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国保险代理人渠道调查

  • 格式:docx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5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

中国保险代理人渠道调查

目录

目录 (3)

表格和图表 (4)

九大主要发现 (6)

研究背景 (8)

关于本调查 (10)

代理人基本画像 (12)

人才从哪儿来 (18)

专题一:为什么要“优增”人才? (25)

表现如何? (27)

专题二:太平人寿重庆分公司活动量管理案例 (29)

专题三:太平人寿重庆分公司继续率管理案例 (31)

渠道和团队管理 (36)

专题四:重建寿险核心价值 (43)

专题五:科技赋能案例之横琴人寿混合型前端 (45)

产品结构及客户画像 (47)

总结 (50)

表格和图表

表格1 —参与本次调查的寿险公司 (11)

表格2 —招募中使用的选才方式 (23)

表格3 —活动量管理手段及工具 (27)

表格4 —太平人寿重庆分公司活动量管理任务表 (29)

表格5 —某公司营销管理职级及架构 (38)

表格6 —五家典型公司营销培训时长 (39)

表格7 —受访公司在售产品类型列表 (47)

图表1 — 2007-2018 年中国寿险代理人数量及增速 (8)

图表2 — 19 家公司在册代理人数量(截止2018 年底) (12)

图表3 —受访公司代理人性别比(截止2018 年底) (13)

图表4 —受访公司在册代理人平均年龄(截止2018 年底) (14)

图表5 —美国代理人年龄分布(2017 年) (15)

图表6 — 2010-2017 年美国个人寿险代理人平均从业年限 (16)

图表7 —中国受访公司在册代理人平均服务年限(截止2018 年底) (16)

图表8 — 2017-2018 年新招募代理人人数对比 (18)

图表9 — 2017-2018 年新招募代理人年龄对比 (19)

图表10 —2018 年新增员女性比例与存量比例对比 (20)

图表11 — 2017-2018 年招募对象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 (21)

图表12 —招募方式及使用分布 (22)

图表13 —招募方式使用率及效果(成功率)对比 (22)

图表14 —过往职业与聘用率和成功率的关系 (26)

图表15 — 2015-2018 年间受访公司代理人活动率变化图 (28)

图表16 — 13 个月保单继续率(截止2018 年底) (30)

图表17 —中美加市场代理人留存率粗略对比 (32)

图表18 —美国专属代理人从业年限分布(2017 年1 月末) (32)

图表19 —美国代理人基于合同年度的留存率(2017 年) (33)

图表20 — MDRT 保有量与占比分布 (34)

图表21 — IQA 保有量及占比分布 (35)

图表22 —渠道选择偏好 (36)

图表23 —营销管理架构分布 (37)

图表24 —管理支持与培训力度分布-内外勤比例(在册人力) (40)

图表25 —管理支持与培训力度分布-内外勤比例(活动人力) (41)

图表26 —管理支持与培训力度分布-内外勤比例(分组比较) (41)

图表27 —管理支持与培训力度分布-讲师覆盖率 (42)

图表28 —保险科技在代理人赋能上的应用 (44)

图表29 —不同险种对应的不同客户特征 (49)

九大主要发现

1. 中外资不同本土战略,构成中国寿险行业两道风景线。中资公司的代理人队伍庞大,分支机构众多,市场占有率

高,规模效益显著。而外资/合资公司受股东背景、监管政策、经营战略、运营区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规模扩张受限,因此大都采取类似“精兵战略”,虽然部分公司也曾出现战略的摇摆,错失一些发展机会,但总体保持了关键绩效指标(KPI)数据上的亮眼表现。这是本研究最为显著的发现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是因为两大阵营的迥异特征,因此不能只看KPI 数值,就简单粗暴地得出哪个阵营必然更具优势的结论。

2. 代理人队伍是本土寿险公司的核心资产,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升。受访公司代理人呈现“女多男少”“三七开”的格

局,平均年龄在38.1 岁,较美国市场(专属代理人平均44 岁)略低,但是平均在职年限仅有1.57 年,远低于美国市场的平均6 年,这会给公司代理人渠道管理及成本投入带来巨大困扰。

3. 本土代理人增员仍较传统,从业水平、圈层制约着中国寿险营销的发展。总体而言,在熟人基础上建立信任的“转

介绍”,仍是采用最多、效果最佳的人才招聘方式。LIMRA 的大数据显示,曾经做过经理、高管和小企业主的人进入到保险业后,成为优秀代理人的成功率较高。对入口严格把控,尤其在代理人招募总体出现瓶颈的大环境下,“优增”是最佳路径。

4. 流量是互联网时代的法门,活动量是代理人成败的关键。近年来,“百件百万”的口号在各绩优团队回响,可见各

团队对于活动量的重视,以及活动量与绩效的紧密联系。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管理活动量方面,大家的确做了很多努力,采取的管理工具也高度相似,但结果却千差万别,活动率从20%到65%参差不齐,平均值居于40% 上下。2015 年到2018 年的四年间,虽然个别公司的活动率排名有所改变,但马太效应显著。

5. 优秀的继续率水平是寿险营销可持续、寿险公司永续经营的秘诀。调研数据显示,受访公司平均继续率约

90.5%,与行业水平相当。虽然在其他KPI 上,非中资公司大多高于中资公司,但在继续率上这一现象并不显著,

重要原因是样本中包含了两家中资公司,他们在多年前开始关注继续率,并对继续率和业务品质严格管控,整体缩小了中外资间的差距。可见,对继续率的管理效果较为显性,值得更多公司加以关注。

6. 团队是个人业绩重要的基石,良好的留存形成坚实的团队凝聚。队伍需要一定的新陈代谢,但留存是团队管理的

永恒关切。数据显示,入职第一年的代理人平均流失率占到一半以上,因此,前12 个月对于增加后期的留存率至关重要,代理人的快速起步是成功的关键。LIMRA 建议,关注新人的培训和辅导,提升新人留存率,是团队总体留存率提升的源头。

7. 建立完备高效的培训体系,是寿险企业实现本土管理辨识度的重要内功。对于代理人渠道呈现的诸多现状和问

题,根源大都来自于管理。例如,几乎每家公司都表示重视代理人的培训,但不同公司的实际投入差异较大;对不同层级代理人的重视程度也是千差万别。建立完备高效的培训体系,给予代理人专业化、体系化、职业化的培训和提升势在必行,否则代理人渠道发展的天花板将越来越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