质的芳香度较小时,胶质的含量不足,则沥青的胶束稳定性就会下降。由此可见沥青中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必须在数量上和性质上都能很好的保证沥青胶体体系的稳定,沥青才能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四组分对沥青性质针入度、软化点、粘度的影响 ?日本公司的田中晴等人对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物理性质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考察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高温粘度等指标与沥青组成及相对平均分子量的关系得出下表中的关系: 指标回归关系式相关系数 针入度 - 软化点 = =-= ℃粘度η(η ) (η) 注:代表饱和分。代表芳香分。代表胶质。代表沥青质。平均相对分子量 由表中的内容可以看出:沥青中重质成分(沥青质、胶质)使针入度变小、软化点增加、高温粘度增加。轻质成分(饱和分、芳香分)使针入度增加、软化点降低、高温粘度降低。而对于针入度和高温粘度来说它与沥青的组成之间是指数关系,沥青组成发生很小变化就会对针入度和高温粘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沥青质的存在可以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质,但沥青质含量过多,会使沥青的延度大大降低,易于脆裂。 饭岛通过对大约种沥青的研究得出: ?软化点=-*××-××+ ?由此可以看出沥青质对软化点的影响最大,随着沥青质含量的增加软化点增加。而胶质和芳香分增加时软化点稍有下降,饱和分含量增加软化点稍有降低。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沥青质降低针入度,增加软化点,增加高温粘度,芳香分和饱和分增加针入度,降低软化点,降低高温粘度。 四组分对沥青延度的影响 ?随着大量研究显示芳香分有助于改善沥青的延度。沥青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和度延度。 四组分对沥青老化性质的影响

沥青四组分

沥青四组份测定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适用于渣油及沥青的测定。将被分析物分成连续的四组分,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是用经过处理的氧化铝作吸附剂,以冲洗法进行分离。石油醚冲出物为饱和烃,最后以苯:乙醇(1:1)--苯—乙醇反复冲洗出沥青及胶质。当沥青及胶质大于10%时,先测定沥青质,再将去掉沥青质的部分进行分离,最后冲出物为胶质。 二、仪器与试剂 1、吸附柱;小号内径;11—12毫米,长;600毫米。大号内径; 20毫米,长;1000毫米。 带循环水夹套,上部有贮料器,长度指吸附段部分。 2、超级恒温水浴。 3、真空干燥箱。 4、量筒;2 5、50、100毫升。 5、三角烧瓶及流出弯管,均带磨口。 6、氧化铝;中性100—200目上海五四农场化学试剂厂生产。 氧化铝的活化;将氧化铝放于瓷蒸发皿中,在500℃高温炉中加热6小时后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冷至室温后尽快倒入已称重的细口瓶中,以减差法称出氧化铝的重量用移液管加入,按Al2O3重量的1%的蒸馏水,塞上橡皮塞,摇动5分钟,再放置至少24小时后备用。在处理与存放氧化铝过程中要避免吸水。 7、苯;化学纯 8、乙醇;化学纯 9、石油醚;60—90℃(脱芳) 三、操作方法 1、用小号吸附柱时,在恒重过的三角烧瓶中准备称量油样,如果 沥青质加胶质的总量(或脱出沥青质后的胶质量)在40%以上称取0.5—0.4克(称准至0.001克)如沥青质加胶质含量小于40%称取1克。 2、开动超级恒温浴的加热及循环系统,控制水温在50±1℃。 3、在洗净及干燥过的吸附柱的下部塞上少量棉花用漏斗从上端加

入40±0.1克处理过的氧化铝,并同时用橡皮头轻轻敲紧。 4、将油样微热熔化,加入10毫升石油醚溶解。 5、从吸附柱上端加入30毫升石油醚,使氧化铝予湿,待石油醚进 入氧化铝后再加入稀释的油样,油样进入氧化铝后再加如少量氧化铝。 6、在吸附柱下端放一个25毫升的量筒,然后加入下列溶剂 石油醚 80毫升接饱和烃馏分 苯 80毫升接芳香烃馏分 苯-乙醇(1:1)80毫升 苯 40毫升接沥青质及胶质馏分 乙醇 40毫升 7、柱底首先馏出的20毫升为石油醚,不为回收,仍可作为冲洗用, 以后用100毫升三角烧瓶接收,冲洗石油醚时接受饱和烃馏分,冲洗苯时接受芳香烃馏分,以后馏出的为胶质,沥青质馏分,馏出速度为3—5毫升/分若流速太慢,用双连球加压调节。 8、饱和烃应为无色溶液,芳香烃馏分为棕色,胶质,沥青质馏分 为黑色。在冲洗石油醚及苯时,黑色带不应馏出,如果黑色带流出,说明氧化铝用量不够,应加大氧化铝与油样之比。 9、将冲出馏分在水浴上赶出溶剂,水浴温度在95—98℃. 赶溶剂时,三角烧瓶中的溶剂,不超过一半,如太满易冲出损失。 10、溶剂基本蒸干后,再将三角烧瓶放入真空干燥箱,在100℃和 400-500毫米汞柱,真空度(相当于260-360毫米汞柱残压)保持一小时,取出后在室温冷却半小时称重,计算各组分占渣油或沥青的百分数。 11、吸附分离的回收率一般在90-96%,损失量主要是由于沥青质、 胶质不能完全脱附,计算时,沥青质、胶质用减差法计算; 沥青质+胶质(对脱沥青质样品则为胶质)%=100-(饱和烃+芳香烃)% (胶质+沥青质)%-沥青质%=胶质% 12、如用大号吸附柱,则装氧化铝80克油样及溶剂量如下; 油样1克 Al2O3 油=80;1

沥青的三大指标

2014.5.14晚上 沥青的三大指标 1.沥青的准备工作:热沥青、涂有凡士林的玻璃底板 ①沥青的针入度:针入度仪、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盛样皿、恒温水槽、平底 玻璃皿、温度计(0~50℃温度为0.1℃)、秒表、盛样皿盖、三氯乙烯溶剂、刮刀、电炉、5℃水 ②沥青延度试验:八字试模(由两个端模和两个侧模)、温度计(0~50℃温度为0.1℃)、 刮刀 ③沥青软化点试验:软化点试验仪、钢球、试样环(黄铜制成)、钢球定位环、金属支架、 耐热玻璃烧杯(800~1000ml)、温度计(0~80℃)、加热电炉、试样底板(涂有凡士林)、恒温水槽、刮刀 2.试验: ①取热沥青浇筑放好的八字模、盛样皿、试样环、模浇筑好后记录时间 盛样皿(针入度)浇模时间7:0 放置一个半小时后【8;30】电热恒温水浴(25℃) 智能数控沥青针入度仪结果:88.4、92.5,结论沥青合格。【允许差小于4】 {90号沥青针入度80~100mm} 试样环(软化点)浇模时间7:07 (7:37)刮模(7:40)5℃水15min 全自动沥青软化点试验器加热至小球掉落(7:57)时记录其温度,结果(42.5℃、44℃)平均值43.25,故该沥青符合要求。{90号沥青技术要求规定C级沥青不得小于42℃} 八字模(延度)浇模时间7:07 1个小时后(8:14)刮模(水15℃)调温调速沥青延伸仪(放置一个半小时)开动延度仪,结果>100cm,所以该沥青延伸度符合要求。{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规定5℃延度不小于100cm} 特别注意事项: ①涂凡士林时只涂侧模 ②针入度实验时先调好5℃水,再将试模放入水中;扎针时候扎三角形状 ③融入度实验时小球要放好。

公路沥青修补材料的性能试验分析

公路沥青修补材料的性能试验分析 作者:郝丕琳 来源:《名城绘》2020年第07期 摘要:近年来,公路工程发展迅速,沥青路面若产生裂缝,需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进行修补作业,在参考类似工程经验的同时,还要采取合适的试验方法。从材料的类别来看,以改性沥青居多,试验人员可参考行业内与沥青性能有关的试验,并考虑路面性能要求,综合上述因素明确检测内容,提出合适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公路沥青;修补材料;性能试验分析 引言 沥青路面经过长时间持续的使用,难免出现一些病害,为防止病害不断发展,造成更严重的损坏,必须及时修补。在路面修补方面,过去常采用铣刨摊铺工艺,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高、周期长、污染严重。对此,热再生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为沥青路面修补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途径。 1 施工工艺 (1)施工开始前,对待施工车道予以暂时封闭,并做好交通布控,然后对封闭的车道路面进行全面清洁。(2)为了使施工中的边界始终保持顺直,开工前应确定基准线,也就是热再生机械设备进行行走时的基准线,当有标线时,可直接将其作为基准线。但这一基准线必须保持顺直与平滑,使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可以清楚的看到,以便于机械设备的控制。(3)开工前,根据施工工艺要求使车辆就位,然后对热再生机械设备进行预热,将长明火安全点燃。车辆的驾驶员应将行走标杆确定好,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成,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报现场负责人。(4)待所有准备工作均已完成后,方可施工。现场的加热设备按照要求依次前进,加热方法建议采用热辐射,因为这样能防止将路面烧焦,避免路面损伤的出现。将加热墙点燃以后,现场的辅助人员应检查加热墙是否处在正常状态,同时时刻观察。在车辆前进的过程中,行驶导杆应始终沿着标线前进,中途不允许改变方向与速度,现场的辅助人员必须做好检查工作,为车道的驾驶员提供正确指导。上述工作完成后,组织热再生机械设备进场施工,加热时要对加热工艺进行严格控制,所有加热车辆均按统一速度匀速前进,并对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为防止热量产生散失,可以在车辆的底部与相邻两辆车中间设置保温板,以此使加热温度及温度都能达到施工基本要求。 2 公路沥青修补材料的性能试验

沥青化学四组分分析法

沥青化学四组分分析法

沥青化学组分(四组分法)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采用溶剂沉淀几色谱柱法进行道路石油沥青的四组分成分分析。 2 仪器与材料技术要求 2.1 沥青质抽提器:由球形冷凝器及100mL抽提器组装而成。 2.2 玻璃吸附柱:外面带夹套,热水循环保温。 2.3 真空干燥箱。 2.4 高温炉:0~1000℃。有自动温度控制器。 2.5 恒温水槽:控温准确度为1℃。 2.6 磨口锥形瓶(200~250mL)、磨口冷凝器、磨口弯管、牛角管。 2.7 量筒(20mL、50mL、100mL)。 2.8 氧化铝:层析用、中性,粒度0.15~0.75mm(100~200目),比表面积大于150㎡/g ,孔体积250mmm3/g。 2.9 石油醚:60~90℃,分析纯。 2.10 正庚烷:分析纯。 2.11 甲苯、无水乙醇、丙酮、分析纯。 2.12 硅胶:细孔、粒度0.42~0.15mm(40~100目)。 2.13 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1g、1mg、0.1mg各1台。 2.14 定量滤纸:中速φ110~125mm。 2.15 干燥器。 2.16 电热板(电热套)。 2.17 其他:瓷蒸发皿(300mL)、吸液管、蒸馏水、大细口瓶、玻璃漏斗、漏斗架、二联橡皮球等。 3 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3.1.1 将沥青质测定器、玻璃吸附柱、锥形瓶等洗净,锥形瓶编号,并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其质量,准确至0.1mg。 3.1.2 活化氧化铝:将氧化铝倾入瓷蒸发皿,并置于高温炉(500℃)中加热6h。然后,取出瓷蒸发皿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将氧化铝装入已称质量的细口瓶中,并用吸液管加入氧化铝质量1%的蒸馏水,塞紧橡皮塞。剧烈摇动瓶中氧化铝及蒸馏水5min,放置24h备用。活化后的氧化铝一般可使用两周,时间较长或已吸水者,需要重新活化处理。 3.2 实验步骤 3.2.1 用四组分法分析沥青化学组分的流程如下所示,途中溶剂用量为每克试样的用量。 3.2.2 沥青质含量测定: 1)在已称量为恒重的磨口锥形瓶(1 号)中,称取试样1g±0.1g(m)(对沥青质小于10%的试样)或0.5±0.01g(对沥青质大于10%的试样),准确至0.1mg。注入正庚烷,用量为每克试样60mL。将锥形瓶与冷凝器连接好,用电热板或电热套加热回流0.5~1h,稍冷却后取下锥形瓶,盖上塞子,在暗处静置1.5~2.0h。 2)将锥形瓶(1号)中的正庚烷溶液用定量的滤纸慢慢地过滤至另一锥形瓶(2号)中,再用热正庚烷(60~ 70℃)30mL将锥形瓶(1号)中的沥青质残

沥青四组分分析的实验研究

沥青四组分分析的实验研究 摘要 石油沥青广泛应用在道路建设中,不同的加工工艺使得沥青的组成成分不同。本文主要利用四组分分离法,考察了沥青中不同组分对沥青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和动力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沥青的化学组成决定了沥青的使用性能。沥青中油分越多、沥青质越少,软化点和60℃动力黏度越小,25℃针入度越大;沥青中的胶质越多,10℃延度越大。 关键词:四组分;针入度;软化点;延度 1前言 沥青是有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一般可分为天然沥青、石油沥青和焦油沥青三大类。道路沥青主要是石油沥青。沥青组分是不同领域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将沥青混合物划分为几种组分。我国道路沥青一般分为四种组分: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饱和分[1]。沥青的每一组分都反映了沥青的不同性质,组分划分有利于研究沥青的性质[2-4]。 沥青中的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形式如图1所示[1],其中饱和分和芳香分统称为油分。沥青的化学组分不是简单的混合或溶解,大多数沥青都是以胶体溶液的形式存在。按照胶体结构理论,沥青是以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沥青质为中心,在周围吸附了一些极性较大的胶质形成胶团,分散在油分中。 2试验部分 2.1 原料 实验原料为6个连续批次的金陵70#A重交沥青(分别编号为A、B、C、D、E、F)。6组重交沥青样品的25℃针入度、软化点、10℃延度和60℃动力粘度指标如表1所示。

图1 沥青胶体结构 表1 重交沥青指标 编号针入度/0.1mm 软化点/℃延度/cm 动力黏度/(Pa·s) A 68.1 48.4 29 220.5 B 64.9 48.6 26 244.1 C 65.2 48.9 29.2 227.9 D 66.1 48.9 27.3 221.9 E 69.8 48.7 25.8 216.8 F 69.4 49.5 33 211.4 2.2 实验内容 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分别测量6个重交沥青样品的四组分含量,分析沥青的组分对重交沥青性能的影响。 3实验结果与讨论 6组重交沥青的四组分含量如表2所示。 表1 6组重交沥青样品的四组分含量 编号ω饱和分/ % ω芳香分/ % ω胶质/ % ω沥青质/ % ω油分/ % A 9.00 60.13 20.84 10.01 69.13 B 15.40 57.40 14.70 12.40 72.80 C 13.70 54.13 20.14 11.47 67.83 D 13.77 56.80 18.14 10.17 70.57 E 15.74 56.36 16.00 9.38 72.10 F 14.60 52.70 22.72 9.12 67.30

四组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5.沥青的化学组成对石油沥青性质的影响 5.1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的胶体性能的关系 ?沥青中的饱和分含量不能过多,饱和分过多,将使沥青中分散介质的芳香度降低,不能形成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 ?沥青中芳香分的存在是必需的,它的存在提高了沥青中分散介质的芳香度,使胶体体系易于稳定。 ?胶质本身具有较好的塑性和粘附性,是沥青中必不可少的组分,它能使沥青质稳定的交融于体系中。 5.1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的胶体性能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沥青质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不仅与沥青质的数量有关系,同时还与沥青质与可溶质的组成结构有关。但沥青质本身的H/C比较低,相对分子量较大时,他就较难于溶胶中分散,也就更容易析出。当可溶质的芳香度较小时,胶质的含量不足,则沥青的胶束稳定性就会下降。由此可见沥青中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必须在数量上和性质上都能很好的保证沥青胶体体系的稳定,沥青才能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5.2四组分对沥青性质针入度、软化点、粘度的影响 ?日本COSMO公司的田中晴等人对沥青的化学组成与沥青物理性质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考察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高温粘度等指标与沥青组成及相对平均分子量的关系得出 由表中的内容可以看出:沥青中重质成分(沥青质、胶质)使针入度变小、软化点增加、高温粘度增加;轻质成分(饱和分、芳香分)使针入度增加、软化点降低、高温粘度降低;而对于针入度和高温粘度来说它与沥青的组成之间是指数关系,沥青组成发生很小变化就会对针入度和高温粘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沥青质的存在可以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质,但沥青质含量过多,会使沥青的延度大大降低,易于脆裂。 饭岛通过对大约20种沥青的研究得出:

沥青综合性能试验仪技术参数介绍

沥青综合性能试验仪技术参数介绍 沥青综合性能试验仪是多功能沥青混合料综合试验机,本试验机采用主机和控制一体式设计,采用了双传感器设计,带伺服系统; 可以的控制任何加载速率,除了可以完成常见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实验外,它还可利用多种仪器附件用于测定各种土工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间接抗拉强度(劈裂试验)承载比试验(包括浸膨胀量测定),还可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热稳定性和抗塑性流动的性能—稳定度和流值(马歇尔试验)以及其它多种需要施加垂直载荷的试验。 沥青综合性能试验仪参数: 仪器zui大额定载荷:100KN(30KN可选)。 丝杠盘zui大移动距离:200mm。 电动机规格:220V、1KW、2000r/min进口伺服电机。 机动速度:0.2mm/min-50mm/min可调;1mm,2mm,5mm,10mm,50mm速度直接可选(仅对配备伺服系统的版本有效)。 压力通道1量程:100KN(10T)。 压力通道2量程:30KN(3T)。

分辨率:0.01KN。 压力精度:0.5%。 位移传感器(双通道)量程:15mm。位移传感器分辨率:15mm:0.001mm。位移传感器精度:优于0.5%。 电源输入:三相380V±10%。 整机功耗(控制系统):30W(Max)。辅助加热器功率:2000W。 压缩机功率:1000W。 控温精度:0.5℃,分辨率:0.1℃。恒温范围:-25℃~70℃。 外形尺寸:1216mm×640mm×1750mm。环境温度:≤30℃。 相对湿度:≤85%。 整机功耗:4KW。 仪器净重:500kg。

电源电压:380v三相四线。 沥青综合性能试验仪主要功能: 内置USB主机接口,内置USB接口的彩色喷墨打印机驱动,可以完成试验结果和曲线图打印输出(选装)。 内置微型打印机驱动,可以连接微型打印机输出试验结果以及简单的曲线图(选装)。 内置数据存储功能,可以保存试验参数,试验类型,试验编号,试验结果,试验曲线数据流等共计10组数据,并且可以在液晶屏上直接查看。 压力,位移均可以设置15个停机点,可以检测破碎点,峰值,并可以通过设置,可以将部分功能关闭,通过压力量程选择,记录点设置,暂停功能,破碎点检测等功能组合,可以完成绝大部分材料的试验要求。 仪器自动控温,目标温度可以在-25℃~70℃之间任意设定。 可以连接PC机,使用《沥青混合料试验系统软件》可以完成实验的操作,计算,报表打印等功能。 本仪器可以脱离PC机独立运行,但是对于未安装微型打印机的仪器,则不能打印试验结论; 建议连接PC机,使用强大的PC软件来完成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获得更的试验结论和完整的报表数据。 240×128大屏幕液晶显示,数字键盘,液晶屏上可以显示完整的试验数据和实时试验曲线。内置嵌入式实时OS,模块化软件设计,菜单式操作,操作简单明了,功能

沥青三大指标和四组分

沥青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黏度等沥青检测指标代表了沥青的什么性能?沥青黏度和稠度的区别? 1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以评价道路粘稠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并确定沥青标号。还可以进一步计算沥青的针人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计算当量软化点800(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计算当量脆点1.2(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2测定沥青的软化点,可以评定粘稠沥青的热稳定性。 3测定沥青的延度,可以评价粘稠沥青的塑性变形能力。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延度。4稠度:表示沥青的稀稠程度。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者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粘滞度。 a)旋转粘度、毛细管粘度、稠度本质上都是剪应力与剪变率的比值,对于具有牛顿流体特性的高温时基质沥青,它们属于绝对粘度的范畴;但是对于表现为非牛顿流动特性的改性沥青而言,三指标属于表观粘度的范畴,仅仅反映了特定测试条件下沥青的粘稠程度; b)由于测试原理上的差别,旋转粘度计一般只能测试60C以上温度时的粘度,旋转粘度计和毛细管粘度计对于改性沥青尤其是高粘度改性沥青60℃时粘度的测试无能为力;沥青稠度测试仪在测力量程内能测试与沥青路面高温实际状况相关的60C沥青稠度; c)沥青稠度体现的是沥青材料内粘性和弹性抵抗变形的能力综合;由于粘度计和稠度仪测试温度的差异和沥青在不同温度区域内不同的

流动特性,粘度与稠度没有任何数值上的关系,也不符合粘温曲线的关系,两者只是反映了各自温度区间内沥青的抗变形能力; d)稠度一般只限于描述低于60℃条件时的沥青粘稠程度,粘度一般反映的是较高温度下沥青的抗变形能力。 沥青四组分的变化对沥青性能有什么影响,蜡含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1)油质是沥青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它包括饱和分及芳香分。其含量越高, 沥青的软化点越低。因此油质含量高, 沥青具有好的施工性, 一般来说抗裂性能也好。在某些情况下, 油质可转化为树脂质甚至沥青质。 (2)胶质是半固体或液体的黄色至褐色的粘稠状物质。由于胶质的存在, 沥青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胶质直接决定着沥青的延伸度和粘结力。 (3)沥青质是深褐色至黑色的固态无定性物质, 是高分子化合物, 它是沥青中分子量最高的组分。沥青质在溶解过程中先溶胀后溶解。沥青质决定着沥青的粘结力、粘滞度和温度稳定性。沥青质含量增加时, 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 (4)蜡在高温融化,使沥青粘度降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增大,蜡在低温时易结晶析出,分散在沥青质中,减少沥青之间的紧密联系,使沥青的低温延展能力降低。蜡使沥青与石料表面的亲和力变小,影响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由于蜡对沥青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而沥青中蜡的含量与原油的基属有关,因此应该对生产沥青的原油进行选

沥青三大指标操作步骤

沥青针入度试验沥青延度试验沥青软化点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 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以0.1mm计。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 入时间5s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 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沥青延度的试 验温度与拉伸速率可根据要求采用,通常采 用的试验温度为25℃、15℃、10℃、或5℃, 拉伸速度为5cm/min±0.25cm/min,当低温 采用1cm/min±0.5cm/min拉伸速度时,应在 报告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 青、煤沥青蒸馏残留物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 物的软化点。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针+针连杆+法码=100g±0.05g、盛样皿:金 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内径55×深 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的试样),大盛 样皿内径70×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为 200-350的试样),对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 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容 积不小于125mL,恒温水槽:容量不小于10L, 控温的准确度为0.1℃ 延度仪:延度仪的测量长度不宜大于150cm, 仪器应有自动控温、控速系统。 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g±0.05g;恒 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 试验准备①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 不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 3h(特殊盛样皿)后,应移入保持规定试验 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并应保温不少于 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3h(特 殊盛样皿)。②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 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15℃、30℃(5℃), 保持稳定。 将隔离剂拌合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 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 底板上装妥;将准备好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 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 高出试模,灌模时不得使气泡混入。试验在 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然后用热刮刀刮除 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面与试模面齐平, 沥青的刮法应自试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 面应刮得平滑;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放入规定 试验温度的水槽中保温1.5h。 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 底板上。按规定方法将准备好的沥青试验徐 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试样在 室温冷却30min后,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 试样,应使其与环面齐平。

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试验系统使用说明书

YZM-IIE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试验系统 一、YZM-IIE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试验系统产品简介: YZM-IIE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试验系统是新推出的一体式,多功能沥青混合料综合试验机,本试验机采用主机和控制一体式设计,采用了双传感器设计,带伺服系统,可以精确的控制任何加载速率,除了可以完成常见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实验外,它还可利用多种仪器附件用于测定各种土工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劈裂试验)承载比试验(包括浸膨胀量测定),还可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热稳定性和抗塑性流动的性能——稳定度和流值(马歇尔试验)以及其它多种需要施加垂直载荷的试验。 好仪器,好资料,尽在沧州建仪(https://www.doczj.com/doc/ce4778395.html,)。欢迎查询。 打造中国建仪销售第一品牌,树立沧州产品全新形象 重新设计的一体式控制系统,采用高速双CPU设计,大屏幕(240×128点阵)LCD中文图形液晶显示,采用模拟数字分离设计,高速采样CPU专门负责数据采样,同时支持2路位移传感器输入,精度高,并采用内置实时RTOS,试验软件功能完善,可以完成多种材料的非常规试验,同时可以连接PC机通讯,具有数据保存,USB主机接口,直接连接USB喷墨打印机等功能。 除此之外,本仪器还具有恒温箱,可以进行某些试验要求的低温试验,仪器自动恒温,温度波动小于0.5℃。

二、YZM-IIE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试验系统的主要规格参数: 机械部分: 1、仪器最大额定载荷:100KN(30KN可选) 2、丝杠盘最大移动距离:200mm 3、电动机规格:220V、1KW、2000r/min 进口伺服电机 4、机动速度: 0.2mm/min-50mm/min可调 1mm,2mm,5mm,10mm,50mm速度直接可选(仅对配备伺服系统的版本有效)。 电控部分: 1.压力传感器量程: 压力通道1: 100KN(10T) 压力通道2: 30KN(3T) 2.分辨率:0.01KN 3.压力精度:0.5% 4.位移传感器(双通道)量程:15mm 5.位移传感器分辨率:15mm:0.001mm 6.位移传感器精度:优于0.5% 7.电源输入:三相380V±10% 8.整机功耗(控制系统):30W(Max) 9.辅助加热器功率:2000W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