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氯雷他定与枸地氯雷他定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4
倍泰龙(枸地氯雷他定)【用法用量】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β-1b的治疗应该在有治疗该病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儿童和青少年:未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过正式的临床试验或药代动力学研究,不过有限的已公布数据显示,对12-16岁的青少年隔日皮下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β-1b8.0MIU其安全性与在成人中观察到的一致。
没有在12岁以下儿童中使用本品的信息,因此,本品不应用于此年龄组。
在开始治疗时一般推荐采用剂量滴定的方法。
患者开始应隔日皮下注射62.5ug(0.25mL),然后慢慢升至隔日250ug(1.0mL)的剂量(见下表)。
如果发生任何显著不良反应可调整滴定时段。
为了获得充分疗效,应达到隔日250ug(1.0mL)的剂量。
剂量滴定时间表(如果发生任何显著不良反应可调整滴定时段)治疗第1、3、5天:给予62.5ug(0.25mL);治疗第7、9、11天:给予125ug(0.5mL);治疗第13、15、17天:给予187.5ug(0.75mL);治疗第≥19天:给予250ug(1.0mL)。
最佳剂量未被完全阐明。
目前尚不清楚患者的疗程应多长。
目前,对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积累了长达5年的临床对照试验的随访数据,对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则有长达3年的跟踪随访数据,同时对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也积累了长达4.5年的无对照跟踪随访数据。
对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前2年的治疗已被证明有效,后3年获得的数据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β-1b在整个时期具有持续的治疗效果。
对于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在对照性临床试验条件下进行长达3年的治疗,得到的两年的有限数据表明疗效确切。
对于具有单个临床事件拟似多发性硬化的患者,2年内疗效确切。
不推荐对最近两年内复发少于2次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或最近2年内无活动性病变的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患者使用本品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无响应,例如EDSS评分在6个月内维持稳定的级数,或在1年的重组人干扰素β-1b治疗期中至少需要3个疗程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或皮质类固醇治疗,使用本品的治疗应停止。
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于2017年06月-2018年06月,对本院收治的7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利用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n=38)与研究组(n=38),常规组予以氯雷他定片,研究组予以枸地氯雷他定片。
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达94.74%,明显高于常规组总体疗效78.95%,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后,可以显著减轻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
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枸地氯雷他定片;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效果;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212-02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属于异质性皮肤病,在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临床表现为皮肤水肿、瘙痒、红斑,且该病迁延不愈,极易反复,临床治疗较为困难。
既往临床以口服氯雷他定片为主,虽然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病情,但容易伴发诸多并发症。
近两年来,有研究指出,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确切,且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
鉴于此,本院对7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进行研究分析,重点探讨了枸地氯雷他定片的应用效果。
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7年06月-2018年06月,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即常规组、研究组各38例。
均在知情的前提下签署研究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近2周内未曾接受过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
排除哺乳或妊娠、对研究用药过敏以及血液、消化、呼吸、精神、内分泌等系统疾病者。
研究组中男性研究对象21例,女性研究对象17例,年龄18~66岁,平均(31.3±2.7)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3.3±1.3)年。
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32No.42019・871・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尊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沈路路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123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尊麻疹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慢性尊麻疹患者,运用区组的随机数字表按照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西替利嗪,观察组选择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6.67%,对照组惠者的总有效率是6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在治疗慢性尊麻疹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另一方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枸地氯雷他定;慢性尊麻疹;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82(2019)04-871-02DOI:10.14035/ki.hljyy.2019.04.055慢性尊麻疹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是过敏性皮肤病,它具有过敏性、多发性、迁延不愈的特点,而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白、鲜红色、皮肤色风团等⑷。
对于风团大小和数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无法对发作时间进行固定,对于有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讲,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m o经过研究显示,慢性尊麻疹可能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异常有直接的联系,所以使用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要实施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效果⑷。
本次对60例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分析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尊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效果,将研究结果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尊麻疹患者,运用区组的随机数字表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17-70岁,平均年龄为(32.5±2.1)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为(32.8±2.4)岁。
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发布时间:2022-01-19T08:09:09.746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3期作者:范振国[导读]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治疗中枸地氯雷他定的安全性与疗效范振国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15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治疗中枸地氯雷他定的安全性与疗效。
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取样67例,皆为2019年07月至2021年08月就诊,抽签分组,行西替利嗪治疗(参照组,n=33)和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n=34),比较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率、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症状(0.82±0.24)分,风团持续时间(0.71±0.26)分,风团数量(0.95±0.18)分,风团大小(1.01±0.15)分,比参照组症状评分低,总有效率97.06%,比参照组81.82%高,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1.76%,与参照组9.09%相近,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慢性荨麻疹治疗中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安全性良好,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安全性;枸地氯雷他定;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为常见皮肤科疾病,好发于放疗、化疗过过敏体质者[1],具有间歇性发病特征,患者病程皆在6周以上,甚至可长达20年,治愈难度较高,可诱发皮肤瘙痒、血管性水肿、风团等典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2],本次研究将2019年07月至2021年08月就诊6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分析观察了枸地氯雷他定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慢性荨麻疹患者67例,皆为2019年07月至2021年08月就诊,随机分组,行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参照组,n=33)和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n=34)。
参照组0.6至3年病程,平均(1.37±0.41)年,男女分布18:15,最高62岁,最低21岁,平均(41.88±7.26)岁,观察组0.7至3年病程,平均(1.42±0.39)年,男女分布19:15,最高61岁,最低21岁,平均(41.20±7.13)岁,P>0.05。
65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9 No.5·疗效评价·荨麻疹指皮肤、血管、黏膜出现暂时性炎性出血、组织内水肿,会有瘙痒症状,病程长,易于复发[1]。
研究证实[2],荨麻疹与免疫功能、凝血机制异常有关。
地氯雷他定片能够改善荨麻疹症状,但易于出现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疗效欠理想。
依美斯汀为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组胺受体,中止炎性细胞趋化,缓解皮疹、瘙痒等症状[3]。
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1例荨麻疹患者,比较荨麻疹治疗中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与地氯雷他定片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81例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双色球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
对照组男女各20例;年龄15~62岁,平均(38.53±2.61)岁;病程1~16个月,平均(8.52±1.43)个月。
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17~60岁,平均(38.51±2.48)岁;病程2~15个月,平均(8.56±1.33)个月。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制定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诊断标准[4];②单周发作2次及以上;③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湿疹、哮喘等其他过敏性疾病;②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③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④精神、语言障碍。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地氯雷他定片(生产企业:Schering-Plough Labo.N.V.;国药准字J20150012;规格:5 mg×6片)治疗,口服,每天1次,每次5 mg,病情加重可适当增加用量。
作者简介:费红霞,女,本科,主治医师。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见表1。
2.2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和IL-1β比较治疗前,2组的生活能力评分、神经缺损评分和血清IL-1β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 >0.05);2组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评分和血清IL-1β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 <0.05),生活能力评分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5),且联合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更大(P <0.05)。
见表2。
3讨论高血压脑出血发作后血液到达脑实质会引发神经细胞损害,局部组织缺氧后会诱导炎性因子大量表达,致脑血流量进一步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联合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评分和血清IL-1β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
可见应用尼莫地平联合神经节苷脂可有效增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的炎症程度。
高血压脑出血发作后神经细胞中神经节苷脂水平迅速降低,引发细胞膜Ca 2+内流,加速神经细胞的凋亡[3]。
及时给予神经节苷脂可减轻机体神经元破坏,加速神经通路的重塑,修复损伤神经,并且还可促进神经轴突生长、神经再生和形成突触,从而使电生理指标和神经支配功能恢复,提高疗效,有利于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叶晓峰等[4]的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可减轻脑出血鼠模型的神经细胞凋亡反应。
而尼莫地平可降低机体的脑水肿症状,阻断Ca 2+内流,缓解血管痉挛,提高脑血管侧支循环的血流量[5]。
两者联合可迅速发挥作用,既往研究中也发现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本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应用尼莫地平联合神经节苷脂可有效增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的炎症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分析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氟雷他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7天、14天、28天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患者治疗7天、14天、28天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患者治疗7天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14天、28天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
结论:为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能够快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治疗,降低治疗时间,从而有利于降低患者痛苦,该治疗手段有极高的安全性,有效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枸地氯雷他定;慢性荨麻疹;治疗效果;安全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病程时间较长,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临床治疗具有较大的困难,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为采取无镇定作用的H1手提拮抗剂治疗[1]。
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60例。
实验组患者有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在17~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11.6),对照组患者有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在19~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12.3)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取氟雷他定治疗,每日给予患者10mg氟雷他定,每天治疗一次,在患者治疗7天,14天,28天时进行临床症状积分的评估,在患者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进行检查[2]。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观察目的:探究慢性荨麻疹临床治疗中枸地氯雷他定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89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89例患者的瘙痒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平均风团直径(2.73±0.94)mm,平均皮肤风团数量(5.51±1.24)个,治疗后患者的风团直径和数量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和1个月后8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2.92%、92.13%、95.51%;89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嗜睡、口干、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62%。
结论: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者瘙痒、皮疹、红斑的临床症状表现,促进风团消退,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效改善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枸地氯雷他定;慢性荨麻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可由单一因素或多种因素导致,一般与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关[1]。
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性斑块或皮疹,且伴随有严重的瘙痒,瘙痒发作次数由1次到数次不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2]。
临床有研究指出,枸地氯雷他定广泛应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中,对于改善慢性荨麻疹导致瘙痒、红肿具有显著效果,具有有效高、不良反应率低的特点[3]。
本文为探究枸地氯雷他定在慢性荨麻疹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在参考国内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笔者所在医院8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對象,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47.08±8.26)岁,其中男46例,女43例。
枸地氯雷他定片的毒理研究有什么?在地氯雷他定上市后罕有过敏性反应报道,包括过敏和皮疹。
另外罕有心动过速、心悸、肝酶升高及胆红素增加的报道。
枸地氯雷他定片的毒理研究:急性毒性:大鼠经口给药剂量达250mg/kg时出现死亡(按AUC计算,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推荐日口服剂量的120倍),小鼠经口给药LD50为353 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地氯雷他定约为临床推荐剂量的290倍)。
猴经口给药剂量达250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地氯雷他定约为临床推荐剂量的810倍)时,未出现死亡。
遗传毒性:在回复突变试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哺乳动物微粒体细菌基因突变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诱裂性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中,未见本品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生殖毒性:本品经口给药剂量达24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130倍)时,对雌性大鼠生育力无影响;经口给药剂量达12mg/kg/日(地氯雷他定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45倍)时,出现雌鼠受孕率下降、雄鼠精子数减少、精子活力降低和睾丸组织学改变,表明雄性大鼠生育力降低;经口给药剂量为3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8倍)时,对大鼠生育力无影响。
大鼠和家兔经口给予本品,剂量分别达48和60mg/kg/日(地氯雷他定达到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分别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210和230倍)时,未见致畸作用。
雌性大鼠给药剂量为24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120倍)时,可见植入前丢失率增加、植入数和胚胎数减少;给药剂量为9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50倍)或以上时,可见仔鼠体重减轻和翻正反射减慢;给药剂量为3mg/kg/日(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物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日推荐口服剂量下AUC的7倍)时,本品对仔鼠发育无影响。
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具有病程长、难以根治、反复发作等特点。
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的常见表现为皮肤瘙痒,并出现可见的鲜红色与皮肤色风团。
目前临床上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多采用抗组胺药物,为了分析慢性荨麻疹行枸地氯雷他定对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我院皮肤科对58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接诊的5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
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42.1±3.7)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1±0.4)年。
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44.3±1.5)岁;病程2.5个月~5年,平均病程(2.3±0.3)年。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入院前2周内未服用其他抗组胺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②对枸地氯雷他定无过敏反应;③同意加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具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②孕妇或哺乳期。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2070030),1次/d,10mg/次。
观察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1038)口服,1次/d,8.8mg/次。
两组疗程为4周,28d。
于治疗后7、14、28d评估治疗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
1.3疗效的判定:参考2018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对疗效进行判定。
治愈:瘙痒、风团等症状消失,且维持1个月以上;显效:瘙痒症状明显改善,风团消退率>80%;有效:瘙痒症状明显改善,风团消退率为50%~80%;无效:瘙痒、风团等症状无改善。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42018 年第 5 卷第 3 期2018 Vol.5 No.3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陶 宇(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摘要】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以我院从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
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实验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治疗28d.然后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效果,并观察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结果 通过治疗,实验组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用西替利嗪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治疗,实验组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用西替利嗪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通过研究可知,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疗效明显,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改善患者的健康治疗,且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枸地氯雷他定;荨麻疹;疗效【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03.164.02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拥有过敏性的皮肤病,它具有多发性、反复发作、过敏性和不易治愈等典型临床特点[1]。
患有该病的患者经常伴随部位瘙痒、皮肤呈鲜红色或发白,或有皮肤性色风团等症状表现,风团的大小和数量拥有一定的差异,而且什么时间发作不确定,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水肿性红斑,直接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目前,关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理还不清楚,没有特效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
本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从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陈海兵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5(000)036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
选取我院皮肤科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50例,分为研究组(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与对照组(氯雷他定片治疗),各25例;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的72.00%,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
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及促进风团消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199-199,200)
【作者】陈海兵
【作者单位】如东县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苏如东22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4
【相关文献】
1.枸地氯雷他定与阿伐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J], 于淼
2.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J], 孙田; 王珺; 王东
3.玉屏风散加减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J], 李一洋
4.消风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J], 单霄
5.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J], 伍兰萼;章青青;郭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枸地氯雷他定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唐上丽
【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把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本院诊治的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治疗、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分析及对比两组诊治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荨麻疹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60-161)
【作者】唐上丽
【作者单位】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4
【相关文献】
1.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 [J], 王静;杨广山
2.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 [J], 王静;杨广山
3.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J], 安立辉
4.消风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J], 单霄
5.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J], 王坤;徐胜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药科研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对机体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分析洪巍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皮肤科,江苏镇江 212132)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的治疗价值。
方法:对照组应用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两组组治疗前的血清总IgE水平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效果满意,并可有效降低血清总IgE水平。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枸地氯雷他定片;血清总IgE慢性荨麻疹是以患者皮肤局部风团、红斑及瘙痒等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疾病,患者病程周期较长且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病程时间甚至可持续数年之久[1]。
关于慢性荨麻疹的确切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可能与药物、物理、饮食以及生理等因素有关。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是临床中对变态反应性疾病诊疗的敏感性指标。
据报道,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后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升高。
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总IgE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案分组。
观察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18~56岁、平均(32.6±1.3)岁;发病时间7~16周、平均(10.5±1.3)周。
对照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19~55岁、平均(32.5±1.4)岁,发病时间7~15周、平均(10.4±1.3)周。
两组各项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口服,1片/次,1次/d。
观察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口服,1片/次,1次/d。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4798投稿邮箱:sjzxyx88@·药物与临床·枸地氯雷他定(贝雪)治疗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武乐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新疆 北屯 836000)0 引言为积累经验,与同行交流分享,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荨麻疹患者400 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40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0 例。
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荨麻疹。
对照组:男性108 例,女性92 例,年龄16-66岁,平均(33.2±11.9)岁。
治疗组:男性110 例,女性90 例,年龄19-66岁,平均(33.2±11.9)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通过口服方式使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1次/d ,10 mg/次;治疗组的患者通过口服方式使用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1次/d ,8.8 mg/次。
所有患者均治疗28 d [1]。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 d 、14 d 、28 d 的瘙痒、风团情况、不良反应情况[2]进行观察、记录。
评判标准:(1)风团:无风团为0分,风团数量<20个为1分,风团数量在20-50个为2分,风团数量>50个为3 分;(2)瘙痒:没有瘙痒为0分,有轻微瘙痒为1分,有明显瘙痒为2分,瘙痒严重时为3 分;(3)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当疗效指数≥90%时,为治愈;60%≤当疗效指数<90%时为显 效;30%≤当疗效指数<60%时,为有效;当疗效指数<30%时,为无效。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慢性荨麻疹的患者120例,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两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不同用药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显示,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的方式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甲组,乙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患者。
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枸地氯雷他定片;复方甘草酸苷片;慢性荨麻疹引言: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的疾病,患者在发病后的病程会持续六周以上,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药物、压力、感染、饮食等因素所致。
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表现为红斑、风团、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划痕症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避免诱发因素的出现[1]。
枸地氯雷他定是一种新型的抗组织胺类药物,能通过竞争结合组织胺的H1受体,使其在体内长期有效地改善过敏反应,从而改善慢性荨麻疹的病情。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复合制剂,具有抗过敏、免疫调节、病毒灭活、抗病毒增生等功效,还具有加速肝脏功能的作用。
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慢性荨麻疹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60例,患者男女比例均为1:1,患者年龄在22-68(39.65±3.16)岁。
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且患者基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