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奶牛繁殖与营养
- 格式:ppt
- 大小:6.72 MB
- 文档页数:77
《奶牛营养与饲料》第三章奶牛营养代谢与调控第一节动植物体组成成分及其差异一、动物体和植物体的元素构成二、动物体和植物体的化合物差异三、由元素到牛奶的转化第二节奶牛的消化特征一、奶牛的消化系统二、奶牛的消化生理过程和特殊现象第三节瘤网胃微生物及其与奶牛的共生一、瘤胃内环境--内容物的性质二、瘤胃微生物种类与功能三、瘤胃微生物的生态系统第四节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一、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二、瘤胃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三、瘤胃内VFA及其相互转化四、瘤胃糖代谢的终产物与反刍动物代谢的关系第五节脂类营养与代谢一、脂肪的来源及作用二、脂肪在瘤胃中的变化三、脂肪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四、肠道中脂的吸收五、脂肪在肝脏中的代谢六、乳腺对日粮脂的利用第六节蛋白质营养与代谢一、瘤胃内含氮化合物二、饲料蛋白质在瘤胃的分解三、瘤胃内氨的产生四、瘤胃内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五、微生物蛋白的组成六、尿素再循环和蛋白质再生循环第七节营养调控一、奶牛整体水平的调控二、瘤网胃发酵的调控第三章奶牛营养代谢与调控反刍动物在人类食物链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奶牛给人们提供牛奶和牛肉时,奶牛消化道内存在着食物链上一个细小环节,那就是瘤胃微生物活动。
这是奶牛在自然生态环境中长期进化的结果。
成年奶牛身体高大,需要大量营养以维持生命和哺育后代,自然发育了能够贮存大量食物的消化道。
为了逃避天敌,它必须匆匆采食,然后躲在安全处将摄入的粗饲料吐出(逆呕),经咀嚼再吞咽,并利用瘤胃微生物消化(反刍),从而形成了能充分利用各种类型饲料的能力。
奶牛独特的消化系统使其与瘤胃微生物互利共生。
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利用奶牛瘤胃这样一个有利环境生存,降解植物细胞壁、纤维、非蛋白氮等,并利用降解物生产能量和蛋白来繁殖自身;而奶牛则由此获得更丰富的营养,通过真胃消化和小肠吸收利用而维持生存,并大量生产牛奶。
多年来,人类为了自身的需要,将奶牛产奶作为第一追求目标。
由于奶牛品种改良和饲养方式的改进,奶牛的生产性能越来越高,集约化饲养使奶牛日粮中含有很多有助于提高产奶量的精饲料(如淀粉和脂肪类高能量饲料以及饼粕等蛋白饲料),但是如果日粮配合不平衡或饲喂方法不当,奶牛身体健康、生产性能以及瘤胃功能都会因此受到损害。
奶牛繁殖障碍与繁殖疾病的营养调理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现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起来,环境不断恶化导致动物数量逐渐减少,国家与人民对于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特别是奶牛,只有其具备较强的繁殖能力,才能促进奶牛种群的不断扩大,从而满足人们食品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
所以奶牛繁殖性能,直接影响奶牛繁殖工作的开展效果。
动物饲料营养水平高低已成为阻碍奶牛繁殖的重要因素,加强动物饲料营养水平的均匀,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繁殖能力,扩大奶牛种群,对推动奶牛养殖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奶牛繁殖阻碍;营养调理;建设引言:饲料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是否充足、均衡等会直接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尤其是一些营养元素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奶牛自身的繁殖性能,导致繁殖的后代质量不高,或者是直接造成奶牛不孕不育。
因此要求养殖户能够全面掌握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奶牛繁殖性能的阻碍,通过采取针对性的营养调理,为当前奶牛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饲料营养造成的奶牛繁殖障碍1.1能量在奶牛饲养期间,碳水化合物是奶牛能量来源的关键,当能量摄取不达标的时候,奶牛机体生长会因能量不足而延长性成熟的时间,但是能量摄入过多又会导致奶牛出现严重的肥胖,继而导致性欲衰退且不愿配种的问题。
其中雄性奶牛的肥胖会使睾丸质量下降,产出大量的劣质精子,对后代影响较大;奶牛肥胖会导致其机体内的脂肪沉积,尤其是在卵巢附近发生脂肪浸润的问题,因此卵泡的生长会受到影响,阻碍受精与着床的过程。
由此可见,能量是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据调查,在奶牛养殖期间,如果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其发情率也会逐渐提高,因此在奶牛产后可以饲喂一些具有高、中等能量的日粮,可缩短发情时间,有助于下一次的繁殖;当奶牛配种以后,高能量水平的饲料则会降低奶牛的血浆孕酮水平,导致胚胎的生存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给予配种后的奶牛一些低能量水平的饲料。
简论高产奶牛的营养与饲养高产奶牛的营养与饲养是保障高产奶牛生产效益的关键,涉及到科学配饲、合理日常管理等方面。
下面从牛的营养需求、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牛的营养需求高产奶牛繁殖、泌乳过程中有着明显不同的营养需求。
A. 繁殖期在受胎前,牛需要保证足够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入,以及充足的能量供给,以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理的正常进行。
受胎后,胚胎开始快速发育,牛需要更高的能量和蛋白质供给,以保证胎儿正常成长。
B. 泌乳期在泌乳期,奶牛需要特别注意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正常高产奶牛的产奶量在15000千克以上,需要摄入高质量的饲料,以满足其高产奶量时的需求。
另外,泌乳期牛的代谢产生大量热量,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满足其基本代谢需求。
二、饲养管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饲料配比、饲喂制度、卫生条件等多个方面。
A. 饲料配比高产奶牛有着较高的氮、磷、钙等微量元素需求,需要注重配饲。
同时,草料、青饲料、饲料添加剂等的精细配比也是确保高产奶牛良好的生产状况的必备条件。
B. 饲喂制度高产奶牛的日常饲喂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规律,使其饱食感与经济播种获得最佳平衡。
科学饲喂制度应该考虑牛体重、发情期、泌乳期等因素,如第一发情期后90天应稍微减少日精料摄入,防止牛体重过度增加引起泌乳障碍乳产下降。
C. 卫生管理高产奶牛应该在卫生良好、喂食足够、生活舒适等条件下饲养。
一年四季都要关注牛棚通风环境、灭菌消毒等问题,各类疫苗注射也要按照规定定期进行。
总之,高产奶牛的营养与饲养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综合运作的系统工程,在饲养管理上要注重营养配比、饲喂制度和卫生管理,才能达到提高牛奶产量、改善奶牛体征、提高奶质量等效果。
奶牛营养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在奶牛生产过程中,繁殖直接影响到牧场的生产水平、经济利益、牛群的发展和增值。
奶牛的繁殖力受到营养、疾病、遗传、环境和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但随着现代育种水平的提高,奶牛的营养是影响奶牛繁殖力最主要的因素。
它主要通过影响奶牛排卵、胚胎存活等途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繁殖力,不合理的饲养营养会加剧不孕症的增加,在诸多营养因素中,蛋白、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过多或缺乏,均会引起繁殖障碍的增加。
蛋白质与繁殖力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可作为机体新陈代谢催化剂的酶,它可以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参加免疫抗体,具有调节新陈代谢作用的激素等。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奶牛的繁殖具有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缺乏不但影响发情、受胎和妊娠,并使饲料适口性下降而导致奶牛体重下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奶牛的繁殖。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奶牛的繁殖力下降恰恰是由于日粮蛋白质水平过高而引起的,由于片面追求产奶量或短期经济效益,经常饲喂高蛋白的日粮,特别是在泌乳早期,日粮干物质中长期粗蛋白超过19%,会延长产后第一次发情,增加空怀天数,降低受胎率,蛋白质含量为20%~23%的日粮与12%~15%相比,前者会降低子宫内PH值并增加血液中尿素水平,由于蛋白质采食量增加提高了血液中氨的浓度,降低了免疫系统功能,延长了子宫的自净时间,增加了尿素氮的浓度,使子宫分泌物中尿素含量增加,改变了发情周期中的黄体期子宫分泌物的镁、钾和磷的浓度,降低了子宫的pH值。
尿素浓度和子宫pH值的变化使子宫内膜细胞分泌大量前列腺素,抑制了孕酮的作用,干扰了孕酮对子宫环境的调节作用。
使胚胎处于一种不佳的子宫内环境,从而影响了胚胎的发育与存活,引起胚胎死亡和早期流产,长期这样的子宫内环境,是降低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
日粮营养中过量蛋白质对奶牛的繁殖副作用目前有三种解释:1.过量蛋白质的副产物氨和尿素会杀伤精子、卵子和胚胎,造成受胎率的下降。
高浓度的尿素氮会减少促黄体素与卵巢受体的结合,导致血清中孕酮浓度的降低和受胎率下降。
各种营养因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具体影响-奶牛养殖奶牛繁殖性能的高低与生产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奶牛养殖过程中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包括品种、年龄、疾病、饲养管理、环境和营养等。
其中营养因素是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对于保持奶牛高产、稳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各种营养因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具体影响。
奶牛繁殖性能的好坏与奶牛生产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实际生产中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有很多种,并且相互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主要包括品种、年龄、遗传因素、疾病、饲养管理、环境以及营养等。
1、能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能量在奶牛生长发育以及正常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奶牛第一需要的营养物质,适宜的能量水平可以保证奶牛正常的生理机能,是获得最佳养殖效益的基础。
日粮中能量不适宜,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奶牛的繁殖性能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奶牛能量过剩,尤其是在干奶前的2~3个月,如果给奶牛提供的能量水平过高,过多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而使得奶牛的膘情过好,体况过肥易导致奶牛的采食量下降,脂肪还会在乳房、生殖器官、肝脏等器官内蓄积,影响奶牛的健康,易导致奶牛出现难产、胎衣不下、乳腺炎等问题。
这对于产奶量较低、遗传性能不佳的奶牛来说更为严重,会引起奶牛产后过于肥胖,而使卵细胞的质量下降,排卵发情异常。
奶牛能量不足时,如果发生在产前,则会使奶牛的膘情较差,使得卵泡的发育迟缓、发育不良,而影响排卵,使配种受胎率下降,另外,还会造成奶牛在分娩后易出现胎衣不下、恶露排不尽等疾病。
在奶牛分娩后,奶牛的采食量开始下降,而此时奶牛正处于泌乳高峰期,奶牛必然会动用自身的体能来满足高泌乳量的需求,极易使奶牛出现能量负平衡,而能量水平影响着奶牛生殖激素的水平,从而影响着奶牛的繁殖性能,使奶牛出现发情延迟、卵泡发育迟缓、发情异常等。
而能量负平衡在高产奶牛中表现较为明显,在产前体况过肥的奶牛中较为严重,因此,要注意奶牛日粮中营养水平,在奶牛采食量下降时可适当的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以免出现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繁殖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奶牛营养学引言:奶牛是人类重要的乳制品供应者,其营养需求对于提高乳品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营养学研究了奶牛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来满足其营养需求,从而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一、奶牛的营养需求奶牛的营养需求因其生长发育、泌乳、繁殖等生理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奶牛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1. 能量:奶牛的能量需求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
能量对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足的能量供应会导致奶牛的产奶量下降和体重减轻等问题。
2. 蛋白质:奶牛需要蛋白质来支持其体内蛋白质合成和维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
蛋白质不仅是奶牛乳品生产的基础,还对奶牛的免疫力和繁殖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3. 矿物质:奶牛需要吸收足够的矿物质来维持其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
矿物质包括钙、磷、钾、镁等,它们在奶牛的骨骼、牙齿、神经系统和酶的活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4. 维生素:奶牛需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来维持其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
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它们对于奶牛的免疫力、生殖能力和乳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二、奶牛的饲养管理为了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饲养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是满足奶牛营养需求的基础。
饲料配方应考虑奶牛的生理状态、生产阶段和饲养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和比例,确保奶牛获得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 饲料管理:饲料管理包括饲料的储存、加工和喂养等环节。
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防止霉变和营养成分的损失。
饲料的加工可以提高其可消化性和营养利用率。
喂养应按照奶牛的需求和生产阶段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足对奶牛产生不良影响。
3. 饮水管理:充足的饮水对于奶牛的消化、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饮水设施应易于清洁和维护,保证奶牛随时获得清洁、新鲜的饮水。
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牛乳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取决于奶牛的饮食和饲养管理。
因此,奶牛的营养和饲养标准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奶牛营养和饲养标准的要点。
1. 蛋白质:奶牛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产生牛乳。
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包括豆类、鱼粉、动物蛋白和草地食物。
日常饲料需保证20%-25%的粗蛋白质。
2. 能量:奶牛需要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长和产乳。
主要提供能量的食物包括玉米、玉米饼、乳糖和草地食物。
日常饲料需保证70%-80%的粗蛋白质。
3. 维生素和矿物质:奶牛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来保持健康和生产牛奶。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来源包括饲料中的添加物和草地食物。
日常饲料中需要含有充分的钙、磷等。
4. 饮用水:奶牛需要充足清洁的饮用水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促进毒素代谢。
5. 饲养环境:奶牛需要一个舒适、干燥、干净和安静的环境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产潜力。
总之,奶牛的营养和饲养标准是保证牛乳质量和数量的关键。
充分满足其需求,提高牛群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