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饲料中禁用抗生素、高锌、高铜后 欧洲猪业的生产变化及其营养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614.74 KB
- 文档页数:1
China Swine Industry收稿日期:2020-12-02作者简介:高树山(1970-),男,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禽动物的免疫、检疫和动物疾病的诊治工作,E-mail:**********************饲料全面“禁抗”背景下发展养猪业的具体措施高树山王兴礼王琣糜自珍王效国(山东省临沭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临沭276700)摘要: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可能给养殖业带来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增加,养殖成本增加等问题,对于上述不利影响,应该转变养殖观念,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精准平衡营养供给,改变饲养模式,加强环境控制,添加“绿色替抗产品”,实现绿色高效养猪。
关键词:生猪;禁抗;替抗;无抗中图分类号:S828;S81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4645(2020)06-0037-03农业农村部于2019年7月下发了《关于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公告》(第194号),明确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
饲料全面“禁抗”后,养殖业可能出现猪的发病率、死亡率增加,用药不规范现象增多,养殖成本增加等问题,要求养殖场(户)转变养殖观念,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合理使用添加剂和一些绿色“替抗”产品,达到优质高效养猪目标。
1饲料全面“禁抗”后养殖业可能出现的问题1.1猪的发病率、死亡率增加饲料全面“禁抗”后,猪群由原来采食添加抗生素的饲料突然变成不含抗生素的饲料后,由于应激作用将会出现腹泻,肠黏膜受损,营养吸收困难,造成仔猪营养缺乏,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降,极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
1.2一些环境致病菌会增多在生产管理、环境控制以及防疫保健跟不上或不到位的猪场,极易导致一些环境致病菌增多,较少发生的细菌性疾病发病率增加,甚至继发其他疾病,造成养殖风险加大。
猪日粮中添加高铜的负面影响摘要:猪对铜的需要量很低,而很多养殖户或企业为达到生产目的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加铜的添加量,进而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1.造成畜禽机体中毒饲养标准推荐猪日粮中铜的含量在8~10mg/kg即可满足动物的需求,然而为了达到生产目的很多都会高剂量添加。
在一般下情况下,日粮中铜含量达到350~400 mg/kg 时可引起明显的铜中毒,铜含量超过500 mg/kg 时可引起死亡。
钱莘莘研究表明在猪日粮中添加350 mg/kg的超量铜,会导致猪肝铜残留量显著上升,同时加重肝脏的负担,引起肝脏的变性,进而出现中毒现象。
而Allcroft 也曾研究发现,日粮铜水平为1000 mg/kg 时,可使猪致死。
2.造成畜禽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动物日粮中添加高铜会降低锌和铁的吸收,从而引起动物机体锌和铁的缺乏,如猪常出现皮肤角化不全等类似缺锌症状的表现。
朱彤摘研究表明当饲料中含铜量为250 mg/kg 时,铜可促使饲料中α-生育酚的水平在22d 之内减至0,进而造成的α- 生育酚缺乏。
3.影响畜禽肉品质Amer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铜( 200 或250 mg/kg) 可显著降低背膘脂肪的厚度,同时提高了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猪肉的氧化稳定性降低,造成适口性降低,食用价值下降,甚至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另有报道,在饲料中多添加80 mg/kg 的维生素E 可防止高铜造成猪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
但对高铜造成的其他负面影响却没有明显改善。
4.污染环境当饲喂高剂量的铜,并不能使猪都能将其吸收利用,而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
资料表明,当铜含量达100 mg/kg 时可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微生物蛋白变性而死亡。
因而从动物粪便中的大量铜施于土壤,微生物减少,引起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
且粪便排入河流,一旦污染水源,将使水质恶化和水生物大量死亡。
另外,施用高铜的粪便的牧草铜含量超标,极易引起对铜敏感的牛、羊发生铜中毒。
铜锌锰3种矿物质对母猪生产力的影响,少添加多收益每天一篇技术文章、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前言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的重点主要是引进高产母猪。
随着产活仔数从12–13头增加到17–18头,断奶数从10–11头增加到14–15头。
巨大的差异自然意味着更大的经济回报,但是我们是否考虑了支持这一巨大增长,所需的管理和营养方面的必要变革?(国内很多饲养高产品系的种猪,还是采取与之前一样的营养、管理方式,生产成绩提升相对有限,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淘汰显著增加)。
科学技术应用需要迎头赶上,并加快步伐,以支持不断变化的母猪需求现代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点像过山车。
在其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最佳表现,为了降低成本和发挥母猪生产潜力,这些母猪则需要更精准的营养,3种微量矿物质:锌、铜、锰,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全球营养研究幸运的是,在母猪营养方面,许多全球性的研究已经开展,以了解和支持在规模化条件下新的高繁殖力母猪。
尽管如此,这种新母猪的遗传潜力、不断的育种选育新品种,未来的10年高产性能可能还会继续。
这意味着科学技术应用需要迎头赶上,并加快步伐,以支持不断变化的母猪需求。
微量元素对母猪生产周期的影响母猪生产周期可分为5个阶段,这些阶段都需要不同的营养策略,以实现每头母猪一生总提供活仔的最大数量。
•后备引入期;•配种期;•妊娠期;•过渡/分娩期;•哺乳期。
很明显,所有这些阶段都会影响母猪一生中总产仔的数量,但每一阶段的重要性不同。
后备母猪引种是未来母猪的关键;配种是生殖的开始;妊娠期和过渡期对出生体重的影响最大;而存活能力、早期死亡率和哺乳期是仔猪生产性能和母猪使用年限的关键因素。
每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很明显,母猪的微量矿质营养在整个周期中是不同的,这反映了每个阶段对矿物质营养的不同需求。
微量矿物质是怀孕、乳腺分泌物、生长和维持的不同代谢过程所必需的。
虽然微量矿物质的需求在妊娠晚期和哺乳期是最高的,但在整个周期中,从饲料和组织中储存的矿物质中不断补充,有助于满足母猪的日常营养需求。
国畜禽业中种2020.1作者简介:荆丽珍(1981.1-),女,山东省海阳市人,研究生,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高锌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荆丽珍(山东省海阳市畜牧兽医站265100)摘要:试验选取48头21日龄断奶仔猪,平均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000ppm 锌,基础日粮+250ppm 铜,基础日粮+3000ppm 锌+250ppm 铜。
在试验的0d 、第7天、第14天、第21天称重,统计饲粮投入量和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化验血清中铜浓度和锌浓度,比较提高饲料中微量元素锌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氧化锌;硫酸铜;腹泻;料肉比;采食量;日增重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断奶仔猪有时因为心理、环境、营养等发生变化时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引起仔猪断奶综合征,养殖户经济造成损失[1,2]。
一些试验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高剂量的锌[3,4]能有效缓解断奶仔猪机体的消化机能和食欲,有效防治断奶仔猪综合征。
所以大部分养猪场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锌来防治断奶仔猪综合征[5]。
据此,本试验主要研究高锌对仔猪生长性能影响,以期为断奶仔猪日粮锌的添加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选取48头21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健康仔猪,体重约7kg。
公母各半。
基础日粮、氧化锌、硫酸铜。
1.2方法1.2.1试验设计把48头仔猪按性别比例1:1分为4个试验组。
每周测一次体重,统计一次投入饲料量,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检验血清中铜和锌含量。
观察并记录仔猪是否出现腹泻情况。
1.2.2试验方法仔猪从7日龄诱导吃食,21日龄断奶,1组(对照组)仔猪断奶后饲喂基础日粮,2组饲喂基础日粮+3000ppm 锌(氧化锌),3组饲喂基础日粮+250ppm 铜(硫酸铜),4组饲喂基础日粮+3000ppm 锌+250ppm 铜。
试验期为21d,试验猪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试验开始前对试验圈舍进行打扫,并消毒。
每天6点、11点、4点、9点饲喂,记录每组试验动物采食量,观察仔猪肛门是否有稀粪便。
铜、锌对细菌耐药性有促进性作用朱珏黄逸强译降低动物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不仅需要从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着手,还要更进一步考虑猪饲料中锌与铜应用(如种类及用量)的合理问题。
抗生素在猪日粮中的应用已长达几十年了。
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就已经被广泛熟知。
它不仅被用来治疗动物疾病,而且还被用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抑菌剂(主要是抗生素)的全球应用量很大。
如,1994年,丹麦动物养殖生产中抗生素的用量高达200吨,而其中超过一半以上,是被添加到饲料中用于促进动物生长。
近几年,随着药物耐药问题的出现,使得抗生素使用一度成为敏感话题,最终导致欧洲各国禁止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禁止使用抗生素。
除了抗生素,一些其他饲料添加剂同样具有抗菌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如在猪饲料中超剂量添加锌(特别是氧化锌)和铜(特别是硫酸铜)虽能够改善肠道健康,但它们对细菌耐药性有协同增效作用。
目前基本状况众所周知,锌元素是许多生物体需求的基本元素。
其具有提高猪生产性能的积极性作用早已被人们所熟知。
缺锌会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且严重影响动物皮肤完整性(如角质化不全)。
根据NRC猪营养饲养标准,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及体重,锌需求量在50到100ppm之间。
由于饲料中锌含量偏低(或者有效锌源含量不明确),需要额外供应补充锌。
在欧洲,单胃动物额外补充锌用量最高是150ppm,但在一些国家,断奶仔猪上使用药理剂量锌源(如氧化锌)高达3000ppm。
与锌元素一样,铜也是许多生物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铜是许多动物体内酶的组成成分,并且也对动物生长有促进性作用。
缺铜,动物机体会出现的症状包括:生长受阻、贫血、腿部畸形和发育不良等。
虽然,猪对铜的需要量低(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含铜量为4~10ppm),但饲料中还是会额外添加铜。
在欧洲,仔猪饲料中铜的最大添加量为170ppm,其他生产阶段猪铜的用量为25ppm。
此外,高剂量添加铜源(硫酸铜)到饲料中,能够在动物肠道中对有害病菌起到有效抑制和杀灭效果。
猪饲料中添加高铜危害多多专家提示:猪粪的颜色与饲料消化率无关,与食入饲料的成分有关。
群众认为猪粪黑,饲料的消化率就高,这与以前我国农村养猪长期以青饲料(红薯藤,野菜)为主要饲料有关,这些青饲料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等,导致猪粪变黑。
当猪生病时,养猪者为了改善猪的营养,往往多供给病猪较多的糠麸类饲料,粪的颜色就变浅或变黄。
长期如此就形成了黑粪消化率高,浅色粪消化率低的不科学的概念。
自Barber 学者1955年首次报导在猪的日粮中添加高铜对猪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以后,50年以来,大量的科学试验证明,饲料添加高剂量的铜[150―250mg(毫克)/kg(千克)]有促进动物生长,改善饲料报酬的作用。
国外早就有在猪饲料中使用高剂量铜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猪饲料中也普遍添加高剂量的铜,近几年来,养殖户在猪饲粮中使用高剂量铜方面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作法,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
一些养猪户以为铜在饲料中添加越多越好,甚至要在饲料中看到蓝色的硫酸铜颗粒,以猪粪是否够黑来衡量饲料厂的饲料产品是否质量高,是否消化吸收好,导致铜在饲料中的添加量越来越大,有些甚至远远超出安全用量,造成浪费,增加养殖成本,同时污染环境以及影响人畜的健康。
所以规范铜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已成当务之急。
铜的作用铜的营养作用铜是猪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中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作为金属酶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代谢,在猪的饲养标准中一般规定每千克饲粮含铜4―6mg(4―6ppm)。
常用的饼粕类饲料含铜较多,但玉米、稻谷含铜很少。
以玉米和豆粕为基础的饲粮只需添加少量的铜就可满足猪对铜的需要量。
铜[150―250mg(毫克)/kg(千克)]具有促进仔猪生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善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抗微生物作用;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采食量增加。
饲料中添加高铜的误区认为铜添加越高猪粪越黑,饲料的消化率越高首先需要声明的是:猪粪的颜色与饲料消化率无关,与食入饲料的成分有关。
高锌禁用了,如何防治断奶仔猪腹泻?除了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腹泻外,高浓度的氧化锌(2000~3000ppm)是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无机锌化合物中,应用氧化锌形式的高锌具有促进仔猪生长和预防仔猪断奶后腹泻的效果,其原因除了氧化锌本身具有收敛与弱抗菌作用外,可能与氧化锌的生物学效价比硫酸锌、碳酸锌、氯化锌低,较不易引起中毒有关。
但是长期对畜禽饲用高锌日粮会给畜禽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因而应予以高度重视。
高锌添加会使动物的肝脏、肾脏、趾骨、血清、毛发及粪锌含量极显著上升,损害动物的中枢神经,造成众所周知的猪被毛粗乱和皮肤苍白现象。
除此之外,高锌的负面影响还包括重金属污染、营养拮抗、环境污染和抗药性等。
一句话,锌添加过量,伤猪伤人伤环境。
正因如此,中国农业部已于2017年9月8日发布禁用高锌征求意见!意见中规定仔猪饲料锌上限150mg/kg。
断奶应激是影响仔猪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腹泻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断奶后应激综合症,其发病机理总说纷纭,但普遍认为导致仔猪腹泻的直接原因是断奶应激,病原微生物感染是仔猪腹泻的继发性因素。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断奶仔猪腹泻和断奶仔猪生长停滞问题首先应解决仔猪的断奶应激问题。
杜仲叶提取物是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现代先进提取工艺生产出来的一种天然、环保、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杜仲叶提取物可以提高仔猪的抗应激能力、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而且可以避免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肝胆肠道的损伤和毒素蓄积,对于保障仔猪断奶初期的健康成长和后期的发育成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龙昌杜仲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绿原酸≥8%;杜仲多糖≥30%;杜仲黄酮≥10%。
杜仲绿原酸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同时清除体内自由基;杜仲多糖可作为体内的有益菌的食粮,促进有益菌增殖,从而维护肠道平衡,促进肠道健康;杜仲黄酮可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不向仔猪日粮中添加氧化锌的营养应对策略仔猪日粮中添加氧化锌常常被用作预防水泻和促进生长的方法,但是由于可能存在阻塞微生物的生长和会导致抗性基因的产生等风险,越来越多的国家禁用了这种添加剂。
因此,为了保障仔猪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需要采取其他的营养应对策略。
1. 优化饲料组成合理的饲料组成是仔猪健康和生长的重要因素。
在不添加氧化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配制饲料来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
应尽量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例如大豆蛋白、鱼粉、豆粕等,以及富含必需氨基酸的食材,如赖氨酸、苏氨酸等。
此外,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也是必要的。
可以提高配合饲料的样本检测能力,制定科学的调配规则和预防控制方案,确保给仔猪提供安全、健康的饲料。
2. 采取益生菌技术益生菌对提高微生物菌群平衡和调节免疫系统有显著的作用,并且能够减少水泻和提高生长速度。
因此,采取益生菌技术是替代添加氧化锌的有效策略之一。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添加活性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来调节微生物菌群,增强食物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饲料的利用率和生物安全性。
可以将益生菌添加到饲料中,或者将其作为自由饮水剂提供给仔猪。
3. 采取植物提取物技术植物提取物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具有一定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混合物。
它对原始饲料中的植物营养素和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增强免疫系统等特性,能够提高仔猪的保健水平和生长速度。
可以使用经过科学验证的植物提取物作为替代品,如苦荞、白藜芦醇等等。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保障仔猪的生长健康,还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4. 监测生产环境为了保证仔猪的健康和生长,需要定期检测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和毒素含量等参数。
通过监测并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更换饲料原料、卫生消毒等。
此外,建议采取集中畜牧和规范的饲养管理措施,这可以有效减少仔猪暴露于致病菌和有害物质的风险,提高仔猪的生产效益和成活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策略来替代添加氧化锌,如优化饲料组成、采取益生菌技术、采取植物提取物技术等。
118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20年37卷第6期长期以来,抗生素等兽用抗菌药在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出现的抗生素残留、细菌耐药性等问题,暴露出由于抗生素不规范使用带来的动物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与健康风险隐患。
据悉,为切实规范兽用抗菌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维护动物源饲料“禁抗”势在必行,行业如何应对?刘国信(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兽医局,山西 晋城 048100)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遏制细菌耐药性与兽药残留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从2020年1月1 日起实施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退出行动(简称饲料“禁抗”)。
那么,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对养殖业将带来哪些影响?饲料与兽药生产加工业及养殖业各环节,如何有效应对?共同推动全产业链的绿色健康发展,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1 抗生素滥用危害多青霉素从20世纪20年代被发现,到40年代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抗生素的问世帮助人类抵御了众多的疾病,对维护健康、保障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此同时,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在畜禽生产过程中也逐步得到全方位推广运用,不仅起到了明显的防病疗疾与How to respond for imperative antibiotics prohibition in feed?Guoxin Liu(Yangcheng County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Bureau, Jincheng ,Shanxi 048100, China)摘 要: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在防治动物疾病、促进畜禽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甚至滥用,药物残留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给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不向仔猪日粮中添加氧化锌的营养应对策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场和养殖场开始关注不向仔猪日粮中添加氧化锌的问题。
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抗菌剂,可以有效预防仔猪出现腹泻等疾病,但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寻找一种不添加氧化锌的营养应对策略对于养殖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不向仔猪日粮中添加氧化锌的营养应对策略,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添加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对动物肠道有益的微生物,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
通过在仔猪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有效预防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发生,并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益生菌产品可供选择,但需要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和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
二、增加膳食纤维含量膳食纤维是一种对仔猪肠道有益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水分,减少肠道内有害菌的滋生,同时还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有助于提高仔猪的肠道健康。
通过在仔猪日粮中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可以有效替代氧化锌的作用,提高仔猪的免疫力,降低腹泻和其他肠道疾病的发生率。
三、合理配比蛋氨酸和赖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是仔猪生长发育中必需的氨基酸,合理配比可以提高仔猪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
在不添加氧化锌的情况下,合理配比蛋氨酸和赖氨酸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合理配比还可以减少粪便中的氨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提高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抗氧化物质可以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抵御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促进生长发育。
通过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腹泻和其他肠道疾病的发生率。
常见的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包括各种水果、蔬菜、海产品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到仔猪日粮中。
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良好的环境卫生管理对于预防仔猪肠道疾病同样非常重要。
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保证饮水、饲料的卫生安全,定期消毒和杀菌,严格控制垃圾和污水排放,都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和发生率。
文 ⊙ 成廷水 张翼 李毅 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很多饲料企业都在忙于寻找替抗产品,需要提醒的是,长期和广泛地使用抗生素对现阶段病原菌的感染压力有持续和强大的抑制,全面禁抗之后,病原菌的感染压力就会反弹,今天有效的方案,明天可能就会失效。
仅仅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寻找替抗产品是不够的,无抗饲料要取得最终的成功需要新的系统的思路。
“五环”无抗饲料策略国家农业农村部2019年194号公告中明确要求2020年7月1日起所有商业饲料生产中停止使用促生长用抗生素,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含有促生长抗生素的商业饲料流通。
这预示着我国即将进入无抗饲料的时代。
目前,很多饲料企业都在忙于寻找替抗产品,需要提醒的是,长期和广泛地使用抗生素对现阶段病原菌的感染压力有持续和强大的抑制,全面禁抗之后,病原菌的感染压力就会反弹,今天有效的方案,明天可能就会失效。
仅仅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寻找“替抗”产品是不够的,无抗饲料要取得最终的成功需要新的系统的思路。
为此本文提出了无抗饲料“五环”策略,以供参考。
1 禁抗对养殖端的可能影响中国饲料禁抗后对养殖端的影响到底如何,很难准确预测。
但欧洲的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参考。
从最早禁抗的瑞典和丹麦两个国家的情况看,禁抗后前几年猪的生产性能下降,死亡率升高,兽医治疗成本以及疫苗预防成本增加,每头猪的综合成本增加1.25元/头。
考虑到养殖环境和硬软件等情况,饲料禁抗可能会导致中国的养殖成本增加。
饲料禁抗后,无疑会给养殖端带来巨大的压力。
从欧洲的经验看,禁抗之后,兽医治疗用药出现大幅提高,到2008年后才逐渐降低。
从治疗用药增加的统计情况来看,主要增加的是四环素类药物。
而四环素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疾病,由此可见禁抗之后养殖端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将是肠道健康问题。
2 传统的替抗添加剂产品策略应对饲料无抗,传统的策略是探寻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组合方案。
被认为是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包括:酸化剂、微生态制剂、植物抗菌成分以及酶制剂等。
为何禁用氧化锌是个好消息作者:张文华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9年第02期摘; 要:几十年来,人们一直使用高剂量氧化锌来防止仔猪断奶后腹泻,然而这增加了抗菌素耐药性,改变了仔猪的微生物群,引起了生命器官中锌离子的累积以及环境问题,欧盟已禁止使用氧化锌来应对断奶仔猪腹泻。
关键词:仔猪腹泻;氧化锌;耐药性;替代方案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2-0021-03欧盟已禁止使用氧化锌来应对断奶仔猪腹泻。
今天我们来谈谈为何禁用氧化锌——尤其有了替代产品之后。
几十年来,高剂量氧化锌被应用于仔猪营养,以防止断奶后腹泻。
然而,目前有报告强调了其对动物性能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欧盟决定到2022年禁止使用氧化锌。
1; 断奶应激断奶是猪一生中最大的应激状况之一,不仅有环境应激,如温度和稳定环境的变化,还有心理应激,如新的同窝仔猪和新建立的等级。
此外,营养应激也很重要,如母乳减少以及具有抗营养因素的植物性日粮的改变。
仔猪自然断奶大约发生在10~12周龄,而目前商业化仔猪断奶约在三分之一时间内完成(3~4周)。
此时,来自母猪的被动免疫力快速下降,而建立主动免疫力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同时,由于遗传因素改善,窝产仔数增加,仔猪初生重降低以及每头仔猪初乳摄入量减少等相关问题也日渐显著。
所有这些应激因素在免疫系统改变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减少肠道屏障,清除引起断奶后仔猪腹泻的大肠杆菌病原体等。
大肠杆菌病是世界养猪生产中导致经济损失的重要疾病,在断奶后的前两周会影响仔猪,其特征是仔猪猝死或腹泻,脱水和存活仔猪生长迟缓。
2; 氧化鋅的缺点在猪中,通常使用2 400 mg/kg~; ; ;3 000 mg/kg的日粮氧化锌来控制仔猪断奶后腹泻。
然而有报告表明,这增加了抗菌素耐药性,改变了仔猪的微生物群,引起了生命器官中锌离子的累积以及环境问题。
3; 增加抗菌素耐药性抗菌素使用70年后,细菌产生了许多机制以避免被药物清除(抗菌素耐药性)。
16 | 2020年第40卷第04期 总第279期 |不向仔猪日粮中添加氧化锌的营养应对策略黄选洋 译自Feedstrategy ,2019,№7:19~21夏俊花 校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4-0016-03摘 要:就像抗生素一样,没有人能够确定哪一种物质或添加剂可以取代仔猪日粮中的氧化锌。
我们需要对造成哺乳仔猪断奶时腹泻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调查,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仔猪肠道菌群组成、肠道健康、免疫力和日粮消化率等。
关键词:锌;断奶后腹泻;仔猪;日粮日粮配方,包括最佳的酶制剂,会对猪肠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日粮中添加包括有机酸、脂肪酸和益生菌等在内的添加剂有助于减少猪肠道中致病菌的数量,提高有益菌的数量。
1 使用氧化锌带来的问题虽然日粮中的氧化锌在仔猪体内的确切作用方式尚不为人们所知,但向仔猪日粮中添加氧化锌的原因很清楚,因为氧化锌可以防止仔猪在断奶阶段发生腹泻。
多年来,氧化锌一直以很高的剂量被添加到大多数仔猪的开食料中。
出于对动物健康、人类公共卫生以及环境污染的担忧,欧盟决定从2022年起禁止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氧化锌。
仔猪摄入锌后,一部分锌会累积在重要的器官中,这可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其余部分的锌会被排向环境,污染土壤和水。
人们已经知道氧化锌有助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是使用氧化锌带来的另一个挑战。
抗生素可能是治疗哺乳仔猪断奶时腹泻的替代方法,但由于它们已被限制使用,因此兽医需要寻找替代性解决方案。
2 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如果仔猪的肠道拥有多样化且平衡的微生物群落,那么肠道中的有益菌将有可能战胜致病菌,肠道健康水平将会得到改善,发生腹泻的概率减小。
仔猪也更有可能克服疾病挑战,获得更好的生产水平。
氧化锌虽然可以用于预防仔猪腹泻,但它也会对肠道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发现,当仔猪喂给高水平的氧化锌时,其肠道中乳酸菌的数量将会显著减少,这就是当日粮中不再添加氧化锌时哺乳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
畜禽饲料中高锌高铜限添加为哪般?近期农业部发布了公开征求《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修订意见的通知,对锌、铜等微量元素的安全使用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修订意见的征求稿件中,仔猪饲料铜上限由200mg/kg降至125mg/kg;新增仔猪、母猪饲料锌上限为150mg/kg,其他畜种饲料锌上限均不同程度下调。
当欧盟还在讨论是否5年内禁用高锌时,中国已经走在了“时代“的最前端。
可见农业部对饲料行业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
微量元素营养管理已经不再仅仅是缓解矿物质缺乏的问题。
不恰当的使用微量元素,不仅会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环境的危害会直接成为影响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障碍。
微量元素在中国农业部第1224号文件与《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修订内容的比较畜禽饲料中锌、铜政策的修订是对国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在2012年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编制的《全国畜禽养殖污染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中提出需要严格控制饲料中锌、铜、铬以及砷等重金属物质使用量。
在2014年3月,中国环保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征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蓄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意见函中增加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目(排放限值,单位mg/L):在原标准上,增加了对总锌(2.0)、总铜(1.0)的限制。
在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后,如今农业部将再次修订《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其中对锌、铜的添加量设定上限,让畜禽粪污排放进一步达标。
畜禽饲料中铜、锌添加政策的修订顺应行业现状在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在报告中显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
自2016年起,据奥特奇对中国大型养殖场粪便重金属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欧美发达国家标准,铜在猪干粪中最高超标5倍,锌最高超标39倍,100%的样品检出重金属铅,镉,砷。
猪饲料中高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高铜是指在饲料中添加125~250×10-6的铜,对仔猪可以产生铜离子的额外添加剂效应。
就铜而言,它只是一种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通常情况下仔猪日粮中铜为6×10-6,而肥育猪饲料中仅3×10-6就能满足需要(NRC1998)。
但是现实操作中,由于部分散养户对于饲料的好坏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只能认为吃后粪便发黑就是消化的充分,不浪费;吃后皮肤发红,毛色发亮就是生长的表现;再加上部分小型的饲料厂家为迎合客户的不正常需求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还有就是铜的确能使猪的粪便发黑,的确能利于猪的生长,于是“高铜”“高铜饲料”便成了一定利益者,一定时期的产物。
但是高铜的为害极大,下面我们就从铜在猪饲料中的使用及注意点展开分析。
一、铜在猪饲料里的利用高铜作为促生长剂在1945年由英国人Braude博士提出,从此以后高铜在商品猪养殖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铜的几个特性决定了它在猪饲料里的使用1.高铜能促进猪的来食量。
这就使得猪的长势要好,长得要快。
2.高铜具有抑菌作用。
高铜有类似抗生素的作用,其促生长效应与抗生素具有可加性,同时使用高铜与抗生素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的效果,高铜与抗生素的这种可加效应可能是由于铜与某些抗生素相比,具有更加广谱的抗菌作用或者是铜与抗生素的抗菌模式不同所致。
3.提高与铜相关酶的活性。
铜是动物体内血浆铜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等的重要组分。
正是因为铜的参与提高了这些酶的活性。
但是研究还发现,高铜只对仔猪有利,不过一些不法商家在肥猪料里,甚至母猪料里添加高铜,对于高铜,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比如美国不允许在饲料中使用高铜制剂,欧盟将铜限制在160×10-6以内,日本对于日粮中使用铜的上限分别为:仔猪(30kx以下)125×10-6、生长猪(30~70kg)45×10-6、肥育猪(70kg以上)10×10-6。