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国古代人性论思想对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20.3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国古代人性论思想对中国古代治国

理念的影响

关于对人性的界定,是一个深刻哲学命题。古今中外都对人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存在争论。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学说对我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孟子的“性善说”对古代治国理念的影响。孟子是第一个系统提出人性善理论的思想家。在孟子看来,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孟子是从人见小孩落井产生不忍人之心而推出他的性善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看见别人痛苦的心或‚恻隐之心‛。一个小孩行将落井,一个人看见必然前去搭救。这个人去救小孩一不是为了讨好小孩的父母,二不是为了使自己的好名声传扬乡里,也不是厌恶孩子的啼哭声,而是出于不忍人之心。孟子从这件事上就引出了他的性善论,并进而导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四端)如同四肢一样,是人生而应有的,而不是外力加给每个人的。他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

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为什么人们有善恶的不同呢?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端‛与生俱来,人人相同。有的人能为善人是由于他努力培养与扩充这些‚善端‛。他认为圣人就是把这‚四端‛发展到完全程度的人。人都有‚四端‛,如果都能括充之,就都可以成为圣人。但有的人不去培养和扩充这些‚善端‛,所以不能成为善人。孟子一方面把仁、义、礼、智说成人的本性,同时也承认人的感官欲望也属于人的本性。但孟子认为感官欲望是‚小性‛,仁、义、礼、智是‚大性‛,小性要服从大性。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不但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施政理论指导,而且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积淀融入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孟子看来,仁义是人先天具有的本性,将仁义从人的心中扩充开来,推广到全社会,就会形成‚仁政‛的政治原则。性善论作为一种道德理论假设,引申到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先王正是把这种仁义之心,由己及人推广到全社会,才会形成仁政的。孟子讲的仁政,就是把仁义等道德原则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身上。他说:‚亲亲是仁,敬长是义,人人亲其亲,敬其长,而天下平。‛每个社会成员都亲亲敬长,自觉遵守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就会和谐一致实现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这也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孜孜以求的政治和社会

理想,它以性善论作为其理论核心和实施依据,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违法乱纪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能为善,而是因为种种不良情欲或者外在条件如庄稼的收成等‚陷溺其心‛。因此,他们主张要注重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同时适时的改变民众的生活条件,如‚省徭役,薄赋敛‛等,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如孔子所说‚富然后教之‛。基于此,在治国的策略上,他们主张‚德主刑辅‛,从而为人民生活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稳定的生存环境。

孟子的人性本善论虽然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但它是一种不错的理论假设。因为它相信人民群众与社会的统治者一样具有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修正、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能力,它相信人类可以凭借普遍的道德觉悟建立起一个符合正义的政治秩序。以人性本善论为理论基础的德治理念,从根本上说,是反对拿民众当敌人来防范、拿民众当奴隶来驱使的。在儒家的德治理念中,道德不是政治的手段,而是政治的灵魂;不是道德为政治服务,而是政治要为道德服务。儒家以德治为治国理念,就是要建立起一种道德的政治。这种道德的政治,也就是从善良的本心出发的政治,就是能给老百姓以实际利益的政治,就是能使老百姓向善的政治。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有利于个人充分实现其自由意志,有利于个人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实现,而且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融入到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中,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团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性善论作

为一种政治理论指导,对于历代统治者的施政方针和政策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性善论作为一种影响久远的人性理论,它在历史的发展中也不断的汲取其他各家的理论成果,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身,因而又是历久弥新的。

二、荀子“性恶说”对古代治国理念的影响。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性恶论‛的人性论思想的哲学家。荀子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凡是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之也。‛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欲望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由于后天的礼仪教化,而使人由恶变善,这就是‚化性起伪‛。为了论证‚人性恶‛,荀子自设问答展开了论证。首先,人生而好利,有疾恶,好生色。如果顺从人的这种性情发展,就必然发生争夺,产生各种矛盾,最终造成暴乱,证明人性恶的观点。其次,人之行善,师法教化而成,如果人性善,人就会自然行善,用不着师法教化而治,用不着圣王制礼义而理正。事实上,人们都要有圣王法师和礼义教化。再次,礼义不在人性之中,不出自人性,性是不学而能,不事而成。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性同样都是恶的,君子所以为君子,在于积伪礼义,小人则不知道积伪,礼义之善是人为之伪,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能不能积习礼义,而其性是一样的。最后,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禹一样的圣人,然而在事实上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而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自己努力修养的结果。因此,只要努力积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角度出发,重视社会秩序,体现了更多的现实主义因素和政治学气息。孔子思想以‚仁‛为中心,孟子思想以‚义‛为中心,荀子继二人之后又提出‚礼‛的观点,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荀子认为:人性分为‚性‛、‚伪‛两部分,‚性‛是人先天的动物本能,是恶的;‚伪‛是人后天的礼乐教化,是善的。‚性‛的实质是各种欲望,如果顺从性,人就会为满足欲望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圣人知道‚性‛是恶的,所以创制礼义道德,‚化性起伪‛,用‚伪‛取代‚性‛,使人们趋善、社会向前。因此,人们有了道德(义),就能组成牢固的社会,使人的力量大增,社会才能够繁荣发展,这就是‚伪‛的作用。‚伪‛(礼义道德)能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人类的生存。不难看出,孟子的理论强调了社会一员的主观能动性;荀子的理论则着重于教化的客观带动性,分别侧重于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正如《易经》中论述的‚先天‛与‚后天‛的问题,二者从形式上皆然相反的,但根本上讲却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键要看能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适不适合教化对象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特点。总之,荀子理论体系包含了一定的法家思想元素,体现了战国西汉之交时‚儒法合流‛的思想发展趋势,具有更强的现实效用。

其次,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一样,归根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