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4.25 MB
- 文档页数:92
联通公司公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联通公司的组织架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维护公司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联通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公司高管、中层管理和普通员工。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公司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四条公司各级领导及员工应当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确保公司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联通公司设立总经理办公室、市场部、人事部、财务部、技术部等职能部门。
第六条公司的组织架构应当合理科学,确保各部门的协调运作,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应当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沟通工作进展,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人事管理第八条公司对员工的招聘应当按照招聘程序进行,确保招聘程序的公平公正。
第九条公司对员工的晋升和聘用应当按照公司的职位申请和任职程序进行,保证员工的晋升和聘用公开透明。
第十条公司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应当定期进行,确保员工的工作成果得到公平评价。
第十一条公司对员工的奖励和惩罚应当及时进行,奖励优秀员工,惩罚不良员工。
第四章财务管理第十二条公司的财务管理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公司的财务制度应当健全完善,包括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等方面。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公司的财务安全。
第五章报告制度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报告制度,包括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报告、年度报告等。
第十六条公司各部门应当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工作情况,确保公司的领导层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定期向股东、监管机构和员工发布公司的重要报告,确保公司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第六章审计制度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公司的财务、经营等方面进行审计。
第十九条公司应当定期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进行财务审计,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总体框架构建——以中国联通公司为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规范员工行为,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中国联通公司为例,从总体框架的角度,阐述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构建的重点内容。
一、制度框架的设计与规划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的设计和规划需要确立一个明确的框架,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流程设计等。
首先,需要确定内部控制管理机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并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岗位。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等环节,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最后,还应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与规章,明确各类风险管理的事项和要求,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二、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中国联通公司而言,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中国联通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风险识别和评估:通过风险识别工作,确定潜在的风险点和风险影响范围;通过风险评估工作,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2.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流程中。
例如,在市场风险方面,可以建立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在技术风险方面,可以建立技术评估和应用管理机制,保障技术安全和稳定性。
3.风险监控和评估:对已经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手段之一、中国联通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内部控制的建立:1.制度和规程: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规程,明确各级员工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员工行为。
2.内部审计和审计制度建立:通过内部审计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对企业各项活动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非法行为和违规行为。
联通公司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完善企业管理体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竞争力,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公司组织结构1. 公司架构公司设总经理办公会,设立各职能部门,包括市场部、运营部、技术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协调有序的管理体系。
2. 部门设置市场部负责公司市场运营工作,包括销售、市场推广等;运营部负责公司网络运营维护工作;技术部负责公司技术开发和维护工作;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运作、资金管理等;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人力资源招聘、考核、培训等。
第三章公司管理制度1. 公司决策机制公司总经理为公司最终决策机构,对公司重大决策负责;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公司日常决策,总经理办公会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协助总经理管理公司的各项事务。
2. 公司管理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各自部门的管理,全面负责部门的运作、绩效等;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执行工作,服从公司管理。
3. 公司绩效考核公司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对各部门负责人进行绩效评估,评估标准包括部门运作效率、业绩达成情况、员工绩效等;公司全体员工参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
第四章公司规章制度1. 公司奖惩制度公司对员工绩效优秀者给予奖励,包括奖金、晋升等;公司对员工绩效不佳者采取惩罚措施,包括减薪、调岗等。
2. 公司培训制度公司注重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员工知识、技能水平;各部门负责人应根据员工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培训效果。
3. 公司考勤制度公司实行正常上班制度,员工应按时到岗上班,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打卡;公司严格管理加班制度,加班需提前申请并经批准。
第五章公司文化建设1. 公司价值观公司秉持“诚信、合作、创新、共赢”的价值观,致力于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的企业文化。
2. 公司团队精神公司倡导团队合作,鼓励员工相互协作、共同成长,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3. 公司员工关怀公司注重员工生活质量,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关心员工身心健康。
企业标准体系包括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和管理各项业务活动,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企业的发展和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可以规范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流程,建立质量管理团队,进行质量管理培训等。
2. 环境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符合环保法规要求,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3.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可以规范安全生产流程,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生产秩序,确保员工安全。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可以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防止知识产权被侵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包括专利管理、商标管理、著作权管理等内容。
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保护企业重要信息资产,防止信息泄露和被篡改,提高企业信息安全水平,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6.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培养、激励和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绩效,优化组织结构,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内容。
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行业特点,制定适合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
《中国联通企业文化体系设计》(征求意见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国联通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组2003年4月4日目录1.《中国联通企业文化体系设计(征求意见稿)》说明 (2)2. 《中国联通企业文化体系设计(征求意见稿)》 (6)中国联通企业使命 (6)中国联通企业愿景 (7)中国联通企业核心价值观 (8)中国联通企业精神 (13)中国联通企业员工行为准则 (14)《中国联通企业文化体系设计(征求意见稿)》说明一、联通企业文化建设课题进展情况联通企业文化建设课题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联通企业文化诊断与定位,第二阶段是联通企业文化体系设计,第三阶段是联通文化实施推广。
第一阶段通过大量的访谈、问卷、文献整理,在总部领导、各部门、各分公司员工的大力参与和支持下,已经顺利地完成,它的主要结论构成了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第一阶段定位诊断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联通发展阶段、联通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包括强项和弱项)、联通员工的基本文化意识、理念以及对文化建设的期望等。
我们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有赖于联通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有鉴于此,我们重视企业文化体系设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动员全体员工广泛参与、共同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广泛吸收联通全体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使联通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反映联通实际,满足联通发展的需要,更富有和体现联通特色。
课题组已经完成第二阶段《中国联通企业文化体系设计(征求意见稿)》,现呈送给大家,请继续予以审议,提出宝贵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联通企业文化体系设计的基本框架1.对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解企业文化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但是在这股企业文化热潮中泥沙俱下,对企业文化有不少肤浅的理解。
因此,首先有必要正本清源,深刻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明确我们联通要建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一个企业根据国家或行业制定的标准要求,建立起来的一套科学、全面和可操作的管理体系。
企
业标准体系由一系列标准、规范、程序、指南和要求组成,旨在确保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过程按照规定的要求
进行,并不断改进和提升。
企业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质量管理体系:指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等全过程中,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方式,以客户满
意度为中心,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管理
措施。
2. 环境管理体系: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利
用和保护环境资源、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式,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
过风险评估、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等方式,保护员工的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指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安全
保护、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
和可用性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和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和信誉度,降低运营风险和资源
浪费,并与国际市场接轨,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
同时,企业标准体系也可以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整个行
业的竞争力和形象。
中国联通服务管理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国联通公司的服务管理流程,确保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 服务管理流程2.1 服务需求管理服务需求管理是指对客户提出的服务需求进行收集、分析和确认,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
具体流程如下:1.收集需求: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问题。
2.分析需求:对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需求的关键要素和优先级。
3.确认需求:与客户共同确定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并达成一致。
2.2 服务设计和交付服务设计和交付是指根据确认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并有效执行和交付服务。
具体流程如下:1.设计服务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和成本等要素。
2.执行服务方案:按照预定的服务计划和流程,执行相关的服务活动,确保按时交付、合格交付。
3.监控服务交付:对服务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及时处理服务中的问题和风险。
4.验证和交付:与客户共同验证和确认服务交付的结果,并进行相关的交付手续。
2.3 服务评估和改进服务评估和改进是指对已交付的服务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具体流程如下:1.进行服务评估:对已交付的服务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内部评估,了解服务质量和改进的需求。
2.分析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并确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3.实施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和改进需求,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并有效实施改进措施。
4.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进行服务评估和改进,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 服务管理的注意事项为确保服务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准确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
•设计服务方案时要考虑客户需求、资源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
•在服务交付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服务计划和流程,及时处理和解决服务中的问题。
联通管理方案背景介绍中国联通是一家国有电信运营商,在中国的电信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其广大用户群体,联通需要设计并实施一套高效可行的管理方案。
管理方案1.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最重要的凝聚力。
联通需要构建一套符合企业理念、具有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
这个应该是通过政策引导、内部培训以及文化建设的形式去达到的。
2. 管理流程改善联通需要对其现有的流程进行改善。
这个过程中,建议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进行流程自动化,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减少人工操作,从而提高效率。
同时,联通也需要进一步开展内部流程的科学化优化工作,尽可能的让每一个环节更具有效率。
3. 学习和知识体系建设一个企业内部最大的一部分资源就是它的员工。
联通需要积极开展内部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员工参与各种专业培训,并且鼓励员工主动学习和创新。
同时,联通也需要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公开、透明的知识管理体系,实现知识传承和共享。
4. 信息化建设联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依赖于现代信息化技术。
因此,联通需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服务器、网络、安全、业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持续的投入和创新,打造出一套高效可靠的信息化设施。
5. 市场与客户服务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客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联通需要加大对市场和客户服务的投入,提升对客户需求的响应和服务水平,以此来提升客户体验和增强品牌形象。
总结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联通需要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工作,借此实现企业的整体高速健康发展。
通过上述要素,相信联通可以实现一个更加高效、更加专业,并且更加注重客户体验的管理体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公司各项业务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各部门、各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旨在规范公司管理,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组织架构分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部门及各岗位。
第五条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方针、投资决策等重大事项。
第六条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履行职责,保障公司利益。
第七条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董事会决策,制定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组织实施各项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负责具体业务的管理和实施,确保各项业务目标的实现。
第九条各岗位根据职责分工,履行岗位职责,保证公司各项工作高效运行。
第三章岗位职责与权限第十条员工应按照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一条各岗位权限如下:(一)决策层:有权对公司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二)管理层:有权制定公司管理制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管理工作。
(三)执行层:有权按照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完成本职工作。
第四章工作制度第十二条工作时间与考勤(一)工作时间:按照国家法定工作时间执行。
(二)考勤: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三)请假:员工需提前向部门负责人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第十三条工作流程(一)各部门应建立健全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员工应按照工作流程,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十四条沟通与协作(一)员工应积极沟通,加强部门间、岗位间的协作。
(二)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培训与晋升第十五条公司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十六条员工晋升制度:(一)根据员工表现,设立晋升通道。
(二)员工晋升需满足岗位要求,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晋升。
第六章奖惩与福利第十七条奖惩制度:(一)对表现优秀、贡献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
(二)对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工作不力的员工给予处罚。
企业标准体系包括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和流程,旨在确保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企业标准体系包括的内容。
1.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程序和质量保证措施等内容。
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2. 环境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也成为了企业标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环境管理体系包括了环境政策、环境目标、环境管理程序和环境绩效评价等内容,企业需要遵守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关注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了职业健康安全政策、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评价等内容。
企业需要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病发生。
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也成为了企业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了信息安全政策、信息安全目标、信息安全管理程序和信息安全绩效评价等内容,企业需要保护和管理好自身的信息资产,防范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5.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企业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重要体现,它包括了社会责任政策、社会责任目标、社会责任管理程序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等内容。
企业需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6. 创新管理体系。
创新管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中的新兴内容,它包括了创新政策、创新目标、创新管理程序和创新绩效评价等内容。
企业需要不断推动创新,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规范第一分册数据分类和分布规范China Unicom Data classify and distributing Specification(V 1.0)目次前言 (II)一、总则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述文件 (1)二、企业数据分类 (1)1. 概述 (1)2. 客户主题域 (2)3. 产品主题域 (3)4. 市场营销主题域 (4)5. 合作伙伴主题域 (4)6. 服务主题域 (5)7. 资源主题域 (6)8. 企业管理主题域 (7)三、企业数据分布 (8)1. 概述 (8)2. 总部数据分布 (8)2.1总部BSS数据分布 (8)2.2总部OSS数据分布 (11)2.3总部MSS数据分布 (14)3. 省分数据分布 (16)3.1省分BSS数据分布 (16)3.2省分OSS数据分布 (20)3.3省分MSS数据分布 (23)四、企业数据CRUD (26)1. 概述 (26)2. 客户主题域 (26)3. 产品主题域 (29)4. 市场营销主题域 (31)5. 合作伙伴主题域 (33)6. 服务主题域 (37)7. 资源主题域 (40)8. 企业管理主题域 (43)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中国联通IT系统数据架构》规范中的第2部分:数据分类和分布规范分册。
数据分类规范根据国际电信管理论坛的SID数据框架,对联通企业数据进行了分类,并对数据分类作了详细的说明;数据分布规范在数据分类规范的基础上,结合IT系统结构规范,按总部和省分,分别描述了每个系统所拥有的数据类别;数据CRUD规范从数据分类的角度明确系统对同一类数据的操作权限。
规范的附件全部为规范的组成部分,如无特殊说明和本规范的正文具有同等约束力。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联通信息化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诚明、李旭、陈志超、王颖、杜志涛、梅斌、李吴剑、孙元涛本标准解释权和修订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企业标准体系的内容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个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质量管理标准。
质量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
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质量管理标准,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生产流程、检验标准等内容,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其次,是安全管理标准。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需要建立安全管理标准,包括生产安全、员工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再次,是环境管理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需
要建立环境管理标准,明确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环保措施,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是职业健康管理标准。
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企业需要建立职业健康
管理标准,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保障,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质量
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企业全面考虑,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措施,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在建立标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确保标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联通具体绩效考核方案1. 前言公司实行绩效考核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激励,并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
通过绩效考核,公司可以淘汰低绩效员工,激励高绩效员工,从而优化公司组织架构,提高企业效益。
本文将重点介绍联通公司的具体绩效考核方案。
2. 绩效考核体系联通公司采取的是绩效考核体系,这个体系由两个层次构成,分别是项目层绩效和个人层绩效。
2.1 项目层绩效项目层绩效主要是对参与项目的团队进行考核。
其考核方式为,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打分,绩效分为A、B、C三档,具体评分标准如下:•A档:项目按期完成,质量优良,成本控制良好,项目成果达到并超出了预期。
•B档:项目基本按期完成,质量较好,成本控制较好,项目成果略低于预期。
•C档:项目未按期完成,质量差,成本控制差,项目成果远低于预期。
通过这个体系,可以更好地鼓励团队的协作与合作,实现优质高效的项目完成。
2.2 个人层绩效个人层绩效主要是对员工进行考核,其考核方式为,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个人贡献给予评分,绩效分为A、B、C、D、E五档。
评分标准如下:•A档:工作任务完成良好,完成质量符合要求,能够主动承担新的任务并完成,工作态度积极主动。
•B档:工作任务完成较好,完成质量基本符合要求,能够承担基本工作任务并完成,工作态度良好。
•C档:工作任务完成一般,完成质量不够理想,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工作态度一般。
•D档:工作任务完成较差,完成质量明显不符合要求,需要加强工作态度和认真度。
•E档:工作任务完成很差,完成质量明显达不到要求,工作态度不端正,需进行整改。
通过这个体系,可以更加公平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 绩效考核方案执行联通公司对员工的考核方式采取了转动留用制度。
这个制度是为了让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积累经验,为公司内部选拔干部提供基准。
该制度具体执行如下:3.1 转岗制度针对公司内部员工,每年选择部分人员在公司内部岗位进行一定时间的交替,提高员工全面性,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需求。
联通企业文化一、背景介绍中国联通是中国领先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之一,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北京。
作为中国最大的固定电话运营商和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联通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为了促进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凝聚力,联通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联通企业文化。
二、核心价值观1. 以人为本:联通坚信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致力于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幸福感。
2. 创新驱动:联通鼓励员工勇于创新,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3. 客户至上:联通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首要任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通信解决方案。
4. 诚信经营:联通坚持诚信为本,遵守商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与客户、合作伙伴建立互信关系。
三、文化特色1. 团队协作:联通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强调团队的力量。
公司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如团队建设培训、团队旅行等,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2. 开放包容:联通倡导开放和包容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分享经验和知识,促进跨部门合作和交流。
3. 奖励激励:联通设立了一系列奖励制度,包括员工表彰、优秀团队奖等,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精神。
4. 社会责任:联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关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四、文化传播1. 内部宣传:联通通过内部刊物、企业内网、邮件等方式,向员工传达企业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和成功案例。
2. 培训教育:联通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开展各类培训课程,培养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3. 外部展示:联通通过广告、媒体报道等方式,向外界展示企业文化的特色和成就,提高企业形象和知名度。
五、文化评估联通定期进行文化评估,通过员工调查、文化建设成果评估等方式,了解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及时调整和改进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中国联通的vi手册
中国联通的VI手册是指中国联通公司的视觉识别手册,它
是中国联通公司用于规范和统一公司品牌形象的重要文件。
以下是中国联通VI手册的详细内容:
1. 公司标志: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蓝色的字母“CU”和红
色的“中国联通”文字组成。
标志的比例关系、颜色、字
体等均有详细规定,包括标志的使用方式、位置和尺寸等。
2. 标志的应用:VI手册详细规定了中国联通标志的应用场景,包括在各种媒介上的使用方式,如广告、宣传品、办
公用品等。
同时,还规定了标志的保护间距、标志与文字
的组合方式等。
3. 公司字体:中国联通的VI手册规定了公司字体的使用
规范,包括字体的名称、大小、颜色等。
字体的使用范围
和场景也有详细规定。
4. 公司色彩:VI手册规定了中国联通公司的主要色彩,包
括蓝色和红色的具体取值。
手册还规定了色彩的使用比例、搭配方式等。
5. 公司形象照片:VI手册中还包括了中国联通公司形象照
片的使用规范,包括照片的风格、拍摄要求、使用场景等。
6. 公司文案:VI手册规定了中国联通公司文案的撰写规范,包括语气、用词、排版等方面的要求。
手册还规定了公司
标语的使用方式和位置。
7. 公司标识物:VI手册中还规定了中国联通公司标识物的使用规范,包括标识物的形状、材质、尺寸等要求。
手册还规定了标识物的摆放位置和使用场景。
总之,中国联通的VI手册详细规定了公司品牌形象的各个方面,包括标志、字体、色彩、照片、文案等,以确保公司在各种媒介上的形象统一、一致。
这些规定有助于提升中国联通公司的品牌认知度和形象。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2009中国联通企业标准体系(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I V 中国联通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1)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缩略语 (1)4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体系结构 (5)4.1 企业标准的范围 (5)4.2 企业标准的体系结构 (6)4.3 企业标准的分类 (7)5 通信网络企业标准体系 (8)5.1 通信网络总体架构 (8)5.2 移动通信网企业标准体系 (9)5.2.1 无线接入网 (10)5.2.2 电路域核心网 (10)5.2.3 分组域核心网 (10)5.2.4 移动智能网 (10)5.2.5 信令网 (11)5.3 固定电话网企业标准体系 (12)5.3.1 PSTN网 (12)5.3.2 PHS网 (13)5.3.3 信令网 (14)5.3.4 固定智能网 (14)5.3.5 固定软交换网 (15)5.4 数据网企业标准体系 (17)5.4.1 基础数据网 (17)5.4.2 公众IP网 (17)5.4.3 企业内网 (20)5.4.4 网络安全 (21)5.5 传送网企业标准体系 (22)5.5.1 同步网 (22)5.5.2 传输网 (22)5.5.3 光缆网 (25)5.5.4 管道网 (26)5.5.5 卫星通信网 (27)5.5.6 微波通信网 (27)5.6 融合网络企业标准体系 (27)5.6.1 IMS网 (27)5.6.2 综合智能网 (28)6 业务应用企业标准体系 (29)6.1 业务应用体系架构 (30)6.1.1 业务门户 (31)6.1.3 业务控制及管理系统 (35)6.2 业务应用企业标准体系 (36)7 业务支撑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39)7.1 BSS体系架构 (39)7.2 BSS应用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0)7.2.1 客户关系管理类系统 (40)7.2.2 分析型系统 (41)7.2.3 计费结算类子域 (41)7.2.4 企业外部门户 (42)7.3 BSS运营环境企业标准 (43)7.3.1 数据架构 (43)7.3.2 集成架构 (43)7.3.3 基础架构 (44)7.4 BSS运营管理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4)8 管理支撑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4)8.1 MSS体系架构 (44)8.2 ERP类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5)8.2.1 ERP核心系统 (45)8.2.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45)8.2.3 预算管理系统 (45)8.2.4 采购管理系统 (45)8.2.5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46)8.2.6 资金管理系统 (46)8.2.7 资产管理系统 (46)8.2.8 数据编码 (46)8.3 协同办公类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8)8.3.1 办公系统 (48)8.3.2 通信服务系统 (48)8.3.3 服务共享系统 (48)8.3.4 合同管理系统 (48)8.3.5 企业风险管理系统 (48)8.4 公共服务类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9)8.4.1 主数据系统 (50)8.4.2 内部门户系统 (50)8.4.3 数据服务系统 (50)8.4.4 IT服务管理系统 (50)9 运维支撑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51)9.1 OSS体系架构 (52)9.1.1 移动OSS体系架构 (52)9.1.2 固网OSS系统架构 (52)9.2 OSS企业标准体系 (52)9.2.1 网络质量指标 (54)9.2.2 专业网综合网管系统 (54)9.2.4 其它要求 (62)10终端与卡企业标准体系 (63)10.1 终端 (63)10.1.1 移动终端 (64)10.1.2 固定终端 (64)10.2 电信卡 (66)10.2.1 电信卡的分类 (66)10.2.2 电信卡企业标准体系 (68)11 市场经营企标体系 (69)11.1 现行市场经营企业标准体系 (69)11.2 新的市场经营企业标准体系 (69)11.2.1 市场经营体系架构 (69)11.2.2 业务产品 (70)11.2.3 卡号资源 (70)11.2.4 客户与服务 (70)11.2.5 营业与销售 (71)11.2.6 业务合作 (71)11.2.7 计费帐务结算 (71)11.2.8 运营统计 (71)附录A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现状 (73)前言在电信行业重组和3G拍照发放后,新联通作为全业务运营商,需要尽快进行固定、宽带、移动业务的融合、通信网络的整合、运维及业务支撑的统一、以及市场的协调细分等。
为了尽量保证各专业的规划、建设、运营、服务管理等的统一协调,有必要在了解相关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及公司原有企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各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公司运营现状,规划各专业企业标准框架体系,以作为今后若干年公司编制企业标准的总体指导。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体系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本标准体系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企业技术标准体系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联通通信网络、业务应用、终端与卡、业务支撑系统、管理支撑系统、运营支撑系统、市场经营相关的标准体系。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的编制和管理,同时作为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计划和立项审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2引用文件[1] QB/CU 025-2007 中国联通企业技术标准体系v1.0[2] QB/CU 026-2007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管理规范v1.0[3] QB/CU 031-2007 中国联通IT系统总体技术体制[4] QB/CU 018-2009 中国联通产品管理用户需求书V3.0[5] QB/CU 019-2009 中国联通营销管理用户需求书V3.0[6] QB/CU 020-2009 中国联通渠道管理用户需求书V3.0[7] QB/CU 021-2009 中国联通营业管理用户需求书V3.0[8] QB/CU 022-2009 中国联通数固业务受理用户需求书本地固话分册V3.0[9] QB/CU 023-2009 中国联通数固业务受理用户需求书无线市话、互联网及数据分册V3.0[10] QB/CU 024-2009 中国联通数固业务受理用户需求书增值业务分册V3.0[11] QB/CU 025-2009 中国联通数固业务受理用户需求书组合业务分册V3.0[12] QB/CU 026-2009 中国联通客户资料管理用户需求书V3.0[13] QB/CU 027-2009 中国联通信用控制管理用户需求书V3.0[14] QB/CU 028-2009 中国联通客户维系挽留管理用户需求书V3.0[15] QB/CU 029-2009 中国联通计费帐务结算管理用户需求书V3.0[16] QB/CU 030-2009 中国联通经营分析用户需求书V3.0[17] QB/CU 031-2009 中国联通移动有价卡管理用户需求书V3.0[18] QB/CU 032-2009 中国联通智能卡及号码资源管理用户需求书V3.0[19] QB/CU 033-2009 中国联通外部门户用户需求书V3.0[20] QB/CU 034-2009 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管理用户需求书V3.0[21] QB/CU 035-2009 中国联通投诉管理用户需求书V3.0[22] QB/CU 036-2009 中国联通故障申告管理用户需求书V3.0[23] QB/CU 037-2009 中国联通积分俱乐部管理用户需求书V3.0[24] QB/CU 038-2009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管理用户需求书V3.0[25] QB/CU 039-2009 中国联通总部业务支撑系统用户需求书V3.0[26] QB/CU 040-2009 中国联通终端资源管理用户需求书V3.0[27] QB/CU 041-2009 中国联通标准化产品用户需求书V3.0[28] QB/CU 042-2009 中国联通合作伙伴管理用户需求书V3.0[29] QB/CU 043-2009 中国联通电子渠道管理用户需求书V3.0[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管理办法3术语与缩略语术语及缩写英文中文AS Application Server 应用服务器ASON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自动交换光网络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BG Border Gateway 边界网关BGCF 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出口网关控制功能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宽带接入服务器BS Billing System 计费系统BSS Base Station System 基站系统BSS Business Support System 业务支撑系统CA Certificate Authority 认证授权CAMEL Customised Application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 移动网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CAP CAMEL Application Part CAMEL应用部分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CG Charging Gateway 计费网关CN Core Network 核心网CP Content Provider 内容提供商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CS Circuit Switched 电路交换CS Cell Station 基站CSC Cell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DC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数据通信网络DDN Digital Data Network 公共数据数据网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NS Domain Name Server 域名服务器DRM Digital Right Management 数字版权管理EDC Enterprise Data Centre 企业数据中心EP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FR Frame Relay 帧中继G.lite ITU G.992.2 通用ADSL(ITU标准)G.SHDSL Global Single Pair High Speed DigitalSubscriber Line通用单对高速数字用户线GGSN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网关GPRS支持节点GMSC 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网关MSCGPON Gigabit-Capable PON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SM Global System Mobile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HDSL High-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高速率数字用户线路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S Home Subscriber Sever( 归属用户服务器HSTP High Signalling Transfer Point 高速信令转接点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CSCF Interrogating 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IDSL ISDN DSL 基于IDSN基本速率接口的DSLIM Instant Massage 即时消息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IMS-MGW IMS Media Gate Way 媒体网关INAP Inteligi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 智能网应用部分IP Internet Protocol 因特网协议IP Intelligent Peripheral 智能外设IPTV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网络电视ISUP ISDN User Part ISDN用户部分IVR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交互式语音应答IVVR Interactive Voice and Video Response 交互式语音及视频应答L2 Layer 2 二层(ISO七层分级)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LMDS 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 区域多点传输服务LSTP Low Signalling Transfer Point 低级信令转接点MAP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移动应用部分MDSL multi-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多速率数字用户线路MGCF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P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W Media GateWay 媒体网关MMS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多媒体消息服务MMSB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Bridge 多媒体消息互通网关MMSG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Gateway 多媒体消息网关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多协议标签交换MRFC Media Resource Function Controller 多媒体资源控制器MRFP 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 媒体资源处理功能MS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MSISDN Mobile Station ISDN number 移动设备ISDN号码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MSS Management Supporting System 管理支持系统MSTP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多业务传送平台OCS Online Charging System 在线计费系统OSS Operating Support System 运营支撑系统OTN Optical Transport Hierarchy 光传送体系P-CSCF 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DH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体系PDN Packet Data Network 分组数据网PDP Packet Data Protocol 分组数据协议PDU Packet Data Unit 分组数据单元PE Provider Edge router 运营商边缘路由器PHS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RM Partn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合作伙伴关系管理PS Packet Switched 分组交换PSTN Public Switching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P-TMSI Packet-TMSI 分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分组传送网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RADSL Rate Adaptiv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路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无线网络控制器RP Radio Port 基站RPC Radio Port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SCEP Service Creation Environment Point 业务生成环境点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业务控制点S-CSCF 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体系SDP Service Data Point 业务数据点SDSL Symmetric DSL 对称DSLSG Signalling Gateway 信令网关SGSN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服务GPRS支持节点SIM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 用户识别卡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初始会话协议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服务品质协议SMAP Service Management Access Point 业务管理接入点SMB Short Message Bridge 短消息互通网关SMG Short Message Gateway 短消息网关SMP Service Management Point 业务管理点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re 短信息中心SP Signalling Point 信令点SP Service Provider 服务提供商SR Service Router 宽带接入服务器SSP Service Switch Point 业务交换点TDD Time Division Duplex 时分双工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时分复用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TUP Telephone User Part 电话用户部分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TM 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 统一威胁管理UTRAN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VAC Value-added service Authentication Center 增值业务鉴权中心VDSL Very-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LR Visited Location Register 拜访位置寄存器VMSC Visit Mobile Switching Centre 拜访移动交换中心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 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宽带CDMA WDM Wave-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 WIN 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 移动智能网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局域网 x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的统称x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源光网络的统称4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体系结构 4.1企业标准的范围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的内容范围包括市场经营、业务应用、通信网络、终端与卡、业务支撑、管理支撑、运维支撑共七大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